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巔峰,解析今敏大師的神作「未麻的部屋」

2021-02-07 瓦力教室


公眾號因個人原因(工作太忙)停更兩個月,今日重啟,感謝厚愛。聊一部動畫"神作「《未麻的部屋》,導演是令人敬畏的動畫大師今 敏。



今 敏,日本動畫導演、編劇、漫畫家,1997年發布第一部動畫長片作品《未麻的部屋》,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而備受矚目。他的一生短暫卻令人敬重,於2010年8月24日去世,那一年他才46歲。但他的作品《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妄想代理人》、《盜夢偵探》卻值得一輩子珍藏與研習。


拍攝過《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在其電影中出現了與今 敏在《未麻的部屋》中完全一致的分鏡畫面;執導《星際穿越》《信條》的克里斯多福·諾蘭,也因今 敏導演的《盜夢偵探》而被一部分影迷將《盜夢空間》定義為抄襲,或缺乏創意的作品。



今 敏導演的偉大,在於他非同一般的想像力與宛如天花板級別的分鏡設計。就像宮崎駿導演的處女作《風之谷》一樣,大師今 敏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未麻的部屋》同樣是一部堪稱神作的動畫電影。它的高明之處不在於主題背景的宏大,或細膩的人物情感,而是教科書般的鏡頭語言、複雜的敘事結構,以及現實與心理的相互映射。

 

本文以拉片的形式,分析《未麻的部屋》開場段落的場景敘事與鏡頭語言。(非影評,屬電影拉片筆記)



 

《未麻的部屋》在製作時,命運多舛,不僅經費極低,連製片人也更換了數次。對於一部影片來說,是致命的影響。但這部作品多虧了今 敏才得以問世,而他所負責的工作也越來越多,原畫90%的修改幾乎都由他一人操持。這些細節紛紛寫在了今 敏的《我的造夢之路》這本書中(也包括他有趣的吐槽)。



沒有資金、缺少人力、工作量大、緊急上映。問題輪番上陣,但它絲毫沒有阻礙今 敏的認真和努力,他沒有把《未麻的部屋》做成平庸之作,每一個場景來回打磨,每一個鏡頭反覆設計,最終這部作品影響了許多傑出的導演。

 

今 敏在訪談中表達過「動畫片的任何一個場景中的任何一個設計都有所意圖,沒有意圖的事物不會出現在影片中」。這句話也適用於所有的動畫作品。

 

《未麻的部屋》推文預計四期,根據今 敏的書、動畫作品和採訪整理而成,結合個人對電影理解梳理成文。



▲第一場 卡通人物大戰:製造反差

 

今 敏說:如果第一幕很無聊,就無法引起觀眾的興趣。

 

《未麻的部屋》被投放市場時,它的標籤被定義為「驚悚」、「懸疑」甚至「色情」。而今 敏卻在影片一開始用了卡通人物大戰來製造反差,以此來捉弄觀眾,「是拿錯錄像帶了嗎?」觀眾帶著這樣的疑惑看下去。

 

卡通與成人元素的反差是表層的視覺作用,設計卡通人物的另一意圖在於——與電影的主題保持一致。卡通人物的面罩,是一層現實的偽裝。只不過在這場戲中,它是用兒童的視角來表述的,用小孩子熟悉的卡通情節方式,來告訴大人們電影的真相。



卡通人物被現場的觀眾觀看,也被熒幕前的我們觀看。面罩所代表著虛假的真實,這些都在今 敏的訪談中被提及。

 

說回劇情,在影片中首先出場的是三個威力戰士(powertron),他們的衣服顏色精心設計,由紅、綠、藍(RGB)組成,這是光的三原色。而他們所打倒的卡通角色是被稱為臭蟲之王的「King Bug」,但此處Bug的真實含義是程式設計師的「bug」(錯誤)。



也就是威力戰士打到的不是臭蟲國王,而是網路錯誤的Bug國王。

 

就像三個威力戰士在臺詞中說到:「我們一定會保護網路世界的和平」。《未麻的部屋》正是講述的這一主題,網路與真實,虛擬與現實,因為Bug的出現,主人公「未麻」產生了人格的錯誤。


這是今 敏想借卡通人物所指涉的內涵。

 


