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唾罵的賈雨村,實際上一個地方,曹雪芹讓他和王熙鳳、探春一樣

2021-02-13 我是歷史君

要評《紅樓夢》小說哪一個人物挨罵最多,賈雨村估計要名列前茅,因為這個傢伙簡直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無需多講,只一個「亂判葫蘆案」就夠了,明明得知恩人甄家女兒英蓮的下落,不但不思回報予以施救,反而助紂為虐幫助兇犯逃脫,任由英蓮(香菱)為僕為奴,讀了多年聖賢書的賈雨村不知午夜夢回,想起當年閶門甄家粉雕玉琢的英蓮小姐,良心會不會痛。後來賈雨村攀上了林家,繼而又攀上了賈家、王家,賈雨村升職之路開了掛,直做到大司馬。人生的前半程,賈雨村是很成功,這個不容置疑。

其實談論賈雨村如何壞,如何該遭天打雷劈,這樣的憤怒大家看的不少了,就別重複了,今天屏山想帶領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曹雪芹為什麼要設置這樣一個人物,其實把賈雨村這個人完全刪了,似乎並不影響小說結構和主題表達。所以,終極之問來了:曹雪芹對賈雨村,到底持何態度?他想表達什麼?

小說第一回在介紹賈雨村時有一句話:「因他生於末世」,這是一句極重要的話。曹雪芹著《紅樓夢》有一個大的主題,就是用一個神話來闡釋的「補天」之說。整部小說有「補天」理想抱負並付諸行動的共有三人:賈雨村、王熙鳳、賈探春。這三個人無一例外,曹公給了他們一個共同的遺憾,就是生於末世,作者寫王熙鳳「凡鳥偏從末世來」,寫賈探春「生於末世運偏消」。所以,他們有能力、有才幹,可是他們得不到正常的施展,他們想要的路走不通,所以曹公寫這三人首先給了一個基調,就是首先表達對他們生不逢時的痛惜。那麼針對賈雨村,他是生來就是個壞蛋呢?還是被情勢所逼呢?小說裡對賈雨村的人生軌跡給出了答案。

賈雨村祖上本是仕宦人家,到他這裡,人口凋零,家業破敗,全家就剩他一丁一口,賈雨村學問好,可是窮到連進京的路費都沒有,得益於甄士隱的愛才和資助,賈雨村才得以成行和實現個人政治抱負,這時的賈雨村,激情、昂揚、有迫切的展才欲望。有人常拿賈雨村為何不對甄家千恩萬謝甚至不辭而別說事,說他不像話,其實,這是用今之規量古人,賈雨村是讀書人,清高的很,他也留下一句話:「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這一行為恰恰證明這時的他有風骨、很務實。

初入官場的賈雨村,應該是想大施拳腳幹一番事業的,這是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理想,可沒二年工夫,他的上司就都對他看不順眼了,尋了個藉口參他一本,賈雨村於是被罷了官。啥理由呢?說他是「才幹優長、恃才侮上」之類,其實還有貪酷呢,但上司參他可沒說他貪,而是說別的,就是說他沽名釣譽、擅纂禮儀之類,說白了,上司比他還貪,還有賈雨村幹實事施展報負,很可能應該幹的和上司指令衝突時,賈雨村「總以事理為要」了,也可能阿諛奉承那一套賈雨村沒開竅,就是一個官場另類,沒根基沒後臺的賈雨村被收拾那是必然。我們認真讀賈雨村被罷官這一段文字,會發現,曹雪芹是把皇帝和那個官場生態罵了個遍。「一輪明月才捧出」,想「鵬飛高舉」的賈雨村黯然退出官場,這次他真沒大錯,錯的是那個黑暗的「末世」。

吃了大虧的賈雨村反思了,當他巧遇張如圭和冷子興,欲謀求起復重返官場時,他和自已的以前就進行了切割,他對林如海態度上卑躬屈膝,語言上謝不釋口,到了京城,對賈家以宗侄自稱,連儀容儀表也都格外注意,也可以說,他開竅了,他放棄了讀書人的準則,他做人一步步沒了底線,此時的賈雨村一是要緊抱四大家族大腿,二是要削尖腦袋向上爬,他這個策略太正確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生存,只有這樣,才能升官發財。果然賈雨村應天府任上沒幹幾年,王子騰就親自保舉他進京做官了。

