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夏 被蒙古滅亡時,興慶府被屠城,西夏王族幾乎被團滅

2020-11-17 騰訊網

一、解密神秘的西夏

01、他們臉色黝黑,以紅色顏料塗面,原居住在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後遷徙至內蒙古黑水古城。

公元11世紀,在祁連山麓,出現了這個由党項羌族建立的少數民族王國——大夏國。因為它位於西部,因此研究者習慣的稱之為「西夏」。西夏(1038年—1227年)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居然比遼、金享國時間還要長。

02、他們以犛牛、羊、豬為食物,不從事農業生產,也沒有徭役賦稅,崇尚武力、不設法令,作戰時集合在一起,平時不相互往來。各姓氏部落三年舉行一次聚會,殺牛羊祭祀天地。

他們都比較長壽,活到一百五六十歲很正常。近似於野蠻的生存環境,他們有強烈的復仇情緒。族內同姓禁止結婚,八十以上去世者,親人不得哭泣,但是,年輕人若是不幸去世,親屬都要嚎啕大哭。死者進行火葬。

03、党項人與中原發生關係是在北周,566年,他們發動叛亂,北周冀州刺史楊文思率兵平息叛亂。隋大業末年,甘肅、四川等地

的党項諸族強大起來,他們的強大也是有賴於中原王朝的力量。

唐李世民採取對少數民族額度招撫政策,632年人口達到了三十萬,形成了八個部落,以拓跋氏勢力最為強大。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佔據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封定難節度使、夏國公,世代割據相襲。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

04、他們先投靠遼國,後又投靠大宋,夏毅宗與夏惠宗時期,夏廷對內大興儒學,提倡漢文化與技術,廢行蕃禮,以漢字為基礎,創立西夏文字,改用漢儀。1115年金朝興起,三國鼎立的局面被破壞,遼朝、北宋先後被滅,西夏經濟被金朝掌控。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並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

05、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元昊在位時,頗具成就,但是,生性多疑,殘暴,好殺戮,即位後,將曾經密謀殺他的母族衛慕山喜一族溺死河中,包括自己的母后和妃子。他驕奢淫逸,最終慘死在自己兒子的刀下。

當然西夏的滅亡,還有一個與女真一樣的原因,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自己還不夠強大的情況下,過度的學習了漢文化的儒性,喪失了他們瘋狂的野性,最後於1227年亡於蒙古的鐵騎之下。不過的它不斷強大,使得西部各政權和民族的不斷統一,為元朝中國的大一統做了嫁衣。

如今,僅剩西夏王陵,還彰顯當年的魅力!

二、西夏被蒙古滅亡時有多慘烈?興慶府被屠城,西夏王族幾乎被團滅

公元十三世紀初,蒙古崛起於漠北。乞顏部梟雄鐵木真在用武力統一蒙古高原諸部的同時,開始向外擴張。

鐵木真被蒙古諸部豪酋推為成吉思汗後,將徵服者的目光掃向蒙古草原之外的異邦。

西夏是由党項人(羌人一支)建立的小國 。其地包括今天的寧夏、陝北 ,以及甘肅、青海之一部分,和蒙古高原隔著一道雄奇險峻的賀蘭山。

1205年,蒙古軍搗入夏境,一舉攻陷力吉裡寨;蒙軍經過落思城時,攻城不克,遂縱兵大掠人畜,破壞很大。蒙軍退去後,夏桓宗李純佑下旨命各地修復被蒙軍搗毀的城堡,並大赦全境,改國都興慶府為中興府(今寧夏銀川)。

1206年,鎮夷郡王李安全發動政變,廢黜了夏桓宗純佑,自立為帝,是為夏襄宗。

這年秋天,成吉思汗再次發兵侵夏,蒙軍攻破斡羅孩城,燒殺搶掠,擾動極慘。次年2月,蒙軍滿載虜獲,主動北撤。

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縱兵攻夏,蒙古騎兵狂飆突進,速度奇快,很快越過黑水城,殺至斡羅孩隘口。

夏襄宗以皇子承禎為元帥,大都督高逸為副帥,統兵抵抗蒙軍入侵,卻被打得大敗虧輸,高逸被蒙軍擒殺。蒙古軍勢如破竹,很快進逼中興府的外圍要隘克夷門。夏襄宗命西夏名將嵬名令公率軍增援,再次被蒙軍擊敗,嵬名令公兵敗被俘。

