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讀日本人切腹自殺附(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

2021-02-13 千奇百怪

  日本的自殺率一直很高,而切腹作為一種主要的自殺方式也至今存在。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自殺?沒辦法,人要是變態到一定程度做出什麼事情都可以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作家中,也有很多都是自殺身亡,其中有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川端康成,狂熱的軍國主義者三島又紀夫,介川龍之介,還有太宰治,太宰治曾經說:「死亡是最美的藝術」

  據說,因為日本身處地震帶,朝生夕死的事很多,所以普遍有這種浮生若夢的思想,日本人喜歡櫻花,據說也是因為櫻花凋零的冷豔之美。

  戰國的名人織田信長曾經在死前從容吟誦那首著名的《敦盛》:「人生五十年,如夢似幻,下天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對於死亡,有一種獨特的看法,認為人死即成佛。日本首相小犬蠢一狼曾經以此為藉口狡辯靖國神社事件。

  切腹的歷史早在室町時期就已經形成了,當時有個大盜被追兵追得走投無路情急之下把自己的肚子剖開,切下腸子等內臟扔向追兵(汗,真他媽變態),而被譽為日本第一名將的源義經被自己的哥哥幕府將軍源賴朝逼迫之下,先殺老婆和孩子,然後從容切腹,並且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大笑而死。

  但是鑑於掏出腸子太過慘烈了,後來的武士們實在沒這個勇氣,於是規定切腹不能讓腸子流出來,否則就成了「遺憾腹」。

  切腹在戰國時代一直是一種可以視之為榮譽的死法,如果主君賜死武士,不允許其切腹,將是對武士最大的侮辱。因為他們相信人的靈魂是寄居在腹部的,切腹的意思也是「我把我的靈魂掏出來給你看,證明我的忠心(或者清白)」所以在日本吃魚的時候魚肚子如果對著客人將是一種不禮貌。

  切腹的種類:1、戰爭失敗(如淺井久政)。2、引責:對過失承擔責任。3、犧牲:以自己的犧牲來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為解救全城人的性命乘小舟切腹作為停戰條件)。4、尸諫:為了勸諫主君(如平手政秀,為了勸諫天天胡作非為的織田信長)。5、名譽:為保住自己的臉面殉死,這是比較常見的原因。

  6、先腹: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7、追腹:義腹,為了盡士道義理,在主君死後切腹。8、論腹:為了樹立名聲,這就比較變態了。9、商腹:為了給家族和子孫帶來恩惠。10、詰腹這就是屬於幕府或者主君命令了。11無念腹:痛飲悔恨之淚的剖腹。12憤腹:憤慨於無實之罪的剖腹。13、刑死:武士專用的刑罰。

  切腹分為一字切,二字切,三字切,還有十字切,顧名思義,就是拿刀在腹部劃一個十字,但是此過程中不能把刀抽出來,要劃回去然後換個方向再來一次。

  所以切腹也是考驗勇氣的自殺方式,您要是切到一半手軟了那就丟人了。還有切完了不能哼哼,否則也很沒面子;同時不能後倒,那樣也是丟人的行為,要向前伏倒。

  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沒有這樣的勇氣等死,所以旁邊要有一個負責砍頭的,稱為「介錯人」,等自殺者把刀切下去自己倒下,介錯則一刀把腦袋砍了結束痛苦,大家都知道啦,腹部受傷一般要兩個小時左右才死,這中間的過程那叫一煎熬……。當然有強悍的人切完之後自己再往心臟補上一刀,但是這樣的牲口實在不多……

  還有一種切法乃是最高境界,稱之為「隱腹」,這種切法是按照庖丁解牛的手法來的,專門往腹部空隙處切,這樣把自己切了之後不會流太多血,不會太疼,能夠再活12小時以上,乃是切腹最難之技。

  「隱腹」為著名的茶人千利休首創,知道豐臣秀吉想殺自己後為避免受辱而隱腹自殺,在床上直躺到第二天使者到來。

  什麼是切腹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這種行為不能不提,他們認為這是光榮赴義。切腹雖然是很痛苦的,事實上這種痛苦也是刻意要造成的。

  切腹者要用一刀以上,切開自己的腹部。由於自己除去內臟過於可怕,所以切腹的方式最後做了修改,變成由切腹者自己劃上一刀。

  第一刀切開腹部之後,由朋友或可信賴的家臣立即補上慈悲的一刀,砍下切腹者的頭。這種來擔當補刀的行為的人稱之為介錯,擔任介錯的人是非常的榮幸的。切腹並非日本唯一的正式自殺方式;1962年,導演小林正樹執導了電影《切腹》。

