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時代,世人只知諸葛亮,卻無人提起劉備的神技能!

2020-12-24 百佳講壇

三足鼎立群雄爭霸,世人只知諸葛亮,卻無人得知劉備的技能!

三國爭霸的時代,諸葛亮被後人傳成神一般的存在,其能力也確實值得後人讚揚,從開始出山的《隆中對》,到後來的《出師表》表現出的是一位極致忠心的重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還懂得忠,仁的諸葛亮,很快就成為了三國迷人們心中的偶像。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很多人也許會有讓孔明取而代之的想法,畢竟在我們憑書記中的記載來看,連劉備都比不上諸葛亮,更何況是還未成年的孤子劉禪呢?但是諸葛亮卻並沒有按照外人的想法執行,而是安心輔佐劉禪,這就不得不說劉備最擅長的感情牌了。

在書迷們的眼中,劉備確實沒有什麼才能,文比不過諸葛,武又不敵關公。有的只有一張能言善辯的嘴,只有一些虛情假意的套路。可正因為這些就奠定了劉備能夠稱帝的基礎。

01劉備出神入化的技能之一:感情牌

劉備善於打感情牌,這是我們都清楚的,而且對百姓講究的就是仁義,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以劉皇叔的身份自居,可是真是假,無人知曉。而當時正是群雄聯合討伐董卓的時候,有兵而無名,剛巧劉備的出現,為眾人帶來了出師之名。當時劉備帳下,也僅僅只有關羽和張飛二人。如果不是曹操為找出師之名,斷然不會將這三人留下。而這次也為劉備留下未來吹噓以及招兵買馬奠定了基礎。有了兵馬的基礎上,不惜放下身段,三顧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

此次也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躬耕南陽的諸葛亮,交談之中諸葛亮顯露出自己的才華,從此蜀國的基礎再次奠定了下來。另外就是對兄弟講義氣,好像為了兄弟真的可以拋棄妻子,你說這樣的劉備,這麼能不讓當時俠義之人誓死相隨呢?挑出一點來說,趙雲孤身救出阿鬥,

趙雲孤身救阿鬥

將劉備的孩子帶了回來,此時的劉備表現出的樣子,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這裡就有一個細節,為了趙雲寧願摔死阿鬥,當時摔的時候是向後拋,而且是背對著趙雲,咱們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趙雲,浴血奮戰之後冒死救回來的阿鬥,你會看主公親自將他摔死嘛,而且還是摔在自己跟前,伸手就能救下,你肯定會出手相救。所以劉備既得人心,也不必損失孩子。

02劉備出神入化的技能之二:識人能力

接下來咱們再說說劉備識人的能力,劉備與人共處,攻心為上。在劉備最沒勢力的時候,遇到了關羽與張飛二人,根據民間傳聞,認識劉備之前,關羽是賣豆腐的,而張飛則是一名屠夫,就這這是,劉備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關張二人,

劉關張三人同框

為表誠心就有了我們熟知的桃園三結義,為請諸葛亮出山,三顧茅廬。此事在諸葛亮出師表中依然表達出了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已仁義之稱的關張二人了。

