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一種病叫情緒病,但不怕,我會好好活著

2021-01-20 十八點心理

在人類的生命中,人的情緒問題總是那麼的讓人很困惑,有人說:人的身體疾病一般來自於心理的不健康。因為內心不健康,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就會出現各種軀體的症狀表現。

其實心理健康不健康,重要的在於是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有喜怒哀樂驚恐悲,如果都是傷悲,那麼整個身體的機能就會垮掉,所以說:身體機能的好壞會影響著心理的舒適度,當身體的舒適度不是良性,那麼整個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出現崩潰和崩塌。

我們可以觀察到林黛玉,她是個非常聰明的女性,也很會察言觀色,但就總是生氣,而且生氣都是無釐頭的,見不得任何一個女性跟寶玉走得太近,如果走得太近,就會內心焦躁。就會無緣無故的不理寶玉,需要寶玉去哄她,滿足她的個人心理需求了,她才開心起來。其中有一段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就是黛玉葬花。花本身是自然界的一個品種,但是通過黛玉的描繪,就顯得活靈活現,而且滿懷悲傷的情緒。這就是一種病:叫情緒病。

林黛玉最後英年早逝,跟她的這種情緒病有很大關係。因為人的情緒生病了,就會逐漸轉移到身體方向,當身體方向出現問題了,就會引發各種軀體症狀表現,有些疾病在醫院檢查還檢查不出來,但就是讓人很難受,很不舒服。這就是情緒病。情緒病臨床表現一般是胸悶、氣短、心慌、頭暈、失眠等,這些症狀一般通過醫學檢查還檢查不出來,所以就潛移默化在人的身體遊走。

情緒病不是器質性疾病,但是比器質性疾病更恐怖,更可怕。很多人跳樓、自殺的都是由於情緒病的產生所導致的。如果進行早期的幹預可能會挽救很多的無辜生命。所以我們自己知道情緒疾病的產生,提高自己的求生認知,從而讓自己獲得一種心靈的解脫,這也是一種早發現早治療的方式方法。

有了情緒病,不要怕,相信是可以得到解決的。因為情緒病來自於我們的認知偏差出現了錯誤,比如說:一位男生喜歡一位女生,隨後這個女生拒絕了他,那麼這個男生就會覺得生無可戀,內心悲傷過大,想要跳樓自殺,這就是一種認知偏差,從而導致自己的情緒出現了極大的波動,而做出讓人後怕的行為。但是也有男生這麼想:拒絕了我,沒關係,下一個美女正在等著我呢。這樣想之後,內心就會很舒服,自己的情緒沒有被這個女生所影響。從而避免了情緒病的產生。

當自己覺得有情緒病的時候,停下來做一個反思:自己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什麼?自己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這種情緒病的惡化?人最怕的是未知,而不是已知。當確切的思考完之後,找到一種解決的問題方法,那麼此時此刻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而是一種自我的考驗和升華。

