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明星都是內蒙人——回到他們的成長地領略獨特的草原文化

2020-09-13 語文章

李誕、葉青、王珞丹、尹正這些大家熟悉的明星,您知道嗎?原來他們都是內蒙人。

提到內蒙古,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藍天碧水、遼闊草原,悠悠牧歌、牛羊滿坡,但是對內蒙古的城市您卻不一定了解。

請您往下看,下面小編就結合以上幾位明星的成長地,帶您領略不一樣的草原城市,感受草原文化,發掘這些草原城市的獨特魅力。

李誕的家鄉錫林郭勒。

李誕是著名的脫口秀演員、編劇、策劃人、作家,近期他參加的節目都很火,但您可能不知道李誕是地道的內蒙人。


李誕


李誕的老家是錫林郭勒,錫林郭勒的行政稱謂是盟,盟相當於地級市的級別,這一行政稱謂是從清朝延續至今,從這個稱謂就可以感受錫林郭勒是一個有著濃鬱蒙元文化標籤的地區。

大家都知道內蒙古的區域版圖沿著祖國北疆呈狹長型,錫林郭勒處在內蒙中部偏東的位置。錫林郭勒盟的行政中心是錫林浩特市,錫林浩特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這裡不僅通鐵路而且還有機場,公路交通也是四通八達,從北京到錫林浩特開車也就是8個多小時,然後以錫林浩特為中心,開啟一次魅力十足的蒙元文化之旅,在錫林郭勒旅遊有草原、有沙地,你想要的恣意、遼闊這裡都能給你。

到了錫林郭勒你要去元上都遺址,這裡曾是大元帝國的首都,這裡是大元王朝和蒙元文化的發祥地,忽必烈在這裡登基建立元朝,如果您想見識大元王朝的氣派,這裡您一定要來。除此之外,來到錫林郭勒一定要到錫林郭勒草原,這也是離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

葉青的家鄉呼倫貝爾。

演員葉青因在《步步驚心》的出色表演從而走入觀眾視野,之後主演了多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

葉青

葉青的老家在呼倫貝爾牙克石。提到呼倫貝爾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但其實呼倫貝爾除了草原,還有大森林。牙克石市是呼倫貝爾境內的一座縣級市,因其地理位置位於大興安嶺西坡,森林資源豐富,這裡被稱為「中國森林工業之都」也是國家森林康養之地。來到牙克石,一定要去綽爾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有「峽谷奇峰、浩瀚森林」,天然大氧吧,非常值得一去。

王珞丹的家鄉赤峰

王珞丹,我覺得更是不用過多介紹了,咱們重點介紹下她的家鄉——赤峰。赤峰市位於內蒙古的東南部,因在這裡發現了紅山文化的國寶「碧玉龍」,所以赤峰又被稱為玉龍之鄉。


王珞丹


除了古代文明「紅山文化」之外,赤峰市最重要的一個文化標籤就是「遼代文化」,古時契丹族在這裡建立了遼王朝。所以到赤峰除了欣賞美景、品美食之外,一定要去感受一下遼代文化的魅力,大家可以去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的遼上京博物館去追尋遼代故事,感受契丹文化。遼上京博物館是一座遼代皇都博物館,這裡面有很多遼代遺留至今的稀世珍寶,比如遼代金面具、契丹盤龍黃金印等。

尹正的家鄉包頭。

前一段時間《鬢邊不是海棠紅》熱播,尹正飾演的商細蕊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可能想不到飾演京劇名角的尹正原來也是內蒙人。


尹正


尹正的家鄉是內蒙古包頭,包頭是一座工業城市,在國內還是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的,它被稱為「草原鋼城」和「稀土之都」。來到包頭不僅可以感受到大都市的繁華,看到黃河美景,更可以吃到特色美食,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包頭特色美食——固陽莜麵。

莜麵是產於中國的一種燕麥品種,包頭固陽的莜麵口感勁道,味道鮮香,營養豐富,相傳清代康熙皇帝徵討噶爾丹,途徑固陽吃到了這裡的莜麵,讚不絕口,後來固陽莜麵也成為了進貢朝廷的貢品。要說莜麵怎麼吃最好,小編認為涼拌味最美,小蔥、黃瓜、紅辣椒,再調入香油、麻油,在炎熱夏季來上一碗清爽飄香的莜麵,光想著就流出了口水。

