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啟《詩經》,我仿若走進山間溪泉,邂逅潺潺自流,邂逅這一抹盈盈閃映著的翠色鮮亮——這是最美好的中國女子,最天然的風流態度。
走進戰火紛飛的年代,我邂逅的是許穆夫人——一位有家國情懷的女性楷模。她是衛戴公的妹妹,遠嫁許國。前六六零年,衛國被狄人攻破,衛人被迫南遷。許穆夫人計劃回國慰問並為衛國向大國求援,但許國君臣因為國小怕事,竭力阻止。這引起了她極大的憤懣,她向臣民宣告:「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語末,語氣更為堅決,有百折不回的氣概: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這是愛國女詩人充滿戰鬥精神的聲音,刺破蒼穹般昭告女性的決心與力量。歷史的長風,邂逅中國女性的最初代表者,將後世的謳歌唱響大江南北。
在情竇初開的年紀,我邂逅那樣敢於追求的女子。十五國風起,有想著青青子衿的女子低吟「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溫婉的妻子於南山殷殷雷聲之下喚人歸來。有情定之時互換信物,「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一念終生指天為誓,「謂予不信,有如曒日!」
這些女子眼裡,一切景語皆情語。無邪的思念落實到口中紙上,平常到極處便有了風情萬種。這樣的中國女子,敢於邁出一步,大膽追求,大膽思念,大膽熱愛,撩人心弦。這是灼灼的美好,是冉冉的希望。這是我邂逅的,美豔背後顯純真的中國女子。
在愛情的盡頭,我邂逅敢於相決絕的女子。有最初的一見鍾情,有隨後的言笑晏晏,有定情的信誓旦旦,也有最後的背信棄義。應了那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昔日妙齡少女,今日竟成下堂婦,被一個不堪的男人,一段不堪的婚姻折磨掉的,不止是青春,更是對生活的信心。
實事求是的說,那樣的時代,很難要求一個女子勇敢站起來,拋開過往,闖出一片新天地。 但生活再艱難,還要去反抗,「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一句對不公生活的反抗,成了開啟中國女權的大門。我所邂逅的,是大膽追求自我的中國女性。
這一幕幕構成了中國女子不同凡響的開端,所謂心繫家國,所謂美豔動人,所謂堅毅執著,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但在歷史長河中,這也成了中國女子一蹶不振的輝煌頂峰。此後的千年,三從四德,相夫教子。這是女性的悲哀,她們邁著輕巧的步伐,走進閨閣,卻在闈院種被禁錮千年;這是文化的悲哀,自詩經後,再無空間容女性光明正大發聲,再無女性清清淺淺的訴說,以「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這是時代的悲哀,未能允許女性在這廣袤的禮教土地上有方土地,紮根綻放。
所幸,我們已經歷那最壞的時代,正走向最好的未來。我仍能於世界之角邂逅女性的聲音。我所邂逅的是那自由的女性,是一路走來一路盛開的感動。哪怕長夜漫漫,途徑雨雪,我仍邂逅那不可辜負的美好。
一言盡,思無邪,我願邂逅這樣美好的中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