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電影《七宗罪》揭露人性的背後,是我們更該看到的現實意義

2021-02-21 經典放映錄


七宗罪分別指的是:傲慢、嫉妒、暴露、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

起源於天主教教義,最早可追溯到《加拉太書》的第5章第19-21節。

而電影《七宗罪》就是以這為故事主線來開展,整部電影極具宗教色彩。導演大衛.芬奇是懸疑電影大師和黑色電影風格的傳承者,這部影片是他在1995年早期留下來的經典犯罪懸疑作品。

故事講述的是罪犯約翰.杜依據七宗罪來製造連環殺人事件,兩個警探薩摩賽特和米爾斯一起追查這起案件的視角來展開。薩摩賽特作為一個老警探沉穩冷靜,而新警探米爾斯衝動暴躁,兩人追查這起案件的時候,薩摩賽特敏銳的發現這件事情絕不簡單,米爾斯不以為然。

伴隨著之後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整個案件作案者殺害的都是那些犯了七宗罪教義的人,他們於是開始將目光轉向為罪犯是個布道者。事情也正如他們所料,但是令他們意外的,就在他們四處追查真兇的時候,真兇約翰.杜卻主動送上門來。

眾人驚訝,因為他並沒有完成七個案件,但這恰恰是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他打破傳統,讓結局出乎意料。最後的兩個案件,他要殺死的人,就是他自己和米爾斯。他因為犯了嫉妒的原罪殺害米爾斯的妻子,所以他該死。

死前他激怒米爾斯殺死自己,而米爾斯就是他要犯的最後一個案件,影片的最後,嫉妒者死去,憤怒者接受審判,故事結束,電影落幕。

看完整部影片,我的心情都是十分沉重且壓抑的。那麼下面我將從電影的拍攝手法、人物設定、故事情節以及電影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這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01重複蒙太奇拍攝手法+環狀敘述方法

重複蒙太奇是影視藝術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種手段,指相同或者相似的鏡頭在電影影視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組合方式。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影《七宗罪》在那些地方採用了重複蒙太奇的拍攝手法。

色彩重複蒙太奇,大衛.芬奇的電影沿襲了當時盛行的電影風格——「黑色電影「。所以整部影片的場景大都是以黑色為主基調,輔之以暗黃和灰。總管整個電影,無論鏡頭如何切換,場景如何改變。色彩都是重複且不變的。他使用大量的暴力美學來構造黑色氛圍,使得影片整體呈現陰鬱和憤懣的氛圍。

聲音重複蒙太奇,影片中薩摩賽特應邀去到了米爾斯的家中,他們坐在桌前準備開始吃飯的時候,屋子出現了劇烈的晃動。米爾斯夫婦二人接受是地鐵通過造成的,之後這個房屋晃動的鏡頭反覆出現了好幾次。這看似在說明他們居住的環境惡劣,其實也是在暗示,他們所處的地方並不太平,這在影片中有說明。

場景重複蒙太奇,電影中,場景重複最多的便是老警探薩摩賽特不停地再對米爾斯說一句話——冷靜點,米爾斯。無論是米爾斯在案發現場暴打記者,還是在追擊犯人被犯人逃脫之時,亦或是在影片最後,米爾斯拿著槍指著約翰.杜的腦袋之時。薩摩賽特都在重複這樣的話。

如果說七宗罪是影片的明線的話,那麼米爾斯的暴躁易怒就是影片的暗線,在電影的最後爆發,使得七宗罪得意完滿。

說完整部影片的拍攝手法,接下來,我們來看影片所採用的環形敘述方法。

「形式的快感與一部內容出乎意料的影片所產生的效果是一樣的。」

——昆廷.塔倫蒂諾

環狀敘述方法是相對於傳統的線性敘述方法而言的,是一個大膽的創新和出人意料的手法。簡單地來說,就是我們作文中經常會提到的首尾呼應,在電影中就叫做環狀敘述方法。這部電影就採用了這樣的方法,顛覆傳統,使得影片形成一個完美環形。

1、環狀敘述點一:「孩子「。影片是以薩莫撒特調查的一件案子導入,案子講的是」殺夫案「,其中薩莫斯特說了一句話,」孩子呢,他目睹了嗎?「影片的最後,米爾斯被徹底激怒,是因為約翰.杜說了一句:「我殺了她,還有她肚子裡的孩子。」形成了一個首尾呼應的環狀態。

2、環狀敘述點二:「憤怒原罪」。依舊是是影片開頭的那件案子,經過警探們的仔細調查,發現這件案子,根本就沒有原因,就是因為憤怒而殺人。影片的結尾,米爾斯也是因為憤怒殺害了約翰.杜。