在「正確」道路上不斷升遷的賈雨村算是弄懂了官場套路,權力就是他的信仰,你怎麼還能指望一個沒了人味兒的人幹出人事兒來?所以,英蓮(香菱)算什麼?甄家又算什麼?再往後,當了大司馬的賈雨村視角又一次不一樣了,這時他看四大家族,腐朽又沒落,就連鑽營,賈府的男人們都拎不起來,賈雨村必定會找新的大腿抱,這一次擇主,極可能就成為了四大家族的對立面。比如傍上忠順親王這樣的實權派。

地位權力越來越高的賈雨村,一路走來,連甄家、賈家這樣對他有再造之恩的恩人,他都能恩將仇報,更別說其它了,比如說那個葫蘆廟的門子被他利用完,捏了個錯就把人發配了,他為了巴結賈赦,把石呆子治罪,害得人家家破人亡,話說走多了夜路,遇到鬼是遲早的事,仇家也要找他算帳,也不排除人家也開竅了,也飛黃騰達,總之,他賈雨村一面風光無兩,一面也不知結了多少仇。「因嫌烏紗小,致便枷鎖枉。」這是賈雨村結局,「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是賈雨村們逃不脫的宿命,「登高跌重」的賈雨村落幕了。

作者筆下的賈雨村,就是一個十年寒窗、一心要實現個人價值而委身仕途經濟的讀書人的縮影,堅持自己和隨波逐流在他一個人身上都展現了,都不會有好結局。正因為此,曹雪芹才對這後來變成魔鬼的賈雨村發出「生於末世」之嘆,因為悲劇是註定了的。

小說還有三個人物分別從不同角度與賈雨村形成反差對比。第一個就是自始自終不願變通、屈服和不失讀書人風骨的石呆子,在抵抗權力中家破人亡;第二個是起點極高的蔣玉菡,拼命也要擺脫忠順王府,因為他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第三個是同樣受人恩惠的劉姥姥,這個大字不識一個的窮苦老嫗,用自己樸素的言行,告訴世人「人」字該怎樣寫。這三個人物分別從氣節、精神、做人三個方面為賈雨村們上了一課,也使讀者在閱讀《紅樓夢》悽哀一片裡,終還能找到溫暖和希望。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精彩

❁紅樓夢:為什麼讀者不接受林黛玉不能吃五香大頭菜?

❁ 紅樓夢:元妃歸省,王夢阮《索隱》認為即影射太后下嫁?

❁ 紅樓夢:她「陰險、勢利、愛算計」人?錯!原來她儘是這樣的人!