雖然劉備只有這兩個能力,但就憑這兩點,就建立下了龐大的蜀國,也算是一代梟雄了。正是因為這兩個能力,即使文不及諸葛,武不敵關張,但仍然能當一國之君

我是青松,更多的歷史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個讚或者分享給朋友吧!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劉備託孤兩人,為何世人只知諸葛亮而不知李嚴?孔明對李嚴做啥了
    而劉備得以建立蜀漢,並能與吳、魏鼎足於三國,臥龍鳳雛是居功至偉的。雖然鳳雛早早地便在落鳳坡隕落,但諸葛亮還是一個人扛起了整個蜀漢。 當然,僅靠諸葛亮一人是不行的,他也需要幫手。李嚴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而從劉備的角度來看,他也並不希望諸葛亮獨掌大權。所以,劉備在臨死前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二人。
  • 劉備想讓諸葛亮繼位?將他4個兒子名字連起來念,你就明白了
    長久以來,很多人對劉備白帝城託孤產生疑問,既然劉備知道劉禪不堪大用,為何不把皇位直接給諸葛亮?這是一種想當然的說法,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即便諸葛亮能力超強,劉備也不可能把皇位讓給他。這點從白帝城託孤,劉備試探諸葛亮這件事上就已經體現出來。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真的可以「自取」?
  • 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為啥讓關羽,故意放曹操?劉備:軍師高明
    可是讓曹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孫權和劉備竟然聯合在了一起,他倆組團作戰,一統抵禦曹操。 可是諸葛亮不派張飛,不派趙雲,偏偏派了關羽。張飛和趙雲跟曹操的關係不好,兩人肯定會殺了曹操。關羽就不一樣了,他和曹操的關係很好,並且曹操對關羽有恩。 諸葛亮知道關羽和曹操之間的故事,也知道關羽會放了曹操,那麼為什麼諸葛亮要這麼做,派關羽去,還故意放走曹操?
  • 張飛死後劉備說什麼,趙雲感到心痛,網友:諸葛亮可以回臥龍崗了
    劉備在張飛靈堂上說了什麼,讓趙雲心寒,諸葛亮:漢室復興從此無望 眾所周知,三國是一個眾星璀璨、群雄逐鹿的時代,雖然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亂世之一,可是三國亂世卻與中國歷史上其他的亂世多有不同。只因三國時期湧現出的人物都是真正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梟雄,故而我們對此心生敬畏。
  • 劉備帳下的第一謀士,連諸葛亮都自愧不如!
    大家之所以這樣認為,只因為《三國演義》太過於家喻戶曉,以至於諸葛亮就像神一樣的存在。可蠻荒君要告訴大家:小說總歸是小說,不是真實的歷史,劉備手下能稱得上第一謀士的只有他:法正,法孝直。《三國志》作者陳壽說他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就連諸葛亮也嘆服法正的智慧謀略。我們都知道,劉備當年為報關羽被殺之仇率軍伐吳,被陸遜一把火燒了個精光,從此蜀國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 劉備「最大」失誤: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卻錯過了頂尖能人異士
    引言:三國時期,劉備一生中改變命運的兩個人,也許就是徐庶和諸葛亮了,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曾經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後來得到了諸葛亮的支持,成為西蜀霸主,三足鼎立時,劉備也有了自己的位置。但諸葛亮人人皆知,劉備請諸葛亮背後,其實只有一個人在指著,那就是徐庶。曾有一次,徐庶也跟著劉備打仗,只是因為曹操劫持了徐庶的母親,所以徐庶只能屈從於曹操的權勢,不過他在散步時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這個人。但是,事實上,劉備在請諸葛亮的同時,也錯過了一位絕世高人,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一直屢戰屢敗?姜維臨死前終於說出了老實話
    才華非凡,智謀更是吊打三國諸多謀士,例如:司馬懿,此人雖然算得上是三國最大的贏家,但才華智謀方面確實抵不過諸葛亮,當年諸葛丞相與司馬懿對陣,司馬只得拒守,面對諸葛亮司馬懿生平所學,完全發揮不了任何作用。諸葛亮真的有這麼神嗎?其實可以從三國時期,著名謀士們對諸葛亮丞相的評價,就可以發現奧秘!
  • 劉備死後,為什麼諸葛亮一直屢戰屢敗?姜維臨終前終於說出了老實話
