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頭暈噁心,不一定是中暑?注意:出現5個症狀提示是缺鉀

2020-12-23 問醫生

夏日天氣炎熱,是很容易發生中暑的一個高發季節。很多人時不時就會出現頭暈乏力,食慾下降以及噁心,大多數人以為是中暑了,就當作中暑來處理。

鉀元素是維持我們人體的一個重要微量元素。它在人體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調節人體的水分平衡,保護心肌的功能,還能維持酸鹼平衡和穩定血壓,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等。

夏季頭暈噁心,不一定是中暑?

其實夏季出現頭暈乏力噁心,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缺鉀

因為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常常吃得較少,就會導致營養不夠,會出現鉀鈉鈣等電解質的缺乏。

而且夏天出汗也多,也容易造成鉀離子的流失。很多人夏季還很容易發生腹瀉,都會導致體內的鉀離子流失。

一旦身體缺鉀了,人體的很多正常功能就要受到影響了,人體嚴重缺鉀還是威脅到生命安全。

夏季缺鉀可能會引發嚴重疾病?

缺鉀可能會引發心律失常。因為心肌細胞中的正負電荷是負責產生生物電的,這個過程就需要加入電解質的參與,比如鈣、鎂、鉀元素,如果這些電解質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心肌細胞的功能,會發生電紊亂,就會導致心臟不規律的收縮。

其中鉀離子是最重要的一個電解質,在心臟的電泵活動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心臟的收縮功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鉀元素就對調節心臟的節律十分重要。

如果心臟節律出現紊亂,心臟就會亂收縮,不能及時將血液泵出去,大腦和其他器官就會供血不足,進而就會出現頭暈,嚴重還會暈倒或者猝死。

注意:出現5個症狀提示身體缺鉀!

1.頭暈、乏力

人體缺鉀後,往往會發生神經系統的一些症狀,比如頭暈、乏力、嗜睡疲倦,或者眼花、意識不清等等。

2.心律不齊

因為心肌細胞需要鉀離子的參與才能正常收縮泵血,所以缺鉀後,心肌正常跳動不能保證,所以就會出現心律不齊的現象。

3.厭食、噁心

身體長期缺鉀的人,會導致腸道的蠕動減慢,長期下去患者就會出現食慾下降,甚至厭食噁心,還會發生嘔吐和便秘的現象。

4.口渴、多尿

缺鉀還會影響到泌尿系統,就會導致出現多尿、尿液稀釋、甚至口渴的情況。

5.肢體無力麻木

因為鉀可以維持肌肉的正常功能,如果缺乏鉀元素,就會影響到肌肉系統,就會出現常見的肌肉無力、肌肉麻木、甚至呼吸困難、憋氣的現象。

缺鉀自然就需要補鉀,生活中很多常見的食物都富含鉀,比如牛油果,香蕉、柚子、西瓜等等,可以多吃這些富含鉀的水果。

含鉀較高的主食有蕎麥、玉米、土豆、小米等。另外茶樹菇、香菇等菌菇類,魚類、肉類也都含有豐富的鉀元素。

如果經過飲食補鉀效果不好,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補鉀,反覆進行補鉀如果沒有效果,也要及時檢查缺鉀的原因是什麼,針對原發因素進行治療。