內蒙古還有許多城市,也都有著各自的文化特色,伴隨著國家支持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在內蒙古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一座座草原新城也正在拔地而起,草原人民的生活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歡迎更多的朋友來到內蒙古,走進這裡的城市,感受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戲說吐槽大會,內蒙牛愛吃草,內蒙人會吐槽—李誕,張紹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很優秀。但是我想說的不是他們的才華,是他們才華的老家。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個節目中優秀的脫口秀演員是內蒙人,甚至連離內蒙比較近的新疆人也如此優秀,思維之敏捷,才華之出眾。我分析是這樣的:一,內蒙是一個在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喜歡豪爽、自由、奔放、不受約束。
  • 牛奶片,牛奶豆,牛奶棒,奶酪,在內蒙古大草原乳製品N花吃
    幸福感來自乳製品以內蒙人為主的乳製品當乳製品遇到內蒙人時,他們會立刻變得像藝術品一樣精緻,每個人都有一個雙巧手,他可以使普通的乳製品像鮮花一樣美妙。乳製品的吃法有很多種,如奶皮、奶酒、奶茶、奶片和奶酥。
  • 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開幕 14項文旅活動展獨特草原魅力
    圖為第十七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李麗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8月8日電 (記者 張瑋)8日,第十七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開幕,14項文旅活動展獨特草原魅力。本屆草原文化節以「八月飛歌--草原音樂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以精品展示、傳承轉化、文化共享和交流互鑑為主要內容,共設立廣場消夏演出嘉年華、文藝志願者雲端演出、草原雲·2020內蒙古民歌大賽、八月飛歌--雲上歌曲大賽暨「來草原嗨歌」活動、弘揚蒙古馬精神主題展等14項文旅活動。同時,內蒙古12盟市聯動,按照「集中、分散、延續」的方式開展,通過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營造良好的文化活動氛圍。
  • 海馬樂團 | 在臺灣,草原文化遇到海洋文化
    2011年,海馬樂團在風潮音樂發行了專輯《旅人‧出走》,即入圍今年金曲傳藝類「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而現在的他,穿著褲擺寬大、走起路來飄飄然的草原風長褲,頸子上掛著一條味道近似的長鍊,苦練喉音與馬頭琴,儼然是個 ──蒙古人。如何像呢?像到連蒙古人都覺得他是。怎麼知道蒙古人覺得他是?因為他到蒙古去的時候,當地人皆毫不遲疑地對他講蒙文,視若鄉親。而他又怎會遠迢迢跑到蒙古去,與牧人一起驅羊逐草,踏訪一個又一個的蒙古包?
  • 蒙古國人很困惑:為什麼內蒙人那麼熱愛中國?
    提起蒙古兩個字,人們的腦海中自然而然地會浮現出一大片和藍天相交映的碧綠草原,草原之中還有奔馳的駿馬和悠閒的羊群。不過像這樣優美的草原畫卷,大概率只能在位於我國境內的內蒙古看得到。  而在內蒙古的北邊、隔著國界線的蒙古國,卻很少能夠看到如此美景。
  • 【聚焦】華語音樂頒獎盛典—草原金雕獎在烏蘭察布圓滿落幕
    8月17日,「華語音樂頒獎盛典—草原金雕獎」在烏蘭察布市體育館隆重舉行。本次頒獎盛典結合了舉辦地烏蘭察布的文化特色,以「北京向西一步,心尚烏蘭察布」為主題,致敬華語樂壇同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落差草原WWWW大陸巡演明日開啟 |他們拿臺灣最在地的廟會與海做了一場實驗
    有人把民族的綺麗與詩意幻化成為影像,書寫我們不那麼熟悉卻也覺親近的異地文化篇章。還有人一磚一瓦重築起觀念世界,把未完成的念想送進光年之外的太空漫遊。我們一面創造逃離,一面更用力地體味生活。來自臺灣的落差草原WWWW(以下簡稱「草原」)也正身處你我之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對這個世界回應些微聲響。比起樂團,我更願意稱他們為聲音藝術家。
  • 原來這些明星是滿族人,他們都是清朝皇室後裔
    清朝是一個由滿族建立的朝代,因為文化的不同,很多清朝宗室的姓氏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愛新覺羅、葉赫那拉、富察等姓氏,在現實中卻很少聽到。但是,很多蒙古人或者維吾爾族的姓氏卻比較常見,這是為什麼呢?
  • 奶片、奶豆、奶條、奶酪,在內蒙古大草原奶製品的N種花式吃法
