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一代的德國G11無殼步槍,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

2020-12-20 騰訊網

【要說在輕武器界,造型最科幻,骨骼最驚奇的一種武器,那大多數人恐怕都會選擇這款德國無殼彈步槍——G11。但為何後來德國放棄採購了呢?主要還是因為蘇聯解體了,沒有了對手,沒有了軍事壓力,再去採購G11就覺得太貴了點,最終德國軍方也就放棄了這款看起來很科幻的無殼步槍】

G11 無殼步槍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小口徑步槍的風潮了,在上世紀60年代各國都開始流行小口徑步槍,比如美國開發的M16步槍,並最終以5.56mm口徑統一了北約標準;前蘇聯緊接著開發出了AK74,最終也以5.45統一了華約標準。可是同一時期西方陣營的德國卻遲遲沒有動向,德國人雖然在一戰二戰都失敗了,可實際上他們對自己的武器開發是相當自傲的,在德國人看來小口徑步槍固然有所進步,但還是無法擺脫傳統步槍的框架和局限,於是德國人準備另開爐罩點開更高級的科技樹,直接研製一款劃時代的無殼步槍系統,這就是G11的起源。

西德軍方很快就HK公司、諾貝爾公司展開合作,由HK公司負責武器開發,諾貝爾公司負責彈藥設計。西德軍方對這款武器寄予厚望,並提出了具體要求:第一就是要短,最長不能超過750mm;第二彈容量要大,起碼要裝50發;第三重量不能超過4.5公斤;第四要有精準的3點發模式,而且瞄具不用校準,平均有效射程至少300米。

到70年代末,G11步槍整體結構設計基本確定下來,其採用有利於縮短長度的無託結構,彈匣平行放置在槍管上方,光學瞄具兼具提把功能,當然最關鍵還是無殼彈。這種沒有金屬彈殼的子彈原理就是將發射藥與彈頭鑄壓成一體,也就是拿火藥包在外面當彈殼使用。諾貝爾公司經過 反覆的試驗,最終在1988年定型了這款無殼槍彈,其直徑4.73mm,長20mm,重3.25g,全部埋入模壓成型的發射藥柱中,被命名為DM11子彈。這款子彈發射時除了彈頭會飛出彈膛外,發射藥柱會在槍膛內燃燒殆盡。

圖:子彈攜帶量來說,G11有壓倒性優勢

G11無殼彈步槍確實有很多優點,省略了金屬彈殼讓子彈重量大大減輕,單兵攜帶子彈量大增了;同時還不需要設計拋殼機構,節省了射擊自動循環時間,射速大大增加,理論射速更是達到驚人的2000發/分鐘;而且這款槍後座力非常低;另外G11無殼彈出廠就直接封裝在塑料殼內,使用時直接往彈匣裡面套就可以,裝彈速度快得驚人。當然G11的缺點也很致命,第一火藥在槍膛內直接燃燒,對槍管的抗燒灼能力和氣密性都是極大的考驗;第二普通子彈火藥被包裹在金屬彈殼裡面,這就是很好的隔熱保護層,而無殼彈是用火藥包住彈頭,容易造成自燃,特別是連續射擊之後槍的內部溫度急劇升高,子彈殼都還沒等你射擊就先自己燃燒了;第三G11採用了複雜的導氣自動旋轉槍擊,網絡上有這款槍擊的圖片,那看起來哪裡像槍擊,更像一款緊密設計的鐘表結構,這樣的槍擊不但造價昂貴,後勤維修保障也是大麻煩,難怪有人說後勤人員看到G11槍擊後,當場暈死過去。

G11成功定型後,德國人對這款先進步槍信心滿滿,在他們看來這款槍碾壓世界同時代的所有步槍,不久就會重新統一北約標準,引領世界。可打擊有時候就來的這麼快。在上世紀80年代,HK公司帶著G11信心滿滿的去參加美國陸軍發起的先進戰鬥步槍(ACR)項目競標,萬萬沒想到實測中其短點射精度居然輸給了M16A2,據說是因為彈頭太小,受風偏因素幹擾嚴重,結果G11就這麼敗下陣來。後來西德軍隊準備自己採購,結果趕上蘇聯解體,敵人沒有了,軍事壓力沒了,而G11的造價成為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德國軍隊也就沒有了換裝新武器動力,最終花了20年研發的G11無殼彈步槍慘澹收場,沒有任何國家軍隊採購。

