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高頓教育集團副總裁黃慧文在2019中國公益年會上的演講《懷教育心,行公益事》)
在公益這條路上,我們從不同的起點出發,向著最終的目標共同努力。我們期待分享經驗,探討遇到的問題,更希望讓大家看到中國的企業在社會責任層面做出的嘗試。
暖鋒計劃是高頓教育集團系統性參與公益扶貧的開始。我們做這個項目的初衷,是希望發揮我們的教育優勢,調動集團培訓的學員,以及企業方的力量。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把各方力量整合起來,調動每一個人對公益的關注,每一個人想做公益的心,共同在這樣一個非常微小的項目上得到建設和生長。
簡單地說,暖鋒計劃由兩個獨立的項目組成。項目在雲南省富寧縣的兩個少數民族鄉分別開設了兩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在瑤族鄉,我們做的是瑤繡創新工作室,瑤繡是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非常分散,不成體系;另一個是沙糖桔種植技術,我們去之前當地也種砂糖橘,因為當地氣候適合這種作物的生長,但同樣也有問題。
一開始我們想得非常簡單,比如做一個配套捐贈,如果涉及到具體項目,我們的員工也願意拿出公益時間,公司內部也有「公益時」的相應制度,讓大家融入到項目中去。但實際上,公司領導及相關同事到富寧縣實地考察過這個縣的情況後,我們的觀念在一點點變化。
比如,我之前從媒體轉型到NGO最後到企業,在不同的視角下看這個公益項目,給我個人的感覺是項目越看越難:從一個特別細小的地方切入進去,捐錢的時候會覺得很簡單,但是如果真的要給當地帶來一些改變是非常難的。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實地考察,我們希望從產業扶貧層面切入到項目裡。
我們覺得鄉村振興非常重要,社會各界力量也非常關注鄉村,投入了各種各樣的支持,問題是升級產業結構和產業形態。產業扶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為什麼有的地方接入一些現代化的科技力量,包括投入資本、搭建平臺,就會很有起色?因為它們缺少的就是這些東西,所以會事半功倍。
但是,我們看到的這兩個鄉恰恰是非常不同。從昆明到富寧縣需要坐近兩個小時的高鐵,到了富寧還需要兩個小時的車程才能進到村子裡。首先當地交通非常不發達,其次這個地方是山區,還沒有可成規模操作的種植業或者其他行業,連基礎都不具備。而且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也比較落後,2017年我們剛進駐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經常停電,更沒有網際網路等設施。
舉一個例子。我們要種植砂糖橘,首先需要一片可以種植砂糖橘的土地,但正是這個最基礎的需求在當地遇到了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們需要跟當地的村民一戶一戶談,要從他們手中完成土地流轉。當地政府幾年來一直在做這個工作,恰恰在我們進駐的兩個村工作推進非常不順利。
我們進駐到村子之後,一邊做著示範土地,一邊繼續談土地流轉。直到今年10月份,最後幾位村民才跟我們籤下了流轉土地協議,因為他們看到第一批種下去的橘子開始掛果,越來越關注我們的項目,項目的作用逐漸顯示出來了,他們這才最終同意完成土地流轉。
當時在選擇產業扶貧的時候,我們也意識到這可能是不太好做的事情,但產業扶貧是一個基礎,其他我們所規劃的一切都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完成。這也是我們設計暖鋒計劃產業扶貧的初衷。
有了明確的項目定位後,我們考慮要用什麼樣的形式繼續做這個項目。我們公司非常年輕,在想法上有時候也非常時髦,當時大家提出了一個「扶貧創客」的概念,創客就是一些有法的人自主創業。我們在設計項目的時候,就有人提出希望引用這種模式,因為項目首先要有人員支持。
當時我們考慮了兩個路徑,一個是在外部的成熟機構直接招聘,還有一種是自己培養團隊。我們採用了第二種相對慢的模式,自己培養人員,自己帶團隊。
挑創客的時候,我們內部制定了一個規則,叫「四有創客」:第一是有專業,我們的創客現在有三批了,他們都是來自一線院校的優秀學生,有農林、金融、果木專業,或者社會學等相關專業;其次是有情懷;第三是有韌性,因為做項目每天都會有挫折,最難的改變當地村民對我們這個項目的認知和態度,這些真的需要我們的同事通過每天的交流、日常的身體力行和當地完成融合;第四是要有影響力,感染力強,表達能力強。
這個項目其實是希望儘可能通過小微的項目,調動更多人參與,我們在所有創客駐村之前,對他們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封閉式培訓,邀約企業家、專業學者、公益行業的專家們以及高頓投資圈中的一部分投資人,大家嚴格把這兩個很小的項目當做兩個商業計劃進行,即社會企業。
我的同事一手建立起來暖鋒項目團隊,並且用自己的感染力帶著跟她同樣年輕甚至比她更年輕的90後、00後的小夥伴們走進了山村,到目前為止,這個項目已經走過近兩年的路程,第一批種下去的砂糖橘樹苗長勢非常好,來年就可以掛果。
在我們制定的工作規則中,每一個創客需要在村中服務至少一年時間。一年之後,他的工作有了階段性成果可以有其他的選擇,比如說如果他願意回到公司,公司會給他匹配適合的崗位,給他匹配的薪資。如果他願意回歸曾經的專業背景,我們也願意為他們推薦相應的職位,因為他們在其他地方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大家都覺得有這樣一段經歷對一個年輕人的成長來說非常難能可貴。
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和各位交流和探索,獲得各位的幫助,暖鋒計劃的初衷就是希望搭建一個平臺,讓企業、個人有機會參與到項目中去。這個項目從開始到現在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和關照,不僅當地政府對我們非常支持,村民對這些創客也像對自家的孩子一樣。媒體也給了我們非常大的支持。
這一路走來,我們雖然遇到了很多問題,但心理非常感激,同時也覺得非常溫暖,這種感覺也讓我們更堅定要繼續走下去,把項目做好。
作為身在財經教育圈的職業人士,我們希望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共同來推廣乾坤之大,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公益保留我們內心的柔軟,去欣賞鮮花綠草,看到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乾坤大,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棒更好;柔軟可以讓我們每個人通過公益的橋梁活得更加圓滿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