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文壇大家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文學素養一樣讓人敬服

2021-01-18 響品有約

說起巴金,他與茶可有著不少交集與趣事。

巴金是個無茶不歡的茶痴。相較於民國時期的一眾茶咖,巴金喝茶可謂相當隨性不講究了。他的喜歡,似乎更加簡單而純粹。

最讓人佩服的是,愛茶不精「茶藝」的巴金,卻相當善於在尋常生活中以茶喻事說理,信手拈來。

1933年初秋的一個午後,時任上海《文學季刊》編委的巴金端著茶閒坐院中,淡看雲捲雲舒時,幾位大學生上門求教。巴金親自為他們搬來了凳子,又熱情地備好了滾燙的茶水。

能得到文學大家的指點,年輕人們異常高興。誰知興奮忘形,有位同學竟不小心打翻了滾燙的茶水,驚得一群人避之不迭。閃避間,碰翻的椅子又砸翻了水池邊的魚缸。看著金魚在地上的水跡裡掙扎翻跳,幾位年輕人感覺萬般不自在,連忙幫巴金收拾好現場,就起身告辭。

巴金納悶了:剛剛還興致高昂,談興正濃,怎麼說走就走了呢?年輕人解釋:剛剛我們一時疏忽,給您老帶來這麼多麻煩,一番折騰,讓您老受累,想必您也沒有心情繼續跟我們聊文學了,我們不好意思,心中不安,就先告辭!

巴金聽了,不在意不說,還再三挽留幾位年輕人。幾位年輕人帶著歉意坐下後,巴金又幫幾位重新上茶。偏偏這時,一片黃葉飄然落入巴金杯中。借著這杯中黃葉,巴金和幾位年輕人談了一席話。

巴金說,人在樹下,樹葉總是會飄落,這是人力不能阻止的事情。比如這片樹葉恰好落在茶杯中,我也不可能因此就不喝茶。換個杯子,重泡一杯不就行了嗎?

人人都難免有不小心的時候,比如剛聊天時出了點小意外,難道就因此影響我們談論文學的興致了麼?完全不必嘛!只要稍加收拾,我們就可以照樣聊。

人生中,如果遇到些小事就影響心情,搞得自己不開心,是很難成事的。我們就是要學會收拾好心情,該做什麼,照做不誤!

一席話,讓幾位大學生茅塞頓開。對於幾位年輕人,這一天最大的收穫或許並不在文學,而是巴金這番話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巴金的處世修養,和他的文學素養一樣令人折服。不管時局多麼動蕩艱難,巴金身邊總不乏支持者,估計與他一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吧。

