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翡》的首播來的很突然,但是同時也在一夜之間有點燃了追劇網友的激情。一上線就是8集的集長,滿足了不少觀眾長期劇荒的需求,但是同時《有翡》的上線承載了太高的期待,反而卻讓觀眾多了不少失望。
從《有翡》的預告片開始,就有不少網友在質疑這部劇的配音問題。不出意料,聲音不貼臉,甚至和演員口型不匹配的等等問題都在正片中也暴露了出來。而粉絲路人的矛頭對準了這部劇的演員,也對準了無辜躺槍的配音演員。
但是其實國產劇的配音問題,已經不是罕見現象。不止是年輕的演員,很多聲臺行表都相當出色的老戲骨也會遇到配音的問題。所以在筆者看來,因為配音出戲就被群嘲的趙麗穎和王一博其實有些冤枉。
表演是聲與形的結合
在演藝圈中,確實存在一些臺詞功底太差的演員。比如在《赤狐書生》中陳立農和哈妮克孜在這方面的表現就讓人吐槽不已。兩人在電影裡用的是原聲,但是網友卻表示「還不如用配音」。
爾冬陞在節目中曾經提高在影視作品這個領域「沒有原聲的話,是拿不到提名」的。所以對於很多演員來說,自己想要衝獎的作品就必須採用自己的聲音。
大家熟悉的李成儒老師是個絕對的好演員,但是同時很少有人知道,李成儒老師咋做演員的時候,堅持了10年的時間聯繫自己的聲,為此他還專門拜師朗誦大家,即便是短短的一句臺詞,李成儒都練了3個小時候以上。
從這就足以見得,表演真的是聲與形的結合。
在《陳情令》中的肖戰和王一博就用到了配音,而兩個角色出圈絕對少不了配音演員的功勞。肖戰的原聲少了些調皮的意味,但是王一博的聲音比起配音演員又多了幾分過於厚重。
從演員飾演角色的角度來看,配音顯然要比兩人的原聲更加符合角色的設定。尤其是在兩位演員都不是很出名的情況下,這種配音帶來的不貼臉感要比《有翡》中少了很多。
從《有翡》曝光的原片來看,趙麗穎和王一博的聲音都是相當出色的,臺詞功底很好的同時,聲線貼臉,從角色的角度來也比較符合,只是即使如此片方還是選擇了配音,而這一點也是
這部作品遭到了很多觀眾質疑的問題所在。
製作方逃避責任,才是配音問題愈發嚴重的關鍵
對於製片方來說,除了拍攝的任務比較重以外,收音團隊也很重要。只是好的收音團隊很難找,另外在古裝劇中基本很難實現完美的收音工作。
因為收音的安排需要配合燈光、拍攝進度,演員的狀態,以及現場各種可能干擾收音的外來影響。
所以很多片方就直接選擇用後期配音來解決一切問題,在古裝劇中,配音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省去的環節,因為技術原因,演員在拍完戲後把需要後期收音的地方做補充,本身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
但是卻有片方鑽了漏洞,選擇用便宜又專業的配音演員,不僅加快了進度,更是省了錢。顯然《有翡》就是這樣的狀態,而趙麗穎和王一博被攻擊不是因為她們能力不足,而是她們配合了片方的敷衍。
鄧超在拍攝新《倚天屠龍記》的時候,曾經也遇到過片方資金不夠,甚至有些粗製濫造的劇組。但是為了讓自己的角色表演是完整的,鄧超直接要求免費為角色配音。
所以趙麗穎和王一博是有選擇的,只是她們都默認了。
當然主要還是片方的責任,畢竟幹活給錢天經地義,既然不願意給錢,那就只能讓角色最終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咋內娛很多演員都拗不過大腿,明明自己的演技和配音都尚可,但是只能為了配合片方委屈自己的角色。
演員王勁松在拍攝《琅琊榜》的時候,就無奈用了配音。為此他還發微博指出這樣的行業悲哀,甚至爆粗口表示自己的配音演員毀掉了自己的表演。同期的靳東等人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但是也只能默認。
長此以往的惡性循環,導致配音問題越來越嚴重
其實老一輩的演員,從來不覺的聲音和表演是分開的演員標準,在他們看來一個演員要做到演技真實、聲音入戲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比如李雪健老師,從來都是將自己配音這項要求寫在合同裡,為的就是自己的表演能夠完整。當片方嫌棄李雪健老師配的太慢、又等不了檔期的時候,李雪健也面對著不能不選擇被配音的處境。
雖然《新水滸》中的宋江一角,被李雪健老師塑造的相當討喜,但是不論在哪,李雪健也常說這個角色是配音老師和他共同創造的。
但是目前影視狀況已經和從前不同,市場上不止是單純的演員。現在最具人氣的演員,往往都是愛豆和偶像的轉型。
別說是聲音,他們就連貢獻真實的演技都已經成為困難,但是為了能讓他們粉絲號召力變現,製片方從來都是想盡辦法讓偶像、愛豆演戲。
鹿晗、吳亦凡、黃子韜,在演員這個身份上其實他們並沒有太出彩的實力,但是粉絲對他們的熱愛則是吸引資本在他們身上下注的理由。
所以動作不行用替身、聲音不行用配音,總之就是讓他們轉型成為曝光度更高的演員,穩定粉絲群體。
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在習慣了熱門影視劇都喜歡用配音的氛圍後,對演員的原聲反而有了百般挑剔。
觀眾的喜好、影視大環境的影響,已經讓配音問題形成了惡性循環。演員的門檻需要提高,才是逐漸改善配音問題的唯一方式。
總而言之,造成配音問題的不止是演員,也有可能是不負責任的片方。而改善配音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多的還是需要演員的自我要求,演員行業的標準提高。
最後,還是希望觀眾能夠對敢用原音的演員多一些鼓勵,而製作方也需要改變態度,將配音視為一種後期完善、查缺補漏的方法,萬萬不能完全依賴配音,導致如今的影視劇頻頻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