  不只日本人有自殺的儀式。舉例來說,羅馬皇帝常常要求叛變者自殺以保全其家族的財產:命令一個人死於自己的手裡,懲罰意義已經足夠。但對武士而言,情況卻完全不同。死於自己的手裡既是保全榮譽,也是接受懲罰的正統死法。

  武士常常切腹自殺以免被俘,或是因為領主已死,藉由切腹以死明志。也有些令人難以理解(外人眼中)的武士,採取切腹的方式來抗議領主所下的決定。這樣的行為被視為最高的忠誠的表現,即便領主不予理會亦然,然而很少有人在家臣寧可切腹自殺而不願服從其命令時,不重新考慮的。

  雖然有這齣於善意的致命一刀,但第一刀仍然需要切腹者相當大的自我修持,才能下得了手。切腹並非日本唯一的正式自殺方式。

  以武士傳說中,以歷史上的筱原泰之進為例,他的死法實在令人心驚膽顫!他孤身深入敵人城堡,結果全身穿戴鎧甲,在馬背上被活活燒死,死時不忘發下毒誓,死後要化為厲鬼回來報仇!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權傾一世的藤原家突然出現了一個惡棍。此人名叫藤原義,他白天過著優雅的貴族生活,夜裡卻搖身一變成為無惡不做的大盜,騷擾京都的大街小巷。他武功高強,詭計多端。京都的捕快用了好久的時間才摸清他的真實面目。

  這天晚上,藤原義作惡歸來。在自家院外巡視一番,見無異況,閃身越牆而入。他不知道,不遠處的三個武士終於確定了他的身份。後半夜,官兵包圍了藤原義的住宅。令他們驚愕的是,藤原家燈火通明,院宅大開,官兵狐疑的湧入。

  只見藤原義坦胸露腹,盤坐於堂上,膝上橫著一柄雪亮的太刀,正悠閒的吹著一隻簫。簫聲悽涼,但無人知道是什麼曲子。官兵們圍在堂下,但沒有任何人敢貿然上前捉拿。

  一曲吹罷,堂上堂下一片靜寂。藤原義舉起太刀,只不過他的刀尖是指向自己的。官兵們屏息注視,不知道他要做些什麼。藤原義把刀用力的插入腹部,將腹部一字切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兵,倒地而死。官兵們嚇的無人敢上前一步。

  藤原義當時設計的這一死亡方式,可能僅僅是為了追求死的駭異而已。但他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這種切腹自殺,在他死後幾百年,居然成武士道最崇高的典範,從而成為每個武士的必修科目,也就是說,每個武士都期待著某一天可以切腹自殺。藤原義本人也成為武士道中第一個確有其人的切腹武士。

  剖腹的開始盛行,是在鎌倉幕府以後,因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或恥於被擒而陣前剖腹,佔了絕大多數,一直持續到戰國時代。江戶開幕以後,社會統治相對平穩,因殉死而剖腹,和作為刑罰的「詰腹」,逐漸佔了主流。雖然幕府嚴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無法阻止這一歷史性的趨勢。

  至於為什麼選擇剖腹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古代許多的國家和民族,均主張人的靈魂是宿於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將自己的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採取剖腹以示眾人的方法和儀式。根據相關歷史記載為保儀態,女性剖腹會綁起雙腿。

  剖腹是日本平安時代以後才廣泛流傳的自殺方法,一般認為源為朝是最初進行剖腹的人。日本封建時期武士如被主君賜死,相比起純粹的斬首,剖腹被視為最光榮的死法。剖腹到江戶時代才得以形成過程洗鍊、並由介錯輔助的複雜儀式。

  在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剖腹者並沒有介錯人協助,會直接於腹部割開十字形狀,內臟爆裂流出,直至失血過多死亡。這種剖腹方法稱為「十文字切」。現代醫學一般認為刀鋒到達內臟時,剖腹者會已失去知覺。