相關焦點

  • 文壇巨匠普希金一生傳奇,欣賞他十句名言,俄國文學之父實至名歸
    從17世紀至今,俄國文學名家像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諸多名家當中最愛的還是那位巔峰級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不過,今天不講陀思妥耶夫斯基,要講述地是他的前輩——普希金。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俄國只保留一位文學家的話,這個人非普希金莫屬。
  • 「文壇痞子」王朔心目中的巨星,阿城是不一樣的人間煙火
    他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十年如一日也不覺得枯燥,相對於當今的很多作家,鍾阿城的產出率並不高,十幾年的小說才有幾本而已。鍾阿城生活的時代文學環境並不那麼好,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壇並不恢弘,亦沒有什麼輝煌的壯舉。
  • 中國文壇璀璨的「黃色文學」
    還有人說這部小說媲美於杜拉斯的《情人》。《K》的簡體版書名為《英國情人》,書中的性情節多有刪節。因為這本書,作者不僅遭受各種指摘和責難,而且還吃上了官司。2. 李昂《禁色的暗夜》(中國臺灣1999)《禁色的暗夜》是一本嚴肅文學著作,作者憑此吒叱文壇十多年;嚴肅文學以「情色」命名的不多,而本書的全題正是《禁色的暗夜:李昂情色小說集》。李昂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迷園》同樣以大膽的性描寫攪動文壇。3. 衛慧《上海寶貝》(1999)
  • 作家、文學評論家尉天驄去世,他被譽為臺灣文壇拓荒者
    詩人向陽稱他「深刻地影響了1970年代之後臺灣文壇的走向」,「是文學風潮的主編者,也是臺灣鄉土文學的守門人」。2014年7月,尉天驄在家附近步行時遭摩託車衝撞,當即陷入昏迷,歷經兩次手術,休養後仍須以輪椅代步,直至去世。尉天驄生於1935年,原籍江蘇碭山,1949年定居臺灣。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仍於該校中文研究所、臺灣文學研究所兼課。
  • 文學成就和人格魅力齊高的韓愈,簡直是個寶藏!
    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韓愈的生平經歷之後,都必定會感到十分傳奇,同時也會生起同情。三歲那年,韓愈就經歷了喪父之痛,不久之後就連母親也去世了。年紀輕輕的韓愈就這樣成為了孤兒,之後他哥哥擔負起了撫養弟弟的任務,卻不曾想在9歲那年連哥哥這位僅剩不多的親人也永遠離開了他。就這樣,韓愈從此以後可謂是徹徹底底的獨立於天地之間,孤獨地面對著成長過程中的一切苦難。
  • 英美文學閱讀和賞析
    英美文學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是英語語言的精粹和重要載體,是英美國家文化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英美國家文化的知識瑰寶,諸如莎士比亞、歌德、狄更斯、培根、哈代、愛默生、海明威、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家的作品,它的語言光輝、文學魅力、哲學思想、思想教育性是全人類不可多得的財富。
  • 她的個性魅力,是近現代所有文學作家都難以比擬的……
    大家都知道,我國當代有一名偉大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很多人都有讀過,她的詩集《繁星》。應該很多人都看過,冰心奶奶的作品都自帶一種女性的柔情,溫柔與個性是小編對冰心奶奶最大的認可。今天就跟著小編的步伐,我們一起走進冰心奶奶的精神世界感受一下她的人格魅力與藝術色彩。
  • 肖楓徵服大家的,就是他的這些充滿魅力的人格
    《穿越火線》讓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鹿晗。都紛紛表示,鹿晗這次演技真的很可!愛肖楓!那麼,這次鹿晗飾演的肖楓,究竟魅力在什麼地方?讓人這麼肯定?十幾年前國內電競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玩兒電競不為多數人所理解,即使玩兒的再好,也被人認為是玩物喪志,不思進取。肖楓,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堅持著他的理想。肖楓這樣的一群人,在當時人們的眼中,就是有嚴重網癮的「患者」。他每次出場,都是一副不修邊幅,睡眼惺忪,吊兒郎當,漫不經心的狀態。
  • 文壇最傳奇的父子,兒子雜文堪比魯迅,老子作品金庸折服
    原來在這之前,《救亡日報》頻頻收到署名「秦似」的文章,而文章的筆法則與魯迅的雜人驚人一致,幾乎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秦似的雜文自然引起了當時《救亡日報》總編輯夏衍的注意,於是夏衍便刊登尋人啟事,尋找這位顯露出過人才華和鋒芒的「秦似」。就這樣,23歲的「秦似」見到了文學大師夏衍。也開啟了他以筆為械,逐漸成長為中國文壇中重要雜文作家的一生。
