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有很多計劃和目標,唯獨沒有行動力怎麼辦?

2021-01-18 九霄心理

你曾經是否有過許多計劃和目標,可是每次都因為行動力不足半途而廢呢?每次失敗後,你是否也會陷入一種深深的挫敗感中呢?為什麼每次距離你的夢想,都會差一步呢?

一般來講,完成一個行為單位,並且使該行為趨向於特定目標,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你正在觀看一部緊張而刺激的電影,而你感到口渴了。此時,你可能需要將電影暫停下來,然後起身拿起杯子去倒水。但是,如果電影足夠好看,而你並不是很口渴,那麼你會傾向於放棄去倒水;如果儘管電影很好看,但是你足夠口渴的話,你會傾向於拿起杯子去倒水。

簡單分析上述行為,涉及的因素包括:動機水平(口渴程度)、結果預判(喝完水之後,可以得到多大的滿足)、外界幹擾(沉浸在緊張的電影情節中)、自我忍耐力(可以忍受不喝水)、心理談判(說服自己去喝水),下面將對這五大要素展開分析。

一、動機水平(口渴程度)

心理學總是建議人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目的之一就是只有人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動機水平才是最高狀態。但是現實是,大部分的人都很難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動機水平呢?

1、找一些相對喜歡,並且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做(內在正向動機)

我們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做一件完全不喜歡,並且認為毫無價值的事情,那麼你很難堅持下來。這就意味著,哪怕你不能去做真正喜歡的事情,那麼你也要去做你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去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某項工作或者計劃產生興趣時,你才願意投入精力來完成這件事。

2、多去跟朋友分享你的成果(外在正向動機)

學會和朋友們分享你的成就,能夠提升你外在正向價值,這是提升動機水平的關鍵。如果你鋼琴彈得很好,但是沒有好朋友分享,那麼你很快就會對鋼琴失去興趣。當你和朋友們分享你的成果時,如果得到了積極的反饋,那麼你的動機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即便沒有得到正面反饋,你仍然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

二、結果預判(喝完水之後,可以得到多大滿足)

如果完成某件事情,其最終結果並不能夠讓你得到非常大的滿足,那麼你很難有動力去完成它。即便是勉為其難執行這個計劃,那麼你也很容易半途而廢。面對這種情況,合理的預判是至關重要的。

1、「如果不去做這件事,我可能後悔終生」(內在反向動機)

需要你認清楚的是,你的每個決定或者計劃都不是草率的。這就表明,如果你制定出了某個計劃,而你沒有按照計劃去做,你可能會後悔終生。你必須明確這一點,你一定會沒有做過的事情而感到後悔。

2、「如果不去做這件事,我的生活就難以為繼了」(外在反向動機)

深刻認識到你目前的處境,能夠幫助你提升行動力。面對你真實的處境,如果你不去做出改變,那麼你所面臨的困難是觸手可及的。對於現實的感受力,將有助於你認清自己的處境。這就要求你從幻想中走出來,多一些對現實的體驗。

三、外界幹擾(緊張刺激的電影情節)

我們每去做一件事,一定會有外界所幹擾。就比如你想要按時上班、上課,那麼你可能會遇到不想起床的阻礙。面對外界的幹擾,需要你保持一種定力。

1、專注目標本身

把心思放在你的計劃上面,不要被無關計劃分心。時刻提醒自己該做什麼,減少每天的計劃和安排,將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專注目標本身除了專注指定目標之外,還有另一層含義。例如你想要提升學習成績,你已經將精力放在學生上了。但是你沒有專注到學習本身,而是被無關因素影響。你可能會擔心自己考不好被老師、家長訓斥,你會為自己的前途命運感到擔憂,這些事情看上去跟學習有關,事實上對你提升成績並沒有直接幫助,你需要專注到目標本身上來。

2、提升對外界幹擾的忍耐力(與降低對目標回報的忍耐力方向一致)

別的同學都去打球去了,但是你明白自己需要補習功課,那麼你就要忍受不能去打球的境遇。如果你做不到忍受力,那麼你的成績可能並不會有所好轉。面對無法改變的情況,同樣需要忍耐力。

四、自我忍耐力(可以忍受不喝水嗎?)

