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曾:新浪、老浪,小鳥、老鴨

2020-12-25 騰訊網

視頻:新浪、老浪,

小鳥、老鴨

唐師曾:我與新浪的創新實踐(實錄)

2008年08月24日 18:06

奧運評圖是一個新的媒體傳播模式,能夠在奧運會期間,在中國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華文網際網路——新浪上推出,是我的驕傲。奧運會就是要更高、更快、更強,各行各業不管是運動員,每個普通人,還是那些TOP贊助商,每個人都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我發明的「語像」能夠在新浪受到這麼多人的關心,我很得意。

語像是什麼呢?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媒體方面主要是「視聽技術」:一個是視覺改變,一是聽覺改變。視聽技術已經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比如以前的收音機、聽實況轉播到walkman,到立體音響、MP3、MP4。視覺上從我們以前看小兒書,到看黑白電視,9寸、十幾寸、彩電、平面直角到現在的平板液晶,各式各樣高清圖像。

我們今天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聲音,離不開圖像。電視由於能把「視聽」結合到一起而打敗其他單一的傳統媒體,報紙、畫報、、圖書、廣播……

機場、書店到處出售視聽圖書,傳統的圖書,也已經不再是被動閱讀的刊物,而是主動跳出來「露臉」,「發聲」。那些寫書的人或者是有思想的人紛紛在電視裡邊發出自己的聲音,展示自己的形象。因此,圖像必須,也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才不會落伍。

我在新華社當了20多年攝影記者。20多年前還沒有「數位技術」,報紙上登的照片不管黑白還是彩色,都是「模擬傳輸」,一秒鐘一英寸。新華社一統天下,都叫「新華社傳真照片」。當時的傳真手段一般媒體無力擁有,一度歸解放軍直接掌控,一般報社只能採用新華社的傳真照片。照片都是統一說明,新華社攝影記者拍攝完膠捲,用D76在顯影罐裡衝洗,用便攜放大機放大成十寸傳真照片,在下端一寸空白處手寫圖片說明,用當時的美聯社Potable-Photo Transmiter 經電話線,從發稿地傳到北京新華社總社攝影部。出片後,用Fuji Neopan ASA100 120膠捲翻版,經圖片編輯剪裁、放大、編輯、擴充、完善說明,再由審稿人籤發,經層層領導審批,最重要者必須經過中央。

製作完成的新華社傳真照片,再從北京攝影部傳真室傳真到各省會新華社分社,由各分社攝影暗房出片、翻版、放大成照片,一般都是3×5英寸的,再分發給各地的報紙,所有傳真照片同一幅面孔、同一個說明,絲毫不差。

「林彪『四人幫』」時期的傳真照片往往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高屋建瓴的唯一說法,而我的「語像」是百家齊鳴,同一個圖像,不同的聯想。

海灣戰爭使我身體不好,拍得少了。抑鬱之餘,開始瀏覽我那些爛照片,逐漸悟出「語像」這個學問。主動質疑照片和照片中的主體,像質疑「周老虎」那樣質疑……

同樣一張照片可以有不同的說法,這是一種百家爭鳴的說法。大概在十年前,我在中央電視臺趙安那裡創建過《瞬間世界》,我策劃、撰稿、主持了五期,條件不成熟,「瞬間」夭折。十多年前,我也給鳳凰電視臺長王紀延建議過這個節目……

三年前,人大出版社出了一本《唐師曾:我說》,詳細闡述我的「語像」理論。此外還有兩本「大語像」,一本是人大出版社《唐師曾一個人的遠行》,還有一本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唐師曾黃河的聯想》。

我邀請很多好玩的人,跟我一起解讀這個照片,奧運冠軍裡就有馬燕紅、高敏、謝軍……包括像奧組委的老前輩魏紀中老先生,作家裡邊就更多了,攝影家裡邊就更多了,像什麼姜昆、姜文、崔健,都幫我寫過。

這次奧運會上,如果說最後一個成果,就是把我多年前的一個夢想——「語像」,搬到新浪網上《奧運評圖》,把我的想法跟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這次《唐老鴨奧運評圖》連說18天,直接掛在網絡上,是一個創舉。由於是一個創舉,肯定就不完善。我今天要說的,如果有什麼錯誤都在唐老鴨一個。萬一好看,全靠各位捧場。你們把我的信口雌黃點擊、頂起,避免錯誤,儘量不偏離奧運的主旋律,又區別於電視、廣播、報紙其它媒體。

