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東渡日本,生出了「天津」蓋澆飯

2021-01-13 澎湃新聞

原創 Alka 風味星球 收錄於話題#口述歷史5#獵奇9

他身材健美面容俊俏,卻生性木訥痴迷武道,他是宇宙人和外星人的混血後裔,格鬥家和戰士——天津飯。

*日本動畫《七龍珠》

在傍晚的21寸方塊電視機裡都在播《七龍珠》的那些年,鳥山明老師成功在我國小朋友們心中種下了一個迷思:天津飯到底是什麼飯?

天津的飯,因生活在那兒的老少爺們的自成一派,擁有著高度的自我意識,外來人士坐上一輛計程車,不想成為被繞路的宰客對象,某包子就先別提了,至於煎餅果子嘎巴菜,先來一套瑞斯拜準錯不了。

*什麼值得吃

然而,天津大爺的口才依舊敵不過數來寶的「竹板這麼一打」,長久以來,狗不理包子暴力代言全天津食物,在本地人眼裡幾乎可列入建國以來最大「美食冤案」。

而在遙遠的東瀛,竟然還有一群人要火上澆油,非要給一碗平平無奇的雞蛋蓋飯冠名「天津」二字,使得本來疑雲重重的天津「飯圈」再添一冤。

*吃貨研究所

所幸今天那些曾經狂吃小虎隊方便麵收集七龍珠卡片的小朋友也長成了大人。

翻身做主之後,他們迫不及待地以預支年假等各種極端方式,訂上機票橫跨東海。在秋葉原瘋狂掃蕩一番手辦和周邊之後,再點開地圖,說是要在異國的深巷裡,親自會會那個膽敢自稱「天津」的「飯」。

*日本動畫《哆啦A夢》

這事不難,東京的中華料理店遍布大街小巷,他們全部都是天津飯的窩藏據點。隨便推開其中一扇木門,裡面是那種典型的吧檯制式。中餐在日流轉百年,從圍圓桌的宴會飯店本土化到這樣的家庭餐館花了半部近代史的時間。

而作為見證過這部近代史的人,吧檯後面的老闆又當廚師又當店員,一輩子都在半開放式的廚房裡奮力地顛著大鐵鍋。

*《孤獨的美食家》

把客人請到廚師面前吃飯是日本的做法,他們把這叫做「板前」,說白了就是叫客人看著現做現吃,自證傳統和食對新鮮的講究。

而這一套搬到中華店,卻成全了幾百年來島國人民對中餐的想像:呼呼的旺火、擦擦作響的鍋鏟、飛舞的飯粒,仿佛進了這個地界,就可暫時忘記過慣了的清淡日子。

隨著鍋鏟聲的暫停,一碗披著厚厚一層滑蛋小被子的蓋澆飯送到面前。頭頂三顆小青豆,蓬鬆的雞蛋包裹著蟹柳,躺在淺褐色的勾芡當中。

*暖食家

但當這一切擺在一個天津孩子面前時,他腦中出現的,卻可能是利順德小老飯莊的「鍋塌三樣」。

「塌」是「燒」的升級版,本是來自齊魯大地的烹飪哲學。食材拿來又是炸又是燒,重滷大火,風格厚重。

對於老天津來說,煎餅果子多加一件料都是歪門邪道,但「鍋塌」卻接得住任何頭腦風暴:鍋塌裡脊、鍋塌三樣、鍋塌一切……

在津沽繁忙的碼頭文化的洗禮下,它漸漸以一種簡單省時的形式定形下來。以蛋液為媒介,經過一炸一塌,啥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搜狐

這齣了華北再難見到的食物,什麼時候出了國還混得如此風生水起?

也許你想不到,這一切都和一場「雞蛋出口史」有關。事情還要從島國那邊的一位「閒人」說起。當來天津人踏上從二次元鬧到三次元的「打假之旅」時,對過也有人盯上「天津飯」了。

有一位名叫早川的大哥,關西出身,大學畢業當了東京漂,有一天他想起高中時總在飯點兒偷溜到校門口的中華店吃天津飯,心中甚是懷念,便心血來潮找了一家中華料理準備找找當年的味道。

關西天津飯

*日料棧

結果這飯上來,早川先生的白眼差點翻到後腦勺,「介似嘛玩意?」他立馬用濃重的關西腔以表震驚——記憶中的天津飯都是溫柔的薄鹽滷,而眼前這盤掛著酸甜口厚滷,通紅通紅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關東天津飯

*日料棧

腦海中的地圖炮馬上就要打響之時,他轉念一想,天津飯本就是日本人自己捏造出來的中國菜啊,又何來正不正宗一說呢?

