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和《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兩個系列電影都利用了粉絲多年的情感投入作為武器,但是星球大戰的運作更為大膽。
兩個迪士尼最為成功的系列電影品牌的運營理念對比:
漫威宇宙 vs星球大戰
隨著迪士尼迅速轉變成娛樂界業務最多面性的傳奇機構,當過去一年中全球最火爆的兩部大片都是米老鼠自家的作品時,就一點都不令人覺得意外了。
《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和《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都帶來了現象級的收益。前者是來自漫威影業花費10年打造的宇宙體系的一部高潮巨製。而後者是一部被業內熱捧的暗黑系列新三部曲的延續。這兩部電影都帶著龐大的粉絲群體登陸院線:欣賞過漫威電影宇宙之前18部電影的數以千萬計的影迷們肯定會繼續關注《無限戰爭》的內容走向。
然而,《星球大戰》自70年代末誕生以來一直都被譽為跨時代經典之作,這個美譽在2015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上映後開始從21世紀初期的一系列令人失望的前傳作品中有所復甦。但是這兩個系列大片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們如何影響,顛覆,甚至是利用它們最熱心的粉絲們的期望。
這兩個系列電影與它們的粉絲都有一定的時間沉澱,甚至一部分粉絲都是和這些電影裡的角色一起長大的,這個過程讓粉絲們對電影產生了深刻的情感投入。這兩部系列電影都通過多年來它們推出的電影,伴侶書,電視連續劇和粉絲見面會等形式培養了與粉絲的這種情感聯繫。
但是在《無盡戰爭》和《最後的絕地武士》中,兩部系列電影都故意破壞了粉絲群體對作品原有的熟悉歷史,提供了大幅的改編。在《無盡戰爭》中,備受關注的超級反派滅霸,成功獲得了全部六顆無限寶石,然後隨著他的手指一動,宇宙一半的人口就消失了,其中一些超級英雄也難逃厄運,包括蜘蛛俠,巴基和黑豹。
《最後的絕地武士》將盧克·天行者變成了一個令人厭煩的,悲觀的,沉默寡言的絕地大師,這是在他犧牲自己以拯救少數剩餘的反叛者們之前,讓他們可以舒適地進入千年隼號。連馬克·哈米爾(盧克·天行者扮演者)都很難接受他的角色曲線如此大的轉變。《無盡戰爭》和《最後的絕地武士》這兩部電影都不會給你帶來溫暖的感覺,就像在暴風雨中忘記帶傘的感覺一樣。
然而,迪士尼的這兩部超級巨製——無論是商業回報效益還是網絡評論的結果都顯著不同。
《無限戰爭》打破了全球和美國國內票房開放周末的紀錄,其84%的「新鮮」爛番茄評級與漫威宇宙的其它作品相當。 只有黑豹和第一部復仇者電影在漫威宇宙電影中擁有更高的影評分數。
《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結果卻完全相反。它的票房收入按照星球大戰的標準來看的話是令人失望的。這部電影在開幕周末之後有69%的跌幅,雖然其47%的「腐爛」的爛番茄觀眾評分更多是由水軍惡性攻擊,而不是影迷統一評分達成的共識,但還是讓部分影迷對萊恩·詹森導演的這部電影造成了無可置疑的強烈反感,而這種負面情緒在J·J·艾布斯導演的《原力覺醒》電影中是不存在的。
但影迷對《最後的絕地武士》的兩極分化的反應並不代表影片的缺點;相反,這恰好是一種大膽的嘗試。《最後的絕地武士》讓它的角色和故事自由發展,即使這意味著破壞了原系列片的核心價值,會失去一部分粉絲。 但是,就像凱洛·倫說的:「讓過去成為過去吧;殺掉它,如果你必須這麼做的話。」
今天,《帝國反擊戰》可能被認為是星球大戰系列中最棒的作品。但它在1980年上映時也經歷過粉絲們類似的不滿。達斯·維達說出「我是你的父親」的那一瞬間已經深深地刻畫到文化詞彙上了。但它是電影中最讓人意想不到的的,改變傳統敘事規則的反轉。
