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輝 文
■湯天明 點評
我們每天都要接收來自身邊朋友的消息或是世界各地的信息,尤其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其中圖片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比起文字,圖片能更直觀、更具象地傳達信息,因此也成為了很多人日常生活表達和傳播的媒介。我們常說,攝影就是記錄歷史的工具,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都可以是這個時代的記錄者。若干年後,那些我們在不經意間定格的瞬間畫面,或許就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如果攝影人有恆心持續記錄身邊生活變化,積少成多之後甚至能反映出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對比。比如,大街上時尚的美髮沙龍比比皆是,而傳統理髮店裡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手動剃刀都將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記憶中童年鄉間小道上肆無忌憚地與小夥伴嬉鬧,如今變成了孩子們忙碌輾轉於各個培訓班;當批量化生產的精美工業產品充斥市場,傳統手工藝的質樸之美卻逐漸被忽視,甚至面臨著沒有接班人的困境……許許多多我們曾經習以為常的畫面,都有可能消失在「下一秒」,這也讓攝影的記錄功能被賦予重要的價值。
我們每天都會「生產」出大量的照片,比如街邊低頭看手機的小販,悠閒坐在門口的一家四口,正在幹活的農民,帶著媽媽逛公園的孩子……為什麼要拍攝這些畫面?如果不能理清自己的拍攝思路,再多的照片也只能換來量的積累,攝影人難以從這一過程中獲得質的提升。與其貪大求全,攝影人不妨就從熟悉的題材入手,持續跟蹤記錄,讓觀者從日常生活的影像中看到一個地區或者當下社會的狀態演變,通過照片更可親可感地認知事物,甚至引起共鳴、思考,那麼照片的意義便不言自明。
美國藝術評論家蘇珊·桑塔格曾表示:「馬拉美最具邏輯性地說過,世上存在的萬物是為了終結於書本。如今萬物的存在是為了終結於照片。」那些轉瞬即逝的美好回憶,生命旅途中遇到的人,令人震撼難忘的事件……都透過小小的鏡頭被記錄、收藏,成為歷史、永恆,攝影的價值因此而顯現、弘揚。
傳統理髮 黃孔海 攝
點評:老式理髮店是十分常見的攝影題材,「求新」應成為關注的重點。細心的觀者不難發現顧客護衣上的國外商標,在諸種老舊美發設備的包圍中,格外顯眼。作者若能由此切入重新設計,將賦予畫面新韻味。
移動「廚房」 任次良 攝
點評:在側逆光的作用下,駱駝的身體呈現出豐富的線條,一層輕薄的空氣雜質則為畫面增添了生動的氣氛。遺憾的是,畫面元素未能明顯展示「移動廚房」這一主題,建議調整拍攝時機,增強敘事效果。
清晨 楊軍武 攝
點評:在澄澈晨光的溫柔觸摸下,畫面猶如一曲靜謐的小詩。些許傾斜的構圖,以及採茶工微微前傾的體態,為靜謐的氛圍注入動感的旋律。但暗角佔比略大,可適度裁剪。
靜謐 欒法忠 攝
點評:照片曝光準確,以線條凸顯空間層次和造型美學。畫面色調冷暖結合、濃淡有度,與「靜謐」主題相符。飛翔的天鵝則起到了以動襯靜的效果。
曬紙 齊玲 攝