  最後使用十文字切方式自殺的,是1912年的乃木希典上將。完成辭世之句,準備剖腹。二戰結束之日,日本陸軍大將阿南惟幾就是採用切腹的方式結束了自己,但死時極為痛苦,成為戰後第一個以切腹方式自決的日本高級將領,可見武士道精神在日本人心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一般附有介錯人幫助的剖腹儀式過程如下:剖腹自殺者穿著莊重服裝,用來剖腹的刀或劍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別的布料墊著。武士會作死亡的心理準備,例如寫作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待他和身旁的介錯人助手準備好,剖腹者會揭開身穿的和服,拿起刀劍,捅進自己腹部。

  剖腹者首先從左至右的切割,然後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讓其腸臟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時,介錯人進行抱首,即揮刀向剖腹者的脖子斬下,但不完全斬斷,讓頭和脖子仍有一絲牽連。由於這一刀要非常精確,介錯人一般是劍術高手。

  剖腹者會和介錯人預先同意何時徹底完成斬首。亦有一些切腹者會以扇子或木刀來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為形式上的切腹,實際上是由介錯人下刀殺死切腹者。此種切腹方式被稱為扇子切。介錯人一般是剖腹自殺者的親友。武士如果戰敗但輸得光榮,對手可能會為了向其勇氣致敬,而自願擔當介錯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人自殺非要切腹?
    最後差不多了,脖子上再讓人補一刀,這事才算完。挺麻煩一死法,人管這叫切腹,一門快消失的日本傳統手藝。為什麼日本人自殺非要切腹?抗日神劇裡,我們總是能見到日本人手握長刀戳肚皮,然後去領飯盒,其實吶,真正的切腹都用短刀,而且要把肚皮生生切開,規矩很多,方法也有好幾種。橫切一刀的叫一文字切,橫切三刀的叫三文字切。
  • 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
    兵敗了就要分分鐘切腹自盡日本人兵敗自殺是世界出了名的。二戰時期的塞班島戰役,一千多名日本軍民跳崖自殺,留下一個陰森的「萬歲崖」景點。▲美軍鏡頭下拍攝的日軍自殺跳崖不過,要論自殺的規模,下面要說的才是日本第一
  • 為什麼日本人選擇切腹而不自刎?
    圖片來自|《切腹》全宇宙都知道,切腹似乎是只有日本人才玩的藝術。
  • 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切腹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期】(歷史系列第671講) 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駐屯地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總監部(軍區指揮部)鼓動兵變失敗後,切腹自殺身亡
  • 日本人切腹自殺,為何身邊還站著一個人?
    切腹,是修習日本武士道和信仰神道教之人的專屬,一般是指做了無法挽救的事情,為了有尊嚴的死去,從而選擇切腹自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數打了敗仗的日本軍官,便選擇了切腹自殺。日本戰敗後,美國將軍麥克阿瑟,將日本天皇從神壇上拉了下來,逼迫他向日本國民宣布,他不是神,而是人,導致許多受到軍國主義洗腦的士兵,紛紛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從而選擇切腹自殺。
  • 日本人為什麼切腹?
    相關新聞評論區經常能看到網友要求相關負責人切腹以謝國民的調侃。2014年仁川亞運會時,一名日本運動員偷竊韓國記者相機被曝光後,也曾引起網友的口誅筆伐,要求其切腹以挽回名譽。較為知名的切腹事件發生在1970年,作家三島由紀夫在自衛隊駐地鼓動軍事政變失敗後切腹自殺。切腹是日本特有的自殺文化,也被認為是種榮譽的死法。不過細想起來,切腹或是最低效、笨拙的自殺手段。
  • 日本歷史上有一人,因為切腹被日本人崇拜至今,號稱是最疼的自殺
    在抗日影視劇中,我們都能夠看到一幕,那些不投降而又戰敗的日本軍官,最後都選擇了自殺,其中有些自殺方式就是切腹,其實,切腹也是日本歷史上久遠的一個傳統。日本從鎌倉時期就開始有了這種自殺的方式,之後的歷朝歷代切腹更是風行於日本,日本的這種自殺方式有很多的寓意,在日本武士看來,如果自己犯了重罪,最後能夠切腹自殺,這對罪犯來說不是羞辱,反而是一種榮耀。
  • 切腹竟是騙局?日本人為何會選擇如此血腥的自殺方式?
    源自網絡談及日本文化,「切腹自盡」永遠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在外族人看來,切腹自盡充斥著血腥、恐怖和殘忍。但日本人卻將此行視為英雄壯舉,是尊嚴、氣節和果敢的體現。後來,進入江戶時代,為殉死而切腹、作為刑罰的 「詰腹 」逐漸變成了主流。切腹由此流傳開來。那麼,日本人為什麼會保留這一殘忍的自殺方式呢?那便可以追溯到一個名叫「大嘗祭」的皇室儀式。
