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長毅:金融科技監管應加強國際合作(2019年)

2020-12-27 新華網北京頻道

世界銀行中國局高級金融專家邵長毅發言

  6月28日,由經濟參考報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建設銀行、平安普惠共同主辦的「2019普惠金融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在當天下午的「普惠信貸·聚合發展」專業論壇上,世界銀行中國局高級金融專家邵長毅為大家提供了普惠金融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研究視角。

  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來推動普惠在各個國家都有進展,金融科技對普惠的好處有幾個方面:一是能打通「最後一公裡」,比如,很多過去金融服務不到的地方現在通過一個手機就能解決,金融科技能夠切實提高金融的覆蓋率;二是能降低風險管理的成本,好多事情做不了就是因為成本高。

  他同時表示,金融科技促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但是現在金融科技領域也出現了一些風險事件,這並不只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實際上其他國家也有。他也將國際上目前正在討論的一些關於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的監管的動向和研究成果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他表示,最近世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巴黎出了一個「巴黎協議」文件,主要是就現在金融科技和數字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探討的核心問題和方向。一是要為其發展創造好的條件,創造一個包容的環境,推動其平穩的發展;二是要加強國際合作,因為有些問題不止涉及到一個國家;三是監管框架既要包容也要具備活力,國內目前在金融科技領域有一種監管沙盒的機制,讓部分創新集中在一定範圍內;四是對風險事件的處理。

