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雪 尋 梅

2021-02-17 盆景世界

隆冬到來時,

百花跡已絕。

紅梅不屈服,

樹樹立風雪。

         ——陳毅

▲臺灣唐嘉麗作品(梅)

梅開獨先天下春,花中氣節最高堅。梅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首,素以民族之魂為中國人民所喜愛。

▲浙江徐昊新作《孤山梅鶴》(綠萼梅,82×100cm)

▲臺灣梁悅美作品(野梅,樹高100cm)

國人之愛梅,愛她形神兼備,色香俱佳,獨領天下春的風姿;愛她鐵骨冰心,聖潔高雅,俏也不爭春的品格;更愛她不畏嚴寒,堅韌頑強,爭報人間春的精神。

▲江蘇揚派盆景博物館藏品《疏影》(杏梅)

梅花的觀賞價值極高,其樹姿蒼勁,花色清麗,風韻灑脫,暗香沁人,尤其當滿樹梅花傲雪開放時,即有「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佔天下春」的壯觀景象,又給人以「踏雪尋梅」的意趣享受。觀其花姿,賞其鐵骨,尚其品格,作為盆景素材,梅花亦深受盆景界人士的喜愛。

▲江蘇趙慶泉作品《疏影》(梅花,樹高85cm)

文人樹追求的是「一枝一葉見精神」,梅花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它在寒冬綻開,傲霜鬥雪,玉潔冰清,用以創作文人樹,十分理想。(趙慶泉)

▲浙江樓學文新作

「它的光輝是一種寒冷的光輝,同時,它和隱居者一樣,在越寒冷的空氣中,它便越加茂盛。它和蘭花一樣,象徵著隱逸的美。」(林語堂)

▲江蘇徐昊作品《寒梅報春》(梅)


▲徐昊作品(梅)

▲浙江樓學文作品(梅)

「折梅逢驛使,寄予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南北朝 · 陸凱《贈範曄》)陸凱曾託郵差轉寄一支早春的梅花給他的摯友範曄,並附上了這首五言絕句,從此「折梅寄友」成為佳話。

▲李家權作品《雪中爭豔引蜂蝶》(梅花,高75cm)

▲福建王念奈作品《霜風冰雪香更濃》(梅花,80×105cm)

▲王念奈作品《冬雪氣含香》(梅花,樹高75cm)

▲王念奈作品《不畏冰雪傲骨香》(梅花,飄長90cm)

▲王念奈作品《霜風雪中見精神》(梅花,樹高55cm)

宋代梅詩尤其多,梅詞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一生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只顧植梅放鶴,人稱「梅妻鶴子」,愛梅之情無出其右者。其《山園小梅》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句,至今廣為流傳 。

▲福建李承義作品《報春》(梅花,80×125cm)

▲福建葉金鑾作品《疏影倩姿含冰雪》(梅花,60×120cm)

▲浙江李榮華作品《傲骨亦情》(梅花,高80cm)

▲湖南夏慧瓊作品《紅梅贊》(梅花、龜紋石)

1950年12月,陳毅元帥一首《冬夜雜詠 · 紅梅》:「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從正面點出了梅的剛正與頑強。偉人毛澤東以他浪漫的氣質和豐富的想像揮就而成的《詠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更是將梅花高潔勵人的品格推向極至。這是用梅花精神來比擬中國革命者不畏險阻、無私奉獻的共產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是國魂。




談到梅花,不得不提的是「蠟梅」。因為都叫「梅」,都在冬春季開花,形態上也頗為相近,所以很多人認為蠟梅也是梅花,其實不然。

早在清初出版的《花鏡》中即有記載:「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其名。」蠟梅與梅花,二者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本質上的區別。

▲鄭州植物園藏品《傲雪》(蠟梅)

▲鄭州植物園藏品《吐豔》(蠟梅)

▲鄭州碧沙崗公園藏品《梅林春韻》(蠟梅)

蠟梅和梅花都是我國的傳統名花,都原產自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並且深受人們喜愛。因為大體都在冬春時節凌寒綻放,所以被人們視為高潔、堅忍的象徵,具有著同樣豐富、深厚的文化特質和內涵。

▲徐昊作品(蠟梅)

▲鄢陵花博園藏品《春色》(蠟梅)

然而在本質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從植物學上來講,蠟梅與梅花既為不同科,也不同屬:蠟梅屬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枝叢生,而且枝直立,根莖部很發達,呈塊狀;而梅花則屬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有主幹,可高達數米,枝條常有枝刺,除直枝外,還有垂枝,扭曲枝,樹冠呈不規則圓頭形。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描寫過蠟梅,「此物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鄭州植物園藏品《梅溪春韻》(蠟梅)