比如,漢·索羅被凍結在硝酸甘油中是一個多麼令人不寒而慄的畫面! 就像《帝國反擊戰》一樣,《最後的絕地武士》也沒有從這種令人震驚的劇情作出讓步:盧克·天行者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神話般的絕地英雄; 芮的父母親是與天行者或克諾比血統無關的無名小卒;粉絲們最喜愛的阿克巴海軍上將真的終結於一場毫無儀式感,屏幕外的死亡;還有,盧克·天行者真的過世了。
但是《最後的絕地武士》並不僅僅繼承了《帝國反擊戰》中大膽的敘事方式——它還利用星球大戰的歷史來顛覆觀眾們的期望,並且讓粉絲們感覺好像真的在這個存在了幾十年的世界裡度過了同樣的時光。盧克·天行者在離開熒幕之後的幾十年中,並沒有發現敘述停滯的狀態;相反,就像任何引人注目的角色一樣,他也在演變。我們在《最後的絕地武士》中遇到的盧克早已不是塔圖因行星上那個稚嫩的農場男孩了。他已經被絕地組織虛偽的規矩,以及在凱洛·倫身上體會到作為導師的失敗情緒所壓倒。
《最後的絕地武士》是星球大戰系列的流暢延續,它挑戰觀眾重新審視他們對此系列電影的懷舊情緒,並邀請觀眾與其中的角色一起跳入到深淵。
然而,漫威宇宙貌似在《無限戰爭》中對其超級演員陣容進行了大清除。以一種令人心痛的告別方式消滅了一半的超級英雄,但漫威早就給自己準備好了後手。正如看到彼得·帕克害怕未知並且說:「我不想去」一樣,這一刻自然湧現的想法是,「我知道蜘蛛俠續集已經在籌備中了。」我們可以期待的是滅霸肆意妄為地毀滅世界的舉動將被組織——剩下的唯一問題就是如何阻止他。
像蜘蛛俠和黑豹這樣的新英雄角色,他們表面上遇難犧牲了,但是我們知道他們這些年輕英雄將會是撐起漫威宇宙第四階段的核心人物,同時我們也知道像美國隊長和鋼鐵俠這些在《無限戰爭》中倖存下來的英雄都是由合同即將到期的演員扮演的。我們目睹的並不是一部大膽的、大規模的情感高潮的作品,目睹的只是一個噱頭,意在確保粉絲們明年乖乖地繼續回到影院中,弄明白故事如何繼續展開。
也許如果《無限戰爭》選擇殺死其年長的英雄,或者殺死年輕和年長英雄的組合 —— 比如鋼鐵俠,美國隊長,星爵和巴基的組合,那麼結局可能會更有可信度,並對這個系列電影產生更大,更長遠的影響。
相反,正如大多數粉絲們所預料的那樣,復仇者聯盟第四部應該會把它這些犧牲的新英雄都帶回來,帶我們回到漫威宇宙的現狀。這就是漫威宇宙體系的問題核心:情感和敘事的風險都由新的「階段」,新的英雄,和潛在的續集組成的無限循環來規避。
這將在未來產生更多類似於《無限戰爭》的交叉事件。 系列電影不思考自己的歷史或如何顛覆自己的歷史;而一味地考慮如何繼續其無限循環的模式。這是一種出色的商業計劃,但不是一種能用人性,主題深度和實際風險來講述故事的方式。
它讓《最後的絕地武士》這樣的大片感覺像一隻獨角獸。 通過不僅考慮自己的精神資產,而且還讓芮、費恩和波·達默龍這些新英雄以及他們代表的新價值觀登上舞臺。《最後的絕地武士》集中體現了幾十年的系列電影是如何處理其歷史,而不陷入重複前作的困境。 讓過去成為過去就是星球大戰確保未來持續發展的方式。
引用及參考資料:
①本文介紹的研究成果屬於《The Ringer》美國流行文化網絡平臺,詳見《The Right Way to Deal With Franchise History》本文對內容進行了細微刪減。
https://www.theringer.com/movies/2018/5/4/17315514/avengers-infinity-war-star-wars-last-jedi-endings
編譯:上官勁、阮曉旭 責任編輯:陳夢菲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中國的好萊塢 世界的深萊塢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