「白銀芳華」拭盡歲月塵埃 見證晚清民初的摩登時代

2021-01-08 寧波晚報

清人物故事紋飛翼龍柄銀杯

琺瑯花卉紋銀咖啡杯和託碟

文創產品

張石川贈胡蝶結婚紀念銀杯

清中期花鳥龍紋銀壺三件套

    中國港口博物館跨年大展《白銀芳華——從外銷銀器看晚清民初社會和商貿變遷》正在舉行。該展覽以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300餘件/套銀器精品為主,向觀眾再現了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外銷銀器的絕美芳華。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外銷銀器無論在數量、種類還是在品質上,在國內博物館中都首屈一指。

    這300餘件/套外銷銀器精品,是中國港口博物館數年來專題收藏的重要成果。該批外銷銀器中的部分藏品之前雖曾借給中國航海博物館、廣州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館等舉辦展覽,但此次的亮相最為完整。

    本次展覽向市民免費開放,將持續至明年3月28日。

    精美絕倫

    晚清民初摩登時代的重要見證

    展覽向觀眾再現了晚清民初的摩登時代。

    清中期以前的外銷銀器數量非常稀少,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清中期花鳥龍紋銀壺三件套,腹部開窗,內錘鍱花鳥和龍紋,紋飾精美,是外銷銀器中的精品。人物故事紋飛翼龍柄銀杯由晚清民國時期銷量最大的銀樓——「宏興」銀樓製造,腹部錘鍱白蛇傳「水漫金山」等戲曲人物圖案,底座之上蹲踞西方風格的帶翼人面神獸,呈現出中西交融的藝術特徵。

    張石川贈胡蝶結婚紀念銀杯是民國時期著名導演、明星電影公司總經理張石川贈送給胡蝶和潘有聲的結婚禮物,是中國電影史上的重要實物見證……

    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外銷銀器造型帶有鮮明的西方特色,而紋飾帶有中國風情,往往以梅蘭竹菊、龍鳳鳥雀、戲曲故事、人物風景等中國傳統題材紋樣作為裝飾圖案,體現出中西合璧的特點。展品種類以餐飲具為大宗,如茶壺、馬克杯、餐叉、酒瓶、果籃等。

    此外,還有一些反映當時人們追求時尚生活和參加社交活動的用品,如名片盒、煙盒、腰帶、香水瓶、摺扇、獎盃等。這些外銷銀器除本身的工藝價值和對當事人的重要價值外,更是新舊之交社會移風易俗的重要見證。

    難得一見

    透析近代中國社會變遷

    外銷銀器是中國傳統銀器製作業應對世界市場需求變化的產物。其產生、發展、高峰的變化歷程,折射出的是世界商貿格局的轉變和中國社會逐步接受西方先進文化的轉型和蛻變。把外銷銀器還原到歷史中去,透物見史,鑑往而知今,才能在欣賞外銷銀器的藝術之美時,更多領略外銷銀器的歷史價值。

    據悉,上海歷史博物館和廣州博物館也從館藏外銷銀器中選取代表性文物,對中國港口博物館的展覽給予了支持。

    此次展覽分為四個部分,主要講述了在16至18世紀環球海貿和西方社會風靡中國風尚的歷史環境下,中國外銷銀器應時而生的歷史背景;伴隨著中國社會近代化探索的步伐,外銷銀器產地由廣州一地擴展至大江南北的發展歷程;外銷銀器受到通商口岸地區國人的喜歡,從中折射出的中國社會和商貿變遷;外銷銀器不同時期風格的嬗變及其背後體現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參觀者在一睹其絕美芳華的同時,更能從外銷銀器中探究近代中國開拓海外貿易與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進而感受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與人文情懷。

    延伸豐富

    教育學術文創數位技術多元闡釋

    為了進一步挖掘文物內涵,將展品更加生動地呈現給觀眾,中國港口博物館為此次展覽做了許多延伸,力求闡釋方式的多元化。如配合展覽出版同名圖錄,展覽期間舉辦兩場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進一步解讀中國外銷銀器的內涵,探討「海絲」類展覽的交流與傳播。

    此外,結合展覽主題安排了專家講座、青少年社教等豐富的公眾活動,實現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為了「讓文物活起來」,還從外銷銀器中提取素材予以設計應用,開發了絲巾、扇子、拼圖等10餘款獨具特色的文創紀念品,觀眾在參觀完展覽後還能將博物館的記憶帶回家。

    博物館還利用網際網路和VR技術,推出了虛擬博物館、智慧導覽等新穎的觀展體驗方式,打破時空限制,全方位展示展覽。開幕式現場,通過網絡對開幕式和策展人的導覽進行網絡直播,近17萬網友在線上觀展和交流。

