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那一季梅雪相逢

2021-02-17 一世禪

大寒,正邁著嚴肅的步伐走來。

庭院牆角的那枝梅,被我鍾愛成終身的伴侶,漫步在梅的枝間,聽梅說話,它的枝幹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著眼帘,洋溢著快意。

近日,偶見梅的蕾開始打朵,便常常守著她,等一朝一夕綻放梅花的容顏,放逐它的臉龐。

昨晚的一場雪已經飄來,飄過梅駐守的牆角,落在梅花的臉龐。

此刻,便有些許感動,細細定凝,梅朵抱緊雪團,宛如我抱著情人,不肯放手,親吻她的婉容。

雪的純潔與明快,沉醉於花瓣之中,將梅的暗香浮動在幽靜的院落……

我憋著氣息,靜靜的享受著這一切的美好,迎風凝襟,梅的莞爾一笑,將獨有的矜持和超脫,深埋於心底。

頜首俯眉,竟有暗香浮沉,穿透雪的風骨,飄逸於院內院外,讓人怡情、怡眸。

入夜,靜坐於窗前,推開窗子,認真看她們的交融,相依相偎在雪後的月光下,惺惺相惜,免不得想起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詩句,眼前便飄來一縷輕煙,將清晰與朦朧交錯在梅花孕雪的畫面裡。

天地之間,梅飽嘗了孤獨,卻從不沉淪,唯在適遇寒流時,卻無悔的綻放她的生命本真。

雪,是一個漂泊的行者,惟有梅花敞開心扉,等候她的撫摸與親吻。

梅花知道雪跋踄的辛勞,雪也明白梅的寂寞,義無反顧的撲到梅的懷抱,等春意融融,隱於一場煙雨當中。

梅雪依舊掛冷空。

梅花孕雪,催促著我的行旅,做人如梅,寬容而堅韌,待人似雪,無暇純潔。

在一場雪中苦鬥嚴寒,讓生命的色調白裡透紅,將一份豁達與坦然,淡定在逆風而行的路途上!

