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的新家》打造「明星級」老人帶娃樣板房

2020-11-18 太平洋家居網

  年輕人在外專心賺錢養家,老年人在家用心持家帶娃,這一現狀存在於90%的80後家庭,就算是明星也並不能例外。

  湖南衛視本周四晚播出的全新家裝改造真人記錄《嗨!我的新家》,就迎來了這樣一位明星心願人——中國街舞圈公認的元老級人物肖傑。由於工作繁忙經常出差,肖傑的兩個孩子隨嶽父嶽母一起生活,在外打拼多年,家人的生活是他一直最牽掛的地方。

  所以肖傑委託節目組改造嶽父嶽母的老宅,希望能改裝出一間溫馨、年輕、時尚的好房子,給爸媽一個舒適的生活空間,也讓他們帶孩子更加省心、安全。

  《嗨!我的新家》節目組本次便為像肖傑父母這樣的帶娃老人定製了一款家裝設計,通過對房屋的5大公共區域的改造,讓有限空間能同時滿足祖孫三代的生活需求。除了讓心願人擁有更舒適的居住空間外,更用家裝傳遞溫暖,為「孝心文化」詮釋出更多的可能性。

  

 

  這間一家6口人共同生活的舊宅,面積足夠,但家庭主要公共活動區域的格局卻不盡合理,狹窄昏暗的廚房和玄關、擁擠雜亂的餐廳、存有安全隱患的客廳和陽臺,逐漸成為家人舒適生活的潛在威脅。在改造前,肖傑帶領設計師邢路謙體驗了二老和孩子在房內的日常生活,從他們的生活習慣來思考空間改造的方向。

  

 

  

 

  

 

  

 

  

 

  

 

  

 

  最終,設計師邢路謙通過對房內的5個家庭主要公共活動區域的重新布局改造和細節設計。將廚房打通隔斷門,做吊頂櫥櫃增加置物空間,這樣裝修出來的廚房不僅又亮又寬敞,而且臺下盆的設計還便於清潔,減少了廚房中的安全隱患。

  

 

  

 

  

 

  

 

  

 

  在客廳的改造中,設計師移除了原本的大型沙發和茶几,選用舒適小型沙發和可移動圓角茶几取而代之。讓客廳裡小孩的活動區域增加了一倍,消除了小孩、老人磕碰桌角的安全隱患。家具方位的對調,更是免去了原本「開門見山」一眼就能看到沙發的尷尬,增加了客廳的私密性。

  

 

  

 

  

 

  

 

  

 

  

 

  此次陽臺的改造中,設計師大刀闊斧地拆除了陽臺隔門,視覺上增大了房屋空間。陽臺上原有的自製吊櫃存在安全隱患,設計師換上整體收納櫃,不僅便於儲存,而且色彩搭配更為美觀。配套茶具的應用更是將這個原本利用率不高的地方瞬間變成了文雅舒適的休閒空間。

  

 

  

 

  

 

  

 

  為了滿足兩位老人的儲物習慣,設計師此次在很多地方都設計了隱藏收納櫃。玄關處製作整體鞋櫃、把展示櫃和儲物櫃相結合做成餐廳隔斷、甚至還把電視牆做成整體儲物櫃,這樣的設計將房屋的置物空間增加了一倍,而且隱藏櫃門避免了東西放在外面又多又雜的問題,在房屋的日後使用中保持美觀。

  

 

  

 

  

 

  

 

  考慮到老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設計師為房間配備了輕便易操作的戴森輕量吸塵器,吸頭快速轉換,靈活應對每一個衛生死角,不僅簡化了老人的家務流程,還有除蟎功能,保證睡眠質量。而肖傑此前擔心房屋改造後會有空氣品質的問題,設計師則選擇了戴森空氣淨化風扇,一機三用,持續分解甲醛,完美解決了新房入住的甲醛殘餘問題,為老人小孩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家居環境。

  

 

  

 

  《嗨!我的新家》以家居改造為切入點,讓觀眾在學習性價比最高的裝修技能的同時,更針對當代年輕人生活的痛點,幫助他們提升生活品質,重燃都市青年居住理想。從獨居青年的出租房小成本改造、新手爸爸的兒童房定製,再到為爸媽打造舒心的老年房,《嗨!我的新家》讓人們再度加深對家的關注、對家庭關係的重視。這也正是這檔節目的價值所在,讓觀眾重回生活本質,感受生活的溫度,共同傳遞溫暖孝心。

  每周四晚23:50湖南衛視《嗨!我的新家》,與美好生活不見不散!芒果TV、愛奇藝同步播出哦!