3、環狀敘述點三:「悲觀情緒」。影片開頭,薩摩賽特說他還有7日即將退休,這個退休具有雙層意思,一則指代他真正的退休,而則是指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失望和悲觀。而影片的結尾,導演安排薩摩賽特引用了海明威的一句話:「世界是美好的,是值的我們去奮鬥的。」而薩摩賽特兵不同意前一句,只同意後一句。

02衝突性人物,以人物性格推動故事的發展

「我總得把人物性格在心裡琢磨透了,才能動筆。我一定得滲透到他靈魂的最後一條細紋。」

——易卜生《性格的首要性》

影片中設計的人物性格就是十分鮮明,且具體衝突性的。薩摩賽特,作為一個老警探,他對於這個冷漠的世界感到悲觀和聚完,所以他只想要儘快逃離這個世界。也許是失去愛情、妻子、孩子,加之多年的在這樣環境中的浸潤造就了他這樣的性格

米爾斯是一名新警探,他擁有令人豔羨的生活,深愛的妻子,平靜的生活。他熱情高漲,他帶著一份純粹的正義感,黑即是黑,白即是白。他擁有年輕人的特質。

導演安排這樣兩個人設,讓他們形成強烈的反差和對比。只有這樣才能讓故事更加的出彩,給人留下深刻的影響。整部影片手法流暢,人物的性格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若只存在冷漠的薩摩賽特,他就不會接手這個案件,故事難以繼續。若只有衝動易怒的米爾斯,沒了薩莫斯特的嚴密分析,那麼他將會無從著手,案件會難以偵破。

其實在這裡的薩摩賽特和米爾斯,不僅僅代表的是兩個人,更是兩個時代的交替。所以影片的背後鮮有的出現了一抹亮光,寓意這個世界也許不再冷漠。

03故事染上神秘的宗教色彩

整部影片宗教色彩十分濃重,宗教的儀式感也很足。影片中,導演設置了一個不簡單的約翰.杜,本以為,犯罪者會是一個純粹的布道者,但是沒成想,犯罪者本身也是一個原罪加身者。

影片的前半部分,在說明犯罪者是按照但丁的《神曲》煉獄篇的七宗罪的排列順序進行作案的時候,整部影片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開始揣測整個案件的走向。但是影片最後的反轉,讓眾人驚呼出乎意料。

在影片的最後,約翰杜多次說明,自己是在為上帝踐行原罪處罰,這一點和薩摩賽特的想法不謀而合。並且約翰杜與薩摩薩特的一樣,厭惡這個世界的冷漠。但是他卻做了薩摩賽特不敢做的事。

他在挽救人們的冷漠,讓人們開始對整件事情加以關注,雖然手段極其暴力和血腥。

約翰杜說:「我們在每個街角,每家家庭中看到了原罪……我們容忍了,因為見怪不怪……現在不同了,我立下榜樣,世人將對我的所作所為進行思索,和研究,並遵循一直到永遠。

電影《七宗罪》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影片中的約翰杜一再表明自己是代表上帝來懲罰這些觸犯原罪之人的,其中就是懶惰的癮君子、貪婪的律師、縱慾的妓女……

他毫不留情地懲罰他們,讓他們為自己的罪行付出應有的代價。因為他們都該死,只是即便這些人真的都該死,那也輪不到任何人來宣判的他們的死亡。

每個人都是生而平等的,沒有人是上帝,也沒有需要別人來審判自己的生命。若是真的有人犯罪,那麼最終也只能夠接受法律的審判和裁奪。

看完整個影片,除了沉重的壓抑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事,我根本沒有辦法去說誰是真的好人,誰又真的是罪大惡極。

冷漠如薩摩賽特,雖然看似逃避麻木,對於事情總是消極對待。但不得不說,他卻是位好警察,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分辨能力,為了工作他失去了一切。

暴躁易怒的米爾斯,雖然總是顯得焦躁不安。作為警察最終卻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開槍打死了約翰杜。可他卻又是一位好丈夫,對於自己的妻子深愛有加,還擁有極強的正義感和樂觀的心態。

暴力血腥的約翰杜,他瘋狂到幾近變態,他是殺人不眨眼,把人命視為兒戲的惡魔。但是他卻是為了喚醒人們冷漠的良知,他從不傷害任何一個善良的人,影片中,他無意傷害了米爾斯,他還專門打去電話道歉。他唯一傷害的無辜之人就是米爾斯的妻子,但最終他也懲罰自己以死謝罪。

