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蟲
標題:大明無明君,大清無昏君:這句話是否正確,朱元璋、乾隆等皇帝怎麼說?
在百姓的眼中,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的皇帝就是好皇帝,而那些喜歡引發戰爭又加重百姓賦稅的,無疑就是一些昏君。自古以來,這種標準都沒有任何的問題,在現如今的和平時代,有人在鑽研歷史時,按照這個標準得出了一句話「大明無明君,大清無昏君」。
這句話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盡然就是如此,說起大明的好皇帝,那絕對有幾個是排得上號的,只不過也是他年邁之際做出了一些昏庸的舉動,讓後世人對於他的功績有了些許的質疑,有人便因此篤定,這位皇帝就是一位昏君,明朝被這樣看待的皇帝還不在少數。
就例如說明朝的開國皇帝,他雖然有著心狠手辣的名頭,但在對百姓這一方面,絕對是不容人質疑的。他的出生卑微,少年時期,他為了生存下去只能去當和尚,他的兄弟姐妹也有被餓死的先例,導致這一切的元兇就是腐敗的政府,朱元璋從而非常的厭惡貪官汙吏。
他成為了一代君王后,殺功臣的名頭蓋過了他在政治上所做出的貢獻。他對於貪官的手段非常的狠辣,各種酷刑層出不窮。筆者認為朱元璋的手段雖然狠,但那才是貪官應該得到的懲治。酷刑之下,貪官汙吏明顯減少,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而這位皇帝到了晚年之後,卻開始大肆殘殺為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功臣,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頁,也正是因為這血腥的一頁,他之前所做出的政績,都不過是「零星一點」,許多人都直接忽視了他的政績。但他這樣做的原因,其實也無非就是為了保住朱家的江山,保住孫子朱允炆的帝位。只是可惜他死後,朱允炆還是沒能將這個位置坐穩。
除了開國皇帝,其實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皇帝,也是並非是一位昏君,相反,他是非常勤勉的一位君王,只不過是沒有做出什麼像樣的功績,像極了現如今努力卻得不到回報的年輕人。當然這也與他的方法沒有把握好,全然是靠自己的感覺來治理天下,這種方法的可行度卻非常的低。
說完了明朝的明君,我們再來說大清的昏君。提起清朝的昏君局絕對的要說起了康熙的孫子乾隆,康熙毫無疑問的一代明君,但他的孫子乾隆未必也是如此,乾隆的閉關鎖國政策讓中國吃了大虧。一開始他憑藉著雍正留下的錢財做出了一些功績,但到了晚年時期,他為了充實國庫居然買賣官位。各位看客怎麼看待這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