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勝利者效應:讓孩子獲得「成功感」尤為重要

2020-12-23 萌萌mm醬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孩子學校開展了一次家長會活動,邀請所有的父母參加。在家長會上,班主任也大致地說了每個孩子在這一學年的表現,其中,他也講到了一些相比上學期有些退步的孩子,並積極地勸慰孩子的父母說:"我們常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孩子的失敗也不算什麼大事,只有在失敗中積累經驗,終究會獲得成功的!"雖然班主任說的也很多道理,但是今天尼莫媽媽想要跟父母們介紹另外一種觀念: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為什麼說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呢?想必有很多的父母對此有很大的疑問,其實,這句話主要是來自於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所提出的"勝利者效應",一次次的成功幫助孩子的內心建立起"成功感",由此促進孩子不斷地前進,獲得更大的成功。

一、"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俗話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在失敗的經歷中積累經驗,能夠不斷地促進我們的成功,這句話意味著我們在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要學會坦然面對,迎難而上,勇敢嘗試和接受挑戰,不要被失敗所打倒。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父母將至這句話作為教育孩子的方法,當孩子失敗的時候,以此來鼓勵孩子。

然而,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和她的團隊在研究中卻發現一個不同尋常的道理,他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一個又一個的小成功不斷地堆積起來,才更加有助於一個大成功的實現。

去年的8月份,胡海嵐教授的名字出現在中國國家科學院所公布的新增的一批院士候選人名單裡,並且人民日報對她的評價也是非常高:亞洲第一人!新聞一出來之後,許多的網友們也在網上紛紛評論和讚揚胡海嵐教授,稱她為:"實力顏值雙爆表!"對胡海嵐教授的這個高度評價是無可厚非的,在2017年,胡海嵐就和她的科研團隊研究並且發現了"勝利者效應"這一心理學概念的,她的這項研究成果甚至登上了全世界頂尖的科學雜誌《Science》。

二、懂得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獲得"成功感"

所謂的"勝利者效應"指的就是:如果一個人能夠先戰勝一個相對自己比較弱的對手,那麼之後在面對強大對手,戰勝他們的勝算往往會比剛開始就直面強大敵人更多。"關於這個發現,早在1961年的時候,就有科學家將蟋蟀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他們將蟋蟀兩兩放在籠中進行對戰,經過一段時間後科學家們發現:獲得勝利的蟋蟀,總是能夠接下去的戰鬥中繼續獲得勝利,而輸的蟋蟀也總是"一路輸"到底。

後來,胡海嵐教授也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這一現象背後所表示的生物機制:生物的大腦皮層中某一神經環路,在"勝利者效應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獲得勝利的時候,這個神經環路的突觸連接程度會明顯加強,從而會進一步地影響其後來的表現。他們利用了小白鼠進行實驗,人為地加強小白鼠大腦中相關組織的連接程度,進而發現它們會更加積極地進入戰鬥的狀態。並且在一次次的"逆襲"之後,他們發現當沒有外界人為的幹涉,本身能力較弱的小白鼠同樣也可以戰勝強大的對手。也就是說"我們勝利的經歷可以改變我們身體內在機制,從而為我們自身形成更有利於再次獲得勝利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們也要學會巧用"勝利者效應"的理論,幫助孩子從一個個的小成功中取得一個大的成功。學會將成功轉化為成功之母,助力孩子做一個常勝軍!

三、巧用"勝利者效應",孩子輕鬆當上常勝軍

1、制定短期的執行目標

"勝利者效應"就是從一個又一個小小的成功不斷的積累經驗,最後促成一個巨大的成功。所以相比較於一開始就設立一個宏遠的目標,父母不如指導孩子從建立一個短期的目標開始,當短期的目標實現之後,孩子的心裡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然後再繼續的制定一個新的目標,由此才能夠不斷地推進孩子的成功。

就像"勝利者效應"原理所說的那樣:一個人勝利的經歷會改變他們身體機制,從而對其後續的經歷產生一定的影響。有一些父母在孩子剛開學之初就給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和目標,當孩子面對這些計劃的時候是不知所措的,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巨大的計劃是寬泛而不現實的,他們往往無法實現,這就會讓他們的內心感到挫敗感。

而短期目標的制定和實施,能夠讓孩子更加切實地體會到成功的感覺,這也會無形中給孩子 帶來信心和鼓勵,讓他們更加願意付出努力,只有短期目標不斷的被達成,孩子們才更加能夠體會到勝利所帶來的成就感,只有這樣"勝利者效應"也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動力。

