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最恨貪官的皇帝,沒有之一,他是所有貪官汙吏的閻羅王

2020-12-23 趣正史

【不轉載不抄襲,趣正史所有文章全部原創,碼字不易,認真碼字更不易,希望您能加關注。您輕輕一個關注,一個點擊、一個贊、一個評論,就是對原創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謝!】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在對待官員上說起來很有意思,比如宋朝,我們讀歷史發現宋朝皇帝很少殺官員,頂多就是下獄或者流放。而明朝,恰恰相反,殺起官員來毫不手軟,尤其是對貪官,根本不在乎法不責眾,牽連多少殺多少,殺的中央政府六部官員都幾乎空了也不管,反正想當官的多的是。

明朝疆域

明朝殺官員,起始於朱元璋,明太祖洪武年間,最有名的莫過於明初四大案了,「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郭桓案」,殺了十幾年,總計殺的官員多達十幾萬人。到底殺了多少,朝廷自己都記不清楚了,因為《明史》裡也沒有記載具體的數據。

藍玉案和胡惟庸案,涉及到官員謀反,以及開國功臣的問題。畢竟有些大臣跟隨朱元璋打天下,身經百戰,立下大功。於是居功自傲,位高權重,難以管束,會經常做一些讓朱元璋都頭疼的事情。於是朱元璋借一些案子為契機,為了後世子孫的江山穩固,替年幼的下一代皇帝朱允炆掃清將來的障礙,拔掉一些刺頭,這些因素肯定是有的。但要就此說朱元璋就是兔死狗烹過河拆橋,肯定也有失偏頗。畢竟,要殺功臣,殺幾個就夠了,不用幾萬人的殺啊。一個藍玉案殺了近兩萬人,胡惟庸案殺了三萬人。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墓

再說空印案和郭桓案,更是和功臣毫無關係了,完全就是貪汙腐敗案。兩個案子下來,中央幾乎各級官員快被殺光了,地方政府也快空了。有說空印案連同郭桓案,全國受牽連的被殺人數總計達到7、8萬人。可見朱元璋對待貪官有多恨。明朝已有的法典《大明律》本身對貪腐就已經很嚴苛了,朱元璋覺得還不夠,於是自己連續寫了《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三部法典,合稱《御製大誥》。裡面一大半的法律條文都是針對官員的各種貪汙行為處理的,目的就是要昭告天下官員,千萬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朱元璋親自編寫的御製大誥

這麼個殺法,中國歷史上也獨朱元璋一人了,對於大小貪官來說,和在朱元璋朝裡為官可謂運氣差到了極點,因為他們面對的是貪官的閻王爺。朱元璋之所以這麼恨貪官,嘆其究竟,其實跟朱元璋出生社會最底層有關。

朱元璋生於元末官員腐敗盛行的時期,在其成長經歷中,耳聞目睹過太多各級官員貪汙腐敗的惡行,也深知這些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是如何欺詐盤剝百姓的。可以說,朱元璋對於官員的貪汙行為是恨到了骨子裡面。如果朱元璋出身於官宦之家,估計就不會這麼對貪官這麼殺法了。

朱元璋畫像

但即使這樣,仍然無法杜絕貪腐,有的地方小官,因為貪汙被發配到軍營裡看管糧食,結果不到半年,又幹起盜賣糧食的勾當。朱元璋聽說後自己都感嘆說,「我欲除貪贓官吏,卻奈何朝殺而暮犯!」。

令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不但自己洪武一朝貪官不絕,後世明朝的貪官更是層出不窮、多如牛毛。可見,杜絕貪官,只是靠嚴刑峻法是不夠的。

最後,很多野史裡記載朱元璋殺貪官,採用剝皮的方法,然後把皮囊裡塞上稻草,掛在衙門裡,後任官員一上任就能看到,這些都是沒有的,都是後人杜撰摸黑朱元璋的,畢竟恨他的人太多了。朱元璋殺人,都是用古代常用的方法,砍頭、凌遲等等,對於今天來說手段固然殘忍,但沒有特殊的變態殺人方法。

歷史,不用戲說也很有趣,有趣卻並不可笑。它帶給我們的是思考,是通過歷史,能看透現實,能推測未來。

【不轉載不抄襲,趣正史所有文章全部原創,碼字不易,認真碼字更不易,希望您能加關注。您輕輕一個關注,一個點擊、一個贊、一個評論,就是對原創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謝!】