    才華非凡,智謀更是吊打三國諸多謀士,例如:司馬懿,此人雖然算得上是三國最大的贏家,但才華智謀方面確實抵不過諸葛亮,當年諸葛丞相與司馬懿對陣,司馬只得拒守,面對諸葛亮司馬懿生平所學,完全發揮不了任何作用。諸葛亮真的有這麼神嗎?其實可以從三國時期,著名謀士們對諸葛亮丞相的評價,就可以發現奧秘!
  • 龐統和諸葛亮各出一計,結果劉備聽了諸葛亮的,導致關羽敗走麥城
    廣告及合作QQ:843661388提起三國有名的戰役,
  •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卻只說了5個字,讓諸葛亮看清劉備真面目
    曹操攻城,百姓拖家帶口跟著劉備走,劉備不好的話,百姓還願意跟他走嗎?這不是明君嗎?其實,這都是被包裝出來的,就像是現在一些食物的包裝廣告一樣,實際情況還是要以食物真品為主。這麼一說,劉備或許是另一種人。俗話說得好——「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
  • 諸葛亮死後為何不歸葬成都,其墓有何玄機以致千年來無人盜掘
    按理來說,成都乃是蜀漢國都,且漢昭烈帝劉備的惠陵亦在成都,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死後歸葬成都於情於理而言都是說得通的,但他最終卻選擇了遠離成都千裡的漢中定軍山作為死後長眠之所,此中緣由何在?諸葛亮病逝的五丈原屬於魏蜀交界之地,距離成都有千裡之遙,且山路崎嶇不便,將棺木運回成都歷時久且耗費軍力。
  • 三國諸葛亮是被小說神話嗎?他的真實貢獻更加可怕
    諸葛亮作為《三國演義》中男主劉備身邊最強的謀士,精通奇門遁甲,知天文,明地理,曉陰陽,陰陽八卦陣無人能破,還能呼風喚雨,被譽為亂世奇才,名聲貫穿古今。諸葛亮向來以智謀著稱,未出茅廬,便可三分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將他請出山後便大展才華。
  • 《三國志》硬傷和劉備不是神!
    劉備並不認識諸葛亮(備與亮非舊),沒把這個年輕人放在眼裡,只當作一般士人接待(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 劉備三顧茅廬一心只為諸葛亮,他不知道的是,途中錯過了一位奇才_崔州平
    原標題:劉備三顧茅廬一心只為諸葛亮,他不知道的是,途中錯過了一位奇才
  • 諸葛亮用兵如神,為何劉備一去世就屢戰屢敗?姜維臨死前才弄明白
    三國裡的諸葛亮究竟有多善謀,我們不說歷史中的他,只談故事裡的他。未出隆中而三定天下,這是他一出場就給世人的一次奇絕,「多智近乎妖」,這是魯迅先生給他的評價。
  • 世人都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那麼事實的真相確實如此嗎?
    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到一個蜀國的君主,一路走來很是不容易,其中的艱辛痛苦恐怕只有他自己能理解,而世人卻說劉備的江山是用眼淚哭出來的,
  • 劉備養子百戰百勝,諸葛亮為何力諫劉備將其殺死?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難得的人才,在建安二十四年後連犯大錯,最終惹怒劉備。不過,劉備雖然氣惱,卻並未對養子劉封下殺心。沒想到,諸葛亮卻站了出來,說了一番話,力勸劉備將劉封殺死。正是在諸葛亮這番說辭下,劉備下了狠心,流著淚將劉封給斬首了。  那麼,劉封到底犯下了什麼大錯?諸葛亮為何又要堅持將劉封殺死呢?  一、認養劉封的前因後果。
  • 劉備臨終遺言:我走過最深的路,就是諸葛亮的套路
    公元223年,白帝城內,劉備在病榻之上,目光呆滯地看著諸葛亮這個自己一生最信賴的男人,長嘆一聲:「當初三顧茅廬,你跟我說只要嚴格按照你的計劃行事,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從此,老子大事小事都聽你的,可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還是三足鼎立?說好的光復漢室,一統天下呢?」諸葛亮漲紅了臉,低著頭一聲不吭。彌留之際,劉備終於想到:當初,我是不是被這幫孫子給騙了?
  • 劉備託孤諸葛亮,曹睿託孤司馬懿,為什麼結局截然不同呢?
    不說別的,就說名傳千古的《出師表》,將諸葛亮的志向表露無遺,這還不能證明他對於蜀漢的忠貞嗎?寫《出師表》的時候,劉備早已駕崩,當初那些老將也基本過世了,諸葛亮已掌握了蜀漢的大權,無人能與他抗衡,因而用不著惺惺作態,他所寫的,正是他心中所想。
  • 諸葛亮為什麼要等劉備三顧茅廬?
    小時候看三國總是有一點不解,既然諸葛亮都準備出山輔佐劉備了,為什麼還要等劉備三顧茅廬?如果劉備沒有耐心,或是形勢緊迫,等不了諸葛亮的話,那不就失去建功立業、匡扶漢室的機會了嗎?難道真的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嗎?拿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諸葛亮是矯情,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諸葛亮說的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