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所有膳食脂肪的攝入是正確做法嗎?

2020-12-26 網易體育

網易體育12月24日報導:

很多人將肥胖歸咎於脂肪,認為它是肥胖的根源。於是,為了減肥就限制了所有類型脂肪的攝入。實際上,這是對脂肪的誤解。


脂肪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每克脂肪含有的熱量約為9卡路裡,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兩倍還多。也正是因為它含有的熱量高,如果攝入過多的脂肪容易導致體重增加。但是,不能因此而嚴格限制脂肪攝入量。

膳食脂肪分為三大類型,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其中不飽和脂肪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及多不飽和脂肪。

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大多來源於動物肉類,常溫狀態下是固體,像黃油、豬油、牛油等。它的攝入量需要限制,研究發現,攝入飽和脂肪過多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專家建議,人們每天從飽和脂肪中獲取的熱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有的國家建議不超過7%。

反式脂肪多存在於加工類食物中,由於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毫無益處,所以在日常飲食中最好能禁止攝入反式脂肪,也就是要少吃加工類食物和油炸食品。

而對人體真正有益的就是單不飽和脂肪以及多不飽和脂肪。健康的單不飽和脂肪多來自於植物性食物,像橄欖油、堅果、鱷梨等,常溫下呈液體狀態。單不飽和脂肪能夠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對身體是十分有利的。

優質的多不飽和脂肪多存在於魚的體內,像三文魚、沙丁魚、冷水魚等,核桃和奇異籽也能提供一些。專家建議,人們每天應從多不飽和脂肪中獲取3-10%的熱量。

總之,反式脂肪儘量不吃,飽和脂肪限制攝入量,不飽和脂肪應該多吃,但人們每天從脂肪中獲取的熱量最好不要超過總熱量的30%為宜。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換寶 責任編輯:楊碩_NS4396