  • 文壇假面狂歡何時休?
    文壇的繁華與文學的繁榮本不是一回事,他們卻可以移花接木,怪招迭出,硬把文壇與文學的區別抹平,在繁華與繁榮之間劃上耀眼的等號,且堂而皇之,輕車熟路。如果說能人們對文學從無興趣,恐也不是事實。級別和頭銜先放在一邊,有些人確實與文學創作若即若離過,與「作家夢」千絲萬縷過。
  • 謝忠平:為實現人文素養教育,給英語教師這三點建議!
    教師不僅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不僅要有系統的學科知識和一定的信息技能,還應具備廣博的人文知識和深厚的人文素養,這樣才能成為學生思想情感的引導者。當教師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及審美情趣融於一身時,當教師美好的思想情感在自己身上具體化時,教師的學識和人格便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影響學生,傳遞給學生良好的思想、情感特徵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由此進行靈魂的雕刻和人格的塑造。
  • 106歲馬識途宣布封筆丨封筆告白轟動文壇 百年巨匠馬識途書寫新傳奇
    「一直到1945年,我在中文系,接受了聞一多、朱自清、沈從文等大家的薰陶,他們把我訓練成一個能寫作的人……」經典小說集《夜譚十記》就是他在這個時期開始著手創作的,「我在西南聯大寫出了《夜譚十記》的第一篇《破城記》。」而此時,戰事嚴峻,作為一名地下黨員,馬識途深知黨內的紀律,無論何時,自己都不能留下任何痕跡。「我的工作調動了,要去昆明,繼續潛伏。
  • 帶領陝西文壇走向輝煌的5位作家,「陝軍東徵五虎將」你了解嗎?
    東徵前的陝西文壇早在解放前期,陝西文壇就湧現出了眾多優秀的創作者,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無疑是柳青了。作為陝西作家中「教父」級別的人物,柳青的影響力不單單只是體現在其作品之上,其高尚的人格和紮根於群眾勤懇態度也讓無數人為之欽佩。其代表作《創業史》也影響深遠,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 扶他一把 ——文學藝術的魅力
    扶他一把   ——文學藝術的魅力               ——曹智堂
  • 文壇上,餘華是「東邪」他是「西毒」,而他卻說「小說已死」
    馬原闖入文壇的時候,絕大多數作家還在想著「寫什麼」,將鏡頭對準現實、歷史和民族,很少去想「怎麼寫」,更沒有人像馬原那樣,直接用「虛構」兩個字當做小說的標題,並在開篇寫道,「我就是那個叫馬原的漢人,我寫小說」。那時候,好友餘華剛剛出道,還沒有寫出《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因為同樣在敘述形式層面的革新,他和馬原等人一起被稱作「先鋒文學五虎將」。
  • 林青霞說他是偶像,張小燕說他救了她,這位美學大家究竟有何魅力
    當一個人對戲曲、音樂、美術、詩詞有了濃厚的興趣後,就極有可能成為大家。而當一個人能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自己對藝術哲學等的理解傳達給廣大人民群眾時,那才真正地成為大家。前一個大家是高高在上、遺世獨立的學者,後一個則是貼近生活、平易近人的普羅大眾。
  • 一代文學大家,兩次捲入亂倫醜聞,但他是真正的勇士
    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開創了一代文風。此外,歐陽修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伯樂,蘇軾稱其為恩師,王安石也曾得到過他的提攜。
  • 劉德華:比起他的歌聲和演技,人格魅力更讓人折服
    劉德華:比起他的歌聲和演技,人格魅力更讓人折服娛樂圈的明星,流量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放在以前,網際網路還沒有這麼發達,那時候對明星來說,重要的就是人氣。小編認為從來沒有,今天的電影界,劉德華的電影依然說得上是經典,作為四大天王之一,他的歌聲也從來沒有被人忘記。而比起劉德華的歌聲和電影,更讓人折服的是劉德華的人品。
  • 日本文壇「父親的女兒」
    「甜蜜的房間」裡「永遠的少女」:森茉莉    在日本當代文學中的「老少女文學」系譜中,森茉莉(1903年—1987年)是不可以被忽視的存在。這位高傲的、追求完全自由、拒絕妻子和母親這些女性身份的「老少女」,在54歲時,以《父親的帽子》一書正式進入日本文壇。在這本散文集中,森茉莉以唯美的文體抒發自己對父親濃濃的眷戀,甚至不諱言自己和父親的關係帶有幾分「戀愛的味道」。
  • 「陝軍東徵」震動中國文壇
    陝西作家當年「井噴」式的創作激情,至今讓人感奮。陝西文壇一度黯淡回首轟動一時的「陝軍東徵」,就不得不提東徵前夕陝西文壇的「黯淡」。如今在京的陝籍評論家白燁還清晰地記得,1992年對陝西文壇來說是「損兵折將」的一年,這一年先是路遙因病去世,緊接著鄒志安也與世長辭,前者43歲,後者46歲,兩位作家都是年富力強之時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