    很多人對大草原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因為可以騎馬射箭,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比較開放,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拘束。就像我國的內蒙古一樣,支起一個蒙古包,走到哪裡,家就在哪裡!幸福感來源於奶製品不過有不少人擔心說:內蒙古人民會不會很無聊呢?畢竟茫茫無際的大草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以牛羊相伴。
  • 原來這些明星都在用藝名,那麼他們的真實「本名」都叫什麼呢?
    導語:原來這些明星都在用藝名,那麼他們的真實「本名」都叫什麼呢?當下娛樂圈,用「藝名」來行走江湖早就不是什麼奇事了。很多明星在出道之前都有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當然,他們的真實姓名就包含在內。當有些明星進入演藝圈時,為了避諱一些什麼又或是以前的「本名」比較拗口,有的明星會起一個「藝名」,有的乾脆就改了名字。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現在有哪些明星是用「藝名」的,而他們的真實「本名」又叫什麼呢?劉昊然 本名:劉源估計有很多觀眾都不知道,劉昊然這個「國民弟弟」其實真實的名字叫劉源。當然,昊然弟弟也從不避諱,百度百科上也標著他的本名。
  • 蒙古草原神曲怎麼全是藏族人唱的?
    草原神曲,是一種你聽了就再也忘不了的精神契約。只要曲子一響,無論是你還是你爸,都會KTV包房裡跨上馬背,當一個精神呼倫貝爾人。但很少有人發現,這些蒙古風味濃重的草原歌曲,很多都是藏族人唱的。但誰也想不到,普及這些歌曲的使者,竟然不是蒙古族。如果你在音樂平臺搜索任何和草原有關的歌曲,蒙藏歌手都能平分秋色,卓瑪和格桑這種如假包換的藏族名字出現在了歌單之中,代替託婭和其其格佔領了3000公裡外的草原。
  • 【芭樂新聞】 動畫片 《草原豆思之X囧特工》播出 帶你領略趣味草原文化
    芭樂網訊 8月25日,由內蒙古草原豆思文化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及製作,芭樂互動(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家發行的動畫片《草原豆思第二季之X囧特工》在優酷、樂視、愛奇藝等各大視頻網站播出,該片共30集。
  • 娜仁花:從草原來,到草原去
    娜仁花1976年因出演《戰地黃花》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1978年拍了《乳燕飛》,1979年放映的時候就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因為人們對電影充滿了好奇和熱愛,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國外的片子引進以後,電影院都擠爆了,像《阿詩瑪》這樣的片子,那個年代的人不知看過多少遍,電影中的歌曲也像流行音樂在大街小巷傳唱,經久不衰。
  • 看新版《小娘惹》,領略娘惹文化的獨特魅力
    明朝時期,鄭和曾率領船隊多次到達今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隨行的有不少福建廣東的商人,他們在東南亞常年有商貿往來。後來一些人決定留在那裡,與當地女性成親,成為了常年居住在當地的華人。當地的人們稱這個華人群體為「伯拉奈幹」,翻譯過來就是「土生華人」的意思,特指在馬來亞和印尼的華人群體。
  • 內蒙人必看的24部蒙古題材電影!
    在白音寶力格成長為少年時,一匹小馬駒偶然跑到了他們的蒙古包外,這匹被名為鋼嗄哈啦——黑駿馬的小馬陪伴著白音寶力格成長為少年。在外地工作的父親來信,要求白音寶力格去城裡的學校上學,在分別的前夕,不忍孫子離去的奶奶做主,讓白音寶力格和索米婭訂婚。三年後,學成樂器的白音寶力格歸來,卻發現索尼婭已懷有別人的孩子,無可奈何的白音寶力格再度離開了草原……
  •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泉源豐富,是我國第二大草原
    無論你是從車標再域出發前柱克改爾於像,通路兩邊都是「風卷沙,大觀」的象,直到看見偉的明星格山,克改爾千就在明星格山的是度銷受上,克沒爾於千是教石,約開於公元三四世紀,歷史比若名的高還要久者為「乙術寶庫」的克政爾於洞,素以優美的受通要稱。克改爾千像用明星格山,南木扎爾特河和卻看語格山,山範水繞,林木都,此,軍然體,構成一美的函卷。
  • 夙願以償到達龍梅和玉榮當年生活之地,她們如今怎樣
    一行同齡人探訪草原英雄小姐妹舊居我們一行人都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同齡人,幾十年來她們的英雄事跡一直熟知並鼓舞著我們成長。美麗的希拉穆仁大草原「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和玉榮的家鄉—希拉穆仁大草原海拔1700米,是典型的高原草場。希拉穆仁大草原寬闊美麗一望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