蒙古軍乘勢圍攻中興府, 並決堤引黃河水衝灌淹城。大水洶湧而來,眼見城池將破,剛好外堤潰壩,大水反淹蒙古軍,很多軍士被溺斃,蒙軍遂被迫撤圍。

老天雖然幫忙解圍,但夏襄宗仍然被嚇破了膽。蒙軍撤走後,他主動獻出一個女兒給成吉思汗,並表示願意做蒙古人的附庸。

之後,西夏依附蒙古,並隨蒙古攻金,雙方屢起戰端。1211年,齊王李遵頊廢黜襄宗,自立為帝。是為夏神宗。

自公元1211年神宗遵頊即位以來,一直採取親蒙仇金之策,乘蒙軍連年伐金的機會,西夏也多次出兵攻佔金國土地,金國在抵禦蒙古入侵的間隙,也不時分兵回擊趁火打劫的夏軍。

夏、金你來我往,不時交手,時間一長,雙方均感疲憊,故而兩國朝中都有議和的呼聲。

另一方面,蒙古貴族幾無停歇的發動對外戰爭,目的是搶掠更多的人口、財富以滿足其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蒙軍每次出徵,都要徵調夏軍隨徵,時間長了,面對蒙古日益頻繁的徵調,蕞爾小國西夏開始吃不消,漸覺不堪奔命, 神宗也經常表露出不滿的情緒。

1211年秋,成吉思汗開始西徵中亞古國花剌子模。蒙古大軍出徵前,徵調哈剌魯、阿力麻裡、畏兀爾、西夏等部軍從徵,夏人早已不堪其苦,於是明確表示拒絕。

面對西夏拒絕出兵隨徵,成吉思汗惱怒不已。但蒙古軍西徵已如箭在弦,他只好暫時按捺住這口氣,隱忍不發,想著待西徵凱旋後再出兵教訓這不聽話的小弟。

蒙古軍西徵歸來,第四次殺入西夏。蒙軍這次侵夏帶有報復性質,沿途大肆殺戮 、搶掠,所過無不灰飛煙滅。

剽悍的蒙古騎兵很快突破西夏防衛,一直打到中興府(亦稱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城下,並再次將城池團團包圍起來。

夏神宗遵頊命太子德任留守 ,自己逃奔西涼,並派使者向蒙古人乞降。蒙古軍此番攻夏,本為威懾與懲罰,並無意久留,見夏主求和,遂又一次主動撤圍而去。

後來西夏朝中反對親蒙伐金的大臣愈來愈多,悍臣阿沙敢不就是這一傾向的代表人物,夏神宗遵頊則患得患失、搖擺不定。

蒙古軍退走後,夏神宗企圖聯金抗蒙,金人吃夠了夏人反覆之苦,堅決不許,神宗又圖謀聯宋攻金,但朝臣們意見不統一,爭持不下。

1223年,夏神宗派太子李德任率兵伐金。李德任頗有見識,力主結好金國,拒絕受命。神宗大怒,廢黜德任的太子之位,隨即將皇位讓與次子李德旺,自己做了太上皇。

夏獻宗李德旺即位後,力主聯金抗蒙。夏軍沿賀蘭山布防,嚴密監視蒙軍動向。

1224年秋,蒙古名將木華黎之子、元帥孛魯奉成吉思汗令率大軍攻夏,一舉攻克銀州(今陝西榆林橫山縣), 陣斬夏兵數萬,擄走大小牲畜數十萬頭,俘虜西夏監府塔海,孛魯撤走時留部將猛哥不花鎮守其地各要隘。

夏獻宗德旺害怕蒙古軍捲土重來,派使臣去孛魯軍大營請降,並保證送子為質,但事後又反悔,不僅拒絕送質子,還秣馬厲兵,仍欲抗擊蒙古,終於釀成滅頂之災。

1226年秋,成吉思汗集結大軍,準備攻夏。蒙古軍兵分兩路:一路經畏兀爾境(今新疆東部)東進,相繼攻取沙、 甘等州,直逼西涼府;另一路由成吉思汗親率,從漠北南攻,先後攻克黑水城、斡羅孩城,並越過賀蘭山缺。

7月,成吉思汗率蒙軍主力與西路軍會合,一舉攻陷西涼府。力主抗蒙的阿沙敢不有勇無謀,被蒙軍擒殺,跟隨他的軍民全部被俘。

打肅州時,西夏守城將士拒不投降且堅決抵抗,並重創蒙古軍。成吉思汗恨肅州軍民長久不降,還拼死抵抗,破城後下令屠城,城中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僅106戶手藝人得免於死。

見蒙古軍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夏獻宗德旺驚懼而死,侄兒南平王李晛繼位,是為夏末帝。