相關焦點

  • 皇帝要殺駙馬,公主質問:你能殺盡天下貪官嗎?他回5字流傳至今
    眾所周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位相當殘忍的暴君,在位期間開創無數酷刑,晚年更是殺光了開國功臣。同時,他也是一位勤勤懇懇,愛民如子的仁君,從登基到去世,平均每天批閱奏摺200多件,採取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讓老百姓的生活快速從戰亂中恢復。
  •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文/張秀陽做為開國皇帝,在南徵北戰中,朱元璋可以說是對殺人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大明立國後,為了自己統治,為了長治久安,朱元璋實行鐵腕手段,殺要無數。比如打擊貪官,朱元璋出身貧苦,受貪官汙吏的敲詐勒索,又鑑於元朝的政治混亂,以猛治國。
  • 朱元璋為懲治貪官,將一張白紙變成酷刑,五百年間沒人扛得住
    在古代有很多酷刑用來警示和威懾罪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酷烈的人,朱元璋從小家裡就十分的貧困,還要被元朝的貪官剝削,所以在他做了皇帝之後,非常痛恨貪官汙吏,用最嚴厲的方式懲罰貪官。生性縝密的朱元璋連多用一張信紙在他眼裡都算貪汙,他親自督辦的貪汙案件裡有些只是收受了一件衣服或者兩雙鞋子,這些朱元璋雖然不會重罰但是會層層調查,直到弄清全部案情抓到所有的涉案人員。
  • 大明無明君,大清無昏君:這句話是否正確,朱元璋、乾隆等皇帝怎麼說?
    在百姓的眼中,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的皇帝就是好皇帝,而那些喜歡引發戰爭又加重百姓賦稅的,無疑就是一些昏君。自古以來,這種標準都沒有任何的問題,在現如今的和平時代,有人在鑽研歷史時,按照這個標準得出了一句話「大明無明君,大清無昏君」。
  • 明朝朱元璋的鐵腕反腐
    明太祖朱元璋,字國瑞,小字重八,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皇帝,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帝國,這樣的傳奇絲毫不遜於任何一本開掛小說。朱元璋不但在開國上十分霸氣,在治理貪腐上更是鐵腕強人!元朝末年貪腐橫行吏治腐敗,官員往往會巧立名目橫徵暴斂,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 從乞討和尚到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傳奇一生
    一個窮人家的放牛娃,一個備受欺壓的小和尚,一個為保命而奔波的小乞丐,一個戰無不勝的亂世英豪,一個權傾天下的開國皇帝,所有的身份都指向同一個人明太祖朱元璋。放牛娃,和尚,乞丐這樣的身份,大多數人想都不敢往開國皇帝這方面想,但朱元璋做到了。出身於社會底層的朱重八到底厲害在哪裡,能從一個討飯的乞丐變成明朝開國皇帝呢?
  • 朱元璋大肆殺戮開國元勳,有個很簡單的原因卻被人忽視了
    明王朝初期對貪官汙吏的行為絕對是零容忍,開國皇帝朱元璋要麼圖謀甚大才秋後算帳,要麼一發生就解決。明王朝的殺開國功勳是歷代封建王朝最恨的,株連出的人也是最多的。明初四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和藍玉案。開國功臣被斬首一大半,牽扯殺害的人數至少十萬,還有的流放充軍等不算。
  • 清官過於廉潔,湊不夠回鄉盤纏,皇帝得知後卻大怒:將他極刑處置
    在歷朝歷代,都會出現很多的貪官汙吏。而這些貪官,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呢?最後事情敗露,他們都會被處以極刑,抄家問斬,死得悲慘。但是歷史上卻有一件奇葩之事,就是清官因為廉潔連回鄉的盤纏都湊不齊,被皇帝知道後大怒,將他處以極刑。為什麼皇帝對於一個清官要下如此狠手呢?
  • 朱元璋微服私訪,扮成乞丐去要飯,為何回來後連殺五位大臣?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朱元璋對於貪官汙吏的憎恨,是毋庸置疑的。而民間也流傳著不少與他有關的治貪懲貪故事。在這些故事中,勤政愛民的朱元璋經常微服私訪,一來視察民間疾苦,二來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找到那些貪汙腐敗的官員。
  • 朱元璋用膳時吃到一根頭髮,大廚智回6字,不僅逗笑皇帝還升了官
    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中,劉邦和朱元璋二人雖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但他們坐上皇位後對功臣下手的做法也令人頗為不齒,難道所有與他們親近之人都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嗎?其實不然,只要在皇帝動了殺心之時處理得當,便會轉危為安,甚至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朱元璋並非無情無義,馬皇后就是他的「剋星」,為何他願意信皇后