*醋嫂的私房料理

對著一碗沒頭沒尾的「假中國菜」思念故鄉這事兒讓早川感觸良多,他覺得是時候好好了解一下天津飯了,但沒想到在碩大的圖書館裡,早川愣是沒找到任何有用的資料。

迷霧重重之下,早川自己踏上了尋找真相的旅程。

提起天津飯,如今的美食號們總是不忘cue一下福建炒飯。但事實上,比起同時活躍在香港和南洋一帶的福建炒飯起碼有著悠長的移民史背書,天津飯和天津的關係,根本無法從字面上入手。

毫無頭緒之時,有人想到了「米」。

*電影《大佛普拉斯》

以袁世凱練兵聞名的天津小站,除了培養出段祺瑞馮國璋等等一眾民國風雲人物,還自清末起就以兵養農,開墾良田,興辦農桑,愣是把荒地耕種出了個華北江南。

過去老北京講究人不吃關外的東北米,京津冀就屬小站米最上等。這樣的盛名之下,再加上當時天津日商雲集,貿易頻繁,確實也能查到從中國進口大米的記錄,也難怪「天津飯起源自小站米出口日本」的傳聞不脛而走了。

*繼之青年

早川查到此節骨眼,卻發現這看似言之鑿鑿的推斷有一個根本上的不合邏輯:

民國初年,小站米產量不高,光是供貨給周邊城市的富貴階層就已經供不應求,就算日佔時期被強行徵作軍糧,都是普通小兵吃不上的高級糧食,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出口呢?

排除了嫌疑最大的米,他把目標鎖定在了螃蟹上,按說以蟹入菜很是濱海城市的風格,但找遍清末至民國時期的出口檔案,並無螃蟹一項。

那還剩……對了,就是雞蛋!

1919年那是一個春天,在北平城大街上高舉旗幟抵制洋貨傾銷的學生們也許都沒意識到,在不遠的津沽口岸,源源不斷的「國貨」雞蛋正在送往海外。

當時日本國內物價高漲,老百姓連最基本的食料都消費不起,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免除了雞蛋原本高達25%的關稅,一下就讓雞蛋出口生意成了香餑餑。

*天津人

翻開二戰前《在津日本人職業統計》的檔案,居然光是雞蛋貿易公司就有4家,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雞蛋貿易最盛期,日本國民吃的雞蛋裡每三顆裡就有一顆來自中國。

如今xx生鮮上進口無菌蛋的廣告總要誇誇自己引以為豪的物流系統,而早在一百年,從天津、上海運送到東洋的新鮮雞蛋,就已經在一套高效的冷鏈當中運轉了。

從農民那收來的雞蛋先送到口岸的冷庫保存,再送上冷藏船直運海對岸,幾天之後,這些雞蛋就出現在了各大飯館和老百姓家的餐桌上了。

*掌上天津

從前只有在孩子感冒時才能吃上一顆補營養的雞蛋,成了物美價廉大家都吃得起的普通食材。1920年代就此成了雞蛋料理的黃金年代,和食店的親子飯,洋食店的蛋包飯,中華料理店的芙蓉蛋,在當時出版的菜譜書上百家齊鳴。

而這些原本價格高昂的館子菜,也因此有了成為許多人童年記憶的機會。而在1930年代關稅恢復日本雞蛋再次漲價之後,包括天津飯在內的眾多雞蛋菜,甚至一下從文獻世界中消失,直到戰後蛋價趨穩後才再次出現在各種菜譜和料理書上。

當天津人拖著趿拉板兒手拿兩個雞蛋在煎餅果子攤前排隊的時候,他們一定沒想到自己手中的雞蛋,曾經遠渡重洋,在多少小孩成長的道路上補給了營養,給多少廚子的職業生涯添加了靈感。

*三聯生活周刊

而當更多的早川先生回憶起少年時代放課後那頓天津飯時,大概也想不到,在遙遠的海對岸有那麼多少年正通過一方21寸的彩電,看著一部名叫《七龍珠》的動畫片,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好奇的種子。