蒙古軍橫穿沙陀,攻取應裡(今寧夏中衛)等州縣。11月,蒙軍攻克靈州(寧夏靈武)後,開始圍攻夏都中興府(銀川)。

1227年初,成吉思汗料到中興府指日必下,於是只留部分軍隊繼續圍攻,他自己率大軍搗入金國境內,連破洮、河、寧三州,又攻下信都府、德順州。入夏,他率軍退出金境,入六盤山避暑。6月,出六盤山繼續南進,到秦州清水縣(甘肅天水境內)時患病(一說被西夏王妃咬傷)。7月,成吉思汗病亡。臨終遺言:秘不發喪,勿使敵知;攻下中興府時,立刻將西夏王和城中居民全部誅滅。

中興府被蒙軍圍攻長達半年,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又發生了強烈地震,房倒屋塌,死傷慘重,走投無路的末帝李晛只好遣使乞降。他獻城投降後立刻被蒙軍處死。蒙軍入城後開始屠城,西夏王族拓跋氏(後被李唐朝廷賜姓李)宗族基本被屠戮殆盡,城中軍民也慘遭殺掠,蒙軍統帥本欲殺盡所有居民,幸有人極力勸阻,才沒有被殺絕。但蒙古軍並未善罷甘休,而是縱兵大掠,大肆燒殺搶劫,西夏境內到處殘垣遍地,白骨蔽野。蒙古軍還將西夏王陵搗毀,以絕其「龍脈」 。遭此劫難,党項人徹底消失在歷史烽燧深處。在宋、金、蒙古三強夾縫中頑強生存了190年的西夏王國,至此(1227年)名實俱亡。

三、長達二十二年的蒙古滅西夏之戰,興慶府被毀,党項人滅族

蒙古人討厭西夏有二個原因,其一稱西夏「惡其狡詐多變」。

因為西夏國曾企圖趁成吉思汗西徵之際,聯金反對蒙元帝國。其實這種做法對西夏來說是很平常的手段,在西夏立國189年的歷史中,西夏政權,從其自身利益出發,不斷地利用遼宋、遼金、金宋的政治矛盾,周旋其中,或戰或和,反覆無常,從中撈到不少好處,所以一再的故技重施。

比如,金滅北宋,西夏就趁火打劫,縱兵千裡,擴張了自己的地盤。這對西夏來說是生存之道。然而對蒙古人來說,西夏人使人厭惡,是一個狡詐之徒。其二,成吉思汗在徵伐西夏的時候,病死。蒙古人於是把怨恨指向了西夏。

1205年,蒙古第一次攻西夏,主要以掠奪為主。

1207年,蒙古軍又大舉攻夏,破兀剌海城(今內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南)而還。

1209年,蒙古第三次攻夏,兵圍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西夏求和。

1224年,蒙古又發兵攻夏,並攻佔銀州(今陝西米脂西)。

1226年,蒙古發動大規模的滅夏之戰。這是蒙古對西夏的最後一戰。十一月成吉思汗圍攻西夏北方重鎮靈州。嵬名令公率10萬大軍在靈州城西黃河沿岸抗擊。蒙古大軍圍攻靈州必先渡河。

此時,千裡黃河,朔風成冰。兩軍在冰封的黃河上布陣列戰。堅硬的冰面上,西夏軍隊士氣高昂、以一當十,奮勇拼殺。雙方在冰上的戰鬥天昏地暗,血流成河。隨著時間的推進,蒙古騎兵的優勢開始顯現。西夏步兵終於支撐不住,最後陣型出現缺口,兵士潰散,10萬大軍被蒙古軍斬殺殆盡,靈州由此失守。

1227年,西夏中興府,被圍困了半年之久,城內瘟疫流行。中興府糧盡援絕,軍民多患病,已失去了抵抗的能力,西夏末主走投無路之下,向蒙古投降。

之後蒙古人遵照成吉思汗的遺囑,將投降的末帝殺死,屠殺城內所有軍民,毀掉城池、宮殿、文牒,夷滅中興府。後又率軍踏平賀蘭山上的行宮和西夏王陵,党項族在蒙古的屠刀下被滅族。