    中國港口博物館館長馮毅表示:「外銷銀器已經淡出了歷史舞臺,但其閃耀的光芒卻歷久彌新。我們希望通過展示中國港口博物館收藏的300餘件/套外銷銀器,向參觀者講述那一段貿易史、文化史和社會史。」

    馮毅說,希望通過展覽能帶來這樣的啟示:文化互鑑共進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讓我們一起走進外銷銀器的世界,一起去探究近代中國開拓海外貿易與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

    記者 陳曉旻

    通訊員 趙錫 實習生 馬瑜謙

相關焦點

  • 去港博體驗晚清民初的摩登時代!300餘件套外銷銀器珍品展出
    12月10日晚,中國港口博物館的跨年大展《白銀芳華—從外銷銀器看晚清民初社會和商貿變遷》正式揭幕,展覽以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300餘件套銀器精品為主,向市民觀眾再現了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外銷銀器的絕美芳華。 甬派記者了解到,無論在數量上、種類上還是在品質上,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外銷銀器在國內博物館中都首屈一指。
  • 晚清民初旗人貴婦老照片:相貌美麗迷人,氣質優雅如驚鴻!
    晚清年間民初旗人女性的肖像老照片,照片裡的旗人女子大部分都是出自有錢的大戶人家,而且其中還有不少晚清的皇族成員。這是一名踩著縫紉機的晚清滿族貴婦,在當時的晚清,縫紉機算是比較新潮的物件。
  • 蒙自碧色寨,曾經的「芳華」歲月
    碧色寨車站 雨雲攝影 蒙自碧色寨,曾經的「芳華」歲月它就是因為馮小剛拍攝電影「芳華」,其中「戰地救護所」在此取景,再度走進大家視野的碧色寨。 我們的車子停在規定的停車場,還有一段距離到碧色寨,只好轉坐了一輛當地人開的「突突」車,到達碧色寨滇越鐵路歷史文化公園。
  • 鄉情 · 工廠 | 雜糅著歲月,再現驚鴻
    名稱:工廠代表:和豐紗廠、太粉麵粉廠、老外灘德記巷、江北石庫門點評:那是凝固的音符,那是一幢幢充滿了時代印記的老房子在寧波,有些故事大院的存在可不是我們一般印象裡的大宅院,其實一些老工廠的舊址亦是。古樸的工業礦燈、粗糙的水泥牆、高大寬敞的空間、舞臺效果的樓梯、落有塵埃的老式機器……時尚的氣息遊走於時光之間,讓老廠房穿上了摩登的外衣。一部工業史,半部煙囪史。寧波「三支半煙囪」裡,和豐紗廠就佔據其一。和豐紗廠曾經一度撐起了寧波工業經濟的一片天,成為了解放前寧波工業經濟的象徵。
  • 芳華盡處是滄桑
    原創 竹林飄雪 黃河詩戀 昨天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期芳華盡處是滄桑我覺得電影《芳華》講述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講述的是七十年代中期一個軍師級文工團裡發生的故事。既以文工團裡洋溢的青春,用浪漫主義色彩去觸碰時代的脈搏,也用真實慘烈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見證著戰爭殘酷無情的本質。
  • 《芳華》:芳華如春,歲月成花
    我覺得這部《芳華》,要更貼近我們現在的生活,也讓人思考和平的來之不易,思考歲月給人帶來的不同轉變,思考人性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它讓三十年前那段「中越戰爭」歷史,又再一次重現在人們的眼前,通過6分鐘的鏡頭渲染,向我們描述了一段殘酷的戰爭歷史。讓我們知道,這段歷史也曾出現過,那些犧牲在這個戰場的民族烈士也需要緬懷紀念。
  • 「白銀帝國」時代要到來嗎?(白銀的前世今生)
    親愛的讀者: 前兩天我看了《白銀帝國》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早已上映,但我一直沒來得及看。影片講的是清末民初富可敵國的山西票號天成元父子之間的家業傳承和三角戀情。當政府亂印紙幣導致通貨膨脹時,人們都會通過持有白銀來保住自己的資產。 其實白銀作為貨幣的時間並不長,在我國古代,大部分時間裡,白銀並不是貨幣的主角兒。 今天我們主要聊一聊白銀作為硬通貨在國內外的前世今生,以及現在白銀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 《芳華》見證一段血流成河的青春
    《芳華》定檔12月15日,並不是一個多聰明的選擇,在聖誕和新年檔來臨前,有一段時間市場很冷,一部自帶悲情色彩的電影以這樣悲情的方式出現,只能說是命運使然。 而《芳華》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悲傷。這種悲傷是如此深刻,讓很多人看過以後如同椎心,疼痛難當。