相關焦點

  • 領先一代德國G11無殼步槍,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
    【要說在輕武器界,造型最科幻,骨骼最驚奇的一種武器,那大多數人恐怕都會選擇這款德國無殼彈步槍——G11。但為何後來德國放棄採購了呢?主要還是因為蘇聯解體了,沒有了對手,沒有了軍事壓力,再去採購G11就覺得太貴了點,最終德國軍方也就放棄了這款看起來很科幻的無殼步槍】G11 無殼步槍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小口徑步槍的風潮了,在上世紀60年代各國都開始流行小口徑步槍,比如美國開發的M16步槍,並最終以5.56mm口徑統一了北約標準;前蘇聯緊接著開發出了AK74,最終也以5.45統一了華約標準。
  • 每分鐘射速2000發,全身黑科技,G11無殼彈步槍為何僅剩20支?
    德國人以製造精密機械出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生產的兵器更是聞名世界。德國是突擊步槍當之無愧的「鼻祖」,STG-44突擊步槍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規模列裝給軍隊的突擊步槍,在戰場上獲得了大量好評。不少蘇軍士兵拼了命也要從德軍手中繳獲一支STG-44突擊步槍作戰。
  • 無託狙擊步槍的代表,詳解德國DSR-1狙擊步槍,精度驚人
    無託警用狙擊步槍的發展在無託結構被開發出來之後,世界上很多步槍設計都在往這個方面探索,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各類突擊步槍之外,在高精度狙擊武器領域其實也進行著無託機構的探索,並且在這個領域還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進展,本期武器大講堂,老白和大家分析一款現代無託狙擊步槍,來自德國AMP技術服務公司所生產銷售的一款特種警用狙擊步槍-DSR-1狙擊步槍。
  • 德國的黑科技,它的結構精密得像鐘錶一樣,發射的子彈沒有彈殼
    德國的無殼彈步槍G11造型科幻,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它的研發時間長達20多年,G11—k2型是最終型號。北約統一5.56毫米口徑後,處於北約陣營的西德,並沒有馬上用5.56毫米口徑的步槍取代當時本國裝備的G3步槍,德國的機械製造工業領先全球,心高氣傲的德國人認為,不管步槍的口徑如何變化,都無法擺脫傳統步槍技術的框架和局限性,他們決定另闢蹊徑,研製一款劃時代性的無殼彈步槍系統,這就是G11的起源。
  • 這麼神奇的步槍居然沒服役:子彈沒有彈殼,射速每分鐘2000發
    想要了解無彈殼步槍,就要先來了解什麼是無彈殼子彈。無彈殼子彈相對於有彈殼子彈而言,現在廣泛使用的子彈都有金屬彈殼,火藥裝其彈殼中。而早在19世紀,多國曾對無彈殼子彈及無彈殼系統進行過深入的研究。1959年,美國最先開展無殼彈的研究工作,當時主要是為了簡化裝彈動作,提高射速。
  • 全球最獨特的步槍:子彈沒有彈殼,內部結構複雜精密
    導語:全球最獨特的步槍:子彈沒有彈殼,內部結構複雜精密步槍我們都知道是一種火力十分巨大的武器,步槍的作用就是戰場上殺傷暴露的有生目標。一般步槍的有效射程通常在400米到1000米左右。步槍在戰鬥當中能夠起到很好的攻擊作用,在現代戰爭當中,步槍已經成為了受歡迎的武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全球結構最複雜、最精密的步槍。說到槍的結構,其實普通的槍枝結構都一般不會很複雜,因為要大量生產又要顧及成本,所以通常不會設計得太繁瑣。但有一款德國打造的步槍卻是例外,而且最神奇的就是這款槍械的子彈,因為它使用的子彈居然沒有子彈殼。
  • 聯邦德國的步槍之路,戰後德軍制式步槍發展史
    開篇丟圖,上邊這張圖從下至上是聯邦德國(西德)在二戰結束之後軍用制式步槍的發展路徑。很多小夥伴都對德國人二戰時候的槍械了解不少,但對戰後德國的步槍發展不那麼感興趣,這篇狗子和大家聊聊戰後的德國步槍簡史,相信大家看完後會有一定了解。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該槍斃的槍斃,該解散的解散,德國也被英美法蘇四國駐軍佔了。
  • 初速350米每秒 除了鉛彈還能發射無殼彈 美國的這種步槍你真的見過...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大概沒有多少人會想得到,像黛西公司這樣主要出品氣槍和玩具槍的企業,也能推出VL步槍這樣既能當成氣槍還能發射子彈,並且還是當時屬於超前領域的無殼彈的多功能槍械。即便這家公司生產的BB槍曾經是美利堅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 世界上最特別的步槍,沒有彈殼,每分鐘可傾瀉2000發子彈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現代戰爭使用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如今,航母不僅能夠實現遠離本土作戰,而且還能搭載最新的五代戰機,作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最初的槍並沒有現在這麼好用,而且還很容易炸膛。也正是因為使用槍械太危險,槍在戰場上並不是很受歡迎。