相關焦點

  • 西夏党項人現在是哪個民族?
    西夏國是党項族當年在西北地區所建立的一個少數民族割據政權。自從1038年建國到1227年被蒙古所滅,國祚190年,傳十位皇帝。當年西夏國土面積最大的時候曾覆蓋了現在的寧夏,甘肅,內蒙,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常年與北宋發生戰爭。儘管西夏的國土和北宋不在一個量級,但兩者打仗一般平分秋色。
  • 神秘的西夏~
    一個篤信佛教的國度為何這般驍勇善戰,曾一度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停滯不前,也讓「上帝之鞭」(歐洲人驚恐的將成吉思汗稱為「上帝之鞭」)成吉思汗魂斷六盤山!    一個唯一沒有被正史提及卻真真切切存在的神秘國度,是宿命的安排還是後人刻意的忽略?
  • 西夏被蒙古吊打,作為宗主的金國為何選擇見死不救?
    於是蒙古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西夏,西夏瞬間陷入了極端危險的境地。雖然蒙古大軍只是來搶劫,或者說只是來試探下,但是騎兵的機動性太強,一旦發現敵方的弱點,那麼這種試探就會成為志在必得的進攻,最後是慘無人道的屠城。所以西夏在面對蒙古大軍,一方面進行堅決抵抗,另一方面急忙向宗主國金國求援。
  • 西夏與蒙古硬抗22年,為何歷史沒有記載?全因成吉思汗死的太屈辱
    說起西夏,想必許多人是通過電視劇才知道有這麼一個國家。在歷史上,雖說,西夏並不如同時期的宋、遼、金知名,但是,在後來的二十四史中,同時期的朝代皆被編冊成史,唯獨西夏沒有入選,這實在令人有些詫異,難道古人覺得西夏可有可無?又或者是另有原因?據其他史料記載,西夏並算不得弱小,曾經面對勢不可擋的成吉思汗時,硬抗了二十二年才被滅國,這在當時可是頗為了不得的大事件。
  • 金敗之時蒙古對其殘忍殺戮,滅宋時為何善待宋人?
    公元1233年之時,宋朝與蒙古軍聯手滅金,此時南宋派出大將孟珙與蒙古軍將領塔察兒匯合,與其率領的蒙古大軍將金哀宗圍困至蔡洲城中,次年順利破城。按照蒙古軍一直以來的徵戰慣例,攻城之後是要進行屠城的,也就是將城中老少婦孺及敵軍全部殺死,以除後患,但是在耶律楚材的極力勸說之下,蒙軍將領決定只殺金國宗室之人。滅金之後蒙古軍又轉而對南宋展開攻勢,不久南宋滅亡,但是在擊敗了南宋之後對其宗室之人卻沒有進行任何的殺戮,這到底是為何?這一點還要從蒙古軍對金人如此殘忍的做法開始分析。
  • 央視紀錄片《神秘的西夏》魅力來襲
    《神秘的西夏》共有10集,每集50分鐘,這是以電視紀錄片的形式對西夏文化最全面、最綜合的一次展現。在中國「二十四史」中沒有西夏史,但在不足200 年的時間裡,西夏所創造的文化卻燦爛奪目。西夏是由党項羌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其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中國寧夏全部、甘肅大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和內蒙古西部地區。
  • 鐵木真帶蒙古主力西徵,跨度長達7年,金和西夏為何不端他老巢?
    經過一系列戰爭統一蒙古諸部,於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後來他的孫子忽必烈創立了元朝。金國、西夏、南宋、大理國等政權,悉數都被蒙古所滅,南宋和大理不用多說,本來就受制於金國和西夏,防守都難,無力北徵。那麼尚有精銳騎兵的金國和西夏,為何不趁鐵木真西徵時端他老巢呢?
  • 雄踞河西走廊一百多年,為什麼西夏沒有修史書
    而西夏一直奉行孤立主義,不願意把自己和中原文明王朝靠攏,據考古發現,西夏可能自始至終文明程度都處於農奴社會。復原後的西夏人第二、整體上西夏是個小國。西夏、金國、南宋對峙圖第三、西夏盛行神秘主義。不管是我們現代人還是西夏所處的時代,西夏都有明顯的神秘色彩,比如西夏王族自稱是鮮卑拓跋氏後人,但更多的證據顯示他們實際上是党項族(羌族的一支)人,西夏沒有史官,內地人對西夏的了解多來自於傳說,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西夏人都在刻意的製造神秘,這樣做有利於維持自己的統治,西夏人還有自己獨特的文字系統,西夏的國王死後葬入獨特的金字塔……西夏金字塔第四、西夏惹了不該惹的蒙古。
  • 再現「失落的文明」——大型紀錄片《神秘的西夏》
    《神秘的西夏》以近些年對西夏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以西夏王朝從興起到滅亡的發展過程為歷史線索,運用當今最先進的電視表現手段
  • 虛竹、天山童姥、李秋水……神秘的西夏陵藏著你我心中的武俠夢
