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日記|送了8年戰友,最怕聽到《送戰友》這首歌

2021-01-21 中國軍網

我記得,當時自己帶的新兵問我:「班長,為什麼你和張俊班長的感情這麼好?」我說:「因為她在我一次次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拉著我走過了坎坷。」說這句話時,我的腦海裡想起了2013年的那個夏天,我剛得知媽媽正在醫院動手術的畫面。我對爸媽的印象一如5年前剛離開家時的模樣:沒有變老,還是那麼意氣風發;沒有生病,身體依舊那麼健康。


可是,在我接到姐姐的電話,知道這個消息後,我才反應過來,歲月在催人老。對於年輕的我們而言,時間意味著長大;對於爸媽來說,時間卻意味著變老。當我六神無主、慌慌張張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才能對媽媽的身體有幫助時,張俊幫我搜集著媽媽應該忌口的吃食,平時做哪些運動有益於身體的恢復……是她的陪伴,讓我振作起來,不再沉寂於悲傷和擔憂中,開始和家裡溝通著病情和各種事宜。如果當時沒有張俊的陪伴,可能我早就堅持不下去了。她的陪伴,是一種力量,一種讓我更加堅定的力量。


站臺,是團聚也是離別的地方。而每年的12月1日,註定就是離別的日子。當我們到達車站後,看見一個個整齊的隊伍站在候車室時,心裡特別地感動。雖然他們的肩膀上沒有了軍銜,只剩下胸前的大紅花,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無不彰顯著軍人的本色。我知道:哪怕他們退伍了,軍人的本色也不會消失,因為這股精神是融進了骨血裡,刻在了骨髓上。然而,面對離別,這群軍人的臉上,卻都淌滿了淚水。我知道:那是對戰友的不舍,對軍營的不舍,對這身軍裝的不舍。


這也許是自己第一次對「離別」有了恐懼感,看著張俊一步一步走向火車,我好像除了哭,什麼也做不了。


旁邊的戰友都勸我說:退伍了又不是不見了。可是我卻害怕了,害怕從此各自生活,各自忙碌,慢慢地失去聯繫。當我以為她走上火車不再回頭時,她卻突然轉身,來到我的面前對我說:「我不在的日子裡,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聽到這句話後,我那不爭氣的眼淚又開始失控了。我說:「你放心回家,我會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努力,帶著我們的夢想一直走下去」。然後再也沒有說多餘的話,只是緊緊地抱在一起,直到耳邊傳來了火車即將開動的聲音,我們才鬆開彼此,而張俊轉身登上了回家的列車。