今天,到處都是攝影記者,每人手中都有相機、手機,隨時都能拍照,拍完了即時傳走。一個事情的真相,瞬間就可以經過網際網路傳到世界各地,比如地震的時候,當我給新華社發稿遇到困難的時候,碰到了秀巖——新浪的小朋友,通過新浪能讓我的照片傳到新華社的總部,而且在新浪傳輸的過程中造成的影響,可能比新華社攝影部發給報紙的影響還要大。

法國大攝影師薩勒蒙有一句名言:「看照片只需辨認,讀文字需要理解。」所以,語像這個東西就有兩個特重要的因素在裡邊,一是辨認,在照片上辨認一些細節,一些重要的形像、符號特徵。再一個就是去理解,用語言、文字去理解。既然理解,每個人勢必千奇百怪,我特別喜歡那些跟我不一樣的理解,因為只有這些千奇百怪、百花齊放的理解才能構成一個真正完整的真實的世界。因為圖片這個東西,我們知道它等同真實世界,而是真實的世界在某一時間、某一空間瞬間的記錄,這種記錄都具有欺騙性。只有每個人都拿出相機來主動地去記錄,主動發聲解讀這個圖像,無數張不同角度、不同瞬間的客觀記錄,才能接近事件真相,才能提供一個完整的概念。

我為什麼叫「語像「呢?「語」就是主動地去說話語,而不是閱讀,閱讀是不出聲的,默默地被動接受。而「語」是主動地去談這件事,帶有進取性、進攻性,符合奧林匹克的精神。我為什麼用「像」不用「圖」呢?在中文裡邊「圖」往往指用筆畫出來的,比如圖紙、圖案、藍圖,都是畫出來的。為什麼不用「影」呢?在中文的意思裡邊,「影」往往是活動的影像,比如電影等。而「像」在我們的概念中,已經比較牢固地和照相機聯繫在一起,你比如說「照相」的不說「照影」。我主要講的是固定的圖片,但是也不排除以後跟新浪繼續合作,做拍客,描寫那些連續的視頻。

今天,「語像」這個新生事物能夠大受歡迎,光靠我一個人絕對不行,除有改革開放,有一個健康、民主、文明、自由的社會環境,有奧運會這麼一個百年不遇的機遇,有新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中文網際網路媒體提供平臺之外,還有一些掌握先進技術的年輕人,比如像青年政治學院的房新民,還有像我面對的兩位「攝爺」,還有陳彤、田甜派來一直幫助我的秀巖,我們倆是在四川地震認識的,他幫助我把映秀的照片,通過新浪發了出去。還有好多以後再講的故事,他開的這輛三菱,好多好多年前曾是我的坐騎。

我在中東的時候,1990年、1991年開著一輛三菱帕傑羅,以後這輛車運回到新華社,在新華社南門負責運送報紙,我當時想:好一匹戰馬怎麼運報紙呢?後來這車失蹤了。最後才知道這車被賣到社會上輾轉了3、4手之後,怎麼到了秀巖的手裡。看來人生除了科學歷史之外還有一個命運,是我們不知道的,命運在擺布著我們的人生。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努力奮鬥好多年,就像一隻小螞蟻一樣,只是歷史長河的一個微小瞬間。

幸虧有改革開放20年,有全體中國人和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有百年不遇的奧運會。還有這個節目的領導李正,眾多比我更年輕、更努力、更健康、更有未來的人跟我一起,才有了今天這個節目,「語像」這個概念才得以傳播。

我希望在最後一集裡邊,讓他們都能走到這兒來,讓那些觀眾看到是因為有這些人,不僅在人大出版社《唐師曾:我說》、《唐師曾:一個人的遠行》、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唐師曾:黃河的聯想》……也能夠在網際網路上創造巨大的點擊率,成為推動社會前進,記錄事實,點評荒謬,崇拜優秀的捷徑。讓中華民族借奧運的春風在世界上崛起,對地球做出更大的貢獻。

請各位跟我一起在這兒露一下你們漂亮的面孔。

2020年「居家隔離」系列(點擊以下【藍色標題】即可閱讀):

2020日本語像系列(點擊以下【藍色標題】即可閱讀):