▲第二場 粉絲的議論:線索拼湊與視覺引導

 

這一場景中,導演用多組人物拼湊偶像團體Cham的境況,「鬧事者」、「傳聞」等字眼反覆出現,這極大引起了觀眾的好奇。

 

而今 敏在鏡頭與鏡頭的銜接上,用場面調度和色彩進行視覺引導。紅色是影片中最顯著的顏色。

 


從威力戰士的「紅」,到觀眾醒目的頭盔「紅」,再到紅衣男孩的「紅」。最後我們的視線從這個紅衣男孩,由場內拉到場外。

 

場外仍以「紅色」為主色調。紅色椅子前,粉絲們討論著他們的偶像Cham,她們的海報出現在畫面右方。臺詞提到了「上次的鬧事者」、「那個傳聞」。



第二個視覺引導的人,是一個穿著藍色衣服,扎著辮子,戴著眼鏡的男孩。他手裡拿著雜誌,販賣偶像Cham的雜誌。這個「藍衣人物」頗像今 敏導演本人,辮子和眼鏡符合導演的外貌特徵,而雜誌的特寫鏡頭,映射了電影作品的呈現。

 

《未麻的部屋》的英文名是」Perfect blue「,被譯為藍色恐懼,而今 敏所著的《我的造夢之路》中所經歷的種種不公正遭遇,perfect blue 譯為「完全憂鬱」似乎更合適。既貼合了未麻不安的心理,又符合今 敏的創作日常。



導演藉助調度使畫面運動起來,信息與信息的疊加形成了內部邏輯。臺詞「最後宣言」、「只有未麻成了演員」、「鬧事的人又來了」、「上個禮拜來鬧事的」等信息反覆出現,成為未麻宣言和粉絲鬧事的鋪墊。



▲第三場 化妝間:隱性登場與心理影射

 

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未麻並沒有在這裡登場,她的正臉沒有出現。這裡登場的有偶像團體Cham的另外兩名成員,經紀人留美,以及其他路人。

 

鏡頭從一雙局促不安的腳部特寫鏡頭開始,鏡頭的快升與快搖,鏡子的鏡像,走來走去的人影,經紀人的提示,開門闖入的急促。這些鏡頭營造出了身為偶像的真實生活,也顯現出了逼仄、混亂和不安的後臺環境。



為什麼要有這一場戲?這一場戲並未影響劇情的發展。而它的真正意圖是展現另一個「反差」,臺前與幕後的「反差」,也是被不同人物觀看的「反差」。

 

▲第四場 紅色時鐘:鈴聲與警戒

 

化妝間的情節過後,切入一個空鏡頭,畫面中央是紅色時鐘,鈴聲響起,象徵電影的真正開始。紅色是警戒的標識,也是這部電影的主色調。



▲第五場 舞臺登場:背面的觀看

 

舞臺幕布後,偶像團體Cham等待表演的指令。未麻處於暗處,她的緊張與不安由肢體傳達出來。


隨著音樂響起,三人穿越到舞臺前,畫面是未麻的中景鏡頭,他面向舞臺下的「虛擬」觀眾,背對著熒幕外「真實」的觀眾,形成了有意味的兩種被觀看的角度。



閃白——出片名《perfect blue》。

 

到這裡,我們還不知道身為偶像團體的「未麻」長什麼樣子,她到底是誰,只從粉絲的隻言片語和化妝間的奇特氛圍感受未麻的形象,但這個形象從敘事上來說是準確的,從環境營造上來看也是準確的。



這是一個即將發表宣言,從偶像歌手轉型演員,懷著不安情緒的「未麻」形象。

 

而下一場戲,卻以一個極為普通的開場,展現了真實的「未麻」……





感謝支持「瓦力教室」


文章原創,圖片轉自網絡,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讚分享或點擊在看,你們的支持,也是我保持更新的動力,謝謝各位朋友。



