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到臨頭圖個痛快,是正常人的想法。11區人民不這麼想,注重儀式感的他們,死前要給肚皮開光,整個過程還不能瞎哼哼,得把自己整的跟比特附體似的。最後差不多了,脖子上再讓人補一刀,這事才算完。挺麻煩一死法,人管這叫切腹,一門快消失的日本傳統手藝。
為什麼日本人自殺非要切腹?
抗日神劇裡,我們總是能見到日本人手握長刀戳肚皮,然後去領飯盒,其實吶,真正的切腹都用短刀,而且要把肚皮生生切開,規矩很多,方法也有好幾種。橫切一刀的叫一文字切,橫切三刀的叫三文字切。
切腹用的刀具
最慘的是十文字切,十文字切是先在肚上橫切一刀,再豎著拉一刀,劃出十字形。腦補的畫面是不是讓你想吐。切完的人要是還有力氣,會再給心臟或喉嚨補一刀,好死的快點。要知道切腹是不會馬上掛掉滴,一般要熬5、6個小時。傳說「神風之父」大西瀧治郎,耗了15個小時才去見山本老賊。
日本人自殺之所以拖泥帶水,都是「迷信」這個鍋惹的禍,從很久以前,他們就相信人的靈魂和情感都住在肚子裡,so,切腹可以釋放靈魂,展示勇敢和真心,順便震懾敵人。
切腹不是你想切就能切的,這是武士階級才有的福利,一般小老百姓想切都沒路子。而且,武士一旦切腹,生前無論做過什麼,都一刀勾銷,妥妥的洗白神器。
這項洗白神器到底是哪個人才發明的呢?
傳說在平安時期,有個叫藤原義的貴族,白天人模人樣,晚上殺人越貨。東窗事發後,被官兵圍捕,自知難逃一死,乾脆當著一幫子人的面切開肚皮,臨死前還把內臟掏出來扔向官差。在場的人哪見過這陣仗,一個個服氣的一塌糊塗。這個殺人犯才是切腹之祖。
到了平安末期,源賴政在宇治川戰敗,為掩護領導跑路切腹自盡。他自己肯定想不到,這一切,切出了格調。之後的500多年,高階武士一個個有樣學樣,切腹也就成了一種武士文化。
到了江戶時期,受「葉隱」薰陶,切腹簡直成了武士圈的家常便飯。他們戰敗了切、引責了切,殉葬了切、冤枉了切,搏出位也切,巴不得切個三生三世。多任性!
他們還搞了套切腹儀式。為了死的舒坦點,安排個親朋好友當介錯人,在完成切腹後幫忙砍頭,給個痛快。
他們切腹前也不馬虎,一般要先洗個澡,再穿的一身白,寫好遺書還要喝點小酒吃點小菜,最後與介錯人商量好什麼時候補刀,就可以上路了。切腹的刀也有講究,刀柄要裹上白布,避免手滑,還能吸血。
為了防止切腹人中途認慫,日本人還搞出了一個「扇切」。怕痛的只要拿起扇子象徵性比劃一下,身後的介錯人就會幫忙一步到位。
在日本,能當介錯人是很光榮的事,一般只有劍術高手才能攬這活。不過也不是沒出過洋相,當年三島由紀夫切腹那次,他的介錯人硬生生砍了N刀都沒成功,最後換了個人才算了結。
明治維新後,武士階級被取締,切腹的也少了。不過二戰後,不少打了敗仗和信念崩塌的馬鹿又祭出了切腹大法。
雖然現在日本人很少切腹了,但還有加班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