相關焦點

  • 反式脂肪成了過街老鼠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表示,目前,已經有一些國家採取措施減少人為使用反式脂肪,主要是人均收入較高的國家,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做法。丹麥是最早關注食物中反式脂肪問題的國家。過去,丹麥每年有兩三千萬袋微波爆米花被消費。
  • 人一天需要攝入多少脂肪
    核心提示:事實上一個人每天攝入多少脂肪合適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因為每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和從事不同工作的人所需要的熱量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人每天從事的是輕體力工作,而且年齡也屬於青少年這個層面,那麼每天需要的熱量應該在60克到70克之間,但是如果是成年人,從事的體力工作也是消耗體力方面相對較少的,那麼應該將身體脂肪的攝入量控制在40克到45克左右。
  • 最新《美國膳食指南》發布,健康飲食的秘密都在這裡
    不過,美國的膳食指南中推薦的做法,都是基於科學研究證據的,他們還會專門發一個配套的專業報告(Scientific Report of the 2020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所以美國膳食指南中關於健康飲食的倡導及原則是值得所有人借鑑的。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我就跟大家分享最新的這版美國膳食指南,和大家一起健康開啟新年。
  • 米飯、麵條真應該被限制攝入嗎?
    希望通過對飲食的合理管控達到促進身體健康的作用,不過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對於如何開展有效的飲食管控形不成統一的看法,對於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也沒有做出明確的限制。不過根據《BMJ營養,預防與健康》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稱,低碳飲食不僅可以省錢,還能治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人體內的脂肪越少越好嗎?合理的體脂率及脂肪攝入很重要
    那麼人體內的脂肪真的是越少越好嗎?還是另有他用呢?本文來帶你了解。人體脂肪的作用脂肪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脂肪不僅可以提供能量,儲存多餘的熱量供以後使用,還在體內扮演著各種各樣的重要角色。脂肪可以幫助我們吸收一些維生素,參與構建與修復神經組織,還可以維持健康的皮膚和指甲,用來調節血壓、免疫系統、生長和血液凝固的激素。並且脂肪也組成了身體所有的細胞膜,用來包裹住細胞和它內部的結構,同時脂肪對內臟有著保護作用,脂肪層對身體具有強大的保暖防寒效果。
  • 看不出來的「胖」,內臟脂肪你關注了嗎?
    內臟脂肪是一種分布在器官或器官周圍的脂肪,主要是在腹腔內,它會圍繞住胃、肝臟和腸,由於內臟脂肪主要存在於腹腔,故肉眼無法直接看到。一定量的內臟脂肪是人體必需的,它們對內臟起著支撐、穩定和保護的作用。但當營養過剩時,脂肪就會不斷堆積到內臟,儲蓄過多時,就會造成脂肪過剩。
  • 飽和脂肪,究竟是好是壞?
    35年來,我們一直堅信飽和脂肪會損害心臟。現在,這種觀念正像熱煎鍋裡的黃油塊一樣慢慢消融。那麼,是不是多吃點奶酪和牛羊肉之類的紅肉也沒有關係呢?當前這種限制飽和脂肪攝入量的飲食建議會被推翻嗎?如果是的話,我們怎麼會錯了這麼久?這個答案關係重大。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心血管疾病是世界死因之首,每年有1700萬人死於此類病症,佔到所有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之多。
  • 科學減肥:不可忽視碳水攝入
    然而,「簡單粗暴」地少吃主食,就能減肥嗎?「好好吃飯,是個科學問題。」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蔣卓勤教授表示,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減肥人群,都不可忽視碳水的攝入。如何聰明高效地吃碳水,有科學講究。A、科學減肥:不可忽視碳水攝入「過午不食」「晚餐不吃主食」「少吃碳水多吃蛋白」……為了減肥,一些與眾不同的飲食方案成為「網紅」,但它們科學嗎?
  • 如何快速減掉內臟脂肪 減內臟脂肪有什麼方法嗎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人在體檢時發現自己內臟脂肪指標很高,如果不注意及時減掉的話,可能會對內臟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很多人都開始想方設法來減內臟脂肪了。那如何快速減掉內臟脂肪?減內臟脂肪有什麼方法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如何快速減掉內臟脂肪?
  • 2個原則:合理的熱量攝入+均衡營養搭配!
    因為熱量攝入比較少,大腦會發出指令,讓你進食更多高熱量的食物,於是你會甜食、油炸類食物會變得特別喜愛,而一旦開啟嘴欲,你就無法停下來,一不小心就會攝入過多的熱量,發胖反彈就是分分鐘的事情。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減脂餐。
  • 如何合理膳食
    結合2020年全民營養周的主題「營養與免疫」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方面:一、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穀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穀類包括米、面、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及礦物質。
  • 健身者如何正確安排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你想減肥嗎?你想要增加體重嗎?你下個月有馬拉松比賽嗎?你在訓練鐵人三項嗎?不管你現在的目標是什麼,它都會直接影響到你訓練的強度以及你的飲食需求。所以,飲食中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不是隨便心血來潮就進行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
  • 關於老年健康食譜,推薦這一膳食方法
    很多時候,膳食和健康不得不提到素食,而有些人為了健康,飲食方面就只單單吃素,對於其它食物攝入少之又少,但這樣飲食習慣健康嗎?尤其是對於老年人的健康,若是只吃素,對身體有益有害很難說,但飲食注重營養均衡。素食有哪些呢?
  • 減脂增肌,產後恢復,健康膳食好動力 | ON歐普特蒙上線了!
    精確計算每日的能量攝入,尋找一些更好的膳食補充,迎來第二次突破。     正在進行產後康復的您也許正需要這些建議,小W菌為大家採訪了一些這樣的「她」,得到的答案是:除了正確的訓練方法和堅持的毅力外,更重要的是為肌肉提供更充足的營養,下面這些產品值得信賴。
  • 脂肪到底是好還是壞?這裡有關於健康脂肪你應該了解的知識
    請注意,當能量攝入過量時,所有三大主要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都有可能在脂肪組織中轉化為脂肪。因此,雖然脂肪是儲存能量的主要形式,但如果總能量攝入保持不變,增加膳食脂肪攝入量並不一定會導致身體脂肪增加。
  • 推動國民膳食健康 安利紐崔萊支持新版中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修訂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宣布啟動《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以下簡稱DRIs)新一輪修訂,並與紐崔萊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籤訂合作備忘錄
  • 減肥少喝水正確嗎
    核心提示:減少喝水這種方法是不對的,不管是從減肥的角度上來講,還是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上來講,都是不正確的,因為多喝水可以促進身體代謝,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當血液循環加快了,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也加快了,脂肪也會隨之被代謝掉一部分,而且多喝水可以促進排尿和排汗,雖然人在排尿和排汗的時候,排掉的多數都是身體中的水分,可是水分代謝的同時,也會代謝掉一部分脂肪,所以多喝水是對減肥有幫助的,少喝水只會使身體的健康度下降
  • 減掉內臟脂肪方法是什麼 如何減掉內臟脂肪
    核心提示:說到內臟脂肪這個詞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但實際上作為人體脂肪當中的一種,它與我們平時了解到的脂肪大有不同,因為內臟脂肪是圍繞在我們內臟器官周圍的,能夠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內臟。但是要注意的是,內臟脂肪過多,也有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因此必須要積極減掉。
  • 減肥一天攝入多少碳水 減肥期間該如何控制飲食
    核心提示: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努力的減肥瘦身,甚至也有不少的人為了更快地減肥成功,會選擇少吃或者不吃晚餐這樣的做法,尤其是不少人還會杜絕攝入碳水,但實際上長期節食可能會導致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會嚴重影響脂肪的燃燒速度,因此即便是在減肥期間碳水也是需要合理攝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