相關焦點

  • 60歲老人心聲:在兒子家帶娃6年,一次意外,我想再找個老伴
    01、人到老年,退休了,如果剩下一個人,就會覺得歲月綿長,需要有個伴的好,尤其是男性老人,女性老人會在此時幫忙子女帶娃,考慮再找老伴的事會少些。現實生活裡,老年人再找老伴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有時同事之間還會說起自家老人再找老伴,也會很支持,覺得老人有伴的生活會相對好些。
  •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
    很多老人開始反應過來,自己的辛苦付出卻被子女當成了理所當然,甚至還百般挑剔,因此一部分老人達成共識:子女已經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了,自己也應該對子女徹底放手,餘生為自己而活!★「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王阿姨已經60多歲了,她和老伴早已退休,每個月還有不少退休金可以拿,王阿姨平時也會幫著帶孫子,還會拿出退休金補貼年輕小兩口。
  • 品讀·原創|那些幫子女帶娃的「隨遷老人」
    從兩個孩子身上我體會特別深刻,自己帶娃和老人幫襯著,簡直是一天一個地。只是辛苦了老人家。姥姥是從千裡外的老家來幫我帶娃的。剛開始,她連坐便器都用不慣;出去買菜也會迷失方向,好些天才摸清我們周邊的環境……她背井離鄉,忍受著、適應著城市和她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農村那些完全不同的習慣。有一次姥姥太累了,趴在嬰兒床沿睡著了。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白天帶娃晚上回家,和子女互不打擾
    於是一個既可以讓老人帶娃,又不會打擾到子女生活的帶娃方式——"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上班式帶娃":老人白天幫子女帶娃,晚上回家彼此互不打擾潘大爺和子女就是採取了"上班式"帶娃,他要自己的老伴每天都會去幫兒子兒媳帶娃,但是又不住在一起。潘大爺與兒子兒媳各住一套房,住在同一個小區。兒媳坐完月子之後,就準備返回工作崗位,兒子就跟潘大爺商量,讓他們過來幫忙帶娃。
  • 老人是雙職工家庭的「救兵」,但4種老人真心不適合帶娃,別不信
    現在很多都是雙職工家庭,家裡小孩一般由老人照料。雖然老人能夠幫忙帶娃的確能幫寶爸寶媽減輕很大的負擔,堪稱「救兵」。但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適合帶娃,尤其是下面這幾種,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老人不願接受新知識、新觀點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自己學了很多科學的育兒知識,想跟家裡老人溝通、分享。可是觀點說了一大堆,老人卻一個也聽不進去,還總是用老一輩的傳統觀點跟你「辯論」。他們總認為自己是過來人,知道如何把孩子照顧好,所以不願意聽從年輕人的建議。對於這種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的事情,寶媽們一定要想開些。
  • 謝娜不讓婆婆帶娃,說出原因後眾人稱讚,老人帶娃應「趨利避害」
    謝娜:「我不會讓婆婆幫忙帶娃」,父母沒義務,3)消耗健康負擔:老人的健康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勞累而消耗身體健康。在帶娃的過程中,如果扭到了腰,摔傷了腿,那麼就會給老人增添巨大的健康隱患。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網上有一組關於「你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 以下現象出現,提示老人帶娃「不合格」,年輕父母要及早接手
    文|文兒 現在每個家庭裡,都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年輕人時一邊需要老人幫襯,一邊又嫌棄老人這不行那不好。就比如在帶娃問題上,很多年輕人都是每天非常矛盾。 我一個朋友,在鐵道部門工作,平時好幾天都在車上,經常忙得腳不沾地,根本就沒辦法帶孩子。
  • 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我一通解釋,現在的小孩都這麼吃飯,這有助於他培養專注力,還有養成自主吃飯的好習慣。婆婆不願意,非得抱到懷裡一勺一勺地喂。自此之後,餐桌椅就放在陽臺吃塵了。到了孩子一歲多時,被婆婆帶去小區下面玩。寶寶看到別人家孩子在吃零食,嘟著小嘴也想吃。
  • 「上班式帶娃」正在流行,老人和子女互不打擾,孩子也有人照看
    白天兒子兒媳婦去上班的時候,他就會到他們家中幫忙帶孫子,但晚上他們下班之後,張大爺就會回到自己的家中,每天就像是上班一樣在兒子家和自己的家中往返。而這種"上班式帶娃"也正在很多的雙職工家庭中流行,這種方式下老人和兒女互相不打擾,而同時孩子也有人照顧。除此以外,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子女每個月也會給老人一筆生活費,來表達對老人的感激之情。