相關焦點

  • 汶萊央行官員表示應加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
    新華社斯裡巴加灣市12月10日電(記者薛飛)汶萊金融管理局(央行)官員日前在一個金融科技研討會上表示,在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的同時,應加強監管力度,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汶萊內政部長、汶萊金管局董事會副主席阿布·巴卡爾在研討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汶萊金管局一向支持金融科技的發展,同時也很重視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風險,並為此專門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箱,以便對金融科技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進行嚴格測試和驗證。
  • 創新監管策略,構建金融科技生態治理體系
    金融科技具備網際網路平臺的網絡效應特徵,消費者是帶來網絡效應更高的一邊,其規模的擴大能吸引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方的加入,乃至吸引新用戶的加入。因此,金融科技平臺往往通過紅包補貼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加入,以獲取消費者將帶來的價值。  第四,開放性。從生態系統理論來看,金融科技的發展具有生態化的趨勢,推動產業合作共贏、利益共享。
  • 金融科技、數字普惠金融與國家金融競爭力
    在全球金融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國加快發展數字普惠金融,並從國家層面制定發展戰略。中國應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國際金融治理的話語權,構建數字普惠金融的長效監管機制,大力建設數字普惠金融基礎設施,進而提高中國金融業的全球競爭力。
  • 金融科技將走向何方?聽聽來自中關村金融科技論壇年會聲音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副秘書長龐魁霞認為,國際金融>科技的發展需進一步研製金融科技的發展標準,加強推動企業與政府監管部門的交流與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凝聚各國和地區的力量,共同推動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合作。
  • 金融科技「監管沙箱」一周年:穩推進與控風險
    自2019年12月底北京率先開啟創新監管試點後,目前中國版金融科技「監管沙箱」已試行一周年,除了試點項目不斷擴容,試點地區也已全面鋪開。12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從這一年試行情況來看,作為監管創新工具,金融科技「監管沙箱」穩步推進,從事前、事中、事後有一系列流程規範,同時,「監管沙箱」也強調嚴控風險,在風險防範和風險補償機制上不斷優化。
  • 千順陪您了解各國金融監管科技要聞
    (2020年11月5日,MAS網站)【瑞士成立綠色金融科技網絡】2020年11月3日,瑞士聯邦國際金融秘書處( State Secretariat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e,簡稱SIF)與多領域行業代表共同啟動了「綠色金融科技網絡」(Green Fintech Network
  • 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開啟,趣店開放平臺迎更大機遇
    近日,央行營業管理部網站向社會公示2020年第一批6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這意味著中國版「監管沙盒」有了實質性進展。試點項目代表了目前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主流方向和先進成果,具有技術先進、場景普適、示範性強等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6項創新應用產品中,有2項創新應用是持牌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的創新項目。未來金融科技企業和金融持牌機構的合作創新或將成為趨勢。業內人士分析稱,金融科技企業有場景,持牌機構有資金有牌照,這種合作將是未來的一個比較普遍的模式。
  • 劉勇:推動金融科技的應用,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
    截至目前,中關村吸引聚集了約500餘家典型金融科技企業;其中,獨角獸企業有8家,上市企業25家。2019年25家北京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營收共計1152.28億元,成為綜合優勢領先的金融科技發展區域,在今年上半年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北京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 對金融創新加強審慎監管,讓「假的」永遠真不了!
    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對金融創新加強審慎監管的政策導向,這是保證我國金融業穩定發展的最重要一環。金融創新是把雙刃劍,良性發展乃提高競爭力之根本,反之則將加大惡化市場風險。金融創新監管,正是為金融行業真正創新業務的有序開展構建規則。通過加強監管,用合規合理的理性管理與糾正,促進各金融板塊與領域百舸爭流,建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於我國金融業保持優質發展、切實服務於實體經濟具有保駕護航的作用,同時也真真正正地保護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專訪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發揮上海優勢,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在國家戰略驅動下,經過多年積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機構體系、金融服務水平、金融發展環境、金融雙向開放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步。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85%以上的直接融資總額來自上海金融市場。今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有望超過兩千萬億元。滬港通、滬倫通、債券通及黃金國際板等在滬啟動。
  • 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8% 360金融關注監管動向持續發力科技升級
    另外,繼二季度金融科技服務營收佔比較大和機構資金佔比大幅提升,助貸業務進程加速之後,在這一季度中,應收貸款預備金和融資收入分別成為增長速度上比較亮眼的數據。彼時,360金融CEO吳海生也表示,業務持續在多方面的穩健增長的同時也將繼續推進科技升級戰略。淨利潤同比去年增長18%11月27日,360金融發布了未經審計的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 外灘金融峰會三大關鍵詞:開放、科技、生態
    文 | 宋瑋(某金融機構宏觀研究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肆虐全球,觸動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格局深刻調整。在此背景下,定位「非官方」、「國際化」、「專業化」的外灘金融峰會於2020年10月23-25日在上海舉行。
  • 金融科技「監管沙箱」一周年:擴容風控進行時
    12月25日,央行營業管理部官網公示了2020年第三批5個擬納入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創新應用,分別為光大銀行申請的「光信通」區塊鏈產業金融服務、農業銀行(港股01288)「鏈捷貸」產品、民生銀行(港股01988)與北京逸風金科軟體有限公司推出的「基於物聯網技術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以及北京融和雲鏈科技有限公司與平安銀行北京分行推出的「基於區塊鏈的國家電投供應鏈金融平臺」、北京中科金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浦發銀行北京分行推出的
  • 網絡小貸新規逼近 金融科技三巨頭「十字迷途」
    2019年和2020上半年,直接銷售費用增幅分別為78%和41%,合作渠道費用增幅分別為111%和51%。公司獲客成本費率呈上行趨勢,信貸業務獲客成本/零售信貸促成服務費從2017年的 15%提升至2020上半年的28%。
  • 深化滬新金融合作,浦發銀行與星展銀行籤署《金融科技合作備忘錄》
    12月11日,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和星展銀行在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金融科技合作備忘錄》,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潘衛東、星展集團中國區總裁葛甘牛分別代表雙方集團籤署協議。
  • 睿智合創: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9地各有特點,銀行佔主導
    成都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信息表     為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探索設計包容審慎、富有彈性的創新試錯容錯機制,劃定剛性底線、設置柔性邊界、預留充足發展空間,努力打造符合我國國情
  • 花旗展望2020:看好金融科技發展
    花旗在2019年多次強調,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近期可能出現衰退的擔憂可能過度。花旗預計,明年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僅為30%。2020年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依然是消費者支出。而隨著飛機和汽車製造業逐步恢復,投資對於明年上半年經濟增長也將有明顯拉動作用。具體來看,花旗認為,2020年美國就業增速會放緩,但無需過度擔憂。
  • 國際監管動態:韓國下調貸款利率上限,阿聯、新加坡陸續推出科技...
    ,並支持向可持續經濟的過渡;加入國際可持續金融平臺擴大金融科技領先優勢:英國政府將針對相關穩定幣計劃推出一種監管模式,確保其像其他支付方式一樣滿足最低監管要求;英國財政部和英格蘭銀行將繼續推進相關工作,以考慮英國央行是否以及如何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作為現金補充打造開放創新的監管體系:加強國際合作,改革英國上市制度
  •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在滬舉行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12月17日,以「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服務」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在上海開幕。本次論壇由金融時報社、中國銀行業協會、國際銀行業聯合會、國際資本市場協會聯合主辦,金融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邢早忠主持開幕式,會議為期兩天。
  • 穿透式監管持續滲透,金融反腐不斷加碼,從不平靜到不平凡,細數銀行...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 科技金融說(ID:tjf1314996),作者:圈圈時光總是在悄然之間便輕輕流過,轉瞬之間,2019年已接近尾聲。回顧2019年的銀行業,依舊是不平靜的一年。07銀行系子公司相繼誕生進入2019年,銀行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速度明顯加快:北京銀行成立北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商銀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工銀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