泰戈爾曾說:「神的右手是慈愛的,但是他的左手卻是更可怕的。「

影片中讓我影響最為深刻的是,米爾斯的妻子翠西找到了薩摩賽特,說出了自己心中的苦悶。她懷孕了,但是她並不喜歡這裡,也不敢去想孩子出生在這樣的環境會怎樣。

薩摩賽特,在面對翠西的哭訴之時,並沒有直截了當的告訴翠西,她該如何如何做。而是選擇了將自己在面對女朋友有孩子時是如何做的。最後給出自己的建議,至於究竟要如何選擇,他交給了翠西自己。

影片中的惡魔, 薩摩賽特在面對案子中發現的細節或者面臨選擇的時候,他都只會給予米爾斯建議,而不是直接告訴他你該怎麼做。

威廉莎士比亞曾說:「聆聽他人之意見,保留自己之判斷。」

以上就是我對電影《七宗罪》的粗淺解讀,抒發自己之拙見。有其他想法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看經典粵語高清電影的朋友可以長按二維碼關注一波

相關焦點

  • 「守望者」揭露人性罪惡 被稱中國版《七宗罪》
    「守望者」揭露人性罪惡 被稱中國版《七宗罪》   作為國內首部犯罪劇情大片,《守望者:罪惡迷途》成為了開拓國產電影新領域的又一主力軍,國產犯罪劇情影片將首搬大銀幕,並於3月25日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
  • 5部揭露人性的好電影
    人性,是世紀永恆話題,今天台詞妹就推薦5部關於人性的好電影,如果你看過,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感受。然而,科茨竟欲求一死,叫威拉德將這裡炸為平地……該片與其說它描戰爭,不如說是通過戰爭揭露著我們永遠不願發現的真相。
  • 11部揭露人性的電影,看完汗毛直豎
    《七宗罪》  導演:大衛·芬奇  對於這部影片沒什麼好說的,天主教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和色慾本身就是人性,誰敢說自己沒有觸犯過這七宗罪?這只是人類的原罪罷了。而電影使人們接觸到的就是人性這些最黑暗的地方,儘管它是虛構的,可它的氣息已經進入了現實的思緒和情感之中。
  • 那些揭露人性的電影,到底有多殘酷?
    人性,是世紀永恆話題,今天台詞妹就推薦5部關於人性的好電影,如果你看過,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感受。然而,科茨竟欲求一死,叫威拉德將這裡炸為平地……該片與其說它描戰爭,不如說是通過戰爭揭露著我們永遠不願發現的真相。
  • 以《七宗罪》為例,解讀這部經典黑色犯罪電影的魅力與價值
    作為一部構思巧妙的高智商犯罪電影,導演大衛·芬奇用獨到的敘事結構與鏡頭語言,對社會陰暗面和人性的多變揭露地淋漓盡致,所以,我今天會根據劇本創作的角度,從該片的敘事結構與人物塑造兩個方層面來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的內涵和精彩之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這部電影,談談如何更好的欣賞這類黑色犯罪電影的魅力與價值。
  • 淺析電影《非誠勿擾1、2》經典臺詞背後的現實意義
    電影《非誠勿擾1、2》的故事靈感源自陳國富於1998年所拍攝的電影《徵婚啟事》,是導演馮小剛和老搭檔葛優的經典喜劇片;這部電影身為一部發生在平民老百姓身邊的經典喜劇片,它沒有華麗、時尚的衣著打扮,也沒有驚心動魄的動作場景,更沒有耗資不斐的特效畫面,有的只有各種會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徵婚插曲,以及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現實話題。
  • 推薦5部揭露人性的好電影,韓國娛樂圈水真深
    人性,是永恆話題,今天台詞妹就推薦5部關於人性的好電影,如果你看過,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感受。 第一部:《現代啟示錄》 豆瓣評分:8.5
  • 電影《驢得水》:黑色幽默背後是對人性的揭露、反思與教育!
    2016年上映的影片《驢得水》是由周申、劉露執導的一部喜劇題材的電影。儘管被定義為喜劇,但看過影片的大多數人表示他們並沒有笑出來,反而十分壓抑,就像一記重拳深深地打在人們的心口,發人深思。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位為達目地不擇手段、用十個錯誤來彌補一個錯誤、將自己的理想當成精神鴉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朋友、家人利益的孫校長
  • 懸疑電影《七宗罪》觀看資源及影評
    假設威廉的命題成立:正因為這個世界不如意,才值得我們去奮鬥。    而我相信不管是美好的,還是醜陋的,都值得我們去為了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而奮鬥,而這也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但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有些東西縱然我們一時無法看到、無法了解卻依然存在,七宗罪時時刻刻縈繞著人類的心靈,指引人的心靈渡向地獄,走向毀滅。布拉德槍殺凱文那種無奈、絕望的表情正是對七宗罪的最好詮釋,因為即使被摩根告知凱文的目的就是要以他的槍殺作為偉大作品的句號,布拉德仍然無法克制自己。而人類就像布拉德無法擺脫「憤怒」一樣無法擺脫七宗罪。     這樣的一個世界無疑是一個悲觀的世界。
