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想去運動健身又抽不出時間,只剩贅肉蹭蹭上漲...說起減脂的方法,除了有氧運動和控制飲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靡歐美大陸的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具體方法是一分鐘不間斷高強度運動,20秒種休息,至少6個循環,是特別適合現代人短時間內迅速燃燒卡路裡的妙招之一。
近日,一股名為Tabata的運動之風相當火爆,據一份30分鐘不同運動消耗熱量排行版的數據顯示,分列二三位的分別是攀巖和遊泳,它們每30分鐘消耗熱量為490大卡與409大卡,而位居首位的便是消耗495大卡的Tabata。究竟什麼是Tabata訓練?為何它又能榮登寶座?
Tabata訓練的雛形起源於1996年,最初是由日本科學家田畑泉教授為了提升滑冰代表隊的實力而研發的運動方式:他對9名大學生運動員進行測試,用170%的最大耗氧量進行20秒腳踏車衝刺並休息10秒,進行7組(約4分鐘),連續六周後發現這種模式能顯著增強心肺功能,減少脂肪,並同時增加肌力。經不斷總結歸納,因此也可以理解成HIIT的「進階版」:20秒超強訓練後,進行短暫10秒休息,如此重複8個循環,4分鐘的訓練。
相比有氧運動(如慢跑)幾乎只在運動過程中消耗熱量,運動完了基本就沒有多餘的熱量消耗。Tabata通過短時間的高強度爆發運動讓身體產生「運動後過量氧耗」機制,在運動後的幾個小時內都能持續燃燒脂肪,並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
最關鍵的是,Tabata不受場地限制,可搭配不同動作,在家,在公園,甚是乃是公司都能利用自重就能進行。比聽起來動輒就40分鐘的勻速有氧運動,更適合上班族的生活節奏。
說完了這麼多Tabata的好處,是不是特別心動。但在嘗試之前,這些點你必須注意:
首先並不是每天只要花4-8分鐘,就能達到平時有氧訓練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的效果,對於那些沒有運動習慣及基礎的人來說,動作質量無法保證。
此外,不是所有運動20秒休息10秒的動作就叫Tabata。要想達到強度,必須是全身性的複合動作,並有挑戰性的負荷。據前幾年相關文獻指出,多數人無法用超過100%攝氧量完成高強度間歇,因此變通的方式是以90-100%最大攝氧量(相當於90%最大心跳率附近),並將時間拉長至少20分鐘,達到提高強度的作用。
建議初學者先以慢跑來積累有氧運動基礎,並學著把各種基礎動作練好再試著挑戰低強度間歇、循環訓練、最後挑戰高強度間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