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拉片|解讀今敏「未麻的部屋」的故事之道
    拉片筆記#代表場次從6#到13#,動畫大師今敏極其精巧地搭建了虛與實的雙重世界,觀看與被觀看多重視角,影片並非在最後才揭曉人物的真偽,而早在一開始,就已向觀眾闡明,這是一部關於心理和分裂的電影。本篇按場次繼續解讀「未麻的部屋」的故事之道。
  • 《未麻的部屋》神作大師——今敏
    2020年8月24日是今敏去世10周年的紀念日,這位大師留下了很多神作。小編看今敏的作品,首先覺得畫風驚奇,女性角色大體都比較精細,而男性角色長得都特別反派;第二是,細思極恐, 人格分裂的主人公會讓人傻傻分不清虛幻與現實;第三,現實,在他作品中展現的人性的那幾面,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依舊在發生著,直至未來,仍在持續的發生著。
  • 成人向動畫「未麻的部屋」,驚豔又毛骨悚然的神作
    昨天重溫了下「今敏」大師的處女作《未麻的部屋》,可謂出道即巔峰。
  • 動畫創作在虛實之間——從《未麻的部屋》看日本造夢大師今敏的...
    「じゃ、お先に」「那麼,我就先走一步了」——紀念今敏逝世十周年「那麼,我就先走一步了」——2010年8月25日,今敏導演的博客裡只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十年前的今天(2010年8月24日),日本著名漫畫家、動畫導演今敏因胰腺癌逝世,享年47歲。
  • 今敏《未麻的部屋 Perfect Blue》 (1997)
    今天哥哥日記《壞女人又來了》的題圖,用了今敏大師的《未麻的部屋 Perfect Blue》,豆瓣評分9.0。
  • 1.9 今敏《未麻的部屋》| PERFECT BLUE
    1月9日周六晚19:30今敏專場
  • 影片推薦||《未麻的部屋》
    今年是今敏逝世十周年,十年前,今敏在事業發展最輝煌的時期,因胰腺癌不幸逝世,享年47歲。那些光怪陸離的夢境與真實,早已被他模糊邊界。《未麻的部屋》是今敏的處女作,出道即巔峰。《未麻的部屋》獲1997年亞洲奇幻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獎。長居豆瓣TOP250,9.0的高分之作。雖然大師已經離去,但他的作品卻依然源源不斷地被眾人重溫、解讀、剖析。
  • 《未麻的部屋》到底牛在哪?
    《未麻的部屋》是今敏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這部動畫電影完全具備了超越真人驚悚懸疑片的素質,而且在當年是以處女作出道。
  • 深讀今敏經典《未麻的部屋》:用剪輯打造的華麗謊言
    《未麻的部屋》這部影片奠定了今敏後來的影像風格,也是對今敏「以剪輯驅動敘事」的影像手法的最好體現。
  • 《未麻的部屋》:「劇中劇」神作,不僅懸疑,還挺色情……
    Δ《未麻的部屋》海報該片由MADHOUSE出品,今敏執導,巖男潤子、松本梨香內田守也出現了幻覺,他看見偶像未麻對他說,「請幫我解決掉這個冒牌貨,我只能依靠你了」。Δ頹喪的未麻導演今敏曾就二者之間的衝突說,「人們如何看待「我」,與「我」如何看待「我」,這二者之間是割裂的,《未麻的部屋》講述的就是這樣的裂痕被放大的悲劇」。
  • 今敏名作《未麻的部屋》將推出 4K 數字修復版,8 月臺灣上映
    由日本已故大師執導的經典動畫電影《未麻的部屋》深受影迷的喜愛,而近日臺灣電影發行商光年映畫宣布,將於 8 月在全臺灣上映《未麻的部屋》 4K 數字修復版。《未麻的部屋》是由 MADHOUSE 出品,今敏執導,巖男潤子、松本梨香、辻親八、大倉正章等配音的經典動畫電影。
  • 小眾佳片丨《未麻的部屋》
    1960年希區柯克被奉為神作的《驚魂記》中那個和母親的屍體共處一室的Norman開始,導演與觀眾們對精神題材的興趣愈漸濃厚。電影《驚魂記》《致命ID》、《禁閉島》、《秘窗》等電影席捲各大電影節,最近幾年相關題材的國產片《你好,瘋子》、《催眠大師》也漸入佳境。