相關焦點

  • 夏季突發頭暈、噁心、嘔吐,不一定是中暑,也許是這種病「找」來了!
    步入7月,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都會出現頭暈、噁心的症狀。綏化的張媛(化名)給《你好,醫生!》發來留言,說自己一周前下班回家的時候突然感覺到頭暈、噁心,甚至還出現了嘔吐的症狀,由於當天天氣比較炎熱,她以為自己中暑了,立馬臥床休息,還吃了一些解暑藥。結果第二天,頭暈噁心的症狀並沒有緩解,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自己竟然得的是頸椎病。
  • 「三高」人群要注意,夏季出現這種症狀不要再誤以為中暑了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易引起中暑,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群,更是「熱中風」高發。專家提醒,對「三高」人群不要誤將「熱中風」當成中暑,以免耽誤治療。孫大爺今年63歲,三年前查出高血壓,但他一直覺得沒什麼明顯症狀,根本沒當回事。
  • 中暑了應該怎麼辦,注意什麼?
    隨著夏季的來臨,烈日和高溫也悄然而至。那麼預防中暑也就勢在必行。所謂中暑是指外界溫度的升高導致機體體溫調節中樞的紊亂引起的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具體表現有發熱、乏力、頭暈、噁心 煩躁不安、或者頭疼等症狀,要及時注意。
  • 不是「中暑」而是心梗,夏季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重視
    華聲在線7月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徐永梅 朱文青 記者 段涵敏)夏季天氣炎熱,不少人在劇烈運動後容易出現中暑症狀。7月7日下午,長沙的龍先生(化名)在和朋友打了兩個多小時籃球後,出現胸悶、出冷汗等症狀,他以為是天氣太熱導致中暑了,趕緊回到家休息,還進行了「刮痧」處理,但是症狀無改善,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急性心梗」。據了解,該院近期連續接收多例中青年心梗患者,且病情都比較重。
  • 喝風油精能治中暑?藿香正氣水、人丹等也並不適用於所有中暑症狀
    原標題:喝風油精能治中暑?別當真  盛夏季節,各地紛紛出現了中暑案例。本周上海持續高溫,周中還可能迎來酷暑日。對於有戶外行程的人們,要如何避免中暑?需要注意的是,許多人愛用於防暑降溫的風油精、藿香正氣水、人丹等,並非適用於所有的中暑症狀,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而且,幾乎所有的防暑降溫藥對孕婦都是禁用的,新生兒最好也不要使用。
  • 飽受曝曬高溫之苦 預防中暑有方法
    一、中暑按病情輕重可分為:1、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中,中暑者出現頭暈、眼花、耳鳴、噁心、胸悶、心悸、無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此時體溫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過37.5。C。此為中暑的先兆表現,若及時採取措施如迅速離開高溫現場等,多能阻止中暑的發展。
  • 中暑有什麼症狀?中暑怎麼辦?該怎麼預防中暑?
    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 不小心中暑了,該怎麼辦?先了解中暑的這些症狀,再進行這幾招
    這幾天的高溫,讓很多高空作業或者露天工作的人很是受罪,甚至有的人出現了中暑的情況。夏天才剛剛開始,不管是在室內工作的白領,還是室外工作的勞動人員,都應該懂得一些有關中暑的常識。今天,博禾醫生就來科普下有關中暑的知識,希望你遇見中暑的人,能奉獻上你的一份愛心,如果你有中暑的症狀,請趕緊採取相關的措施。
  • 夏季中暑怎麼辦?及時做到這3點,儘快脫離危險
    夏天氣溫比較高,如果到了戶外活動沒有做好防暑措施,很容易在高溫的影響下出現中暑這種情況。中暑嚴重時,通常會有噁心反胃、頭暈頭痛、發熱等不良症狀的出現。因此,如果夏季中暑了,需要及時通過合理措施治療,這樣才能避免中暑加重。那麼,夏季中暑應該怎麼辦呢?夏天中暑了應該怎麼辦?
  • 別把心肌梗塞當中暑!高溫真的會傷心,出現頭暈等8症狀快就醫
    今年7月屢創高溫,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 夏季「假」中暑隱藏真心梗 專家給出保命「五部曲」
    5個小時後,龍先生覺得胸悶症狀越來越重,家人覺得不大對勁,趕緊送他到我院就診,到我院完善床旁心電圖等檢查後,高度懷疑急性心梗。龍先生被送到介入室行冠脈造影檢查,造影顯示前降支近中段完全堵塞,抽出一部分血栓後,狹窄程度仍然達到90%。醫生為他植入了一枚支架,開通了堵塞的血管,龍先生的胸悶症狀很快得到緩解。