如果自己的情緒病真的無法去解決,那就這樣想:我要好好活著,還要精彩的活著。因為人只要活著就是最大的勝利,時間可以來療傷,時間可以治癒我們心靈的傷害。讓我們擁有一顆積極強大的內心世界,去將情緒病控制在自己的認知思維裡面,從而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我得了一種病叫焦慮症,但我會好好活著
    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原因引發的?或者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焦慮感出現?焦慮是一種情緒狀態,基本的內心體驗是害怕,比如提心弔膽、忐忑不安,甚至還會出現極端的驚恐或者恐懼。之前有個來訪者說:我每天生活的都提心弔膽的,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受,就是自己怎麼樣調整自己都開心不起來,自己也知道用不著過多地去焦慮,但是自己的內心就會焦急和焦躁,很多事情不如意,就會產生一種怕怕感。
  • 自曝受情緒病困擾!26歲香港人氣女星坦言難自控:無力面對死亡
    丁可欣寫道:「謝謝大家關心去開解我,我一定會好好照顧自己的其實我並不是要把任何可怕的氣氛,或許是負面的能量感染影響大家,但死亡帶給我的恐懼,的確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雖然存活了廿六年,成長了不少,但我還未能好好面對有關「死亡」的一切。每次想到死亡我會感到驚恐,會不懂得呼吸 、冒汗、難以控制情緒,甚至乎突然之間什麼也不想做,加上本來情緒病的影響,會更加無力面對。」
  • 我不是藥神:好好活著,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喜歡說四個字「好好活著」,每當感覺生活很難,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會用這四個字讓自己堅持。每當有讀者失落來找我說心事,聊到最後,也是一句「不管怎樣,一定要好好的」。好好活著,在更多時候是一種「向死而生,不服輸」的生活態度,不管未來會怎樣,眼下會怎樣,心裡都有這樣一種聲音,「我真的好想活著」。
  • 當心「情緒病」!
    是不是總是吃不好、睡不香,有時候還會覺得頭痛、心慌、腸胃不適……當心,你可能是患上了「情緒病」。 那什麼是「情緒病」呢?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無形之中就會產生一些心理負擔。如果再遇到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比如家庭問題、婚姻破裂、親人去世等,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就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情緒,醫學上把這些情緒障礙叫做「情緒病」。 比如我們知道的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都屬於情緒病。
  • 我得了一種叫「留韓後遺症」的病
    曾經在海的另一邊,那個叫做大韓民國的地方,我們每天都盼著放假、畢業,那樣就可以回國吃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再不用說著蹩嘴的韓語……可是真的畢業了,回國後,我才發現我病了,我得了一種叫做「留韓後遺症」的病……終於可以吃到夢寐以求的章魚小丸子、麻辣小龍蝦、臭豆腐、蓋澆飯、手抓餅、撒尿牛丸、粉蒸肉、東波肉、烤魚、板慄、糖醋排骨、酸辣粉、烤麵筋、西湖醋魚、炸裡脊、烤羊腿了……可卻發現吃什麼都沒有動力,開始懷念起韓國的泡菜
  • 我得了一種莫名奇妙「被自殺」的病丨每日罐頭
    今天聊聊,得了抑鬱症,就一定想自殺嗎?罐頭質檢員:酒酒閨蜜確診抑鬱症的那天,給我拍了一張診斷證明。之後,就突然不回消息了。這半個小時裡我給她打了二十通微信語音,終於接通的時候我哇地一聲就哭出來了:「我還以為你要自殺了!」閨蜜覺得迷惑,她說只是很累,就睡了會兒。
  • 窮病有沒有那麼可怕呢?餘華《活著》: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
    「有病得治」、「不要放棄治療」,這幾乎成為很多現代人的日常用語。但是「窮病」似乎人人都有,比如每個月固定一個日子「服藥」(領工資)治窮病,然後清算完每個月各種帳單,又得開始病得恍恍惚惚。「窮病」有沒有那麼可怕呢?正如餘華在作品《活著》中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 具荷拉也走了,她曾說「會為雪莉好好活著」
    她說,因為發生了很多事,讓心情非常痛苦,真的很對不起,我會努力讓心靈變得更堅強,讓大家再次看到我健康的模樣,這次真的很對不起。其實我很不理解,明明她什麼都沒做錯,想輕生也是因為對生活太絕望,這並沒有什麼值得道歉的。去年,她前男友先發制人,報警稱遭到具荷拉的暴力毆打,還出示了很多照片。
  • 我病了,我得了被愛妄想症