  • 《未麻的部屋》:如果現實夠「善良」,今敏何必為其造夢
    結尾留疑這是今敏導演的動畫電影《未麻的部屋》留下的最後一句話,直到故事最後,很多觀眾還是分不清這個世界的真假。今敏和《未麻的部屋》《未麻的部屋》是真正意義上定義今敏風格的一部作品,懸疑和驚悚的內涵之下,充斥著大量的轉換鏡頭,角色的切換和場景的切換。不同鏡頭之間的轉換給觀眾帶來了完全不同的觀感,偶像歌手未麻在幾次轉型途中的心態變化通過每一個鏡頭轉換體現了出來。
  • 《未麻的部屋》
    今敏,是日本卓越的電影化動畫導演。善用分鏡和剪輯來表達人物的複雜情感。女主霧越未麻是三人女團中的一員,因人氣高被公司安排單飛,於是舉辦最後一場演唱會宣布自己將會轉型成為一名演員。拍劇的火熱讓公司繼續安排未麻拍裸體寫真,這讓未麻的人氣越來越高漲。
  • 燒腦動畫片《未麻的部屋》劇情解析
    今敏導演的《未麻的部屋》是一個集合了恐懼、緊張、燒腦、色情於一身的動畫電影。半場前基本是帶著疑惑看的,後半場基本上也在迷糊狀態。不過後半場裡面有至少2種精神世界在相互切換。其實只要把每個人物單獨拿出來看,就能搞明白整個劇情:1、影片裡一開始出現的猥瑣男為代表的,正是一群無法接受未麻轉型的死忠歌迷。他們在網上搞了未麻的部屋,事無巨細的描寫著他們心目中未麻應該活成的樣子。由於未麻的新形象離他們的心目中偶像歌手形象越來越遠,導致他們無法接受現實。
  • 未麻的部屋 Perfect Blue (1997)
    於是有了《夢之安魂曲》(2000)中那段浴缸戲,有了那部助娜塔莉·波特曼登頂奧斯卡影后的《黑天鵝》(2010)。這也是為數不多中文譯名能做到信達雅的一部作品。英文名「Perfect Blue」,日文名「パーフェクト ブルー」即英文對應的片假名。
  • 【電影推薦】夠h夠暴力的島國動漫神作《未麻的部屋》
    《未麻的部屋》是今敏導演的動畫處女作,今敏通過借用「劇中劇」 這種敘事技巧配合鏡頭剪輯設計來鋪成故事發展,塑造人物角色,突出創作風格。(《電影評介》評)今敏在《未麻的部屋》這部片子運用了大量的影視敘事技巧,使得不同的學科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部影片,如影視可以從剪輯、調度來做出不同的解讀。
  • 鏡中之鏡——《未麻的部屋》淺析(金敏去世十周年紀念)
    今年8月24日,是日本動畫電影大師今敏導演去世十周年的日子。臺灣最近也會在影院重新上映今敏導演的長片處女作《未麻的部屋》,作為紀念。 作為動畫片導演,今敏作品不多,長片只有《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紅辣椒》四部,還有一部劇集《妄想代理人》。然而這四部動畫長片,每一部都是極具天才性的經典之作!
  • 《未麻的部屋》作為精神分裂海洋中唯一的錨點——幻象的未麻
    通過一種巧妙的敘事的詭計(非常抱歉的把偵探小說名詞挪用至此)將觀眾捲入電影之中缺乏了觀眾與電影的距離,而在結尾又如同偵探小說一般揭露迷題將觀眾放回了凝視點上,今敏又一次展現這般巧妙的手法帶觀眾入夢。三個人多多少少有些歇斯底裡,而他們三人對未麻的幻象投影卻驚人的一致,使得想像流入象徵這般精神分裂以後,這個幻象反而成了一個在無法衡量距離以後得一個錨點,而直到最後你才會發現這個錨點自身反而才是分裂的通過這樣一種精神分裂式的手法,電影取消了一個固定的凝視點——也就是觀眾的位置,是的,觀眾也被捲入進了電影裡面。
  • 造夢大師——今敏的夢幻世界
    1997年上映的《未麻的部屋》、2001年上映的《千年女優》、2003年上映的《東京教父》、2006年上映的《紅辣椒》。今敏擔任了編劇和美術設定,於是便在漫畫中很老練地加入了個人天馬行空的意象。用他的獨特口味表現人心理狀態的多層次性。這部作品也成為了之後今敏導演動畫的原型。此後1997年首次轉型後做導演,便一鳴驚人製作出《未麻的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