唐師曾原創作品 轉發即鼓勵

「語像」攝影不追求如何完美,而應具有批判現實主義思想。把主流社會不在意的真實展示出來,提供給不同部位、不同階層的讀者領悟。促進人類進步、社會合理,「和諧發展」。

我原創、我自主、我不可替代。

我喜歡、我擅長、我以此為生。

相關焦點

  • 唐師曾 崔健處女作《藍色骨頭》:一部思想深刻的老男人電影
    此時,他睪丸癌晚期的父親,給他寄來唯一一筆遺產後,正赤裸身體、亮出獨蛋,混跡縴夫之中拉著木棺溯流而上,去尋找一個英雄的死亡……新華社記者唐師曾攝 Nikon D4 & Seagate 4 Bay NAS 海量存儲
  • 20150625唐師曾:崔永元上哪兒刪方舟子去?
    老鴨為此抓狂。方舟子自與周主席犯衝,早就既無博客,也無微博,捲鋪蓋走人美利堅。讓小崔上哪兒刪方舟子去? 環顧左右熟人,//@李鮃: 明擺著崔永元吃虧啊……方舟子哪還有微博可刪?原新浪總編//@老沉: 說:「江邊的民房都已經拆光了!」//@中青報曹林說:[哈哈]//@侯寧:說: 什麼叫逗比!?
  • 20210129唐師曾 | 老宋戈:總理的魚(視頻)
    老鴨介紹我認識了宋戈,一見面就喜歡上了這位閱歷豐富、和藹可親的老哥哥。其實早就熟知宋戈——這位話劇界知名的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20190911唐師曾:老宋戈的學生(視頻)20170707唐師曾:我友老宋戈《行在康藏》 (視頻)
  • 20191110唐師曾:柏林圍牆倒塌 今昔對比(視頻)
    關注微信【唐師曾】/【和平鴨語像】公眾號。看一個人的戰地攝影!1989年11月9日,「最邪惡的牆」一一柏林圍牆倒塌,潮水般的東德人湧向西德,奔向自由。柏林圍牆的倒掉,加速了塨鏟蘇聯的解體,標誌著冷戰的結束。
  • 20200719唐師曾:奶與蜜之地
    1992年,老鴨開」沙漠鼠「從開羅出發,渡過蘇伊士運河,穿越西奈半島、加沙、特拉維夫……到耶路撒冷,只用18個小時。 1948年,大衛·本-古裡安在巴勒斯坦建國,充滿理想,但是沒有叫理想國(Republic柏拉圖稱之理想國),現實的以色列選擇僅用」國「(State Of Israel)為名,不要任何修飾。猶太人是現實的,他們有自己的神。
  • 20200419唐師曾:人藝小劇場
    唐師曾攝@peaceducktang北京人藝拆除小劇場。小劇場建於上世紀8、90年代,是人藝實驗小劇場,經常上演實驗話劇,適合觀眾與演員親密接觸。為適應發展,拆除舊建築,興建新建築。唐師曾攝@peaceducktang北京人藝拆除小劇場。小劇場建於上世紀8、90年代,是人藝實驗小劇場,經常上演實驗話劇,適合觀眾與演員親密接觸。為適應發展,拆除舊建築,興建新建築。
  • 20200210唐師曾:瑞芬舒丹&羅伯特卡帕(視頻)
    在學校他老完不成作業,侃大山卻十分專注,邊走邊聊老撞電線桿子。他喜歡親身體驗,總覺生活無聊,極力找機會置身於衝突之中。他眉毛濃密、嘴唇飽滿,優雅的雙手在漂亮的女生中很受歡迎。據他回憶:「高中最後兩年,我開始對文學、政治產生濃厚興趣,並決定以新聞為生。」為躲避霍爾蒂法西斯專制政權,安德烈18歲離開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隻身到柏林大學學習政治。
  • 唐師曾自費拍攝紀錄片 反映戰后海灣
    新華社著名攝影記者唐師曾和他的夫人、北京有線電視臺著名編導王淳華自費拍攝的20集紀錄片《重返巴格達》,即將在全國電視臺播出。  今年5月18日,唐師曾攜夫人重返伊拉克。他們以電視紀實的拍攝手法,記錄了海灣戰爭後遭遇10年封鎖和禁運的伊拉克的現狀。  戰爭讓伊拉克人陷入疾病與貧窮。在薩達姆兒童醫院,有許多身患白血病的兒童。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15歲,最小的才5歲。