從花色來看,蠟梅花以蠟黃色為主,而梅花開白、粉、紅色的花。

▲鄭州植物園藏品(蠟梅)

從花時來看,蠟梅一般在農曆臘月開放,而梅花則是開在初春。也就是說,蠟梅一般會早於梅花開放約兩個月左右。因蠟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隨著整個冬天,故又名冬梅。而梅花,又名春梅、紅梅。


▲鄭州文化廣場藏品《老樹著花無醜枝》(蠟梅)

從花香來看,蠟梅香味較梅花濃烈,而梅花香味相對清淡幽雅。

▲鄭州文化廣場藏品《梅溪春韻》(蠟梅)

從花瓣質地來看,蠟梅的「蠟」質感極強,梅花的「紙」質感稍強,簡單說就是蠟梅的花瓣比較硬,梅花的花瓣比較軟。

▲鄭州文化廣場藏品《暗香浮動》(蠟梅)

此外,從葉片來看,蠟梅葉對生,近革質,長橢圓形,全緣,上表面粗糙,呈綠色,背面光滑呈灰色;而梅花葉互生,葉廣卵形至卵形,長4釐米至10釐米。 

▲徐玉山作品(蠟梅)

其實,認錯蠟梅和梅花也屬平常。大詩人陸遊在《荀秀才送臘梅十枝奇甚為賦此詩》中就曾寫道:「與梅同譜又同時,我為評香似更奇」,誤將臘梅與梅花認成了同一家族。

▲王世龍作品《拂曉》(蠟梅)

▲《開天闢地》(蠟梅)

▲《鐵骨冰心》(蠟梅)

提到蠟梅,又不得不說下「臘梅」。我們如今將「蠟梅」和「臘梅」通用,不過,寫作「蠟梅」的比較多。比如唐宋詩歌裡都用「蠟」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寫作「蠟梅」——因為它花呈黃色,又有蠟質。人們習慣稱作「臘梅」,大概是因為它在臘月前後開花。然而事實上,雖說南方有些地區是在臘月開花,而其他地區就不一定了,因此稱「臘梅」欠妥。

在舊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僅有「臘梅」詞條而無「蠟梅」詞條,但在2005年的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取消了「臘梅」詞條,並在新增「蠟梅」詞條後,附註「也作臘梅」。


攝丨趙慶泉 太雲華 兌寶峰

王念奈 徐玉山 劉少紅 等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請點好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相關焦點

