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無明君,大清無昏君:這句話是否正確,朱元璋、乾隆等皇帝怎麼說?

2020-11-18 騰訊網

/小蟲

標題:大明無明君,大清無昏君:這句話是否正確,朱元璋、乾隆等皇帝怎麼說?

在百姓的眼中,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的皇帝就是好皇帝,而那些喜歡引發戰爭又加重百姓賦稅的,無疑就是一些昏君。自古以來,這種標準都沒有任何的問題,在現如今的和平時代,有人在鑽研歷史時,按照這個標準得出了一句話「大明無明君,大清無昏君」。

這句話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盡然就是如此,說起大明的好皇帝,那絕對有幾個是排得上號的,只不過也是他年邁之際做出了一些昏庸的舉動,讓後世人對於他的功績有了些許的質疑,有人便因此篤定,這位皇帝就是一位昏君,明朝被這樣看待的皇帝還不在少數。

就例如說明朝的開國皇帝,他雖然有著心狠手辣的名頭,但在對百姓這一方面,絕對是不容人質疑的。他的出生卑微,少年時期,他為了生存下去只能去當和尚,他的兄弟姐妹也有被餓死的先例,導致這一切的元兇就是腐敗的政府,朱元璋從而非常的厭惡貪官汙吏。

他成為了一代君王后,殺功臣的名頭蓋過了他在政治上所做出的貢獻。他對於貪官的手段非常的狠辣,各種酷刑層出不窮。筆者認為朱元璋的手段雖然狠,但那才是貪官應該得到的懲治。酷刑之下,貪官汙吏明顯減少,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而這位皇帝到了晚年之後,卻開始大肆殘殺為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功臣,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頁,也正是因為這血腥的一頁,他之前所做出的政績,都不過是「零星一點」,許多人都直接忽視了他的政績。但他這樣做的原因,其實也無非就是為了保住朱家的江山,保住孫子朱允炆的帝位。只是可惜他死後,朱允炆還是沒能將這個位置坐穩。

除了開國皇帝,其實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皇帝,也是並非是一位昏君,相反,他是非常勤勉的一位君王,只不過是沒有做出什麼像樣的功績,像極了現如今努力卻得不到回報的年輕人。當然這也與他的方法沒有把握好,全然是靠自己的感覺來治理天下,這種方法的可行度卻非常的低。

說完了明朝的明君,我們再來說大清的昏君。提起清朝的昏君局絕對的要說起了康熙的孫子乾隆,康熙毫無疑問的一代明君,但他的孫子乾隆未必也是如此,乾隆的閉關鎖國政策讓中國吃了大虧。一開始他憑藉著雍正留下的錢財做出了一些功績,但到了晚年時期,他為了充實國庫居然買賣官位。各位看客怎麼看待這一句話?