  • 帶娃去酒店過周末,老母親終於露出迷之微笑!
    說到帶娃旅行,我是想想就炸。不但去哪都不方便,關鍵是360度只逮我一人累啊!所以帶娃旅行這件事,孩子和老公不管什麼環境是可以照樣吃好玩好心情好的。只是作為後勤部長的老母親,卻是鐵打的身子,鋼鑄的靈魂,神一般的存在。於是,2小時生活圈內的旅行,以及各大酒店的親子項目,成了我們攻略的重心。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文|文兒如今老人幫忙帶娃,你們會給帶娃費嗎?最近,有位寶媽問了我一個這樣的問題。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上班式帶娃」很普遍,白天照顧孫子晚上回家,多少老人日常工作
    每天陳奶奶都會早起去兒子家「打卡」,白天由她照顧孫子,給孫子準備午飯和晚飯,哄孫子睡午覺,陪孫子玩,到了晚上等兒子和兒媳回家以後,陳奶奶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自己家。有很多老人和陳奶奶相似,他們或者在白天照顧孫子孫女或者接送孫子孫女到幼兒園,直到孩子爸媽回家,將孩子交到他們的手中,然後在會自己的家。
  • 千萬別讓老人帶娃:奶奶牌暖頭巾一秒打回原形
    奶奶帶娃VS媽媽帶娃(圖片來源於網絡)摩登女郎秒變泥巴娃(圖片來源於網絡)爺爺: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有一種冷,叫做爺爺覺得你冷媽媽看到老人帶娃的場景,哭笑不得又心生歡喜。感謝家裡老人的付出,我們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外打拼、安心工作!不管是老人帶娃還是自己帶娃,都可以看出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成長主要受家庭環境的影響。
  • 《嗨!我的新家》房子住了好幾年,為什麼還是沒有家的感覺?
    大家好,我是嗨妹兒,每周分享房屋改造故事和技巧,想要提升生活品質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們~本周房屋改造的朋友,生動形象的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把家當旅館。。。哎哎哎,事情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啦~那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家當旅館呢?
  • 嗨!我的新家 | 四世同堂的極致新家改造,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
    父母可以幫忙照顧孩子,而小輩也同樣可以照顧老人的日常起居。本期《嗨!我的新家》的心願人苑楠和妻子曾佳,就是隊伍中的一個。他們帶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和爸爸媽媽以及90歲的姥爺,四世同堂的7口人,住在一起。而今年,他們在北京的石景山區,購入了一套60㎡的兩室一廳。雖然平時只有他們和兒女4口人,但周末的時候,父母和姥爺也會過來一家人同住。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讓老人帶娃也可以,但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
    不過想讓老人娃也是可以的,但下面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哦~老人帶娃的麻煩一:孩子吃穿方面科學研究表明:過度肥胖的兒童,很容易引發身體健康的問題。而在穿衣方面,老人總覺得娃「冷」,但其實孩子身體的身陳代謝比較快,反而容易出汗,所以老人總給娃捂太多,特別是冬季,穿的跟小套娃似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生病~老人帶娃的麻煩二:孩子教育方面大部分老人的教育觀,往往更傳統、陳舊,並不適合現在孩子的教育,
  • 老人不幫兒媳帶娃,看似自己自由了,其實藏著隱患
    笑笑就和老公吵架,說別人家的婆婆都幫助孩子,怎麼到了你媽就這麼為難呢?她老公也知道笑笑委屈,就和母親溝通能不能幫忙照顧孩子,結果人家卻說:當年我生你的時候,也沒人幫我照顧,我這不把你養得好好的。再說了我好不容易清淨幾天,你們別來鬧我。笑笑婆婆依舊不照顧孩子,每天和老阿姨們一起約著跳廣場舞,短途旅遊,朋友圈曬各種照片。
  • 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很扎心。
    婆婆不來幫忙帶娃,我只能辭職自己在家裡帶。 老公卻又出了么蛾子,今天嫌保姆話太少,明天嫌保姆做的飯不好吃,一個星期趕走了五個保姆,家政公司都把我們家列入了難搞客戶行列。 我只能辭職自己在家帶娃。 孩子一歲半時,老公出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