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看過不少和「黑幫」有關的題材,例如美國經典《教父》、《賭城風雲》;香港的《無間道》、《英雄本色》,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臺灣電影《艋舺》。
這些影視題材大多來自於現實中的黑幫,在電影中黑幫給我們的印象總是是義氣伴隨著血腥,現實中的黑幫是什麼樣?黑幫成員是否真像電影中的那麼講義氣?
以下這些黑幫的幫派名字你一定聽過其中幾個:義大利的黑手黨、日本的山口組、美國的底特律幫、香港的三合會……以及今天要說的福清幫。
上個世紀70年代的福建閩南地區是偷渡的重災區,發展到90年代,偷渡客從閩南籍延展到了閩北籍——1999年-2001年福建共查獲沿海偷渡案件208起2365人,偷渡人員高度集中於福州下轄的長樂市、福清市、連江縣、平潭縣等地。」
1999年10月31日,福州地區用於偷渡的「金大通」號輪船。/視覺中國
這些福州人偷渡去了哪個國家?去得最多的是鄰國日本,福清幫當年在日本的勢力最為強大,也正是由日本開始「蔓延」到了世界各國。這些偷渡客冒著或死在陰暗狹窄的船艙中的風險也要出海,無外乎一個原因:賺錢。
根據「10·08」偷渡案改編的韓國真實電影《海霧》劇照
因為語言不通、又是偷渡而來,偷渡客從事的大多是日本人不願幹的髒活。在日本沒有身份的福清人,辛苦勞作得來工資被上級壓榨。有想法的福清人在日本開店做生意,又常常被當地的黑社會組織收取「保護費」。長此以往,這些在日本的福清人「團結」起來互幫互組。
電影《新宿事件》講訴了偷渡去日本的華人遭遇
本該是類似同鄉會的組織,卻成了黑幫派,初級的福清幫成員賺錢的途徑大多是通過從事入室盜竊、詐騙等犯罪活動獲取不義之財(另一說是經營東京的地下賭場)。
後來隨著福清幫派知的名度不斷提升,許多有關福清幫的事故在網絡貼吧中被繪上了誇張的色彩:「1997年,福清人張海松帶領著30個福清人和山口組交戰,將手下有8萬人的山口組的首領山本元一擊斃。「 容小魚君感嘆一句,這個故事如果拍成電影可能又是一部黑幫鬥爭大片!
但這件事已被闢謠,在日本與華人黑幫人物多有來往的一位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福清幫」殺「山口組」首領的事情根本不存在,實際上是中國東北幫的頭目與日本關中地區的幫會住吉會頭目發生口角,談判不成,雙方大打出手,導致雙方各有一人死亡。(南方周末)
(圖文無關)
根據各國曝光的打擊黑幫犯罪案件,可以看出黑幫與黑幫之間的鬥爭的確存在,但在許多案件在民間一傳十、十傳百的過程中,往往就成了撲所迷離的小道消息。福清幫發展至今,其實早已是個「代名詞」。說白了,現實中所謂的「福清幫」,不過是一群偷渡到海外,又打著「福清幫」的旗號從事不法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
2012年初,中國駐安哥拉大使館致函中國公安部稱,去年以來,在安境內不斷發生針對中國公民的搶劫、綁架、敲詐勒索、拐騙婦女強迫賣淫等犯罪案件,嚴重危害了在安中國公民安全,希望公安部採取打擊行動。
「在中國與安哥拉警方聯合打擊海外犯罪團夥的報導中稱:今日被押解回國的37名侵害中國公民的嫌犯中,就有來自福建的『福清幫』分子莊氏兄弟,他們涉嫌組織綁架、搶劫、敲詐勒索等暴力犯罪。今次被押回國的福清籍男子莊春彪、莊春琪兄弟二人,集結自己親戚朋友等『福清幫』,與當地人勾結,對自己的同鄉進行搶劫勒索。據了解,由於被搶劫的受害人在當地都比較富有,怕報案之後遭到報復或者再被其他團夥搶劫,都沒有報案,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令這些犯罪分子綁架贖金不斷升級,同時也導致安哥拉華人綁架案在一年多時間內高達百起。這些被綁人質被百般折磨,澆汽油、毆打、挖坑活埋,在野外被蚊蟲叮咬等,令當地華人人心惶惶。」——節選自2012年《新京報》對改事件的報導隨各國打擊黑幫犯罪行動的力度增強,再加上近幾年福建的經濟迅速增漲,無論是黑幫還是偷渡,都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眼球。但有件事不得不提,當年的「福清幫」,那些在海外犯罪的福建籍華人,給我們福建人帶來最直接的負面影響是什麼?我想,辦過日本籤證的福建人體會最深。以下是部分旅行社代辦日本籤證的預定須知/受理範圍:
黑幫電影即使拍的再精彩激動人心也只是電影而非現實。現實中的「黑幫成員」為了賺大錢而偷渡,卻沒曾想過是賺這等黑心錢!不管偷渡前知情與否,大多數人最終還是走上了不歸路,成為亡命之徒!
*本文由小魚網編輯部收集多方資料撰寫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