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號稱國民黨軍悍將,而與他對陣過的解放軍將領,也有不少,勝了胡璉的,也有十幾個。
而胡璉認為最難對付的解放軍將領是誰呢?
竟然是他的一位學弟——宋時輪。
有趣的是,兩人是黃埔軍校的校友,胡璉為黃埔四期生,宋時輪為黃埔五期生。也就是說,胡璉是學長,宋時輪為學弟——其實,這是一個陰差陽錯的關係。
因為宋時輪考取過黃埔一期。
1923年冬,宋時輪在湖南長沙經過考試,與陳賡、左權、宋希濂等人一起被黃埔軍校錄取。不料,次年啟程時大家路費不足,豪氣萬丈的宋時輪說:
「你們去吧,我的路費給你們。」
——就這樣,宋時輪放棄了去廣州入學黃埔的資格。過了兩年之後,他再次報考黃埔軍校,被錄取後成為五期生——在延安時,陳賡和他開玩笑說:
「你太可惜了,本來是一期大哥,成全了我們,自己反成了四期生。」
宋時輪笑著說:「我又不是要去當蔣介石的兵,學習軍事哪一期都一樣。」
由於軍事才幹很強,宋時輪仍然成為解放軍的善戰之將,打起仗來,一點也不輸於名聲在外的一期生。
在解放戰爭中,他擔任華野10縱司令員。
1948年6月,為了重擊蔣介石的進攻,華野陳唐兵團發起開封睢杞戰役。為挽救危急中的開封,蔣介石急令悍將胡璉率整編第11師北援。
胡璉的整編11師是國民黨有名的王牌軍,裝備精良。由誰來對付他呢?
華野選中了胡璉的黃埔學弟宋時輪。
宋時輪曾與胡璉多次交手,一笑:「這個胡璉,正好吃我一棒!」
10縱立即從舞陽東進,準備急行軍至上蔡阻擊北援之敵——胡璉11師。16日,宋時輪率部還在行進途中,就得知胡璉率領指揮機關已進駐上蔡,敵整編11師主力已向開封開進。軍情一時變得十分緊急。
宋時輪能不能完成阻擊胡璉的任務,已為千鈞繫於一髮。
但是,宋時輪已對胡璉這位學長早已有研究,深知胡璉的底細,冷靜地對手下將領們說:「胡璉志大才疏,優柔寡斷,生性多疑,只要一受驚嚇,必然求生自保!」
他當即改變原定的正面阻敵計劃為「攻其必援」方案,即先打胡的指揮機關,迫使其馳援開封之主力回師救援,爾後在運動中各個擊破,粉碎胡璉北援開封的企圖。
於是,10縱立即直奔上蔡,攻擊胡璉的師部。
經過20小時急行軍,10縱萬餘人馬不停蹄趕到上蔡城下。宋時輪馬上下令佯攻上蔡城。不料,胡璉一受到攻擊,果真如宋時輪所言,很快就亂了陣腳,急令已過河的3個旅馬上回師,來救援師部。
於是,這些本來急著去救援開封的強敵,都呼啦啦地掉回了頭。
陳唐兵團攻擊開封的敵援兵威脅頓時解除。
宋時輪則利用敵軍掉頭迴轉的這一段時間布陣。
隨後,10縱與整11師在上蔡城下展開血戰。
這一場黃埔同學的大戰結局如何呢?
宋時輪殲敵5000餘人,將胡璉所部牽制在上蔡地區,走,走不開,跑,跑不掉,打,打不過去。結果,胡璉的精兵,好槍好炮,被宋時輪死死拖住在上蔡,長達10天之久,北援開封的計劃完全成為泡影。
開封守敵沒有援軍,陳唐兵團順利攻克開封城。戰後,蔣介石把胡璉叫過去大罵:
「你這個學生不爭氣,把校長的臉丟盡了!」
胡璉挨罵了,出門時嘟噥著說:「攔我的共軍那個宋時輪,也是校長的學生,第一難對付!難道黃埔有兩套兵法?」
10縱就是三野王牌狙擊軍——28軍的前身。
若干年後,宋時輪與一名老部下談起10縱在解放戰爭中的一連串的阻擊戰,問道:
「你說我在10縱時哪一仗打得最好?」
老部下想了想答道:「泰安、濟南、淮海哪一仗都打得很好!」
宋時輪微微一笑,不以為然地說:「但我認為還是上蔡一仗打得最好!」
老部下回去後.思考良久,由衷地說:「上蔡確實打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