降低對目標回報的忍耐力(與提升對外界幹擾的忍耐力方向一致)

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一個事實:一個人忍耐力越高越好嗎?並不是的,如果你能夠忍受住口渴,那麼你將失去拿起杯子去喝水的動機;如果你能夠忍受報考一個三流大學,那麼你將失去對學習的動機;如果你能夠忍受一份很糟糕的工作,那麼你會失去更多進入優秀公司的機會。

五、心理談判(說服自己去喝水)

決不妥協的談判

哪怕你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沒有遇到任何外界幹擾,你的腦海中仍然會出現兩種聲音:要你繼續做下去,要你立刻停下來。讓你繼續做下去的聲音,是肯定你的聲音;讓你立刻停下來的聲音,是懷疑你的聲音。而你要做的就是決不妥協的談判,堅定內心那個正向的聲音,嚴格執行你的計劃。哪怕到最後計劃失敗了,也能夠發現更多現實問題,而絕不是因為內心害怕而主動放棄了。

總結: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去彌補你在五大要素中所欠缺的能力,你的行動力將會得到較大的提升。

相關焦點

  • 唯有行動力,會讓生活更有質感
    除了感嘆時間飛逝之餘,讓我們回望一下年初那些信誓旦旦的計劃和目標,你完成了多少?又實現了多少?總是回眸時,我們才會發現,美好的生命全部浪費在一個又一個的「明天」裡,所有的詩和遠方都被消耗在一個又一個「計劃」裡。為何總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 唯有行動力,會讓生活更有質感,是對平庸生活最好的報復
    在很多時候,自以為聰明地坐著不動,不如嘗試著去行動,在行動的過程中,出口就在等著你,只要你堅持嘗試,就一定會找到逃離困境的出口,而那些自作聰明坐等機會的人反而只能等著死亡。俗語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當你有了正確的認知,用行動去不斷驗證和踐行,不斷的去修正結果的時候,你才可以獲得自己的終極目標。因此,擁有正確的認知尤為重要。
  • 行動力和執行力是拉開優秀與平庸的關鍵?
    執行力:是將存在頭腦或紙面的方案變成現實的行動,反映的是遵照計劃行事的能力,需要把事情做好,做到位。行動力:是需要做事前的動機,動力,是做一件事的積極性的程度。當然我覺得行動力和執行力對於我們而言,都是必要的元素,執行力是由很多細小的行動力慢慢積攢而成,行動是第一步,執行是第二步,在生活和職場中,要想成功,就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行動力和執行力;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當然其實還是有很多人具備行動力和執行力的,但是很多人往往有好的開始,卻不一定能堅持到終局;那麼那些成功的人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
  • 人這一生,需要一種能力:行動力!
    在他們心中,並不缺乏豐富多彩的夢想,也不缺少設身處地的目標,更不缺少行之有效的規劃,然而等到「付諸行動」的時候,他們卻沒有「揚帆起航」的勇氣和果斷。很多事情只是去想想,而沒有實踐行動,如此便是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大大限制了他們人生應有的高度和精彩程度。真正的優秀的人,不僅僅「夢想」派,更是「行動」派。
  • 超強的行動力,如何養成?
    我發現啊,好多旁友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經常會被拖延症困擾:比如明明下周就要交論文,還沒動筆開始寫,心情很焦慮,於是就玩起手機解解壓,明天再寫吧!第二天早上醒來:論文是什麼東西?還有想做一件事情很久了,腦子裡有很多計劃,但害怕失敗和嘲笑,追求完美,遲遲不敢行動......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 有目標,卻缺乏行動力,從這4個方向,改變你的「人生停滯感」
    很多人都渴望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希望生活中能夠有新鮮的、不一樣的變化。但往往很多人卻敗在了行動上,因為你不行動,變化不會自己發生,所以你的人生永遠保持在一個靜止狀態。這也就造成,很多人總是心裡渴望變化,但身體上卻總是停滯不前。關於這種「人生停滯感」,我在生活中也是深有體會,因此看了許多關於成長、習慣養成,甚至是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雖然在其中學到許多知識,但是對於「人生停滯感」,卻依然沒有一個整體的感覺和思路。
  • 有行動力的尼希米
    尼2:1-20前言在神的家中,管理意味著需要有計劃,有智慧,有號召力,更要貼近神的旨意,不靠自己的能力。林後10:4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 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一在神面前的行動力1 他的禱告 4節詩40:1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他垂聽我的呼求。禱告不是沒有行動 ,真正的禱告帶來真正的行動。
  • 缺乏行動力怎麼治
    上高中的時候,老家有個小時候的朋友。ta迷上了聽李陽的演講,跑來魔都買了30本他當時發售的一本書。我和ta關係不錯,一直有聯繫。整個高三階段,ta一直都雞血滿滿——有寫得密密麻麻的複習計劃本,還有寫在便利貼上的自我激勵的話——只是,複習好像一直都沒有什麼成效。練習冊買得多,寫得少。回想起來,那是我見過的第一個「積極廢人」的典型樣本了。
  • 要行動力還是要執行力?