    在大眾的眼裡,朱元璋這個人冷酷無情猜疑心重,自從大明王朝建立,便大肆誅殺朝中官僚與開國功臣。因為他的貧苦人家出身,所以格外痛恨貪官汙吏,為了迅速肅清官場風氣,發明了很多處置貪官的刑罰,其手段令人不寒而慄。
  • 朱元璋出去私訪,跟一農夫只是聊了幾句,為什麼就把縣令斬首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對待官員貪汙腐化,欺壓百姓的打擊是十分殘酷的,歷朝歷代也只有朱元璋真正做到了零容忍。他曾經號令百姓,發現官員有貪汙行為,老百姓可以自己做主,把貪官汙吏繩之以法,押送京師,有阻攔者,一律同罪。朱元璋為什麼對貪官這樣痛恨呢?這和他的人生經歷有很大關係。
  • 朱元璋以殺止貪,貪腐現象卻屢禁不止,雍正帝對治貪:我只需一招
    在歷史上對待貪官汙吏手段最為狠辣的皇帝,莫過於明太祖朱元璋。由於朱元璋出身低微,所以他對貪官汙吏之禍有過切身體會,在得以執掌大權之後,朱元璋便下狠手整治貪腐。朱元璋整治貪腐可謂一視同仁,不論官員品階大小,只要貪汙60兩銀子以上便會被判處死刑。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朱元璋能夠當上皇帝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小時候朱元璋家中實在是太貧困了,以至於朱元璋登基後回憶說如果當年有一口飽飯,那麼就沒有所謂的朱元璋,只有一個農民朱重八。在小的時候,因為家庭貧困所以朱元璋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地主家做活放牛,所得的報酬也僅僅是餓不死罷了。
  • 26歲當欽差大臣,為官清正廉潔,為何最後秒變貪官遭斬首
    兗州饑民成群,幾乎所有的賑災糧都被知府吳興武等人吞掉了。秦升初來乍到,不知地方官場深淺,為了賑濟災民,秦升極力徵糧、調糧。並張貼告示,重獎揭發府縣官員借洪水災害貪汙勒索營私舞弊的行為。 此告示一出,知府吳興武等貪官見嚴重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於是想拉攏秦升,拖秦升下水。他們以青樓女子以色相誘惑秦升,再送上精美玉碗,秦升不為所動,一一拒絕。
  • 《理說明朝》之一:《血性的朱元璋》
    這樣的故事來自於這個開國皇帝的口述,史官們根據皇帝的講述進行的記錄。其實,朱元璋出生當時的事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史官因何而記?道理很簡單,為了統治的需要而記,即為了證明朱元璋是真龍天子,為了記錄朱元璋坐江山的理所當然,因此,為他編一個與其他開國皇帝一樣「君權天授」的故事,這非常符合封建統治需要。
  • 朱元璋宴請群臣,眾人紛紛誇讚,劉伯溫看到菜後知道大家命不久矣
    朱元璋,生於元文宗天曆二年(1328年),濠州一個窮苦人家,從小就以養牛為生,在地主家裡混飯吃。到正三年(1343年),濠州遭受旱災,隨後爆發瘟疫。半個月前,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相繼去世,為了活命,朱元璋和二哥簡單地安葬了父母哥哥後,便分道揚鑣。
  • 這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發明的
    朱元璋這位貧民出身的明朝開國皇帝,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汙吏的手段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為了反腐,他極力主張「刑亂世,用重典」,親手編制《明大誥》,官員若貪汙贓銀六十兩以上,將被處梟首示眾、剝皮實草之刑。
  • 別抱怨,人家朱元璋「英雄不怕出身低」,乞丐皇帝也是皇帝!
    你再慘還能有朱元璋慘?朱元璋的童年只是一個乞丐,卻依然能靠自己的奮鬥,秉承「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創業理念,最終當上了皇帝,雖說是乞丐皇帝,但也是皇帝不是?朱元璋不幸的經歷。朱元璋小時候連名字都沒有,自己的父母稱之為重八。
  • 朱元璋後代最痛恨的姓氏之一被毀,原因發人深省
    明太祖朱元璋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單從他的出身來看,他已經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的元末,正值大亂,各地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朱元璋一家也不例外。然而,這些並沒有壓倒朱元璋,隨著朱元璋慢慢長大,為了生存,他做過乞丐,當過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