作者:Alka

排版:風味君

頭圖:日料棧 + 《七龍珠 》

圖片部分來源網絡

如有疑問請聯繫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原標題:《雞蛋東渡日本,生出了「天津」蓋澆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5分鐘快手菜「番茄火腿雞蛋蓋澆飯」:吃起來濃鬱鮮香,家人愛吃
    雞蛋和番茄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番茄炒雞蛋了,家家戶戶愛吃,每個略懂廚藝的人都會做。也有朋友說:so easy!太簡單了,有沒有高級點的菜餚? 今日雷哥就給大家分享一道番茄加雞蛋的升級版本——番茄火腿雞蛋蓋澆飯,這是最近在網絡上流行的網紅做法,讓無數網友為之饞得大流口水。
  • 日式蓋澆飯の祖·親子丼
  • 「天津」飯?
    同樣,《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齊史把他最喜歡的一樂拉麵直接融入到作品中,形成了神秘的大筒木一樂一族,這讓日本的一樂拉麵更為暢銷。全球人氣火爆的《龍珠》作者是日本著名漫畫家鳥山明,作品中自始自終推崇他最愛吃的兩道中華美食料理——餃子和天津飯。餃子必不多言,天津飯是什麼料理?
  • 日本料理的兼容並包
    其實,日本拉麵,相傳是明朝遺民朱舜水東渡傳到日本的。據傳說稱,朱舜水為了招待前來登門拜訪的水戶藩主德川光圀(讀音同「國」),特地煮了一碗湯麵。這就是日本拉麵的前身。而日本的天婦羅,也是在16世紀由葡萄牙傳教士帶到日本的。(天婦羅的日語發音與葡萄牙語的tempero相似)。明治時代以前,日本深受佛教影響,是不吃紅肉(豬肉、牛肉等)的,但會吃魚、海鮮。
  • 被日本人「改良」的各國料理,日本大廚把兒子送中國學習料理,回「根」地感慨頗多!
    日本人喜歡中華料理,其中最著名的一道菜就是青椒肉絲,幾乎在日本所有的中華料理店都能吃到,不過如果說青椒肉絲還有幾分像真正的中國菜的話,那麼天津飯可就是日本人根據自己的口味發明的「中華料理」了。天津飯又叫「蟹玉丼」,顧名思義,就是蟹肉雞蛋蓋飯,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在雞蛋中拌入蟹肉或蟹黃,攤熟之後蓋到米飯上,然後再淋上芡汁即可。單從味道上講,蟹肉加上雞蛋的組合肯定是非常鮮嫩美味了。拉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65年,據說把它帶到日本的是中國人朱之瑜。
  • 雞蛋這麼做,秒變搶手貨!滑嫩好下飯!
    對於地理位置上離中國更近的日本,這種誤會也是不少。 比如說天津飯,這種在日本算是婦孺皆知的中華料理,對於天津人來說,可能比荷蘭豆還要陌生。 不過憑藉著簡單快手的做法和獨特的味道,天津飯可以說是,完全不輸給蛋炒飯~天津飯又叫做蟹玉丼,說白了就是蟹肉雞蛋蓋澆飯。據說一開始用了天津的梭子蟹,才有了這個名字。
  • 這些日料號稱中華料理,卻由日本發祥!國內也沒有賣
    日本料理以精緻美味著稱,許多國人前往日本旅遊,一大樂趣就是品嘗日本的各種料理。日本拉麵味道濃厚製作精良,日本壽喜鍋更是湯汁鮮美入口即化。日本料理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融合」,日料當中能夠看到不少外國菜品的身影,傳統和式當然有著一席之地,可是在料理界,西洋料理以及中華料理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 日本波多野結衣家族和徐福息息相關,避禍是徐福東渡日本的目的
    現在日本帶秦姓或者帶波多、羽田、波田、有福、畑、畠等字的姓氏和地名,皆與徐福的子孫或與徐福一起東渡的秦人子孫有關。徐福,字君房,齊地琅琊人,是秦朝著名的方士。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鞏固統治,秦始皇開始了巡遊,他巡遊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求仙藥,秦始皇經歷過那2件邪事後,便開始追求長生。
  • 秋涼 嘆一口暖心蓋澆飯
    暖心的蓋澆飯  周末快到了,想在家吃一頓簡單的日本料理,一定要出門到日本餐廳嗎?這可不一定,原來蓋澆飯家裡做起來工一點都不難。  日前,調味品品牌龜甲萬公司邀請了在日本的著名廚師菊地剛,來廣州傳授日本料理的基礎知識,教讀者做地道的日式豬肉蓋澆飯。
  • 徐福東渡,帶去的童男童女真是當今日本人的祖先嗎?
    這至今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而最流行普遍的推論是徐福當年東渡,帶著一船人去了日本,最後在日本列島繁衍生息,形成了現今的日本人,在五代後周時期,開元寺和尚義楚在其所著的《義楚六帖》中稱:「日本國亦名倭國,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那麼徐福當真去了日本嗎?