相關焦點

  • 梅雪痴戀,醉了冬天
    你不怕嚴寒,不懼勁風,依然抽蕾準備為他綻放這一世的美,只為那前世的一場梅雪之約。雪若不來,梅便不開。梅為雪,等待千年也不悔;雪為梅,千裡迢迢也無怨。 那一世,梅是被王母禁錮在瑤池裡的一朵蓮,雪是父神最英俊的兒子,初次見面,便有了萬年不改的相知相戀。
  • 大寒 | 待到寒冬臘月盡 即為來年春風渡
    一、大寒民俗有兩首宋代詩人寫大寒的詩,記憶特深。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一是邵雍的《大寒吟》:「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鍾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兩詩都寫及大寒之嚴寒。大寒節氣時,一般臘月已下來一半。不過濃濃的年味開始瀰漫,民諺云:「小寒大寒,就要過年,殺豬宰羊,皆大歡喜。」這期間民間風俗有送灶節和除夕。
  • 大寒:堅冰深處春水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十二月節,月半則大矣,故曰大寒。此時節,寒氣逆極,悲風鳴樹,水澤腹堅。蒙大雪後,寒山見雪。雪厚,天色寒,歲末成新始;諸行,皆是圓,孤梅開成樹。望春,春有望。▲ 加拿大 2001 聖誕節。老家已下過幾場雪,家山的臘梅也開了。
  • 一場傾城雪,靜候梅報春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是誰,提筆抒懷,盡訴衷腸,墨色溫香中,摺扇字兩行,不題初見時的驚喜,只道相思是尋常。心靈的留白處,早已風清月朗……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喜歡上了刪繁就簡的生活,在清淺的時光裡,靜享孤獨。
  • 今日大寒
    按說松、竹、梅才是歲寒三友,我卻固執地總將三者換為臘梅、水仙與天竺子。按明代文人程羽文所作的《花歷》,到臘月,先是「臘梅坼」,後是「茗花發,水仙負冰,梅香綻,山茶灼,雪花六出。」坼是撕裂,臘梅本像凝固的蠟制,坼字更顯出天寒地凍的背景。而水仙負冰,則形象表現出它幽楚窈眇、凝姿約素,在冰雪之氣壓迫下吐出的春意。
  • 大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所以,應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有農諺「大寒三白定豐年」、『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三白意指下三場大雪。可見,農家忌諱在大寒節氣天晴無雪。此說法早在唐朝就有了。唐代張文成《朝野金載》中記載:「一臘見三白,田公笑赫赫。」
  • 梅、雪、詩,天作之合
    在人們的眼裡,梅與雪的結合是人間佳話,它不僅是詩人眼中取之不竭的素材,也是人們所嚮往的人間仙境,梅、詩、雪也成了人們眼中永遠賦不完的詩情畫意
  • 鴻雪辛丑新春大拜年
    一笛東風梅花落,那空廊。獨坐今宵寒料峭,堪思疏影酒傾觴。追問蕭蕭何處去?欲尋芳。 楊樹林庚子年尾立春感賦致敬逆行者,白衣尤可人。銀針除戾疫,赤膽挽沉淪。松茂虯枝勁,冰開柳岸新。雪侵梅更俏,傲立一呼春。陳忠遠永嘉書院辛丑新春詩書畫劍舞雅集賞梅即興   永嘉今日喜相逢,不似京門話朔風。黃白身曾辭寂寞?青紅心已判鴻濛。暗香疏影林和靖,古驛斜橋陸放翁。自憶揚州老何遜,春風回首望年豐!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姚敏書廬梅坡《雪梅》詩:廬梅坡《雪梅》詩: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謝敏宏畫:唯有梅花暗香來熊立新書張道洽《嶺梅》詩一首張道洽《嶺梅》: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雪淼畫:喜上眉梢
  • 巴蜀之地 | 秋水翁:時令之趣——大寒
    最好有一場雪吧!孩子前日說多麼希望見到一場白茫茫的雪景。我聽了她的話便突然若有所思——孩子一生經歷的每一場雪,我和妻子未必全能看見。而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孤獨地過冬。也許不久,蓉城的某一場雪,會送走她生命的冬天,迎來初萌的嫩芽——時節臨近大寒,迎來歲月又一個輪迴。
  • 騷人墨客喜相逢,作曲吟詩趣味同 ‖【愛上詩】四十人古詩詞同行
    10.賀徐少安詩友古稀壽誕作者/王一能騷人墨客喜相逢,作曲吟詩趣味同。才氣超群功底好,文思出眾遣詞豐。不求名利懷虛谷,甘守初心唱大風。七十光陰多矍鑠,依然灑脫性情中。14.點絳唇·梅豔寒潮狂文/魯禾犀利寒潮,挾風裹雪辭天至。嚴冬威勢,冰掛垂千指。嬌豔梅花,玉骨冰肌體。如信使,相邀春季,播灑芳香氣。
  • 【梅花亭散文】《雪伴梅,梅邀雪》
    雪伴梅 梅邀雪作者:鄉土娃 朗誦;新月不知那一片隊伍,豔遇虹梅枝頭,休整數數朵朵紅顏,利索合影貼靠屯留,那無拘束的任性,狂樂無憂愁,心願與梅牽掛伴,吻親容顏粉紅逗!那一刻會來臨,那就是迎春歸的微笑,呼春風的歌謠!
  • 雪落,梅開
    聽了「雪孩子」的故事,我便喜歡上了冬天,喜歡上了雪。   「雪孩子」的文章,在我 八、九歲的時候讀過,那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這時,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見了。她已經化成了冰水。不,雪孩子還在呢!瞧,太陽曬著曬著,她變成了很輕很輕的水汽。飛呀,飛呀,飛上天空,變成了一朵白雲,一朵美麗的白雲。」至今,我還記得這段文字。
  • 大寒會清友,香雪溢花箋
    在大寒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用花箋寫一封信給各位,物當其用。今年的大寒正趕上臘八,估計有關節氣講究等等的內容已經鋪天蓋地的了,就不湊這個熱鬧了。今天聊的是:香雪、清友,花箋。今天,趁著大寒,您可以焚香煮茶,慢慢看我把這些年從老師專家們那裡學來的,就著自己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交流。不對的地方就請多多包涵了。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意思很簡單:大寒節氣,詩人把臘酒斟滿酒杯,靠近火爐取火。無事莫開門將大寒的冷描寫的淋漓盡致。大寒是冬春交替的節氣,梅柳待陽春到來。大寒是1月20日,臘月初八,距大寒不過幾天時間。大寒是一年中最後的節氣,過了大寒就是春,新節氣輪迴會開始。在大寒節氣中,最適合進補,吃豬牛羊等大肉補身體。
  • 2021大寒祝福語及圖片 大寒祝福語2021簡短一句話
    這個時候我們都會給自己思念的人來一句溫暖的問候和祝福,小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2021大寒祝福語及圖片,摘抄一句下來,讓這個寒冷的日子增添一點光彩吧! 【大寒祝福語簡短】 1、大寒日怕南     2021年的大寒馬上就到了,在這個冷到 的天氣裡,你在幹嘛?又在思念著誰呢?
  • 2021大寒節氣早上好圖片,最新大寒節氣文案句子
    2、攜手陽光的溫情,牽手月亮的柔情,握住星星的多情,為你送上一片真情,朋友,大寒節氣到了,願我的情誼送給你絲絲的暖意,帶給你歡樂無限,幸福無數,大寒快樂!4、大寒到來積雪深,冰天雪地路難行。出門走路要小心,步步踏穩身站定。開車備好防滑鏈,以免路滑事故生。平安健康才幸福,快樂才會伴終生。祝你大寒一切順,萬事如意拍手慶!
  • 關於大寒的祝福文案,句句經典,精闢入心!
    二,大寒,溫馨提示:穿上希望襖,套上堅強裝,圍上寬容巾,戴上體諒帽,踩上奮鬥靴,開上拼搏車。願你幸福溫暖過寒冬!四,大寒氣溫急速降,養生之道請收藏,防風保暖記心上,禦寒時時不能忘,進食補,早晚喝碗熱薑湯,年年歲歲保健康!
  • 今年大寒臘八同日,俗語「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什麼意思?
    一、大寒  每年陽曆的1月20日至2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寒冷達到了極點。物極必反,是為「大寒」。  大寒節氣一般跟農曆的歲末時間重合,故大寒時期多是古時先民過年的時間,農諺有:「小寒大寒,殺豬過年」、「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的物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 大寒 ——合祭眾神 以祈瑞年
    舊雪未及消  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  簷頭冰鍾乳清日無光輝  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  言語不能吐——邵雍《大寒吟》大寒雪未消  閉戶不能出可憐切雲冠  局此容膝室吾車適已懸  吾馭久罷叱拂麈取一編  相對輒終日亡羊戒多岐  學道當致一信能宗闕裡  百氏端可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