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痴迷藝術和設計,兩個年輕設計師在紐約創立了新藝術高級時裝設計師品牌。雖然年輕,但是設計語言老到,品牌自帶的遊走於理性和感性之間的基因甫一面世,即收穫大批消費者,同時獲得了不少關注和報導。他們就是葛偉和張遨宇。
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治癒自己
KEH FORME(各亦)的每個字母都有深刻含義:K即Know Yourself(了解自己),E即Explore Yourself(探索自己),H即Heal Yourself(治癒自己),FORME為某種形式準則,但也是For Me(為我自己)的總和。不難看出葛偉和張遨宇希望穿著KEH FORME的人們可以從中真正地了解自己,探索自我可能,治癒生活帶給我們的傷痛,為自己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探索和融合,這便是他們創立的初衷。
葛偉和張遨宇將KEH FORME定義為「新藝術高級時裝品牌」,何為新藝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並發展出的新興藝術形式,新藝術主張藝術家從事產品設計,以此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兩人很重視「技術與藝術的統一」,這從他們的履歷中也不難看出:葛偉,201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服裝設計系,主攻男裝設計,同年前往美國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讀研究生,主攻女裝設計專業。本科期間,他深受清華大學這所國內頂尖綜合類學府文化薰陶,對設計以外的人文社科同樣深感興趣,其製版工藝嫻熟,設計語言顯現出文化雜糅的獨特美感,有來自建築設計的硬朗以及理性與感性並存的成熟度。原深耕於男裝設計的他在帕森斯研讀女裝設計後,開始了傳統男女時裝的解構之路,以新藝術形式為模版,定義了品牌的風格,這也是為什麼他的設計中男女裝界限被模糊,常見光影與空間的關係附著於時裝設計之上的原因。張遨宇同樣不容小覷,他是一名跨界設計師,其設計包括時尚、品牌及郵票文化設計等領域。他曾任國家郵票發行單位中國集郵的設計師,擔任過奧運會國禮設計師等,並創辦了自己的設計機構。2017年獲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從業早期曾深耕於視覺傳達設計,之後MBA的學習,讓他既有感性的生活體驗又萌生出理性思維,以審慎的態度梳理感性的設計創作過程,讓品牌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也為其增添了人文色彩。落實到具體的設計,他們補充:「我們會充分了解產品每個部分的特性、面料、輔料、版型等,不同品類的特性對於『技術』的需要,比如要考慮可實現的條件、優良品質和可控成本、穿著體驗和場景等,需要匠人精神的長期研究和深入應用,時裝藝術的創作不能脫離技術的精湛掌握。」所以,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設計富有詩意又理性,從建築、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中汲取靈感,剪裁技法考究,對傳統時裝結構進行試驗性顛覆,廓形風格鮮明,結合高品質面料與創新製衣工藝,旨在將富有藝術氣質和人文色彩的原創時裝帶給追求精緻生活的當代人群。
雖然兩人都做設計,但側重點不同,笑言並不會「打架」:葛偉更側重在時裝形象創意和服裝款式本身的設計,張遨宇作為方向把控者,側重在產品企劃和設計開發管理上,也會協助進行視覺、印花設計和面料開發等。「當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我們的大原則是,不要怕出現意見爭執,每個人的視角總是有限,意見爭執的過程是問題解決的過程。此外,在對方的專業領域尊重對方,互相給一定的試錯空間,設計的服裝作品是要回歸到穿著體驗和場景的,最終是以創作的結果來衡量,返回頭來看當初的意見分歧,對結果來說總是有益處更多。」
雖然兩人性格不同,但不約而同地用了這三個詞定義自己:專注、理性和好奇心。這也是他們能成為最佳拍檔的原因吧。
要堅信方向並踏實前行
在紐約成立的品牌,葛偉說那是自己在帕森斯讀書期間萌生的想法,在此期間確定了風格基因。如今,和不少獨立設計師品牌將工作重心搬到上海一樣,2019年初,他們也將工作室建在了上海,因為「上海充滿著蓬勃活力的時尚氛圍,對新興設計師品牌的發展非常有益」。他們認為,國內現今的時尚土壤很適合設計師品牌的成長,國內有著完善的服裝產業鏈體系,豐富的原材料市場和供應鏈很適合設計師品牌多樣化的開發需求,製造業大國的優勢也讓新興設計師品牌的經營成本更可控;如今國內的時尚周發展非常出色,以上海時裝周為先,已經形成了非常健康的時尚生態;另外,國內的時尚消費市場規模很大,新生代消費者們也更加接受和認同中國設計師品牌的設計,這讓新興設計師品牌們有了更多的機會。「這些因素匯集在一起,可以說中國設計師品牌的春天已然來臨。」看得出張遨宇說這番話的時候,對中國、對上海,以及對自己的品牌充滿信心。而國內時尚界也迅速地接納了KEH FORME:2019年10月獲得SS20上海時裝周商業潛質獎,2019年7月榮獲世界高校校友創新創業大賽優勝獎。
去年2月7日的紐約時裝周KEH FORME在紐約一所畫廊舉辦了2020秋冬系列的發布,靈感來源於攝影大師Nick Knight(尼克·奈特)的玫瑰系列作品,圍繞著兩大主題展開:「混合的魅力」與「對花朵形態的探究」。KEH FORME對傳統男裝和女裝元素融合進而再創造,藉助花朵不規則的形態和豐富的層次感,以現代化設計語言重新解讀當下女性風格。《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它為「升起的新星」;《紐約時報T Magazine》在一篇介紹紐約、倫敦、米蘭和巴黎時裝周總結性報導中,表示KEH FORME為本季國際時尚月中需要關注的六位新銳設計師之一;《華盛頓郵報》則評價KEH FORME「展現了嫻熟的剪裁技能,靜謐的色彩和精緻的概念……具有激發感官體驗的實驗能力」。
但從紐約回來,葛偉和張遨宇立刻感受到了這次疫情對品牌創立以來最大的艱難:「年初幾個月的隔離措施讓設計開展困難,設計開發和生產幾乎處於停滯狀態。部分訂單取消或無法完成,部分員工隔離在家,辦公室關閉,但是各項支出並無減少,而且當時的狀態下,無法確定這種停滯會持續多久……」這時,年輕的兩人立刻展現出成熟的作派:「首先是堅定信念,相信一定會走出這段時期;同時控制各項支出,適當壓縮當季的系列。」KEH字母分別代表了解自己、探索自己和治癒自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名字似乎又可以解讀出新的含義,2021年兩人更有了新的領悟:「真誠面對你所熱愛的事情並真正為之努力,堅定你所堅信的方向並踏實前行。」
後記>>>
KEH FORME 2021春夏的主題是「Mood in mirrors(鏡子裡的情緒)」,主題來自以色列裔互動數字藝術家Daniel Rozin(丹尼爾·羅津)的鏡子裝置作品「Self-Centered Mirror(鏡中的自己)」,及美國裝置藝術家Bill Jenkins(比爾·間金斯)的主要作品。他們說:「希望我們每個人在龐雜的現實世界中多一些審視自己的機會,觀察鏡中的自己象徵著這種審視行為。」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意謂生活不是通過世俗的物質方式,而是要透過理性,審視人的終極需求,從而引導出一種新的生活態度。(樊一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