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陸凱真的只是聊贈梅花給範曄嗎?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南北朝陸凱《贈範曄詩》
這一首詩我們耳熟能詳,說的是。南北朝的陸凱和範曄,兩個人交好。在春天之前,江南梅花打苞,而北國正是一片風霜。陸凱託驛站的人員專門送了梅花到長安,並寫下這首詩,有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含義。表示我時刻想念你,我願意把南國的春天寄給你。
那麼按照梅花開花的季節是在正月左右,梅花打苞,江南是在冬至節,可以想見這送過去的,是滿枝花苞的梅花或者樹苗。千裡之遙託逢驛使,如果不是特權階層,這郵寄費可不便宜。梅花值得他用這樣的方法送給朋友嗎,還不如送點綾羅綢緞,金銀財寶靠得住,送什麼都不如送紅包。
那麼陸凱為什麼會送梅花呢?
我們來看下梅花的歷史。梅花最早產自長江中部的原始森林,對於黃河流域來講,這是偏遠南方,那麼作為重要的調味品酸味的來源,它的果實是靠部落進貢給上層貴族的,而且在食物有限的古代,它作為祭祀的貢品和貴族的食品。而且很長時間都沒有移植成功。
古代的戰爭也常常是土地資源之戰,尤其是在諸侯分裂各自為國的時候。北方想獲得南方的資源,一靠徵服統一,二靠買賣。
春秋戰國就是這樣一個分裂的狀態,周天子徒有其名,下面的諸侯徵戰不休,估計祭祀的梅子都很難每年得到。好在不吃酸並不會死人。
漢朝《說苑》記錄了先秦諸侯國之間這樣一個故事,說越國的使臣諸發,送了一枝梅給梁國國君。這個越國是個小國,這個諸發。保持著原始聚落的衣著,不留頭髮,且身上是紋身,帶著原始風情。估計整個王國也找不出成套的禮儀衣裳,要知道這些貴族衣裳在和平年代可以由周朝奉送,戰亂時代,哪裡會張羅齊全這些?
但是我相信諸發是做了很多準備和考慮的。因為他們的物產實在是菲薄,經濟也落後,但是作為梅的重要產地,他能夠代表心意的,就是梅樹,送一枝鮮活的梅花,代表我願意將物產和大國進行結交,主動將珍貴的梅木奉上,以表示自己不自私,願意共享梅的栽培與成果。
但是梁王的大臣韓子卻惱怒了,豈有拿著一枝梅花見我家君王的道理?他倨傲阻攔了諸發的求見,說,我家大王說了,你要按照周朝正規的服飾和禮儀來,如果你這種打扮,我家大王是不見的。
真是弱國無外交。
諸發卻底氣十足,說,我們越國也是周朝分封的土地,但是沒有你們那種平原富庶,我們這裡每個人要為生存掙扎奮鬥,山中有虎,水裡有龍,我們身上變成這樣是環境造成的。如果有一天你們的使臣到我們國家來,我們的君主要求你們剃掉頭髮,身上刻紋身,然後再接見。你會怎麼想?
好在梁王聽到了這些對話,趕緊出來接見諸發,將韓子這個倨傲的大臣給驅逐了。
那麼梅花是越國的國禮送給梁國的,絕對不是因為花好看,而是這是他們認為的可以做進貢周天子的特產,苗木比果實珍貴。雖然貴族們大半有錢,以為花錢就買得到果實而輕薄了諸發的和越國的誠心。
那麼梅樹也就是這個時候被引種到北方的,有越國做原始梅花的後盾,北方也逐漸有梅樹,當然可能果實口感略有區別。但給人魚不如給人漁。這是小國的大氣和風範,不在冠戴。
這裡的梅花是平等鄭重交往的國禮。但很顯然,它險些被誤會。
南北朝時代,南北都有梅花,物不再以稀為貴,但南方的梅花無論開花還是結果都優於北方。陸凱之願意一枝梅花託驛站千裡送友,倒也不只是為了朋友那點先看到春天的閒情,而是說,不以貧富論交,我以我最好,也許是你看不上的禮物饋贈你,是君子之交如國之契,底色莊嚴。
從漢朝開始起,梅花開始增殖了觀賞價值,又以其凌寒不凋為特色,陸凱之梅花,君子永結與好,盡在其中。
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梅花或者好品種的果梅和花梅還是少見的。所以陸凱的這枝或這棵梅花,並不廉價,所謂禮重情也重。你算算路費。
所以這首詩這枝梅並非聊贈,而是鄭重如海。
隨著梅花的廣泛人工培植,到了宋朝折梅成風,城市賞梅是一種賞花時尚,李清照過年大雪邊賞梅花,邊往頭上戴,士大夫流行插瓶賞梅,今天你送我,明天我送你,梅花只是伴手禮。
這個時候聊寄一枝春或是真的,比如李清照家庭前期就比較富庶。
那麼有一個宋朝的和尚在深山裡,看到梅花,寫了這樣一首詩。
「去年今日逢冬節,撲頭撲面迎霜雪。
今年冬節又來臨,屋角梅花弄曉晴。
笑它魯史謾書雲。」[宋] 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他去年冬至的時候,撲頭蓋面的都是霜雪,而今年冬至來到這裡時,院角的梅花開放,對著早上的太陽。如果詩寫到這裡也沒事,去年霜雪壓沒梅花,今年已經看到花開,兩個冬至,跨度三年,梅花堅韌開放,怎麼不叫人歡喜?
但最後一句詩才是重點。魯史是指春秋戰國的歷史,直指當初諸發以國禮送梅花,梅花和諸發同被韓子輕薄的事件。他冷笑韓子不識梅之珍貴,當然更不懂花之高尚。
這中間是否有他自己的憤懣或者關於佛教的禪機,我們先不去研究。
那麼這個僧人是知道梅花的典故和來歷的。無論他的梅花朋友贈送插枝而活,還是他風雪有感,他對梅花都是懷著鄭重之心的。
梅是莊重之花,從古到今,在歷史長河中更有血與雪的風採,所以當代人還是要對梅花有一種鄭重,尤其是快銷時代。不要輕易將它做伴手禮,不要輕易攀折,讓它們開在自然裡,繼續見證風煙大氣的歷史和深邃真摯的人情!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