  • 每個人都有一段芳華,每一段芳華都無非悲喜交加
    一主演黃軒和鍾楚曦的中學時代畢業於廣東舞蹈學校,這是我對《芳華》產生興趣的最初原因。要讓學生們對學校產生歸屬感,最好的辦法是展示校友的成就。師兄師姐們的作品,最容易激發孩子們與有榮焉的自豪。只是當9月份的課上給廣舞戲的孩子們緊手緊腳做完預熱,《芳華》卻臨時宣布撤檔。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 走進《芳華小院》,回味激情燃燒的歲月!
    2020.5.19,走進海口觀瀾湖馮小剛公社,落腳在電影芳華主場景地旁邊,終於一睹芳容!《芳華小院》位於馮小剛公社民國街一偶,全部按1:1實景複製了當年一個軍區歌舞團大院實景走進大院內,仿佛回到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時代這些實景地也讓電影故事再度重現在眼前
  • 在道德與權術之間:晚清中國的領袖人物
    但甲午一役以三十年練兵之精華付之一炬,割臺灣、賠白銀二億兩於日本,國運為之一轉。甲午之役創巨痛深,朝野上下自此籠罩在亡國滅種的氣氛中。此後中國經歷了由帝制而共和的驚天巨變,但亡國滅種仍舊是時人的口頭禪。甲午之後的半個世紀,中國最嚴重的民族危機皆起於東鄰日本的侵逼。
  • 《芳華》歲月無情催人老,芳華剎那褪春暉
    但我還是不相信生活中真有劉峰這麼善良到極致的人,LRC說,那個崇拜英雄的時代還真有這樣的人。劉峰把上軍校的名額讓給他人,這是我最不理解的,也不願意去理解的。與其說是因為愛人而放棄,不如說是因為他的一貫的善良而放棄,也許這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難理解的那個時代的「雷鋒式」的精神偉人。然而這樣的偉人卻要在十幾年後的街頭上倒地用左手去撿他那一隻被城管打飛的假右手。
  • 芳華留不住,歲月已白頭
    歲月,在塵世中輪迴。芳華,在歲月中消殞。花容眷貌,終究抵不過似水年華,芳華剎那,終究留不住青春歲月。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珍惜眼前人!不負相遇,不負時光這一生,朋友易找,知己難尋。從來歲月如水流,新月何曾照舊眸。
  • 金燁菲林特邀《芳華》主演李曉峰 講述晚清《家事》
    最近馮小剛的電影《芳華》大火,有人看過後感慨,真有小時候西紅柿那樣餘味無窮。主演李曉峰,來《家事》做客了。 她穿越到晚清,分別以主持人的視角,劇中人的角色,雙重體驗末世皇權下多災多難、令人唏噓的《家事》。這難道就是傳說中走錯了片場的節奏?
  • 一諾:剎那芳華
    銀幕重新復活了一代人已逝的青春,感動著漸漸老去的七零後,芳華不多的八零後,情竇初開的九零後。影片中,蕭穗子以旁觀者的視角,冷靜客觀地述說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某省部隊文工團裡一群青春飛揚的年輕人,在朝夕相處中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愁。《芳華》中的劉峰,一個現實版活雷鋒。
  • 詩詞丨芳華留不住,歲月已白頭
    時光,在天地間交替;歲月,在塵世中輪迴。芳華,在歲月中消殞。待到芳華留不住,歲月已白頭之時:繁華褪盡,芬芳不再,多少前塵往事化成心裡的一抹白月光,多少激昂的熱血化作胸前的一顆硃砂痣。逝去的芳華告訴我們:人生幾何,最是當下;唯惜今夕,不悔幾夕。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 《歲月留聲》| 明晚相約白銀會展中心,有場交響音樂會等你
    《歲月留聲》| 明晚相約白銀會展中心,有場交響音樂會等你 2020-12-16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歲月不老,芳華自在
    歲月不老,芳華自在 2020-03-08 0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芳華》善待善良也是一種善良
    後來,何小萍被發配到前線做護士,她見證了那麼多死亡和傷痛,在她打開裝滿戰士屍體的車廂時,她吐了,護士長來慰問她,她說不是因為嫌棄他們......我想是因為難受吧,一個炮彈中用自己的身體去保護病床上即將死去戰士的人,一個被別人嫌棄了半生的人又怎麼會嫌棄別人呢。
  • 長恨歌長恨,塵埃惹塵埃
    倘若我能有幸回到舊上海,眼裡一定是九曲迴腸的平安裡巷弄,令人眼花繚亂的閃閃霓虹,和那自以為站在了摩登風向標上的尋常人等,芸芸眾生。且不說能不能看盡這浮華,至少被這表面的熙攘繁華迷了雙眼,看不穿這浮華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