  • 《風吹櫻花落塵泥》(19):壯陽的鰻魚蓋澆飯
    (日本盛產鰻魚,鰻魚盒飯在日本非常流行,四四方方的木盒子,躺著紅燒的鰻魚,誰能不 流口水呢?)壯陽的鰻魚蓋澆飯作者:蔣豐食色,性也。我曾有機會進入日本名古屋的「蓬萊軒」。最後,也不知是秦始皇被徐福忽悠了,還是徐福主動忽悠了秦始皇,反正「蓬萊」這個地方算是出名了,甚至有人說就是日本的前身,而那三千名童男童女則成了日本高貴華族的祖先。年輕漂亮的「蓬萊軒」第六代女主人伸出纖纖玉手,用一柄木勺把我眼前一碗熱騰騰散發著焦香味道的鰻魚蓋澆飯縱橫十字切成四塊,並告訴我如何吃法,這頓時又讓我想起了中國北宋那位「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名將範仲淹。
  • 天津甘慄和天津飯在日本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中國人說到天津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狗不理包子(雖然天津本地人並不怎麼吃),但日本人說到天津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天津飯
  • 蓋澆飯是上海人發明的!20碗上海人的蓋澆飯,醬汁淘飯米道哈嗲!
    今天小資君就來給大家818,蓋澆飯的前世今生,順便看看大家最愛的蓋澆飯是哪一碗!「吃蓋澆飯,少洗一個碗」無非就是菜作澆頭、醬汁入味的浸入米飯,圖的是入口的快活~這裡我們就羅列了一部分色香味俱全的蓋澆飯,當然也只是冰山一角啦~ 20碗最經典的蓋澆飯,哪一碗是你的菜?
  • 東渡帶了3000名童男童女的徐福,是不是日本的祖先
    日本人到底是不是徐福帶去的童男童女的後代呢?在司馬遷的《史記》裡面確實有記載過。但這到底是不是事實,還是很令人深思的。秦始皇登記以後的第二年開始第一次東巡,而這次東巡最主要的就是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很有可能徐福的船隊到了日本,因為在日本的濟州島,本州島等地都有傳說,日本許多地方,至今還保存著徐福登陸地,徐福冢,徐福井,徐福祠等等,這是從日本方面得到的印證,從中國方面來看,徐福本身是齊國人,估計起碼是齊國的貴族,徐福東渡後,齊王的後裔也一起失蹤了,這在秦末戰爭中,齊國曾經復了國,但始終找不到齊王的真正後裔,從這一點就可以得出結論,極有可能就是隨徐福一起東渡了
  • 【小編微探店】蓋飯≠蓋澆飯,日料店裡華麗麗滴蓋飯你次過沒?
    這些太low了,美食菌要麼不出擊,一出手就必是高大上的美味。裝在石鍋碗裡分量很足,上面鋪滿了雞肉,雞蛋特別滑嫩入味,味淋和料酒放的恰到好處,套餐搭配中華海草,蔬菜沙拉和味增湯。在日料店裡絕對是填飽肚子的好選擇!
  • 這些「中國菜」在日本爆紅,但中國人直呼根本沒有吃過!?
    近年來,隨著日本人對中國菜喜愛的不斷加深,各式各樣的中華料理店不斷入駐日本。即使身在異鄉,也不愁吃不到正宗的中國菜。
  • 鑑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十年間第六次才成功,第五次最悲壯
    其中,日本派來了大量的人才來學習。而唐朝的高僧鑑真(688-763年)東渡日本,也傳播了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公元742年,已經在唐朝完成了學業的日本學問僧榮睿和普照拜訪鑑真。因為當時的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備,僧人不能按照律儀受戒。他們二人在唐朝國內遍訪高僧,最後決定邀請鑑真前往日本傳播佛教。鑑真為傳播佛教而欣然應允,並立即造船備糧,準備次年開春動身前往日本。
  • 資訊|本宮宏志新連載,徐福東渡日本傳說改編為漫畫
    日本的漫畫中有很多都是取材於中國的歷史或者傳說,前後一百來年的中國三國歷史已經被日本 ACG 作品作為題材玩了 N 年,《
  • 日本飯店裡的「天津飯」,到底和天津有何關係?
    蟹柳雞蛋蓋在米飯上,再澆一勺醬芡汁——其外表和廣式的芙蓉蛋飯,或者蛋包飯十分類似,只是用料中,日式天津飯偏向用蔬菜和蟹肉更多。而看天津飯的做法,好像確實和天津有一定的聯繫——天津鍋塌。就拿天津人非常愛吃的鍋塌裡脊來說,是將裡脊肉裹了雞蛋煎熟吃。到了天津飯,裡面裹的東西換成了蛋炒飯而已。
  • 「畢竟一衣帶水 總有鑑真精神」 大型原創歌劇《鑑真東渡》日本演出載譽歸來
    12月28日,京都羅姆劇場,大型原創歌劇《鑑真東渡》日本演出的最後一站,順利收官。作為「感知中國·江蘇文化日本行」系列活動之一,由中日友好協會、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江蘇原創史詩歌劇《鑑真東渡》,此前已經在東京、奈良與京都演出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