相關焦點

  • 一個可笑又可悲歷史謊言:清朝無昏君,明朝無明君
    明清兩朝的政績確實是在歷史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若是說清朝沒有昏君,明朝沒有明君,這就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明清兩朝的國祚皆是276年,若真如學者所說,明朝皆是昏君,其王朝怎麼能與強大的清朝一樣並列276年?
  • 清朝無昏君,明朝無明君-——這句話有什麼漏洞?
    若真如學者所說,明朝皆是昏君,其王朝怎麼能與強大的清朝一樣並列300年左右?  歷史之上的昏君不在少數,昏君能夠在短短幾年,便使江山破碎,但若是真的,因為明朝皇帝身上一些劣跡,便將其判定為昏君,豈不是冤枉了在位之時兢兢業業的帝王?
  • 「明朝昏君多,清朝鮮有昏君」,這句話誤導了大家多少年
    許多人都知道,明朝的讀書人不怕死,他們反正是一天不罵一次皇帝就渾身難受,而如果今天有誰被皇帝打了板子,那可是渾身散發著榮光,這是作為在坊市民間吹噓談資,皇帝今天做了什麼,只要他們不滿意就上疏大罵皇帝昏庸無能。
  • 公知:清朝比明朝強,無昏君?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大明壽終正寢享國276年。1644年大清入主中原,接下來統一了全中國。從順治皇帝開始到溥儀,一共10帝。而就在這10帝中竟然無一昏君,這就不可思議怎麼可能沒有昏君,沒有昏君清朝是怎麼被滅的?大家一起捋捋這10帝中究竟有沒有昏君。 首先順治帝1653年為了恢復戰亂破壞的農業經濟,順治帝採納范文程等人的建議,設立興屯道廳,推行屯田。順治十四年(1657年),又積極鼓勵地主、鄉紳招民墾荒。
  • 有人說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為什麼明朝能撐270多年,清朝卻亡了呢?
    明太祖朱元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僅有一個從乞丐做到皇帝的人,就憑這一點他就不昏,試問一個昏庸的人能夠開創這百餘年基因的大明?乾隆,一個自詡「十全老人」的主,基本上他這一輩子都在玩,六下江南、五巡五臺山、三上泰山,就這樣硬生生將他爹雍正用命換回來的數千萬兩白銀耗費一空;嘉慶,一個雖有治國之心,但卻無治國之能的皇帝,一個讓紫禁城第一次被亂軍攻入的皇帝,一個連小小的白蓮教叛亂都弄不定的主;道光,同樣跟他爹一樣沒有治國才能主,一個自己都吸鴉片的皇帝,中國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就是在他這裡籤的。
  • 人強命不強,求上聯,對聯皇帝朱元璋,皇帝乾隆的絕聯至今無下聯
    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 上聯出自劉伯溫,下聯出自朱元璋,這是一副豪氣萬丈的對聯,融遠大的理想與志向於其中,一張貼出來就能起到鼓舞人心增強鬥志的作用,把愛好應用到事業上,可見朱元璋的高明。
  • 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原來竟是聽信了讖語,暗示大明王朝二世而亡
    比如秦朝和隋朝,這兩個朝代都十分可惜。他們的開國君主都堪稱千古一帝,可惜打下的江山,只經歷兩個皇帝便土崩瓦解了。我們不否認,朱元璋是真龍天子,在「皇帝排行榜」上,也能進入前十的偉大帝王。可是,在外部形勢和後世子孫這兩個因素上,洪武皇帝也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先說外部形勢。其實,當時的蒙古建立的元朝,在江南士大夫階層中還是很受歡迎的。因為整個南方相當於漢人的自治區。
  • 乾隆皇帝的三句「豪言」,句句坑慘大清江山
    不過比起歷史上,那位「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一輩子的「閃光金句」,影視劇裡的臺詞,顯然還是小兒科了。比如下面這三句,乾隆皇帝在位時期的閃光「豪言」,說完後就流傳天下,且句句載入史冊。但多年後細細品評,參考晚清落後挨打的慘狀,才發現其中儘是坑。甚至可以說,為何野史裡八卦扎堆的乾隆皇帝,會叫大清朝活生生由盛轉衰?
  • 《大明風華》:朱祁鎮從皇帝、俘虜、囚徒再到皇帝,不改昏君本色
    《大明風華》基本接近了尾聲,該劇作為一部戲說歷史劇,有很多地方為了劇情需要進行了歷史的篡改,我們來還原一下史書中的明英宗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的一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他經歷了從皇帝到俘虜再到囚徒最終再回到皇帝的寶座。在我國歷史上他是獨一份。
  • 大明皇帝給自己封官發工資,還偷偷上戰場,原來是個有志青年
    這事發生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厚照自己起了個名字叫「朱壽」,下詔將朱壽封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這個官職還是有俸祿的。他還加封自己為「鎮國公」,並在宣府建造鎮國府,似乎還打算在宣府長住。  朱厚照這種做法真的是讓朝廷群臣無語了,皇帝已經是天下最大的官了,朱厚照去自降身份,自任武官。試想如果他見到朝廷群臣,將如何自處?朝廷群臣又將如何自處?