  • 夏至已到警惕中暑,提前預防中暑是關鍵,3招教你預防中暑
    中暑是由於患者長時間在高溫的環境下導致的體內水和電解質等物質發生紊亂導致的,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救治很可能出現嚴重的後果,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掌握中暑的急救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中暑有什麼症狀?起初中暑會有頭疼、頭暈、口渴、汗水、四肢無力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嚴重中暑後,可引起陽光暴曬後突然發高燒一段時間並伴有耳鳴、噁心、頭痛、嘔吐、嗜睡。突發中暑如何急救?發生中暑時,一定要給予患者快速的降溫。
  • 頭痛、頭暈、乏力都是中暑前兆
    12日,悶熱天氣令不少市民汗如雨下,僅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內科門診就收治出現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等不適的市民十餘人。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周傳林介紹,這可能是中暑前兆,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中暑的常見誘因。
  • 夏季中暑了怎麼辦?除了「多喝水」還得「會喝水」
    夏日高溫來襲,中暑現象經常發生。如果身邊有人發生了中暑,應該如何做?中暑之後要「多喝水」不是套路!但是還得要「會喝水」。中暑的症狀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 不一定非要暈倒才叫「中暑」,那麼「中暑」後應該怎麼處理呢?
    隨著現在全球溫度變高的趨勢,我們也發現每年的夏季氣溫也較前增高了不少,現在出門要是不做防備,照著地表的溫度和灼灼的烈日,人們很容易就會被「蒸烤」過去,針對中暑之後怎麼辦,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所了解,不管是自救還是救他,都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情!那麼中暑之後,我們都該怎麼處理呢?
  • 警惕中暑!
    (資料配圖,圖文無關)醫生提醒 , 中暑是指由於高溫或長時間熱輻射作用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發生的症候群 , 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頭痛、嘔吐、大汗、渾身無力及行走不穩等 , 重症還可昏迷甚至死亡。根據中暑嚴重程度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 , 熱痙攣最輕,主要表現為四肢肌肉的痙攣;熱衰竭較為嚴重,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虛弱無力等,如不及時處理可發展為熱射病;
  • 運動性中暑,溫度不高可能也會中暑,夏天運動需警惕
    與經典中暑不同之處是,驟然發生居多,在運動中或者運動後發生。劇烈運動產生大量的熱, 可以使體溫升高到40℃甚至更高, 尤其是在悶熱、潮溼的環境中, 運動性中暑發生的頻率就更大。需要重點說的是:運動性中暑不一定發生在炎熱的天氣,在溫度不高的天氣,如果溼度較大,加上個人因素,也有可能發生運動性中暑。
  • 噁心、嘔吐,別總以為是腸胃問題,可能是這個原因在搗鬼
    特別是在夏季,沒有注意飲食可引起急性胃炎,除了噁心嘔吐外,也會伴有腹痛腹瀉。3、高位腸梗阻高位腸梗阻的主要症狀是有明顯噁心嘔吐,好幾天沒有排大便和放屁,肚臍周圍有明顯的疼痛感。這種情況可去醫院做腹部平片診斷,若發現明顯的液平面,基本診斷為腸梗阻。
  • 夏季中暑怎麼辦!快來學學能救命!
    2020-07-16 09:40 來源: 澎湃新聞 汕尾市婦女聯合會 夏天,特別是中午時,是不是有時候忽然會覺得頭暈、口渴、注意力不太集中、甚至有點想嘔吐呢?小心,這時候你可能就已經快中暑了。中暑一般來說是因為溫度變化太大,身體的溫度調節功能無法負荷所導致。
  • 大媽頭痛頭暈以為中暑,顱內竟有個「馬蜂窩」
    在人的腦袋裡,也會出現「馬蜂窩」,要摘除它甚至比消防員的工作更危險、更困難,前幾天,浙江省人民醫院及託管醫院的專家們最近迎險而上,成功將長在一位患者顱內「馬蜂窩」摘除。圖譜中的腦海綿狀血管瘤(馬蜂窩)自以為中暑卻是腦內「馬蜂窩」作祟「我母親不舒服,會不會是中暑了?」近日,60多歲的高大媽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