  • 日本武士為何偏愛切腹自殺?原因讓人詫異,網友:我無言以對!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對於自己的身體必須加以保護,古代人連剪指甲這件小事都要選一個黃道吉日來做。但是不知日本的傳統怎麼回事?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日本人切腹自盡的片段,就連愛情喜劇《愛情公寓》中的關穀神奇也經常說:「我要切腹自盡」。日本武士為何偏愛切腹自殺?
  • 日本人切腹自殺?我們都上當了!他們根本沒你想像的那麼英勇!
    例如,我們在抗日劇中通常會看到這樣一幕:日本軍官戰敗後,高喊一聲「天皇陛下萬歲!」然後就把刀捅進自己的肚子,切腹自殺了。這種自殺方式不僅讓旁觀者毛骨悚然,自殺者也會非常痛苦。因為「腹部神經密布,小磕小碰就能讓人疼痛難忍,更何況是用到切?
  • 日本人切腹自殺?我們都上當了,他們根本沒你想像的那麼英勇
    所以,自殺行為在中國人看來是懦弱無能的表現,是會被鄙視的。而日本人卻與我們恰恰相反,他們認為自殺是一切的解脫,自殺者是「悲情英雄」,這種行為是值得讚許的。例如,我們在抗日劇中通常會看到這樣一幕:日本軍官戰敗後,高喊一聲「天皇陛下萬歲!」然後就把刀捅進自己的肚子,切腹自殺了。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切腹」是一種流傳於日本的一種自殺方式,這種方式也被一群崇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的人所發揚光大。在他們認為,「切腹」自殺是非常光榮的,所以在日本歷史上,以這種方式自殺的人並不在少數。在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叫藤原義。他出生於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個貴族家庭。
  • 日本人切腹自殺?我們都上當了!他們根本沒你想像的那麼英勇
    例如,我們在抗日劇中通常會看到這樣一幕:日本軍官戰敗後,高喊一聲「天皇陛下萬歲!」然後就把刀捅進自己的肚子,切腹自殺了。這種自殺方式不僅讓旁觀者毛骨悚然,自殺者也會非常痛苦。因為「腹部神經密布,小磕小碰就能讓人疼痛難忍,更何況是用刀切?
  • 活在切腹構造中的日本人
    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的天氣叫晴天,「晴」的日語發音為「ハレ」,與「腹」的發音「ハラ」為同根;在什麼也沒有的地方凸突,叫做孕育,日語叫「ハラム」(孕む);在什麼也沒有的地方盤宿嬰孩,叫做胎,日語叫「ハラ」;冬天什麼也沒有的樹木,其實正孕育著春天的生命,日語叫「ハル」(張る)。這樣來看,所謂「腹」就是在什麼也沒有的地方孕育著什麼。
  • 解密日本殘酷的切腹文化
  • 日本人為何「一言不合就切腹」?
    看一些國內影視劇,不少劇情都會提到日本人切腹自盡。
  • 池袋街頭一中年男子切腹自殺,日本網友驚呼:這是什麼年代了
    日本人最經常用的自殺方式,是不是很多人都會想到切腹自盡這個詞。
  • 史上最疼自殺:比切腹疼多了,只有一日本人做到了,被膜拜至今!
    文/不二書史史上最疼自殺:比切腹疼多了,只有一個日本人做到,被膜拜至今!日本是一個一言難盡的民族,一方面他們彬彬有禮,互相謙讓,另一方面又瘋狂而暴虐,讓人汗顏。比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非常的奇葩,動不動就要自殺,而且還是用最殘忍的方式:切腹。
  • 切腹自盡:日本武士很少有人能做到
    切腹,作為日本特有的自殺文化,是我們很難理解的一種文化。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談談關於「切腹」的一些事。(溫馨提示:本文圖片和文字,經過篩選與把關,內容並不血腥。不過,如果心理承受能力非常之低的讀者,建議慎重考慮後再進行閱讀。)▼在現代的很多抗日影視劇或日劇中,我們總是能看到這樣一幕,日本武士不成功,便切腹。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期】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切腹(歷史系列第671講)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期】(歷史系列第671講)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駐屯地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總監部(軍區指揮部)鼓動兵變失敗後,切腹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