  • 中國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300年還是滅亡,不是唐朝
    在我們的電視劇上可以看到,明朝的皇帝好像都是有缺陷的,比如朱元璋殘暴,朱棣兇狠,朱瞻基愛鬥蛐蛐——雖然絕大多數人覺得這都不算啥缺陷,誰還沒個愛好呢?但是還是給這個雄才大略的明宣宗添上了一筆汙點。包括唐朝在內幾乎沒有一個朝代沒有一個昏君的——除了清朝。
  • 算命先生為乾隆算命:大清有800年國運,你能活80歲,乾隆帝:斬
    算命先生為乾隆算命:大清有800年國運,你能活80歲,乾隆帝:斬。對於一代君王來說,他這一輩子最關心的事情,一是自己能活多久,二是自己的國家能夠存在多久。不論是賢明的君主還是昏君,都希望自己國家存在的越久越好。所以說,如果說一個君主的國家能夠長治久安,這對於一個君主來說是一句非常好聽的話。
  • 《大明風華》大清有孝莊文皇后,大明有誰?孫若微在她面前很渺小
    史上賢德的皇后不少,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隋朝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馬氏,等等。 她們都是賢內助,母儀天下,輔助皇帝管理後宮事務、撫育教導子女等等,為皇帝穩住了「後院」,讓皇帝可以專心政事。
  • 《大明風華》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正確讀法,網友:終於有讀對的...
    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明朝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集以輕鬆風趣的手法,呈現出大明王朝的家長裡短,原本"最是無情帝王家",但在這套劇中卻處處充滿人情味,角色感染力十足,令觀眾頗有代入感。
  • 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明朝到底有幾位是英明的君主?
    礙於明代少數皇帝的奇葩事實在太多,比如數十年不上朝的嘉靖、萬曆皇帝,自封大將軍的正德皇帝,不做皇帝做木匠的天啟皇帝,不愛美女愛奶媽的成化皇帝等。受這些皇帝的影響,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明朝的皇帝都不行,甚至還流傳出「明代無」這樣的荒誕之語。試問,若明代真無明君,怎會有276年的國祚!
  • 薦劇:《大明風華》
    朱明王朝倘若真是暗黑無底,怎可能有長達三百年的國祚?可恨清代韃虜污衊之居心不良;可恨可憐可氣,相當部分人竟信以為真。 有些真相,真是,哪需要細思量?正常邏輯思維一上線,一切自分明:大明能取代大元,是真正驅除了「韃虜」的呀!當然,為鞏固政權,維護統治,明朝的統治不可謂不黑心。為著這點,明朝末代,朱明王子王孫們是用血去買了單的。
  • 無產階級皇帝朱元璋嗜殺的真正原因
    直到後來,當我走進塵封的明史,走近朱元璋和他的子孫們時,才發現這並非沒有原因的空穴來風。翻讀厚達數百卷的《明史》,就像魯迅讀史讀出的是吃人二字一樣,我讀出的則是:殘忍。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是徹底的無產階級,按張敞的說法是:「在參加紅巾軍以前,如果有誰說太平鄉的朱元璋能大富大貴,一定會被人們包括朱元璋自己當做一個天大的笑話。」
  • 為了找出大明的敗家子,朱元璋建了個皇帝聊天群且看他們聊天記錄
    話說在公元1645年(乙酉年)的某一天,也就是大明滅亡的第二年。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準備通過聊天群開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討論會,召集了大明的歷屆皇帝,只為討論一個話題:為啥大明只存續了276年,誰是大明的敗家子?
  • 大明初期,湖南人口稀少,傳說中朱元璋血洗湖南是否是真的?
    在大明建國初期,湖南人口少的可憐,以至於朱元璋下令從江西等地移民到湖南來,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廣的流傳。那大明初期湖南人口為何如此之少呢?流傳中的朱元璋血洗湖南是真實的嗎?這是導致湖南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朱元璋和血洗湖南的歷史真相吧。
  • 清宮宇宙|乾隆皇帝萌萌噠
    小子不才,借著戲說清宮劇,梳理一下大清幾百年間,各位皇帝、太后、阿哥、格格等形象流變。我姑妄說之,您姑妄聽之,純當一樂。第三篇,咱就來聊聊越來越卡通化、臉譜化的乾隆皇帝。無論是張國立飾演的乾隆,還是張鐵林飾演的乾隆,他們演繹的君王本質上,都偏向的是醜行而非是生行。這樣的乾隆皇帝被奸臣蒙蔽、被忠臣戲弄、與俠女發生情愫、與草民義結金蘭,他心中有著大清江山,想要勵精圖治,又不得不無奈接受「貪官是殺不完,還得靠貪官治國」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