相關焦點

  • 15個人寫死8個,曹雪芹到底安的什麼心?答案就在紅樓夢第一回
    十五個芳華絕代的瓊閨秀女,沒有一個獲得人生的圓滿,甚至沒有一個能實現安穩幸福的,一個個全是悲劇的結局,薄命過甚。細數,這十五人裡,有八個都是青春夭逝了,包括林黛玉、元春、迎春、妙玉、鳳姐、秦可卿、香菱和晴雯。就算是那些能活到中年老年的,不是貧窘交加,就是骨肉離散,不過苟活和殘喘。曹雪芹到底安的什麼心?他不是在悼紅軒裡嘔心瀝血就是為這些水做骨肉的女兒做傳嗎?
  • 曹雪芹的文人淚:賈雨村
    除此之外,賈雨村實際上是個很有才情的人。這一點在很多地方都有體現。例如剛開始他在葫蘆廟寄居,縱然是個窮書生,卻被甄士隱看出絕非池中之物。他的「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簾內待時飛」「天上一倫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才高志勝,超凡脫俗,都非平常讀書人能寫出來的。後來他當了林黛玉的老師,這一點其實也或多或少證明了他的才情。
  • 探春:有一個糟糕的媽怎麼辦
    大部分妾都不能靠狐媚惑主那一套逆襲,那都是電視劇裡演的個案,大部分人得靠低眉順眼,懂事,隱忍,才能在這家裡博得一個席位。《紅樓夢》裡那麼多姨娘,沒一個跟甄嬛似的能扭轉乾坤。平兒,襲人,算是好的,周姨娘(賈政的另一個妾)跟可有可無一樣,賈珍的兩個姨娘偕鸞和佩鳳,也都是影子人物。王熙鳳屋裡原來有幾個人,李紈屋裡原來也有幾個,最後都沒的沒,走的走了。
  • 紅樓夢:庶出的賈探春果真能當王妃嗎?曹雪芹:有這種可能
    曹雪芹:有這種可能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提到探春的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暗示探春將來嫁得貴婿,身份高貴。曹雪芹還特意在此提醒讀者,探春將來是要當王妃的。那麼庶出的賈探春果真能當王妃嗎?曹雪芹:有這種可能。一、賈家是兩門國公之家,庶出的賈探春出身高貴,有當王妃的可能。
  • 賈探春為何反感查抄大觀園
    探春是賈政的庶出女兒,生母是趙姨娘。趙姨娘又是王夫人的死對頭。就是這樣一個生存艱難的姑娘,憑著膽識和才學,博得賈府上下乃至王夫人的青睞。邢夫人幫賈赦收鴛鴦為妾,賈母氣急之下,遷怒王夫人,眾莫敢言,只有賈探春敢於站出來說話:「這事與太太什麼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裡的人,小嬸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這樣的膽識,端是難得。
  • 王熙鳳常喝的野雞湯,實則暗藏辛酸,曹雪芹筆下隱晦提過
    《紅樓夢》小說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情感糾葛為主線,表現了古代社會中女性生活和遭遇,精細閱讀,既能夠感受古代女性的柔和之美,也能夠感受到古代女性所承受的辛酸經歷。而《紅樓夢》書中,所刻畫出的人物形象多種多樣,除了寶玉、黛玉等人外,還有諸如襲人、探春、劉姥姥等其他角色也是令人印象深刻,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在整部紅樓中佔有大量情節的王熙鳳。
  • 金陵十二釵,副冊曹雪芹只寫一個香菱,另外11人,誰有資格?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遊太虛,看到的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十二頁他一一翻看,讀者知道按順序分別為:黛玉、寶釵、元春、探春、湘雲、妙玉、迎春、惜春、王熙鳳、巧姐、李紈、秦可卿。副冊只出現了香菱一人,又副冊有晴雯和襲人。那麼問題來了,副冊十二釵,除了香菱之外,另外11人都有誰呢?
  • 探春一巴掌,打了三個人的臉,王熙鳳:三姑娘,好樣的!
    這時看到探春攔在自己的丫頭們前面,不允許王熙鳳查抄秋爽齋的丫頭,一心要賣弄自己的與眾不同,便笑嘻嘻地拉起探春的衣裳,笑道:「連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沒有什麼!」話音未落,只聽啪的一聲,王善保家的臉上已經挨了探春一巴掌。探春又指著王善保家的罵道:「你是什麼東西?敢來拉扯我的衣裳!
  • 紅樓夢:賈探春姓名探秘
    作者:歸途如虹林語堂先生在評價《紅樓夢》中的人物時,就聲稱自己最喜歡賈探春。他在寫《京華煙雲》的時候,就是根據詩文兼善,精明強幹的探春的形象去塑造自己筆下的女中豪傑姚木蘭的。曹雪芹對賈探春也是倍加讚賞。在第五回裡,他就給予了賈探春極高的評語:「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確,賈探春不僅才氣縱橫,而且有補天之志。