老兵常說: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相關焦點

  • 女兵日記:送了8年戰友,最怕聽到《送戰友》這首歌
    ,走四方;我們的歌聲最嘹亮。在一起,好時光,情誼,永不忘;……我們唱著歌,我們相擁在一起;眼中的淚止不住地流,再見戰友,我們揮揮手,相信會有重逢的時候。如果沒有來到軍校上學,今年的12月1日,就會是我的退伍日,而我8年的迷彩青春也將在這一天畫上句號。從此,我的軍裝、我的戰友,我所有關於軍營的回憶,都將成為過去。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退伍了,會怎樣?結果想了半天都沒有答案。但是心裡卻無比慶幸,我依舊在這裡,依舊穿著我最愛的軍裝,依舊在夢想的道路上前行著。
  • 82歲志願軍女兵尋戰友:曾一同經歷生死
    陳世愚最想尋找的戰友李祥華夫婦  空閒時,陳世愚總愛打開戰地日記,回憶和戰友們生死與共的日子。  中國戰時兒童保育總會重慶保育生聯誼會副秘書長黎興明昨日向重慶晚報求助,希望能通過本報幫助今年82歲的志願軍女兵陳世愚尋找戰友。  重慶晚報記者 郝瑤 首席記者 冉文 實習生 唐玉蓮 攝影報導  16歲主動請纓到朝鮮  去,敵人好像發現了我們,炮火不停。我記得同行的張護士長笑著安慰我不要怕。
  • 這本《女兵日記》,是藏在我心底三年的情話
    那是14年,我大二,白天上課,晚上夜宵。說學校裡有一個音樂劇,叫女兵日記,讓我幫忙做一下道具設計,我一聽,女兵!可以可以可以,這我得去啊,便開始了之後的一系列故事。現在女兵日記的音樂文件夾還靜靜的躺在電腦裡(我會保存好的嘿嘿),作為女兵日記最最最原始版的工作人員,現在回想,耳畔還能響起「一起來一起來當兵來」的有力量的歌聲。記得在演出當天來了很多編劇的戰友,看到很多人在抹眼淚,可見其中的戰友情是多麼的真實,觸動了臺下戰友的內心。
  • 戰友作品:我們的青蔥歲月(李建麗)
    在五十多年前我的人生花季裡,有幸在鐵道兵軍營裡度過12個春秋,於1982年大裁軍前夕轉業回到北京。隨著年齡向老,我思念部隊,懷念戰友,常常站在窗前久久遙望十二年花季從軍走過的山川河流,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充盈心胸。
  • 女兵日記裡的那些人和事……
    新訓生活裡,她們有初入軍營時的懵懵懂懂,有訓練場上咬牙堅持的堅毅和果敢,有接受表彰後的喜悅與自豪……她們經歷了怎樣的蛻變成長,今天請跟隨小編,感受女兵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2019年9月27日 晴「新生女兵,就是這般乾淨利落樣!」
  • 《女兵日記》· 金刺蝟大戲節 我手寫我心 · 第62期
    luicode=10000359&luicode=10000359《女兵日記2.0》同名主題歌       作詞:趙穎 作曲:巫中傑 編曲:張磊        錄音混音:陶淵超        演唱:黃亞男 程靖 王歌 楊硯茹 馬樂幸主題曲《90後來當兵
  • 一群「戰友叔叔」
    「1993年8月31日,部隊派了一輛車來阮家村,說方祖強住院了,要我過去看看。誰知道到了部隊的駐地鷹潭,我才發現丈夫沒了。」阮淑蘭輕拭眼角。方祖強與阮淑蘭都是宜黃縣桃陂鎮人,同為浙江移民。1993年8月29日,時任汽車班班長的方祖強接到命令去為群眾運糧。
  • 周杰倫:給我一首歌的時間,毛不易:送你一首《小王日記》,聽到自動...
    最近在零點的時候,毛不易發布了自己的串燒新作《小王日記》,這首歌是將最新專輯當中的十首歌連接起來,以劇情的方式無縫對接,勾勒出過往的每一個小故事,特別適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網友紛紛嘗試終於找到了一首可以入睡聽的歌。
  • 劉學升:戰友楊凡
    回到屋內,我看到老戰友楊凡發來的一條手機微信:想念戰友們。楊凡戰友,我們也在掛念著你啊。初見楊凡,是在1990年春季江蘇鎮江的軍營。那是我參軍入伍的第二年,在部隊機關食堂當炊事員。一天,我看到通信連執勤排總機班新分來一位女兵,列兵軍銜,中等身材,齊耳短髮,皮膚白晳。她雖是新兵,卻英姿颯爽。她說話直接爽快,顯得性格開朗。
  • 最後戰備,《女兵日記》上演之前的24小時
    (2014年10月8日,上海)由上海市大學生本科,研究生創新計劃,上戲啄殼計劃支持項目——《女兵日記》於明晚在上海戲劇學院新空間劇場首演。
  • 義務送藥志願者:給戰友發槍,那不是天經地義?
