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新浪、老浪,
小鳥、老鴨
唐師曾:我與新浪的創新實踐(實錄)
2008年08月24日 18:06
奧運評圖是一個新的媒體傳播模式,能夠在奧運會期間,在中國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華文網際網路——新浪上推出,是我的驕傲。奧運會就是要更高、更快、更強,各行各業不管是運動員,每個普通人,還是那些TOP贊助商,每個人都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我發明的「語像」能夠在新浪受到這麼多人的關心,我很得意。
語像是什麼呢?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媒體方面主要是「視聽技術」:一個是視覺改變,一是聽覺改變。視聽技術已經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比如以前的收音機、聽實況轉播到walkman,到立體音響、MP3、MP4。視覺上從我們以前看小兒書,到看黑白電視,9寸、十幾寸、彩電、平面直角到現在的平板液晶,各式各樣高清圖像。
我們今天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聲音,離不開圖像。電視由於能把「視聽」結合到一起而打敗其他單一的傳統媒體,報紙、畫報、、圖書、廣播……
機場、書店到處出售視聽圖書,傳統的圖書,也已經不再是被動閱讀的刊物,而是主動跳出來「露臉」,「發聲」。那些寫書的人或者是有思想的人紛紛在電視裡邊發出自己的聲音,展示自己的形象。因此,圖像必須,也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才不會落伍。
我在新華社當了20多年攝影記者。20多年前還沒有「數位技術」,報紙上登的照片不管黑白還是彩色,都是「模擬傳輸」,一秒鐘一英寸。新華社一統天下,都叫「新華社傳真照片」。當時的傳真手段一般媒體無力擁有,一度歸解放軍直接掌控,一般報社只能採用新華社的傳真照片。照片都是統一說明,新華社攝影記者拍攝完膠捲,用D76在顯影罐裡衝洗,用便攜放大機放大成十寸傳真照片,在下端一寸空白處手寫圖片說明,用當時的美聯社Potable-Photo Transmiter 經電話線,從發稿地傳到北京新華社總社攝影部。出片後,用Fuji Neopan ASA100 120膠捲翻版,經圖片編輯剪裁、放大、編輯、擴充、完善說明,再由審稿人籤發,經層層領導審批,最重要者必須經過中央。
製作完成的新華社傳真照片,再從北京攝影部傳真室傳真到各省會新華社分社,由各分社攝影暗房出片、翻版、放大成照片,一般都是3×5英寸的,再分發給各地的報紙,所有傳真照片同一幅面孔、同一個說明,絲毫不差。
「林彪『四人幫』」時期的傳真照片往往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高屋建瓴的唯一說法,而我的「語像」是百家齊鳴,同一個圖像,不同的聯想。
海灣戰爭使我身體不好,拍得少了。抑鬱之餘,開始瀏覽我那些爛照片,逐漸悟出「語像」這個學問。主動質疑照片和照片中的主體,像質疑「周老虎」那樣質疑……
同樣一張照片可以有不同的說法,這是一種百家爭鳴的說法。大概在十年前,我在中央電視臺趙安那裡創建過《瞬間世界》,我策劃、撰稿、主持了五期,條件不成熟,「瞬間」夭折。十多年前,我也給鳳凰電視臺長王紀延建議過這個節目……
三年前,人大出版社出了一本《唐師曾:我說》,詳細闡述我的「語像」理論。此外還有兩本「大語像」,一本是人大出版社《唐師曾一個人的遠行》,還有一本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唐師曾黃河的聯想》。
我邀請很多好玩的人,跟我一起解讀這個照片,奧運冠軍裡就有馬燕紅、高敏、謝軍……包括像奧組委的老前輩魏紀中老先生,作家裡邊就更多了,攝影家裡邊就更多了,像什麼姜昆、姜文、崔健,都幫我寫過。
這次奧運會上,如果說最後一個成果,就是把我多年前的一個夢想——「語像」,搬到新浪網上《奧運評圖》,把我的想法跟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這次《唐老鴨奧運評圖》連說18天,直接掛在網絡上,是一個創舉。由於是一個創舉,肯定就不完善。我今天要說的,如果有什麼錯誤都在唐老鴨一個。萬一好看,全靠各位捧場。你們把我的信口雌黃點擊、頂起,避免錯誤,儘量不偏離奧運的主旋律,又區別於電視、廣播、報紙其它媒體。