  • 為什麼狙擊步槍不能打連發?狙擊步槍的半自動和栓動式之爭!
    狙擊手的主要武器是狙擊步槍,狙擊步槍的首要品質自然是精確和射程,但狙擊步槍在戰鬥條件下的皮實、可靠、實用同樣重要。傳統上,狙擊手從槍法特別好的官兵中選拔,使用經過精細挑選的制式步槍。但現代狙擊手越來越依靠專門設計、精密製造的狙擊步槍了。
  • 二戰德軍「黑科技」:使用無殼子彈的科幻槍,每分鐘射出2千多發
    科幻片中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很多人都認為這些並不存在於現代軍事武器中,但有一個特例,就是被稱為「外星步槍」的二戰德軍「黑科技」,它是一款使用無殼子彈的科幻槍,每分鐘射出2千多發。
  • 看看世界頂尖步槍的廣告照片,德國HK公司的魔改G36、HK417|老照片
    德國著名輕武器製造商黑克勒-科赫(Heckler & Koch)發布了全新廣告照,這組照片由攝影師Oliver Louven拍攝。Louven是一位德國退伍軍人,出色的攝影師,曾為黑克勒-科赫,紹爾,蔡司和Hornady等多家廠商拍攝過作品,這組照片分為產品和應用兩部分,極佳的構圖和光影使得這組照片必將成為輕武器的廣告佳作。
  • 從無殼到有殼,子彈的成本增加後,能給火槍的發展帶來什麼?
    一種是「德萊賽步槍」,採用的是紙殼定裝彈。也就是把彈頭、彈託、底火、發射藥用圓筒紙殼包成了一個整體。另外一種是「米涅步槍」,採用的依舊是類似十九世紀以前的燧發槍一樣的前裝填充方式。咱們在這裡簡單將其稱之為「無殼彈」。
  • 德國新步槍爆冷登場,HK433步槍慘遭落選!為何MK556卻備受青睞?
    據《環球網》援引《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在9月16日的報導中稱,德國聯邦國防軍在9月1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德國陸軍將選用黑內爾公司的MK-556步槍取代G36的新一代步槍。
  • 5萬塊一把狙擊步槍,訂購2600把:法國再次拒絕無託布局步槍
    根據法國和比利時媒體的報導,目前比利時FN公司贏得了法國軍隊的狙擊步槍訂單——2600把SCAR-H PR狙擊步槍,以及其對應的光學瞄準具等附件。目前這筆訂單的總數額不詳,步槍本身的價格大約在5000-6000歐元,在西方也是比較高的。SCAR家族的定價一直都比較昂貴,這也是在法國之前的自動步槍競爭中,scar系列輸給了德國HK416步槍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不只是在法國,在近些年的國際競爭中,scar由於定價高,經常在競爭中輸給hk的hk416。
  • 原本只作為過渡的81槓步槍,為什麼能成為一代經典?
    ,這款步槍比之前的56式衝鋒鎗優秀太多了,可小批量換裝95式步槍的時候,95式無託讓老兵基本都操作不習慣,加上前期95式確實有很多反人類設計,人機功效不好(快慢機設在抵肩位置,沒有空倉掛機等),而81槓步槍自身性能過硬,結構又簡單,又皮實耐操,自然廣受歡迎。
  • 德國下一代制式步槍、Kel-Tec新動向、亞丁灣護航戰術背心:猛料層...
    HK433步槍,其槍管前端加裝三叉形消焰器2017年4月,德國政府宣布,計劃於2020年開始淘汰現役的G36突擊步槍,並發布新一代步槍的招標計劃。同年3月,HK公司的HK433步槍即在展覽會上亮相。HK433為何被稱為「HK416+G36+G3的組合體」?
  • 槍火:俄羅斯新步槍被中國拉出代差,卡氏獨尊,俄步槍自殘式發展數十年
    直到今天,俄羅斯輕武器在設計和製造上的基礎能力依然遠遠領先於中國。但在裝備量最大的自動步槍上,中國的新一代步槍在設計理念上卻對俄羅斯的新型步槍擁有跨代性的領先優勢。
  • 臺灣這把號稱「領先大陸20年」的步槍真的無懈可擊嗎?
    恐怕這款槍的設計者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設計的產品會以這樣的方式出名,而這款步槍,就是臺灣方面號稱「領先大陸20年」的T91步槍。▼T91國民黨敗退臺灣初期,其輕武器也稱得上是「萬國造」,有美、蘇、德、英、法、日等幾十國的槍械,為了統一武器制式、方便後勤,開始大批裝備美軍的M1步槍和M1卡賓槍,從此走上了跟隨美軍輕武器發展潮流的道路。
  • 能當機槍使用的步槍,德國傘兵的專屬武器——FG-42傘兵步槍
    因為根據他們的要求,不能夠攜帶過多過重的武器裝備,而且還要經常遠離補給點進行戰鬥,因此根據以上要求和本次戰役的慘痛教訓,德國大本營要求本國軍工企業生產一種能夠有限代替栓動步槍、衝鋒鎗和機槍的通用傘兵武器。當時的德國陸軍和黨衛隊正在測試最新的G41半自動步槍,並準備將其全面部署到德國部隊,成為制式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