    義務送藥一個月後,有人舉報吳悠非法售藥「賺差價」。經調查,警察證明了吳悠的清白。 「給戰友發槍,那不是天經地義?」 1月23日,吳悠給爺爺奶奶送口罩和常用藥。爺爺家還有,就讓吳悠把口罩送給需要的人。
  • 這8首耳熟能詳的歌,我聽出了濃濃的戰友情!
    軍歌不同於流行歌曲一曲罷了,曲終人散終將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裡軍歌的背後交織著炮火、鮮血、故事、回憶奏響了一段軍旅路奏響出一支主力軍奏響起一部革命史對這首歌,可能不少同志感覺到陌生,「戰士責任重呀嘿,軍事要過硬呼嘿……」沒錯,它就是我們的飯前「神曲」,也是我們進軍營後學的第一首歌,更是我們對軍歌和部隊的第一印象。
  • 十送戰友迎春歸,滿城櫻雨再相約
    十送戰友迎春歸,滿城櫻雨再相約。武漢的櫻花開了粉白如雲 浪漫成詩援漢醫療團隊的隊員們還未看上一眼便陸續踏上了歸途滿城的櫻雨是對英雄的讚歌離別的機場十送白衣天使致最可敬的人圖片援鄂醫療隊員抵達武漢天河機場一送天使路兩旁,
  • 這3人演唱的《懷念戰友》,讓人肝腸寸斷,含淚聽完!
    《懷念戰友》創作於1963年,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插曲,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創作,李世榮原唱。這首歌具有濃鬱的新疆民歌風味,旋律婉轉動聽,深受廣大群眾歡迎,歷經近半個世紀傳唱不衰。直到現在只要聽到歌曲《懷念戰友》,很多人都會熱淚盈眶。今天,分享3個不同版本的《懷念戰友》,每首都能讓人潸然淚下。刀郎版的《懷念戰友》可謂是眾多版本中人氣最高的,樂曲加入了大量民族樂器演奏,新疆味兒十足。刀郎撕心裂肺的演唱將戰友離別的悲情展現得淋漓盡致,一字一句都唱深入人心。許多人聽完刀郎的演唱,都潸然淚下。
  • 《同學戰友情愫》
    詩哥群恰,戰友情濃談誼灑。心語人生,靚麗詩文感悟精!(2018年1月30日) (3)  三臺令.戰友重朋友!朋友!萬友首排戰友。歌嘹亮,獻青春熱血,無尚榮光! 王奔洪水逃忙,看安嶺烈火俱滅亡!再鐵騎雄壯,直出青崗;北極熊膽,亦未張狂。保衛家國,槍鋼炮硬,不愧家鄉爹與娘!真兄弟,這一生難忘,保重安康!
  • 圖片故事:三軍儀仗隊女兵的訓練日記[組圖]
    2015年8月28日,在閱兵村訓練的女兵方隊,步伐鏗鏘有力。梁振攝在今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中,三軍儀仗隊方隊將採取男女混編組隊形式出現在閱兵場,這在我軍閱兵歷史上是第一次。屆時,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女兵們將身著陸海空三軍禮服,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編者收集、整理了儀仗女兵的部分訓練日記,選出有代表性的部分,展現了她們真實的訓練與生活。
  • 新疆美女退伍女兵車站為戰友起舞 網友稱最美舞姿 美的讓人落淚
    9月15日,新疆網友發布的一則視頻意外走紅網絡,在視頻中,一位英姿颯爽、面容姣好的退伍女兵在車站大廳即興起舞,據說是退伍前最後一次為戰友們表演。
  • 三軍儀仗隊女兵的訓練日記
    梁振 攝前言:在今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中,三軍儀仗隊方隊將採取男女混編組隊形式出現在閱兵場,這在我軍閱兵歷史上是第一次。屆時,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女兵們將身著陸海空三軍禮服,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編者收集、整理了儀仗女兵的部分訓練日記,選出有代表性的部分,展現了她們真實的訓練與生活。
  • ——《女兵日記》排練日記
  • 寫在大漠戈壁的女兵日記
    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女子飛彈連的女兵們日前離開戈壁,踏上歸途。大漠戈壁駐訓數月,她們的臉龐上留下了風沙的痕跡,心中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徵得這些女兵的同意,我們特別按照時間順序刊發幾篇她們在戈壁灘上寫下的日記,權當紀念這段苦樂相間的日子,同時與戰友們一起感受這些女兵的浪漫與成長。6月23日 星期日■上等兵 李 紅滿天繁星,可能就是老天送給戈壁大漠最好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