點評:作者較好地處理了畫面的虛實關係,紙張下沿形成的層次變化豐富了形式感。左下角的老屋與造紙工藝的傳統色彩相匹配、呼應。匠人右手動作略顯生硬,畫面左側的一截竹竿應在構圖時迴避。
親吻 張國雲 攝
點評:環境元素兼有色塊組合與符號堆疊,傳達出較強的形式感和神秘色彩。但主人公的眼神、動作及互動關係未能完美契合,導致標題與內容存在割裂。
牧羊人 姜傑 攝
點評:作者以光影營造空間層次和豐富色調,以「牧羊」深化立意和主題,給予觀者開闊悠遠的視覺印象。但牧羊人的視覺中心地位未能得以凸顯,畫面底部空間較多,建議大膽裁剪。
羞澀 王玉梁 攝
點評:照片的亮點在於攝者和被攝者的互動關係,展現了被攝者詼諧而靦腆的性格特徵。畫面曝光準確,框架構圖凸顯了現場感和生活氣息。但右側人物對畫面構成了一定影響,宜在構圖時加以考量。
歡樂時光 曹華 攝
點評:人物位置關係安排得當,蜿蜒的小路強化了視覺縱深。作者較好地抓取了孩童的動作和表情,還原了鄉村生活的質樸圖景。背景中的電線構成了一定的視覺幹擾。
威海日出 欒法忠 攝
點評:照片曝光準確,雖然是正面拍攝,但空間、色調均凸顯層次感。天空有日出時分的靜謐感,而水面則為畫面增添了一些動態。建議作者在燈塔與太陽的空間關係上多做文章,獲得更好的構圖、光影效果。
喜悅 肖宏 攝
點評:作者以抓拍定格被攝者的動作瞬間,保留了人物之間存在的多重互動關係,令「喜悅」在眼神交錯中得以被突出。遺憾的是,由於缺乏陽光的飽滿照射,畫面沒有細膩的色彩和質感。
孤寂 王梅芬 攝
點評:作者藉助飄渺的霧營造空氣透視效果,畫面高調、空靈,符合「孤寂」的情感基調。孤樹造型獨特,雲層依稀可辨。但右側山體偏深,可作適度減淡處理。
古鎮之光 盧建蘭 攝
點評:作者對古牆、小道、石階、倒影的關係安排得十分妥當,構圖幾乎無一處多餘。人物打破了畫面的空寂,也意味著小鎮在冬日清晨的甦醒。
長城腳下秋收忙 張林 攝
點評:作者選擇的拍攝時機和拍攝方向較好,為畫面增添了生動的色彩和光影,烘託出濃厚的秋日氣息。但構圖雜亂,對農民的動作把握也失當,動感和張力欠缺。
耕田 於叢坤 攝
點評:泥土和耕耘其上的人、牛,在這幅照片中成為凸顯傳統耕作方式不可或缺的元素。遠處的層疊梯田和連綿山脊則構成了唯美的背景空間,畫面呈現出內容美學和形式美學的結合。
新的收穫 王前敬 攝
點評:這幅照片的構圖可謂新穎別致,前景中的對聯以鋪陳的形式點明主題,修剪荔枝的主人公則以幸福表情和辛勤勞作呼應著「平安」和「有餘」的美好期待。但標題偏直白而略欠韻味。
街邊小販 席靜婷 攝
點評:作者被光影吸引,採用抓拍的手法,展現了街頭小販孤獨等候買家的生動場景。作者小心地選擇了機位,從而迴避了自己的影子,是一處值得稱道的細節。
帶著媽媽逛公園 顧怡 攝
點評:這是一幅樸實無華卻情感充沛的照片,無疑能夠引起觀者對於親情的共鳴。若時間允許,作者不妨試用追隨攝影法虛化背景,強化畫面的形式張力。
悠閒 張玉娜 攝
點評:在陽光的照射下,畫面的色彩和質感都顯得豐富、強烈。環境雖然顯得陳舊和雜亂,但傳統民居和摩託車的對比,也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氣息。
各「司」其職 倪晨 攝
點評:畫面內容多卻結構分明,觀者可在極短時間內領略核心主題,其餘環境則烘託出生活氣息。作者能在細微處體會日常的幽默,構圖也比較均衡。
聯繫電話:010-65251661
聯繫郵箱:wuping@chinaphotopress.com
1.保持圖文完整
2.完整標註版權及本公號ID、二維碼
3.未按此規定轉載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