    行動力與執行力的釋義行動力,是指策劃戰略意圖,具備超強的自制力,同時能夠去突破自己,實現自己想做而不敢去做的,或者是自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制定計劃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去實現。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願,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
  • 我是高二學生,沒有目標,也不知道將來幹什麼,怎麼辦?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好好學習,努力把成績考到最好。無論什麼成績都是最後說話,只要你考出高分,到填報志願的時候你就會有很大的餘地。其實你身邊的很多同學,並沒有幾個人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別看他們課桌上張貼的某某大學,那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 行動力強大的人,都有意無意運用了這三個技巧
    空有想法,行動跟不上買了很多書籍,都堆滿了藏書架,卻很久沒有翻開過一本。想要早睡早起,可玩遊戲到凌晨,沉沉不願睡去。計劃著學新技能,學了幾天,計劃擱淺,宣告失敗。懂得了很多道理,也做好了計劃、可行動一致跟不上。好久都沒有寫作,好久沒有翻開書本了,都蒙塵了。有很多想法,想得很多,很美好,卻無力成行,成了空幻想。
  • 其實和你的行動力息息相關
    一提到潛意識這個概念,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這個概念本身其實是心理學的概念,今天我就來談談潛意識到底是什麼?以及它對我們的有啥作用。 不知道大家對「學習」是如何理解的?我們從小就被家長要求去學習讀書學習,同時我們也會學習各種生活常識和技能。
  •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楊天真雖是一個從不逃避的人,但她表示,她其實有很多事想要逃避,只是無法逃避。王勉用音樂的形式,吶喊出了許多人的心聲。王勉說,他選擇去做一件事,不是因為想做,而是為了逃避另一件事。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自證預言。即人會不自覺按照已知的預言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當我們認為自己不可能獲得成功,自證預言會幫助我們走向失敗。
  • 沒有目標的學習和努力,只是無意義的焦慮
    就拿以前的心理諮詢師證書來說,考證沒有取消之前,據說中國大概有60萬人拿到了證書,但是拿證之後真正做諮詢的人不足5%,這些拿到證書沒有執業的人被叫「本本族」。為什麼要考證?很多人可能只是想這個證這幾年很火,所以我要考。或者,誰誰誰考了,所以我也去考。並沒有真正去思考自己考證的目的和意義在哪。
  • 行動力強的人,大多有這4句口頭禪,聽過之後,由衷佩服
    所以,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特別重視行動力。甘迺迪說:「最大的危險,是無所行動。」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現實生活中,行動力強的人常常會有以下四句口頭禪。第一句:速度大於完美當今社會,瞬息萬變,很多事情你還沒反應過來就過去了。所以,任何行動要快,要及時。馬雲就是一個非常講究速度的人,他說:「不要等到明天,明天太遙遠,今天就行動。」
  • 沒有目標感的努力,都是在假勤奮
    舉這個例子,我主要想說的是:做事有沒有目標以及目標感,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而這便是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被拉開的原因。 01 沒有目標感的三大表現做事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強烈的目標感,往往會有三種比較常見的表現和結果。
  • 永遠的7日之都行動力規劃攻略 行動力怎麼用
    導 讀 永遠的7日之都新手規划行動力方法,在遊戲中攻略不是萬能的,很多玩家都有自己的情況,那麼怎麼做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當責|高效執行者都在培養行動力思維
    如果你對目標,並沒有養成行動力的思維,那麼任何需要你付出時間和努力的目標,不管你之前如何暗下決心,你終究都會恢復到懶惰的習慣當中。那什麼是「行動力思維」?這聽起來並沒有什麼困難。難就難在,很多時候我們的大腦會非常執著結果,覺得既然都完成不了,那麼索性就不開始了。好比有人說,在網上寫文章可以掙錢,然後你制定目標,嘗試去做,可是發表了幾篇文章之後,一毛錢收入都沒有,於是你覺得失去堅持的東西,最終放棄。
  • 為什麼市面上有牛奶羊奶,卻唯獨沒有豬奶?這下又漲知識了!
    無論是豬皮豬肉還是豬內臟,都有著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豬和牛還有羊一樣,都是人類千百年的文明發展之中不可獲取的食物來源。但豬卻有一點和牛羊不同,那就是牛和羊的奶都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品,市面上也有很多與牛奶羊奶相關的食品,可是卻唯獨沒有豬奶。同樣作為家禽,為什麼為什麼市面上有牛奶羊奶,卻唯獨沒有豬奶呢?這下又漲知識了!
  • 心理學:男人心裡有沒有你,聊天時問他一句話,就能看出來
    真正的愛並非做語言上的巨人,山盟海誓誰都可以說,可真正落到實處的卻少之又少,真愛是一種極強的共情能力,因為有了對方而明白愛的意義。 你在男人心裡的分量,其實就表現在相處的點滴之中,在於一些你未曾看到的細節之中,而這些細節存在於很多不經意間,包括一個眼神,一個舉動,一句話,在細節裡藏著的都是那些真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