今天,到處都是攝影記者,每人手中都有相機、手機,隨時都能拍照,拍完了即時傳走。一個事情的真相,瞬間就可以經過網際網路傳到世界各地,比如地震的時候,當我給新華社發稿遇到困難的時候,碰到了秀巖——新浪的小朋友,通過新浪能讓我的照片傳到新華社的總部,而且在新浪傳輸的過程中造成的影響,可能比新華社攝影部發給報紙的影響還要大。
法國大攝影師薩勒蒙有一句名言:「看照片只需辨認,讀文字需要理解。」所以,語像這個東西就有兩個特重要的因素在裡邊,一是辨認,在照片上辨認一些細節,一些重要的形像、符號特徵。再一個就是去理解,用語言、文字去理解。既然理解,每個人勢必千奇百怪,我特別喜歡那些跟我不一樣的理解,因為只有這些千奇百怪、百花齊放的理解才能構成一個真正完整的真實的世界。因為圖片這個東西,我們知道它等同真實世界,而是真實的世界在某一時間、某一空間瞬間的記錄,這種記錄都具有欺騙性。只有每個人都拿出相機來主動地去記錄,主動發聲解讀這個圖像,無數張不同角度、不同瞬間的客觀記錄,才能接近事件真相,才能提供一個完整的概念。
我為什麼叫「語像「呢?「語」就是主動地去說話語,而不是閱讀,閱讀是不出聲的,默默地被動接受。而「語」是主動地去談這件事,帶有進取性、進攻性,符合奧林匹克的精神。我為什麼用「像」不用「圖」呢?在中文裡邊「圖」往往指用筆畫出來的,比如圖紙、圖案、藍圖,都是畫出來的。為什麼不用「影」呢?在中文的意思裡邊,「影」往往是活動的影像,比如電影等。而「像」在我們的概念中,已經比較牢固地和照相機聯繫在一起,你比如說「照相」的不說「照影」。我主要講的是固定的圖片,但是也不排除以後跟新浪繼續合作,做拍客,描寫那些連續的視頻。
今天,「語像」這個新生事物能夠大受歡迎,光靠我一個人絕對不行,除有改革開放,有一個健康、民主、文明、自由的社會環境,有奧運會這麼一個百年不遇的機遇,有新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中文網際網路媒體提供平臺之外,還有一些掌握先進技術的年輕人,比如像青年政治學院的房新民,還有像我面對的兩位「攝爺」,還有陳彤、田甜派來一直幫助我的秀巖,我們倆是在四川地震認識的,他幫助我把映秀的照片,通過新浪發了出去。還有好多以後再講的故事,他開的這輛三菱,好多好多年前曾是我的坐騎。
我在中東的時候,1990年、1991年開著一輛三菱帕傑羅,以後這輛車運回到新華社,在新華社南門負責運送報紙,我當時想:好一匹戰馬怎麼運報紙呢?後來這車失蹤了。最後才知道這車被賣到社會上輾轉了3、4手之後,怎麼到了秀巖的手裡。看來人生除了科學歷史之外還有一個命運,是我們不知道的,命運在擺布著我們的人生。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努力奮鬥好多年,就像一隻小螞蟻一樣,只是歷史長河的一個微小瞬間。
幸虧有改革開放20年,有全體中國人和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有百年不遇的奧運會。還有這個節目的領導李正,眾多比我更年輕、更努力、更健康、更有未來的人跟我一起,才有了今天這個節目,「語像」這個概念才得以傳播。
我希望在最後一集裡邊,讓他們都能走到這兒來,讓那些觀眾看到是因為有這些人,不僅在人大出版社《唐師曾:我說》、《唐師曾:一個人的遠行》、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唐師曾:黃河的聯想》……也能夠在網際網路上創造巨大的點擊率,成為推動社會前進,記錄事實,點評荒謬,崇拜優秀的捷徑。讓中華民族借奧運的春風在世界上崛起,對地球做出更大的貢獻。
請各位跟我一起在這兒露一下你們漂亮的面孔。
2020年「居家隔離」系列(點擊以下【藍色標題】即可閱讀):
2020日本語像系列(點擊以下【藍色標題】即可閱讀):
唐師曾原創作品 轉發即鼓勵
「語像」攝影不追求如何完美,而應具有批判現實主義思想。把主流社會不在意的真實展示出來,提供給不同部位、不同階層的讀者領悟。促進人類進步、社會合理,「和諧發展」。
我原創、我自主、我不可替代。
我喜歡、我擅長、我以此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