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性頭暈5個月,竟然不是PPPD?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例簡介
1. 病史及查體
患者,女,39歲,主訴「持續性頭暈5個月,加重伴頭痛4天」,2019.1月開始,出現持續性頭暈,每天持續存在,勞動後加重,偶爾出現短暫眩暈、伴噁心,出汗,心慌,數秒-數十秒好轉。休息後可稍微好轉,但躺下、行走、坐位均有頭暈感。4天前頭暈加重,伴有後枕部頭痛、持續輕度噁心、心慌,無心悸胸憋氣緊,無頭痛頭悶,無四肢乏力,無黑朦,無意識喪失,無視物模糊,無視振蕩,無腹痛腹瀉,無畏聲畏光,無耳部症狀、無頸部不適。自發病以來情緒稍差、二便可,食慾睡眠好。
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左耳耳鳴3年,間斷性,逐漸進展為持續性,蟬鳴樣。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貧血、風溼病、中耳炎等病史;無暈厥病史,無外傷病史,無暈車病史,月經規律,自訴無女性更年期表現(出汗、潮紅、失眠、脾氣暴躁等)。無家族性遺傳病史、無失眠病史、無頭痛病史。側面打聽,患者家庭氛圍良好,無焦慮抑鬱表現。
查體:無眼震(自發、凝視)、甩頭搖頭(-),雙側外耳道通暢,鼓膜正常,頭偏斜(-),眼側傾(-),交替遮蔽(-),Romberg(-),原地踏步(-),指鼻、輪替、跟膝脛(-);四肢肌力正常,變位試驗(-),心率105次/s。
2. 思考
問診查體到此,其實大家會發現,這個患者有很多不同尋常,甚至超越我們很多醫生頭暈眩暈認知的「點」,比如:
(1)頭暈每天持續存在,躺下、行走、坐位均有頭暈感,勞動後加重」。患者家屬甚至在門診開玩笑的說,「我覺得她就是偷懶不想幹活,裝病,不然怎麼可能歇著不暈,做家務就暈呢?」大家仔細想想,我們平時遇到的很多頭暈患者,要麼是暈的不能動,要麼是走動的時候頭暈但靜止就會好轉,很少會遇到所有時間只要醒著就頭暈的患者,而且勞動後會明顯加重?為什麼?患者真的是在偽裝嗎?
(2)「4天前頭暈加重,伴有後枕部頭痛、持續輕度噁心、心慌」。患者頭暈加重,開始出現後枕部頭疼,會不會是中樞問題?病情加重?開始出現明顯的心慌,在診室測心率為105次/分,難道是心源性頭暈?這個好像不多見啊~什麼樣的心臟問題可以引起頭暈?
(3)「左耳耳鳴3年,間斷性,逐漸進展為持續性,蟬鳴樣」。患者單側耳鳴逐漸加重?和頭暈有沒有關係?
3. 檢查結果
根據這些疑問,我們開出了檢查申請單,(1)基礎檢查:純音測聽、聲導抗,(2)心電圖、心臟彩超檢查,(3)前庭功能檢查:溫度試驗、vHIT,耳蝸電圖。
結果匯報:
(1)純音測聽、聲導抗:基本正常。
(2)溫度試驗:雙側外半規管超低頻功能對稱;vHIT:六個半規管增益正常,耳蝸電圖:正常。
(3)心臟檢查: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101次/min);心臟彩超:患者心率快,射血分數66%,左房擴大(輕度)。
鑑別思路
患者目前檢查回報顯示,聽力學、前庭功能檢查基本正常,說明患者的頭暈問題可能並不是由於外周前庭功能器質性損傷引起,而由於患者心率過快,心臟彩超稍有異常,推測,頭暈可能是系統疾病或者精神疾病所引起,應該從內科方面排除心臟疾病、內分泌疾病、中樞小腦腦幹疾病、精神性頭暈等問題。
而精神性頭暈有一個具有鑑別意義的臨床特點「動暈靜止」,即行走運動的時候頭暈出現,靜坐躺下時頭暈好轉。而該患者任何體位,只要醒著就會暈,且勞動後明顯加重,並出現心慌表現。由於患者為「關係戶」,從側面打聽,發病前、發病期並沒有明顯的精神刺激,沒有嚴重的情緒波動,且家庭和睦,無經濟問題,無情感問題。因此可以暫時排除精神因素的頭暈。
那麼,接下來,我們進一步完善檢查,(1)頭顱MRI檢查,(2)血常規、電解質、甲功五項。
結果匯報:血常規、電解質正常,甲功異常(甲亢)。頭顱MRI異常(左側橋小腦角區域異常信號影,考慮神經源性腫瘤)。
大家看到這裡,可能一些人恍然大悟,也可能一些人迷惑更甚,甲亢可以引起持續性頭暈?聽神經瘤可以引起持續性頭暈?
我們繼續分析:
(1)甲亢可以引起頭暈嗎?查閱知網,萬方、pubmed相關資料庫,很少有文章講這方面的內容,既有的文章也只是推測,可能是由於甲狀腺素分泌的功能紊亂,導致中樞前庭皮質對前庭信息的整合出現異常,空間定向障礙,導致持續性頭暈。給予甲亢藥物治療,可以治療這種頭暈。該患者頭暈與體位無關,靜止也出現,且勞動後會出現心率加快,頭暈加重,與甲亢明顯相關。
(2)聽神經可以引起持續性頭暈嗎?其實內聽道佔位所引起的頭暈症狀較輕,可迅速緩解,不伴噁心、嘔吐,易被醫生忽略。腫瘤越小,頭暈發生率越高,瘤體越大,頭暈持續時間越短,隨著腫瘤瘤體增大,眩暈發生率降低,平衡不穩感發生率提高到70%,如瘤體壓迫小腦,可導致共濟失調。該患者內聽道腫瘤較小,雖然頭暈發生率較高,但是持續5個月不緩解的情況,說實話筆者也沒有經驗,也不敢妄加定論。但我們可以通過隨訪來觀察,看到底這種頭暈是什麼原因引起。
治療及隨訪
目前患者的診斷就比較明確了:慢性前庭症候群,甲亢,聽神經瘤(左側)。
內分泌會診,給出治療方案如下:甲硫咪唑,比索洛爾。
耳鼻喉科建議:敏使朗,3-3-3. 聽神經瘤定期隨訪。
隨訪:2019.7
2019.7.3:電話隨訪,已無頭暈眩暈頭痛症狀。
2019.7.4:甲功五項:
頭暈未再發作,甲功如下圖:
甲亢治療藥物繼續口服治療。
小結
從患者隨訪結果來看,患者的持續性頭暈最可能的病因來自甲亢,給予相應的甲亢藥物治療後頭暈完全緩解。而左側的聽神經瘤恰好是左側耳鳴逐漸加重的元兇。
臨床心得
這個病歷,給我們的啟示:(1)遇到「顛覆」我們臨床知識體系認知的臨床表現時,一方面需要反覆問詢檢查,確定真實性,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相關檢查,抽絲剝繭,找尋真相,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2)加強頭暈眩暈理論學習,不斷提高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可以越來越少遇到這種「顛覆認知情況」的發生。(3)一側的逐漸進展的耳鳴,一定要排除內聽道佔位。(4)臨床疾病表現千變萬化,你所認為的「不可能」,其實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一切皆有可能。(5)病人永遠是醫生成長最好的老師。
往期專欄文章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