  • 梅雪痴戀,醉了冬天
    你不怕嚴寒,不懼勁風,依然抽蕾準備為他綻放這一世的美,只為那前世的一場梅雪之約。雪若不來,梅便不開。梅為雪,等待千年也不悔;雪為梅,千裡迢迢也無怨。 雪帶梅來到崑崙墟,將她養在蓮池中,細緻入微的呵護著一日日成長……在一次天族與翼族的戰役中,雪,魂飛魄散,不知蹤影。梅為尋雪落入凡塵,尋尋覓覓上千年,終於有了他的消息。他的靈魂化作雪花片片,在乾坤紅塵之間,也苦苦尋覓梅的足跡。知道她為尋他,落入凡塵,便不顧一切,追尋而來。
  • 【梅花亭散文】《雪伴梅,梅邀雪》
    雪伴梅 梅邀雪作者:鄉土娃 朗誦;新月牆邊梅香誘雲情,感慨了天上的她,灑落了片片銀花,相追逐,如蝶戀,飄飄然然,萬姿瀟灑,把那寬敞的大地做廣場,揮動衣袖喜踏步伐,豪爽降臨!雖然沒有觀眾的鼓掌,沒有彩虹燈的閃爍,雪自多情搖擺樂,風嫉妒,寒冷刮,緊阻擋,怒吼哨,當不住雪,迷展逍遙,跳,跳,跳,跳著民間的風俗,搖,搖,搖擺的都市舞蹈,旋轉體,扭轉腰,什麼迪斯科,交誼秀,快三慢四左右顧,上下蹦噠翻翻筋鬥,翩翩妙法演技巧,累坐地毯當客留!
  • 雪落,梅開
    聽了「雪孩子」的故事,我便喜歡上了冬天,喜歡上了雪。   「雪孩子」的文章,在我 八、九歲的時候讀過,那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這時,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見了。她已經化成了冰水。不,雪孩子還在呢!瞧,太陽曬著曬著,她變成了很輕很輕的水汽。飛呀,飛呀,飛上天空,變成了一朵白雲,一朵美麗的白雲。」至今,我還記得這段文字。
  • 梅、雪、詩,天作之合
    在人們的眼裡,梅與雪的結合是人間佳話,它不僅是詩人眼中取之不竭的素材,也是人們所嚮往的人間仙境,梅、詩、雪也成了人們眼中永遠賦不完的詩情畫意
  • 古韻悠長 | 何時一夜春風起,梅雪同枝月滿園.(冬喧集45首)
    何時一夜春風起,梅雪同枝月滿園。東籬聞報飄新雪,西壘聽陳刮舊風。只為系情生旅地,和平不見落心忡。長相思·衡水過冬至劉延臣花也梅。雪也梅。吟到冬來不見梅。松針竹葉飛。寒香微。冷風吹。雪山飛踏鮮深色,披衣半飄松舞。擒不住。發小到、晶花漫縱攀花樹。舊冬物語。鬥毆戰春秋,睫霜批掛,勇猛奪冰府。彈塵間,又見深冬入戶。高庚風雪何處。灰飛項上銀絲舞,恰似宋詞詩賦。君樂處。君不見、苑芳香落驚工部。歸唐韻語。心熱閉門修,還童努力,融雪潤天路。
  • 【珺之春·詩歌版圖】梅雪情緣(作者/周冬柏 主播/紅鴿)
    如果有一天,你不忍踏蒹葭而來,我相信你不會忘記諾言,或許風兒阻你滯留在天邊。我也不會錯過花期,如約而至綻放依然,只是少了些許為你的羞澀和嬌豔。後記:      《梅雪情緣》的創作立意。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梅,象徵著高潔、堅強、謙虛的品德,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而雪的寓意是高雅而又美好,象徵著純潔無瑕的品質、高貴偉岸的品德以及寧折不彎的精神。筆者正是以擬人的手法,將梅、雪的美好寓意和象徵意義人格化、人物化,讓它們惺惺相惜,互為吸引。以第一人稱--梅的敘說來實現。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姚敏書廬梅坡《雪梅》詩:廬梅坡《雪梅》詩: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謝敏宏畫:唯有梅花暗香來熊立新書張道洽《嶺梅》詩一首張道洽《嶺梅》: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雪淼畫:喜上眉梢
  • 大寒,那一季梅雪相逢
    庭院牆角的那枝梅,被我鍾愛成終身的伴侶,漫步在梅的枝間,聽梅說話,它的枝幹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著眼帘,洋溢著快意。近日,偶見梅的蕾開始打朵,便常常守著她,等一朝一夕綻放梅花的容顏,放逐它的臉龐。昨晚的一場雪已經飄來,飄過梅駐守的牆角,落在梅花的臉龐。
  • 雪落傾城,梅開經年,冬日裡最美的景色都藏在這首詞中
    千年前的冬日,有人在西子湖畔,看雪落湖心;有人在邊疆塞外,聽一曲《梅花落》;也有人在山間小院,枕著月光,細嗅浮動的暗香。一地雪花,氤氳了悲歡;一樹梅開,繾綣了浮華,冬日裡最美的風景莫過於那雪中的梅,梅間的雪。元人王旭有詞雲「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驚豔了整個冬天。《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兩種風流,一家製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盧梅坡:詩人的快樂很簡單