  • 20160919唐師曾:我爸爸唐勤
    亞述爺爺貓咪。唐師曾攝鄰居楊冀平來找我爸爸。唐師曾攝我爸爸、我媽媽、我女兒。唐師曾攝他說他是老耗子,我是小耗子,我們什麼都不怕,我們家有個母老虎呢!那時候黑五類想自殺都找不到毒藥,北大歷史系主任翦伯贊、我師父蕭乾吃安眠都屬於高幹行為。普通人自殺只能藉助自然力,要麼跳樓、要麼跳河。鄧樸方跳樓,老舍跳河,都因為生不如死,沒了希望。
  • 廣東東莞老鴨粉絲湯培訓 廣州老鴨粉絲湯培訓班 惠州老鴨粉絲湯培訓學校 老鴨粉絲湯做法 老鴨粉絲湯技術
    廣東東莞老鴨粉絲湯培訓 廣州老鴨粉絲湯培訓班 惠州老鴨粉絲湯培訓學校 老鴨粉絲湯做法 老鴨粉絲湯技術本文主要介紹了關於深圳老鴨粉絲湯培訓要多久
  • 鴨得堡:做一碗有靈魂的老鴨粉絲湯
    探訪鴨得堡,記者是帶著好奇的。因為它的招牌老鴨粉絲湯是零食代購店的網紅之一,滿大街都是鴨血粉絲店,偏偏覺得南京代購回來的最好吃,湯要自己熱,粉絲要自己下,鴨心、鴨肝、鴨肫、鴨腸、鴨血之類的還得自己下鍋燙熟,是揚州的鴨血粉絲不香嗎? 聽說記者要去吃鴨血粉絲,吃貨們冷不丁來了一句,「他家鍋裡有鴨子嗎?」
  • 20150124唐師曾:阿拉伯的勞倫斯
    唐師曾攝阿道夫•希特勒草根出身,他最崇拜的英國人——「阿拉伯的勞倫斯」是私生子,1935年5月19日死於摩託車車禍,終年46歲。勞倫斯是考古學家、軍官、作家,在西奈、巴勒斯坦、阿拉伯反抗土耳其大起義中任聯絡官,是詩人,學者和戰士。英國貴族馬爾波洛公爵嫡後、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稱:「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沒有第二。
  • 賣了10年的老鴨粉絲湯,每天用3隻老鴨才能熬一鍋.
    關於鴨血粉絲湯到底什麼樣的口味算是正宗,老南京人給我傳授了一個秘訣。老南京吃鴨血粉絲湯,有一個重要標準:這家辣油香不香?絕對有參考價值,因為肯下工夫把免費的辣油搞好,食物本身質量不會差。金淮原生老鴨粉絲湯館裡,老闆就藏著這樣一份辣油,自家炒的,不知用了什麼秘方,總有食客吃完粉絲湯,還想打包一份辣油走。
  • 20200720唐師曾:老炮兒,也是老泡兒
    唐師曾攝@peaceducktang邊作君,漢族,1951年出生於北京什剎海栴檀寺,是《血色青春》系列的男主人公邊亞軍的原型,曾就讀於北海中學。唐師曾攝@peaceducktang1967年,北京城各處的頑主崛起,當時邊作君已在廠橋一帶打出名氣。隨即和德勝門的周長利(小混蛋)走在一起,成為生死之交。
  • 老鴨筍乾湯#新年新招樂過年#
    在大雪紛飛的季節,煲一鍋鮮香的老鴨筍乾湯,邊吃邊看,好有過年的氛圍哦!By 疏簾花影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用料老鴨 一隻鹹筍乾 若干薑片 適量黃酒 適量清水 適量家樂濃湯寶 一二塊做法步驟1、鹹筍乾提前浸泡三四個小時。2、老鴨洗淨,剁成大塊。
  • 在南寧,我是怎麼做鴨的?附上《做鴨指南》
    圖/新浪微博@旅食者GYF圖/吃遍南寧不過就是這樣一道簡簡單單的白切鴨,不知勾起了多少老南寧的回憶,那時並沒有這麼多的調料,也沒有這麼多花裡胡哨的做法,只是一道白水煮鴨,也能吃得熱熱鬧鬧,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