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師:夢彌勒菩薩聞「智識染淨」之法

2021-02-19 極樂古寺

又一夕,夢自身履空上升,高高無極,落下則見十方迥無所有,唯地平如鏡,琉璃瑩徹。遠望唯一廣大樓閣,閣量如空,閣中盡世間所有人物事業,乃至最小市井鄙事,皆包其中,往來無外。閣中設一高座,紫赤燄色。予心謂金剛寶座。其閣莊嚴,妙嚴不可思議。予歡喜欲近,心中思惟:「如何清淨界中,有此雜穢耶?」才作此念,其閣即遠。尋復自思曰:「淨穢自我心生耳。」其閣即近。

頃之,見座前侍列眾僧,身量高大,端嚴無比。忽有一少年比丘,從座後出,捧經一卷而下,授予曰:「和尚即說此經,特命授汝。」予接之,展視乃金書梵字不識也,遂懷之,因問:「和尚為誰?」曰:「彌勒。」予喜,隨比丘而上,至閣陛,瞑目斂念而立,忽聞磬聲,開目視之,則見彌勒已登座矣。予即瞻禮,仰視其面,晃耀紫金色,世無可比者。禮畢,自念今者特為我說,則我為當機,遂長跪取卷展之,聞其說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

至此則身心忽然如夢,但聞空中音聲歷歷,開明心地,不存一字。及覺,恍然言猶在耳也。自此識智之分,瞭然心目矣。且知所至,乃兜率天彌勒樓閣耳。

摘自:卍新續藏第73冊No.1456《憨山老人夢遊全集.卷第五十三.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上》