    尤其是下過雪以後,梅花和雪花相互映襯,成了冬天裡最靚的風景。兩種風流,一家製作。梅花和雪花都是大自然送給冬天的禮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雪花和梅花總是同時出境,有心的詩人便將他們組了CP:梅雪。此後,梅雪便成了固定搭配。詩人寫梅花時一定有雪,寫雪總是不忘梅花。
  • 最新杭州尋「梅」地圖出爐!
    最新杭州尋「梅」地圖出爐!先來瞧瞧它們的模樣:近日,杭州臨安大明山景區,幾株紅梅迎雪綻放為寒冷的冬日添了一抹亮色。在皚皚白雪畫布上,大自然神奇潑墨一筆 ,一幅冬日梅花雪景圖映入眼帘!梅在寒冬臘月開放,寫作「臘梅」不是更為應景?其實,兩種寫法都不能百分百說出對錯,根據《中國花經》記載,蠟梅的別稱就是臘梅。《花鏡》也有載:「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得名。」所以,稱呼「臘梅」或者「蠟梅」都是對的~這個時節,杭州的蠟梅已漸次開了,今天大夥跟著杭小微,一起來雲賞梅!
  • 一場傾城雪,靜候梅報春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是誰,提筆抒懷,盡訴衷腸,墨色溫香中,摺扇字兩行,不題初見時的驚喜,只道相思是尋常。心靈的留白處,早已風清月朗……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喜歡上了刪繁就簡的生活,在清淺的時光裡,靜享孤獨。
  • 朗誦 | 梅花愛雪,香魂成詩
    仿佛從那隔空離世的夢裡走出來,只為雪而來。 雪舞弄清影,一剪寒梅夢。梅,成為冬天的一道靚麗的,獨特的風景。那一縷縷梅魂芬芳馥鬱,攝人心魄,淡雅悠遠,韻味綿長…… 梅花,擁有高潔的品質,凌然的風姿,不和桃李爭芬芳,卻芬芳馥鬱;不與玫瑰鬥豔麗,卻驚豔了整個冬天;不與百花爭春色,卻凌然的開在臘月裡,佔盡滿園春色。暗香浮動滿乾坤,獨把春來報。 她傲骨錚錚,不畏嚴寒,獨自綻放,不炫耀,不媚俗。
  • 青玉案·年將暮|煩悶不知誰與訴,無梅無雪,無親無故,望斷天涯路
    無梅無雪,無親無故,望斷天涯路。註:青玉案,詞牌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蓮池上客」等。以賀鑄詞《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為正體,雙調六十七字,前後段各六句五仄韻,句式為767445,777445。代表作品有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等。
  • 七絕:梅雪情十三首;雪比梅娘少份麗,梅娘差雪一思才
    梅雪情04梅雪文/麗影(巴彥淖爾市)冬夜無聊苦晝窮,奈溫漿酒慰寒風。從來梅雪錚錚骨,如時相約秀玲瓏。05雪梅娉婷嫋嫋下瑤臺,報與癯仙一併開。萬簇冰花凝不住,聞香識得是春來。06梅雪情梅娘與雪曬清腮,忙趁暖陽晾起來。
  • 梅約同吟三九雪,蘭期共讀一冬書;十首冬至詩詞,歲暮匆匆又欲除
    梅約同吟三九雪,蘭期共讀一冬書。 等待一場冬日裡深深的寒,在滾滾紅塵的輪迴裡。期待邂逅一片暖,在悠悠無盡的歲月裡。時光,就像是一長串相遇的悲傷與欣喜。你無需知道,往後餘生會有怎樣未曾破解的結局。心情,就像是風霜雨雪輪迴的四季。我自隨緣來去,隨遇而安,坦然面對每個寒暖朝夕。
  • 鞏義雪景分外妖嬈 旗袍美女如雪中紅花 梅雪爭美百花爭豔
    雪落在地上,那麼純潔,那麼晶瑩,真使人不忍心踩上去。今天鞏義市旗袍協會的幾位姐妹們,感受了一場初雪帶來的愉悅!也不知什麼時候,雪紛紛揚揚,飄飄悠悠地從那令人神往的天空中飄落下來.那瑰麗的六角花瓣,煙一樣輕,玉一樣潤,雲一樣白,悄悄落到大地上,為大地媽媽蓋上了一層棉被.放眼望去,整個世界白茫茫的猶如一個童話般的冰雪王國.落光了葉子的樹枝上掛滿了亮晶晶的銀條。
  • 風起,香飄,雪落,一樹紅梅花未央
    夢中長空飛雪,寒梅初綻,雪落花未央。伸手推門,但見鵝毛飛雪,恰似漫天飛花。一朵朵,一片片,紛紛揚揚地鋪了滿枝、滿地、滿牆垣……雪中數枝老梅虯枝盤錯,枝上粒粒殷紅,愈發顯得驚豔。欣欣然跑至花前,只見數株紅梅傲然挺立,或新蕾初綻,或含苞待放。花朵雖未布滿枝椏,卻難掩暗香浮動,不經意間便醉了雙眼。此時在白雪的襯託下,紅梅盡顯嫵媚顏色。
  • 【梅韻】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
    雪在飛舞,梅在綻放。是誰帶著一瓣馨香,在晶瑩剔透的琉璃世界裡迎著寒雪,孤芳自賞,燃燒那絕世的花顏?是誰一聲輕歌,在漫天飛雪中拔節相思,飛揚著純白無暇的情懷?又是誰擎著一朵明豔,與雪纏綿,一同翹首春天?
  • 描寫春夏秋冬、雨、山、月、鳥、花、梅、柳、荷和友情的古詩名句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十、帶「花」的詩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裡《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