  • 紅樓夢:賈探春的匪氣和書生氣
    可探春就不會「矜持」,也不會礙於自己的面子和身份,她主動勇敢地站出來,積極邀請各位姊妹加入海棠詩社。小時候在外人面前放不開、很拘束,看《紅樓夢》時,非常羨慕賈探春這樣的女生。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是要做一個好好學習的乖孩子,這也造成了很多人性格上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感。
  • 賈探春
    探春在這些無可奈何中,也盡力活出自己的風採。 他喜歡寶玉哥哥(兄妹之情,相對於討厭弟弟賈環來說),願意「作踐綾羅,虛耗人力」(賈政的話)給寶玉做鞋子。 還惹得趙姨娘跑來說,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鞋趿拉(tā la把鞋後幫踩在腳後跟下)襪趿拉的沒人看見,怎麼反倒去給人家做鞋子呢?
  • 賈雨村與賈寶玉
    曹雪芹用簡單的幾筆寫活了一個「末世」的窮書生形象。賈雨村生活拮据和人生不得志,這樣的窮儒的處境和遭遇令人同情。但是,這當然顯示不出曹雪芹寫作他形象的高明之處,因為,這樣的形象具有類型化。在《紅樓夢》之前的小說戲曲中,這樣的形象屢見不鮮。然而,這並不是曹雪芹寫作的著眼處。從前八十回看,第一回具有「入話」的功能。賈雨村在第一回中出場,他在全書中的地位和意義自不待言。
  • 紅樓夢狠辣毒女王熙鳳,這世上僅有極少數人配得上她的善良,曹雪芹...
    老生常談的答案當然是有人憐惜林妹妹的弱柳扶風,有人敬佩寶釵的玲瓏八面,有人愛慕史湘雲的喜氣愚憨,就連做人最拎不清的賈迎春都被贊為「木頭美人」,唯有王熙鳳留給大家的普遍印象就是那一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我研讀紅樓多年,且不說曹雪芹給予王熙鳳的判詞「太聰明」和「反算了性命」其實是含有了多少心疼和對其命運的不甘,單是給王熙鳳的筆墨,都是處處精心到極致。
  • 《小說課》:王熙鳳與秦可卿親如姐妹?實際上她比想像中冷酷無情
    就像《紅樓夢》這本小說裡的王熙鳳:原來,她竟然比想像中冷酷無情得多。王熙鳳和秦可卿關係如何呢?曹雪芹沒有直白地告訴讀者,她倆究竟是什麼關係。畢竟,生活中很多人際關係都是交錯複雜的。你很難用簡單的詞語概括出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好是壞。
  • 《紅樓夢》:王熙鳳和賈蓉關係曖昧嗎?
    他舉了個例子。王熙鳳去探望重病的秦可卿,兩個人是好閨蜜,按照正常的邏輯,王熙鳳探望完秦可卿出來,心情應該是很沉重很難過的,可能還會哭一場,因為當著病人的面是不能哭的。可是曹雪芹是怎麼寫的呢?王熙鳳從秦可卿家裡出來之後,曹雪芹用大段的篇幅描寫了院子裡的景色,更匪夷所思的是,「鳳姐兒正自看園中的景致,一步步行來讚賞。」
  • 從林黛玉的芙蓉花籤,和香菱襲人的經歷,推演80回後林黛玉的結局
    她對自由的渴望,就像薛寶釵在《柳絮詞》中所說:「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樣,衝破自身束縛,博一個「天高任鳥飛」。《柳絮詞·唐多令》也說她自己「嫁與東風春不管,隨爾去,忍淹留」。暗示自己會遠嫁異國他鄉。東風,自古有天長路遠,難以與親人相見,生人做死別之意。與《桃花行》的離情別意相契合。
  • 紅樓夢|賈雨村尋機謀缺復職,林黛玉初見賈府眾親
    話說紅樓夢第二回的最後,說道賈雨村和冷子興,在說完別人家的閒話後,酒足興盡,二人見天色已晚,正準備結帳進城之際,忽聞一人向賈雨村報喜。來者何人?所道何喜?紅樓夢第三回裡,我們一起來看。原來,這報喜之人,乃是當日同僚一案,與賈雨村同被參革之人張如圭。他是此地人,革職後久居家中,近日打聽到,京中皇帝準奏起復舊員之信,便四下尋找門路,希望能官復原職,不料,忽遇賈雨村,故忙道喜。
  •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讓尤氏丟盡面子,曹雪芹:這種妯娌關係才正常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讓尤氏丟盡面子,曹雪芹:這種妯娌關係才正常 王熙鳳雖然大鬧寧國府,說的話卻句句在理,尤氏雖然難堪丟臉,卻無言以對。曹雪芹覺得這種妯娌關係很正常,如果王熙鳳知道這件事以後,還顧忌尤氏的面子,還放不開去鬧,她就不是王熙鳳,而是李紈了,那樣寫出來,不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