2、將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相結合

動力可以分為"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內部動力主要來源於自身,而外部動力主要來自於外界對自己的鼓勵和支持,對於孩子來說,就主要是來自父母的鼓勵。但是,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都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內部動力",而不斷地通過"外部動力"來推動孩子,這其實是不對的。最好的辦法是做到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相結合,要如何提高孩子的內部動力呢?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誇讚方式,記得要誇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孩子的成果。這樣能夠讓孩子更加清楚地明白自己得到誇讚的原因,也更能促進孩子去努力。其次,當孩子在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要多提醒他們的進步和突破,他們更多克服困難的信心,讓他們在困難面前不退縮,不害怕。最後,父母要多關注孩子自身的優勢,切勿總拿孩子跟別人進行對比。發現孩子獨自的特長所在,並因此為優勢發揚光大,成為孩子的一個閃光點。這個做法將更好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多努力的內部動力。

3、多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

積極的心理暗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也能夠對孩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有些父母喜歡因為一點小事或者孩子的一點錯誤就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這在父母看來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殊不知這可能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不能採用"刻板印象"的教育,要知道"成長性思維"可以說是是"激活大腦"的關鍵。父母要學會讓孩子相信,一個人的能力並不是天生就能擁有的,或者固定不變的,一個人的才華是通過後天的努力得來的的。當孩子們意識到努力才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的時候,當他面對困難時,才能給自己更多的正面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不斷成長"。所以說,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對自己形成一個正面的心理暗示,而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強化其負面的刻板印象。