    都說雁過留痕,但西夏的一切總是那麼神秘。但正是這份神秘,像旋渦一般在冥冥中吸引著人們去探尋。在搜城君心中,親自去一趟寧夏是一直以來心中的夢想——在西夏王陵旁憑欄弔古,穿越時空,感受党項族歷代英雄的氣概、梁太后親自上戰場指揮戰鬥的絕代風華。
  • 紀錄片《神秘的西夏》1—10全集
    什麼人能夠重創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抵擋成吉思汗徵服腳步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第二集:《高原的孩子》這是一群高原的孩子,高原給了他們強健的體魄,堅定的意志。在血與火的磨練中,他們長大。為了生存,他們不斷地遷徙。為了心中不滅的夢想,他們不屈不撓。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駕崩原因令人臉紅,疑似被西夏王妃咬斷身體
    西夏國的滅亡西夏國,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其實西夏國在北宋時期便存在了,當時與中原的宋朝和北方的遼國,同時存在。因為國家小,所以不為後人所知,西夏國雖然國家很小,但是軍事實力卻不弱,當時西夏和宋朝、遼國摩擦不斷。
  • 西夏何時出現的,西夏皇帝是拓跋氏之後,為何姓李?
    在北宋和遼朝的雙雄對峙中,位於遼朝以西、北宋西北的西夏是個不容忽視的強勢存在。有人說遼朝之於北宋是戰略壓力,西夏之於北宋則是巨大的戰術壓力。西夏的國力滅不了北宋,但能夠給北宋每天都添點噁心。
  • 西夏都城堅不可摧,成吉思汗想到一妙計,結果讓蒙古騎兵損失慘重
    李安全:西夏皇帝。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時,發生了一件天崩地裂的大事。如果成吉思汗的計謀得逞,那麼,中興府很有可能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慶幸的是,成吉思汗這個計謀不僅未對中興府造成任何傷害,還讓他的蒙古騎兵損失慘重。
  • 一頁風雲散--發現西夏【完結篇】
    蒙古使臣說,他們派去花剌子模的貿易代表團被花剌子模人誣陷為間諜,貨物全部扣下還團滅了整個代表團,他們的大汗鐵木真要和花剌子模人決一死戰,希望夏國遵守和蒙古的盟約派兵相助。  那時,夏國的皇帝還是遵頊。遵頊聽了蒙古使臣的要求之後沉默不語。
  • 蒙古帝國橫掃歐亞,長驅直入打進歐洲,近乎完美的世界徵服者
    歷史發展到了宋朝中後期,原來一直對宋朝虎視眈眈的遼國被後起之秀金朝所滅,緊接著北宋被南下的金朝順道滅掉,緊接著南宋建立,但之後的戰爭一直僵持不下,沒有什麼實際性的進展,隨著歷史的推移,南宋依然健在,金朝的統治危機到來,遠在金朝大後方的蒙古部落覺醒,就像是當年崛起的金朝一樣,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 【西夏●党項 】武威西夏歷史文物展(一)大夏輔郡——三代畢世謀涼州
    【西夏●党項 】武威西夏歷史文物展(一)大夏輔郡——三代畢世謀涼州 2020-02-27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集歷史紀錄片《神秘的西夏》全集視頻分享
    圖註:紀錄片《神秘的西夏》宣傳海報一、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介紹:
  • 西夏黑水城神秘消失,背後究竟隱藏什麼樣的驚天秘密?
    黑水城始建於公元11世紀初,是西夏王朝設在北部邊境的一座重要的軍事城堡,也是西夏十二軍司之一黑山威福軍司的治所,故又有「威福軍城」之稱。城堡早在西夏王朝正式建國以前就已建成。在西夏建國以前,黑水城一帶就已有大量居民,在這裡耕耘牧獵、繁衍生息。西夏建國後,為了加強這一地區的管理,以防東面遼國和漠北蒙古的侵入,西夏王朝曾先後調集兩個統軍司來駐守黑水城及整個居延地區。並將大批人口遷到黑水城一帶定居,讓他們在當地屯墾造田、生產糧食,以滿足大批軍民的生活需要。
  • 蒙古滅金後幾乎殺光金國皇室,為何在滅宋後,卻善待宋朝皇室
    蒙古人殺光金國皇室,最終在滅南宋以後,卻把南宋皇室保留了下來,幾乎沒有殺過。這個問題,確實有些讓人費解。這看起來有些不太符合蒙古人的做事風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蒙古滅金)分析一下,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蒙古攻打金國和南宋,目的不一樣。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從蒙古崛起,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金國對蒙古人的殘害,對成吉思汗祖上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