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評《紅樓夢》小說哪一個人物挨罵最多,賈雨村估計要名列前茅,因為這個傢伙簡直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無需多講,只一個「亂判葫蘆案」就夠了,明明得知恩人甄家女兒英蓮的下落,不但不思回報予以施救,反而助紂為虐幫助兇犯逃脫,任由英蓮(香菱)為僕為奴,讀了多年聖賢書的賈雨村不知午夜夢回,想起當年閶門甄家粉雕玉琢的英蓮小姐,良心會不會痛。後來賈雨村攀上了林家,繼而又攀上了賈家、王家,賈雨村升職之路開了掛,直做到大司馬。人生的前半程,賈雨村是很成功,這個不容置疑。
其實談論賈雨村如何壞,如何該遭天打雷劈,這樣的憤怒大家看的不少了,就別重複了,今天屏山想帶領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曹雪芹為什麼要設置這樣一個人物,其實把賈雨村這個人完全刪了,似乎並不影響小說結構和主題表達。所以,終極之問來了:曹雪芹對賈雨村,到底持何態度?他想表達什麼?
小說第一回在介紹賈雨村時有一句話:「因他生於末世」,這是一句極重要的話。曹雪芹著《紅樓夢》有一個大的主題,就是用一個神話來闡釋的「補天」之說。整部小說有「補天」理想抱負並付諸行動的共有三人:賈雨村、王熙鳳、賈探春。這三個人無一例外,曹公給了他們一個共同的遺憾,就是生於末世,作者寫王熙鳳「凡鳥偏從末世來」,寫賈探春「生於末世運偏消」。所以,他們有能力、有才幹,可是他們得不到正常的施展,他們想要的路走不通,所以曹公寫這三人首先給了一個基調,就是首先表達對他們生不逢時的痛惜。那麼針對賈雨村,他是生來就是個壞蛋呢?還是被情勢所逼呢?小說裡對賈雨村的人生軌跡給出了答案。
賈雨村祖上本是仕宦人家,到他這裡,人口凋零,家業破敗,全家就剩他一丁一口,賈雨村學問好,可是窮到連進京的路費都沒有,得益於甄士隱的愛才和資助,賈雨村才得以成行和實現個人政治抱負,這時的賈雨村,激情、昂揚、有迫切的展才欲望。有人常拿賈雨村為何不對甄家千恩萬謝甚至不辭而別說事,說他不像話,其實,這是用今之規量古人,賈雨村是讀書人,清高的很,他也留下一句話:「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這一行為恰恰證明這時的他有風骨、很務實。
初入官場的賈雨村,應該是想大施拳腳幹一番事業的,這是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理想,可沒二年工夫,他的上司就都對他看不順眼了,尋了個藉口參他一本,賈雨村於是被罷了官。啥理由呢?說他是「才幹優長、恃才侮上」之類,其實還有貪酷呢,但上司參他可沒說他貪,而是說別的,就是說他沽名釣譽、擅纂禮儀之類,說白了,上司比他還貪,還有賈雨村幹實事施展報負,很可能應該幹的和上司指令衝突時,賈雨村「總以事理為要」了,也可能阿諛奉承那一套賈雨村沒開竅,就是一個官場另類,沒根基沒後臺的賈雨村被收拾那是必然。我們認真讀賈雨村被罷官這一段文字,會發現,曹雪芹是把皇帝和那個官場生態罵了個遍。「一輪明月才捧出」,想「鵬飛高舉」的賈雨村黯然退出官場,這次他真沒大錯,錯的是那個黑暗的「末世」。
吃了大虧的賈雨村反思了,當他巧遇張如圭和冷子興,欲謀求起復重返官場時,他和自已的以前就進行了切割,他對林如海態度上卑躬屈膝,語言上謝不釋口,到了京城,對賈家以宗侄自稱,連儀容儀表也都格外注意,也可以說,他開竅了,他放棄了讀書人的準則,他做人一步步沒了底線,此時的賈雨村一是要緊抱四大家族大腿,二是要削尖腦袋向上爬,他這個策略太正確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生存,只有這樣,才能升官發財。果然賈雨村應天府任上沒幹幾年,王子騰就親自保舉他進京做官了。
在「正確」道路上不斷升遷的賈雨村算是弄懂了官場套路,權力就是他的信仰,你怎麼還能指望一個沒了人味兒的人幹出人事兒來?所以,英蓮(香菱)算什麼?甄家又算什麼?再往後,當了大司馬的賈雨村視角又一次不一樣了,這時他看四大家族,腐朽又沒落,就連鑽營,賈府的男人們都拎不起來,賈雨村必定會找新的大腿抱,這一次擇主,極可能就成為了四大家族的對立面。比如傍上忠順親王這樣的實權派。
地位權力越來越高的賈雨村,一路走來,連甄家、賈家這樣對他有再造之恩的恩人,他都能恩將仇報,更別說其它了,比如說那個葫蘆廟的門子被他利用完,捏了個錯就把人發配了,他為了巴結賈赦,把石呆子治罪,害得人家家破人亡,話說走多了夜路,遇到鬼是遲早的事,仇家也要找他算帳,也不排除人家也開竅了,也飛黃騰達,總之,他賈雨村一面風光無兩,一面也不知結了多少仇。「因嫌烏紗小,致便枷鎖枉。」這是賈雨村結局,「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是賈雨村們逃不脫的宿命,「登高跌重」的賈雨村落幕了。
作者筆下的賈雨村,就是一個十年寒窗、一心要實現個人價值而委身仕途經濟的讀書人的縮影,堅持自己和隨波逐流在他一個人身上都展現了,都不會有好結局。正因為此,曹雪芹才對這後來變成魔鬼的賈雨村發出「生於末世」之嘆,因為悲劇是註定了的。
小說還有三個人物分別從不同角度與賈雨村形成反差對比。第一個就是自始自終不願變通、屈服和不失讀書人風骨的石呆子,在抵抗權力中家破人亡;第二個是起點極高的蔣玉菡,拼命也要擺脫忠順王府,因為他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第三個是同樣受人恩惠的劉姥姥,這個大字不識一個的窮苦老嫗,用自己樸素的言行,告訴世人「人」字該怎樣寫。這三個人物分別從氣節、精神、做人三個方面為賈雨村們上了一課,也使讀者在閱讀《紅樓夢》悽哀一片裡,終還能找到溫暖和希望。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精彩
❁紅樓夢:為什麼讀者不接受林黛玉不能吃五香大頭菜?
❁ 紅樓夢:元妃歸省,王夢阮《索隱》認為即影射太后下嫁?
❁ 紅樓夢:她「陰險、勢利、愛算計」人?錯!原來她儘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