我是萌萌mm醬,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石油大王」: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可以說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碗「雞湯」了,當然這裡並沒有什麼貶義。洛克菲勒曾說:「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很多時候我們把信心建立在能力,預期,希望之上,我們總是在看出事情的苗頭後,或者以自己的能力測量過事件之後,才會表露我們的信與不信,在洛克菲勒看來,這其實不是自信,這只是錯把「希望」看成了「信心」。
  • 「暈輪效應」的負面影響:孩子的「偏見」之下,從來沒有勝利者
    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暈輪效應」就是證明了這個偏見的形成,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一旦存有這種偏見,會讓孩子受到傷害,或者傷害別人。一、暈輪效應: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暈輪效應就是指我們在人際關係中以點概面的主觀印象,看到一個人其中的一個小點,就主觀認定這個人的一切。
  •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對是錯?這樣看待失敗,你會更加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我想你聽了也已經不下一百遍了吧!那麼你認為這句話到底是對還是錯呢?其實我想說的是,這句話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只是毒雞湯罷了。當然成功也是分類型的,比如一些小的成功這句話是很實用,因為在小小的挫折之後,一個人確實能夠快速找到方法,然後總結經驗,在最後獲得成功,但是將一件事情擴大化之後呢?
  • 失敗是成功之母?別開玩笑了!
    你是不是堅信:失敗是成功之母?真的,別開玩笑了。仔細想想,你真的有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到了什麼嗎?你也許學到了別再犯同樣的錯誤,但是真的值得嗎?你費盡心思避開了坑,但你有沒有發現,仍然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 用羅森塔爾效應解讀《墊底辣妹》中「自我實現預言」帶來的成功
    這部《墊底辣妹》我反覆觀看,因為在該片中我不僅學習到了關於教育孩子的真諦,更讓我從心理學角度看懂了「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重要。那究竟羅森塔爾效應是什麼?他的特徵有哪些?當這所學校的其他老師都在感慨羅森塔爾慧眼識人時,羅森塔爾解釋了其中原因,也為大家解開了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中的原理:利用權威人士的期望,改造孩子的成長之路。對於孩子來說老師就是權威的象徵,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在《師說》中寫到:「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可見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個懂得循循善誘的老師,對孩子未來人生足以產生深遠的影響。
  • 王漫妮的成功光環可以複製嗎?看懂這幾個心理學道理就行
    這一切,都是因為魏總這個權威告訴她應收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她對自己的期待也變了。 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叫做「權威性謊言」。 說的是:如果你對一些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奏效。
  • 飛輪效應:循序漸進,成功必會來臨!
    這就是「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的啟示   這一原理告訴我們,在每件事情的開頭都必須付出艱巨的努力才能使你的事業之輪轉動起來,而一當你的事業走上平穩發展的快車道之後,一切都會好起來。萬事開頭難,努力再努力,光明就在前頭。持續的改善和提升績效中蘊藏了巨大的力量。
  • 成功感,自信感和責任感,這些到底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自信心是一種很重要的性格特徵,要想使自信心得到穩定的、持久的發展,必須注意培養自已樂觀進取、堅韌不拔的性格。還有就是要具有責任感。其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來分享。就是怎樣具有成功感?成功感與自信心密切相連,一個常常具有成功感的人,做什麼事都充滿信心,幹勁十足。同樣,具有成功感的中學生,也會精力充沛地去學習,充滿自信地去生活。那麼,怎樣具有成功感呢?當然,首先是要有確立合理的目標。
  • 《當幸福來敲門》:淺析男主克裡斯獲得成功的原因及其現實意義
    二、性格特徵、人物優勢、外在動力是他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會是偶然,所有的成功都存在一定的原因,開朗熱情的性格、具備成為金融投資家的個人能力、兒子的陪伴和鼓勵,這三個因素成就了克裡斯,讓他最終獲得了成功。
  • 瓦薩比效應:難道成功的不該是我?
    簡而言之,瓦薩比效應就是:這簡單,讓我來。「瓦薩比效應」詭異之處在於,它是「老婆是別人的好」與「兒子是自己的好」的混合體。所以煤老闆搞高科技,明星投樂視。「瓦薩比效應」的殺傷力是驚人的,它不僅獵殺富人,還榨取窮人。
  • 暈輪效應:偏見之下,從來沒有勝利者
    「偏見」在哪吒這兒有了最深刻的表現,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裡,包含了一個孩子對自身經歷、遭遇所有的無奈和不服輸。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用一種印象來概括一個人呢?「暈輪效應」殺傷力大,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把孩子的一生都壓垮了。
  • 成功做事的三大必備因素,對餐飲創業者尤為重要
    想要把餐飲這件事做成功,必備的因素有很多,產品味道,品質、精準的定位,合適的位置,優秀的人才,出色的營銷……這些都缺一不可,如果讓我在其中選擇最重要的幾個,我會選擇三個:團隊,系統,以及專注。 團隊是第一要素,因為人是一切的尺度。
  • 加油吧考生瓦拉赫效應:意料中的傳奇式成功
    加油吧考生—瓦拉赫效應:意料中的傳奇式成功一、什麼是瓦拉赫效應奧託.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之路極富傳奇色彩。沿著這條路,他成了赫赫有名的化學家,而且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有優點也有弱點,他們一旦找到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 孩子遇事總是很悲觀怎麼辦?父母要了解下「斯萬高利效應」
    這樣子的情況讓我朋友覺得很難受,他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一個遇到挫折,就會一蹶不振只會逃避的孩子,但是他也不知道到底應該要如何去鼓勵他。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經常會覺得自己很失敗或不斷的去埋怨自己,甚至於只想逃避不想面對的行為,很有可能是因為斯萬高利效應的原因。
  • 用羅森塔爾效應解讀《墊底辣妹》中「自我實現預言」帶來的成功
    這部《墊底辣妹》我反覆觀看,因為在該片中我不僅學習到了關於教育孩子的真諦,更讓我從心理學角度看懂了「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重要。 那究竟羅森塔爾效應是什麼?他的特徵有哪些?幾年後,這個孩子在鈴木的指導下,成功舉辦了個人的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通過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來,孩子原本對小提琴沒有信心,是鈴木點燃了孩子的興趣,給了孩子美好的期望,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你給予孩子多大的期望,孩子就能給予你相應的回饋。在教育孩子中,我們如何利用「羅森塔爾效應」?
  • 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如何表達
    有小夥伴問機農,「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如何表達。其實這個句子的表達也挺簡單的,它就是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機農對「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的理解是,我們要在失敗中可以總結經驗教訓,避免自己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樣來使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然後一步步走向成功。那麼今天機農就緊扣主題來分析一下Failure這個單詞。單詞failure表示失敗,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單詞總共由兩部分構成。
  • 「國產芯」從漢芯到紅芯:失敗是成功之母,失信是滅亡之路
    然而反轉來得很快,隨後就有人發現,紅芯宣稱的自研瀏覽器內核實質上還是谷歌的Chrome內核,相比於2003年開始造假直到2006年才被揭發的造假「漢芯」處理器來說,紅芯這次的造假更敷衍了。「漢芯」至少還花費力氣自己「打磨」處理器——花價錢從國外買來處理器,僱人將晶片表面的原有標誌用砂紙磨掉,然後加上「漢芯」標誌「研製」而成。
  • 《終極鬥羅》「偷家成功」,深紅之母,突破神王!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分析是關於《第27冊》實體書中,實施「偷家計劃」的深紅之母,它能否成功?來和大家一起進行分析與探討!相信昨天大家應該都已經看了,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於《第27冊》實體書提前的內容簡介,也得知了,在《第27冊》實體書中,深紅之母成功地將天龍天馬兩大首座騙來到了天和星戰場,然後自己所率領的「深紅之域」竟然消失了?那麼她到底去哪裡了呢?這一點應該是很多書迷心中的疑問!
  • 如何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之所以稱之為「世俗意義上的」,是相較於人們從精神世界裡所獲得的豐富和滿足而言,因為在很多人看來,主觀的滿足、內心世界的富饒,才是人生最終極的成功。本文不對任何一種成功的定義做任何價值評判,我們的討論僅限於前一種。-如果我們把「成功學」定義為一門對成功進行研究的學問,它理應是非常有趣且實用的。
  • 為什麼第一印象很重要?社交心理學:首因效應,人們更加關注一!
    社交決定著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要想在生活中遊刃有餘,就必須要懂得社交。而社交心理學是我們掌握社交主動權的有力幫手,懂得社交心理學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都說第一印象很重要,其實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第一印象是指陌生人之間首次接觸的感覺,它決定著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大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