  • 《海綿寶寶》現實性動畫,主角背後意義是對現實殘酷的揭露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慢慢地覺得這部小時候無比喜歡的動畫,裡面卻是充滿了太多的現實,通過鮮明的人物形象和人物間不經意的對話將現實毫無保留的表現了出來,只是那時的我太過幼稚,而沒有看懂。正如那句話「初看是笑話,再看已是畫中人。」下面筆者就來分析分析《海綿寶寶》人物背後的意義。
  • 【劇本探店】將人性七宗罪在劇本裡揭露審視,以神的名義將你審判.
    七宗罪推理社·劇本殺·狼人殺地址:徐東路7號凱旋門廣場B座1501營業時間:0:00-24:00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1995年布拉德·主演的電影《七宗罪》中,死者恰好都是犯有這些教義的人。
  • 看電影 | 《七宗罪》觀後感匯總
    人往往用自己的方法救贖,是為自救,影片中約翰也是如此,當然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這種瘋狂的救法於事無補。這個電影好似沒有結尾,整個影片的場景都是黑暗、陰雨、灰色調,罪與罰帶來的壓抑是人所不能承受的,如果無救法只得將就著承受。沒有結尾的壓抑的毀滅的故事不會給我們正能量,但我認為故事提出的質問、思考和迷茫遠比雞湯式的結尾有意義的多。
  • 《調音師》:窺測陰暗人性的背後,是對魔幻現實的人道關懷
    被豐富了的是充足的人物動機、細膩的角色塑造、對人性陰暗和醜惡的挖掘,以及極具印度特色的社會現實揭露少不了的歌舞情節。《調音師》在國內上映後,反響熱烈,半個月時間就拿下3億票房,豆瓣評分高達8.3分,可謂是一部既叫好又賣座,口碑炸裂的電影。
  • 有什麼關於人性的電影
    完整的影評:在看這部電影中時,有一個鏡頭經常被人忽略,卻實質已經揭露了這恐怖的魔咒。有沒有注意到,女主角在為班(中風老人)驅鬼,拿了一碗水,灑在他身邊的鏡頭時,老人流淚了!!!一開始,我不明白老人為什麼流淚,以為是感動女主角為她做的一切!看完整部電影才明白:老人看到女主角用巫術為他治病,說明她已經開始相信這巫術!!!!
  • 淺析「蒙太奇」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及其現實意義
    今天我就來和你一起分析一下,「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以及影片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三個人名字的背後,都有著具有很深的諷刺意義。每個人都用名字寄寓了美好的意願,而每個人都無法達成自己的意願,世間的荒誕莫過於此。
  • 淺析「蒙太奇」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及其現實意義
    今天我就來和你一起分析一下,「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以及影片的現實意義。01 什麼是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指法國建築學中有構成、裝配之意的術語,後被用於電影藝術中,指電影導演將拍在膠片上的鏡頭及聲音等組成影片的方法和技巧,如同建築中把零散的建築材料有計劃地拼貼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物。
  • 《七宗罪》人性之光,布拉德皮特奪妻之恨盡顯人性掙扎
    1996年該片獲得了第5屆MTV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以匪夷所思的七起案件為根據,引入了西方文化中的七宗原罪:暴吃、淫蕩、貪婪、懶惰、傲慢、嫉妒、憤怒。但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導演以別出心裁的多處伏筆隱藏了更多深意。作為一部宗教題材的電影,影片基於基督教中的七宗原罪,集懸疑、恐怖為一體。並,影射出1995年美國社會扭曲病態的種種問題。
  • 電影 |《七宗罪》:皮特怒殺凱文史派西,奪妻之恨盡顯人性掙扎
    該片以罪犯約翰·杜製造的連環殺人案件為線索,從警員沙摩塞和米爾斯的視角出發,講述了「七宗罪」系列謀殺案的故事。1995年該片在美國上映。1996年該片獲得了第5屆MTV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發生的連環殺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這些教義的人。
  • 七宗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罪,你犯了哪幾條,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發生的連環殺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這些罪的人。兇手胡弄玄虛的作案手法,令資深、冷靜的警員沙摩塞和血氣方剛的新警員米爾期陷入破案的謎團中。
  • 聊電影《七宗罪》
    而米爾斯也因為謀殺被捕了電影在薩摩塞特的一句話中結束了。這部電影通過室內灰暗,室外一直下雨,讓電影氛圍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電影對人物的刻畫也非常的深刻,我們從薩摩塞特一絲不苟的穿衣,睡前打開節拍器,東西整齊的放置等細節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邏輯縝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