隨喜轉發


相關焦點

  • 聖法原一味:憨山大師所遇密法境界
    真理是超越地域和民族的界限的,象漢地憨山大師大成就者們依靠自證境界,現量體驗到甚深不共的大乘秘密加持,只不過因緣沒有成熟時大多秘而不宣而已。對此等深密莫測的大乘聖境,若以凡夫心妄加分別、貶毀,顯然是十分危險的行為。所以,顯宗和密法是佛法的次第,佛法為一體,顯密本圓融,聖法原一味,無偏應普弘.
  •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記載的三則夢境
    大師甚至說,這「便是我老漢隱身三昧也!」,意思這是憨山大師自己真正在修行的也是這樣的!    真理是超越地域和民族的界限的,象憨山大師大成就者們依靠自證境界,現量體驗到甚深不共的大乘秘密加持,只不過因緣沒有成熟時大多秘而不宣而已。對此等深密莫測的大乘聖境,若以凡夫心妄加分別、貶毀,顯然是十分危險的行為。所以,佛法為一體,,聖法原一味,無偏應普弘。
  • 憨山大師開悟前後的三次夢
    日有所思則夜有所夢,夢本來不值一談,但大師的夢卻與眾不同,不單純是意識的反映,而是滲透著神通妙用及其悟證境界,所以介紹一下大師從開始住五臺龍門到抄寫《華嚴經》這四五年間的三個佳夢,對了解大師在這一階段的修行悟證境界,是極有好處的。 第一次,大師夢見自己走入金剛窯,看見裡邊有兩扇大門,旁邊有座大般若寺。
  • 憨山大師傳(三):五臺山的修行歲月
    妙峰大師說:「我這個老朋友已經入這個三昧非常純熟了」,所以一心可以應付很多事情,不錯不亂。小編:接下來這一段清涼山志中提到了憨山大師做的夢境,因為憨山大師年譜中記載更為詳細,故直接採用年譜中的說法。我從住到五臺山到華嚴經抄經,做了很多非常好的夢。有一次是初一的時候,晚上休息的時候,夢裡就到了金剛窟(五臺山一處聖地)。石門的匾上寫著「大般若寺」。
  • 憨山大師開悟前後經歷三次奇夢脫胎換骨
    大師在開悟前後的一段時間裡,曾做過與修行悟道極有關係的夢。日有所思則夜有所夢,夢本來不值一談,但大師的夢卻與眾不同,不單純是意識的反映,而是滲透著神通妙用及其悟證境界,所以介紹一下大師從開始住五臺龍門到抄寫《華嚴經》這四五年間的三個佳夢,對了解大師在這一階段的修行悟證境界,是極有好處的。
  •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的傳奇故事!
    不久,憨山大師遇見了牛山寺法光禪師。當時,法光禪師正在參禪,憨山大師就向他請教。法光禪師有一大特點,就是他說起法來,聲音宏亮,有如天鼓擂響,足以振聾發聵。憨山大師一聽之下,大感欣悅。接著,憨山大師又遊方來到五臺山(在今山西五臺縣),居止在北臺的龍門。
  • 憨山德清大師 圓寂400年肉身不壞
    (1546~1623)  世稱憨山大師,與雲棲袾宏、紫柏真可、藕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憨山大師雖是禪門宗匠,但修行上不拘一宗一派,極力倡導禪淨一致,尤致意於華嚴;在佛教內主張禪淨雙修,對外又宣傳儒、道、釋三教調和。大師中興曹溪,後圓寂於南華寺,留下不壞金身。
  • 憨山大師:念有物有,心空法空
    是知一念者,生死之根,禍患之本也,故知幾知微,聖人存戒。」又開示說:「念有物有,心空法空。是以念若虛熔,逢緣自在;心如圓鑑,來去常閒。善此者,不出尋常,端居妙域矣。」這樣大師信口說來,一個月後,胡順庵已記錄成帙,稱為《佛法緒言》,並立即請人付梓流行。
  • 《憨山大師夢遊集》
    憨山大師夢遊集卷十五之五
  • 憨山大師與母親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縣(今屬安徽)人。父親姓蔡諱彥高,母親洪氏。母親生平敬奉觀音大士。一天夢見觀音大士攜一童子走進家門,母親很歡喜地把童子抱了起來,從此以後就懷了孕。到了明並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一五四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半夜,就誕生了一位白色雙層胞衣的胎兒。
  • 經典丨憨山大師:大事未明 如喪考妣!
    文:憨山大師示石鏡一禪人古人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弔影單棲,專為究明己躬下事。故云:大事未明,如喪考妣。不是養懶圖安閒,任意度時也。必欲究此大事,只可運糞出,不可運糞入。直須將妄想惡習,文字知見,一齊吐卻,放得胸中乾乾淨淨,了無一法當情,只是一個話頭作自己命根。古人三十年不雜用心,正是此耳。若今住山,任意悠悠,隨情放曠。妄想起來,又要逗湊幾句詩,作兩首偈,當悟的道理,消遣日子。如此只是一個養懶的痴漢,如何喚作住山道人。不唯唐喪光陰,抑且虛消信施。挨到臘月三十日,將什麼見閻老子?不是將一首詩,一首偈,便可抵得他過也。
  • 憨山大師:什麼叫念佛得力?持咒開悟的方法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之時也。何必待到臘月三十日,方才了得,晚之晚矣!所謂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見血,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則諸佛墮妄語矣。
  • 憨山大師:大事未明 如喪考妣!
    直須將妄想惡習,文字知見,一齊吐卻,放得胸中乾乾淨淨,了無一法當情,只是一個話頭作自己命根。古人三十年不雜用心,正是此耳。若今住山,任意悠悠,隨情放曠。妄想起來,又要逗湊幾句詩,作兩首偈,當悟的道理,消遣日子。如此只是一個養懶的痴漢,如何喚作住山道人。不唯唐喪光陰,抑且虛消信施。挨到臘月三十日,將什麼見閻老子?不是將一首詩,一首偈,便可抵得他過也。
  • 憨山大師: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直須將妄想惡習,文字知見,一齊吐卻,放得胸中乾乾淨淨,了無一法當情,只是一個話頭作自己命根。古人三十年不雜用心,正是此耳。若今住山,任意悠悠,隨情放曠。妄想起來,又要逗湊幾句詩,作兩首偈,當悟的道理,消遣日子。如此只是一個養懶的痴漢,如何喚作住山道人。不唯唐喪光陰,抑且虛消信施。挨到臘月三十日,將什麼見閻老子?不是將一首詩,一首偈,便可抵得他過也?
  • 彌勒行儀之南傳與藏傳中的行法·《彌勒文化研究之己二》
    彌勒行儀之正見、正觀與三類差別——《彌勒信仰的行儀·南傳與藏傳佛教中的彌勒行法》天佑佛教發源於印度;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向外傳播;大體而言,分成兩路——兩大系統。兩位公主全都攜有彌勒菩薩像,後來分別建寺供奉;赤尊公主建大昭寺,文成公主建惹摩伽寺。這是彌勒首度與西藏結緣。赤松德贊時期,僧人寂護入藏。其後,蓮花生到來,與本土信仰——苯教交流,逐漸建立藏傳佛教之基礎(此前並未結合——進行「在地化」之工程)。前後兩百年間,稱為「前宏期」。
  • 一個洋芋在彌勒的「死法」!!!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定期推送彌勒本土文化,民風民俗,旅遊資訊,吃喝玩樂等諸多優質內容,彌勒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
  • 《原神》智識之冕如何獲取 智識之冕作用介紹
    《原神》智識之冕介紹 名稱:智... 在《原神》的最新的活動未歸的熄星中,玩家完成活動可以在獎勵商店中兌換一個智識之冕的道具,但是不少玩家都不清楚這個道具有什麼用,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智識之冕。
  • 〈一生補處〉彌勒菩薩成佛之前為何要待在天界第4層「兜率天」呢
    從佛教早期經典已經可以看到,彌勒受到釋迦佛授記,將於未來,自兜率天下生人間,於龍華樹下成佛。如同經文所述,彌勒象徵著的是佛教正法的延續與流布,也是未來佛弟子皈依的對象。基於「繼承釋迦佛之佛位」的這種觀念,逐漸形成了後來的佛弟子們對彌勒的崇敬與信仰。
  • 原神智識之冕怎麼獲取? 原神智識之冕有什麼用處
    原神智識之冕怎麼獲取?智識之冕是原神1.1版本中的天賦升級素材,一般來說我們抽到角色後還需要經過培養才能得到一個完全體,智識之冕就像提升角色天賦的素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天賦升級素材智識之冕獲取方法吧!  原神智識之冕怎麼獲取  智識之冕可以通過限時活動獎勵獲取。  智識之冕是提升天賦所需的珍貴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