    今天,我終於了解了一種疾病,而它的症狀跟我一模一樣,可以說是百分百的吻合。這種病叫做「被愛妄想症」(英文名:Erotomania),它是一種由暗戀過度導致的心理精神疾病,得了這個病的人會對他人產生錯誤的浪漫幻想,甚至單相思到認為他正在跟別人談戀愛。患上這種病的患者會陷入另一個人(通常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他談戀愛的妄想之中,不能自拔。
  • 每個自殺的人,都曾想努力地活著
    曾任香港《星島日報》主人的施惠珍,多次採訪過張國榮,她在哥哥跳樓前5個月的一次採訪中,已經察覺到了他有嚴重的「情緒病」:「我們那天談了兩個鐘頭,我看到他的手一直在抖,抖得很厲害。那個時候,他的病已經很嚴重了,你沒辦法想像他的狀況,他甚至根本就沒法睡覺。幾個月後,他就從文華酒店跳了下來。」
  • 著名女星被情緒病傷害,年僅26歲
    說娛圈秘聞,關注我!帶你吃最熟的瓜!一直以來,丁可欣在大眾眼前就是一個性格外向且樂觀的女孩,而且能歌善舞的她,還能給大眾帶來不一樣的感覺,在熒幕上看似開心無比,讓人備受羨慕,其實誰都沒有想到,在私下的她卻一直飽受著情緒病的傷害
  • 清明節:好好活著,就是最好的告慰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國學文化主播朗讀音頻結尾曲:十裡煙波如今又是清明時節,一樣的雨紛紛,一樣的行人匆匆,卻再也遇不到昔日的故人,再也見不到熟悉的身影,再也聽不到那親切的話語……失去的不能再來,擁有的要珍惜。把握當下,就是對逝者最好的祭奠;懂得失去,才能更好的珍惜人生;活得幸福,才是生命最大的意義。
  • 《我不是藥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
    程勇這個角色前面是隨著生活的推動劇情的發展而改變,從最開始不願意走私違禁藥,到因為父親的病需要更多錢而找到老呂他們就想活著啊,疾病和窮摧毀了人的所有需求,只留下了那一份孤獨而無奈的求生欲。「窮病,沒法治」 電影中只是針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這一群體,而世間還有太多疾病、意外、疑難雜症,人間總是有悲劇不斷在上演,在和平年代沒有任何地方比得上醫院所折射出的人生百態。一場病能摧毀一個家庭,所以呀,人生最大幸運,就是健健康康的活著。這也是人們彼此間最善良的祝福了,哪管過的光鮮亮麗,還是平平凡凡。
  • 崔雪莉紀錄片播出:連死都不怕的人,最怕的其實是活著
    其實孤單的雪莉更想要做自己,想要好好活著,但那些中傷她的話就像利刃,一點點抹去了她生活的勇氣。每個人的心理能承受的壓力極限都不同,而她手上的傷疤就很好地說明了這點:她受夠了這樣的生活了,她想要獲得解脫。在她死前的最後一場直播裡,她很委屈地說:還是討厭罵人,要是大家說得更溫柔一些就好了。
  • 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
    這個電影說的是,有時候夢想所製造的這種匱乏太顯眼,有時候它遮蔽了我們所擁有的另一種富足:活著。活著這種富足吧,平時因為太習以為常,不容易意識到。但有時候,你非要經歷了一些事,才會有發現它的眼光。我們的主人公是怎麼意識到活著是一種富足呢?他就是在以為夢想要實現的前夕,啪唧一聲掉進了一個🕳️,掉到了死亡的虛空裡。
  • 活著--我不是藥神影評
    也讓我想起來了《人間世》這個紀錄片,還有曾經看過的《生門》。    大概它們都給人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吧。有種無助感,無力感,絕望感。強烈襲來。   他們的想法都只有一個,活著,傾家蕩產也要活著。   活著,對普通人來講,是一日三餐,陽光明媚,愛與被愛。   對癌症病人來說,卻是漫長的折磨和生命時間的倒計時。   他們膽戰心驚,小心翼翼,怕連累家人,又怕被家人拋棄。   因為病,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他們想要活著,卻又怕那樣活著。
  • 抖音拽句子:別著急 我會讓你們知道什麼叫風水輪流轉
    你熱一分,我進一分,你冷一分,我退一分,你不鹹不淡,我未必一往情深。別把我的個性和態度混為一談,我的個性是源於我是誰,而我的態度則取決於你是誰。圖片來自網絡什麼都不說,不代表我什麼都不懂。有一種忍讓,就叫沉默。你是經歷了多少委屈,才有了那一身好脾氣。從此以後,我對你只有一種表情,那就是沒有表情。
  • 思念是一種病
    上午,我發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一位好基友評論說,送你首歌《思念是一種病》,歌詞很好。的確,這首歌可以稱得上張震嶽的代表作,是齊秦大哥幫他一起完成的。我其實特別害怕看到這種難過,因為總會不自覺的影響到自己的情緒,會讓自己深陷複雜的矛盾糾結中,一時半回走不出來。親人的離開,總會讓人覺得有些不舍,但畢竟人已經走了,再多的悲傷也無法挽回,我們活著的人,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要堅強,要開心,要幸福的活著。其實,父母一直都有這樣的準則,對老人,活著的時候,多多孝順,多多寵愛,這才是最幸福的選擇。
  • 「死都不怕,還怕活著?」這句話是最無用的安慰之言
    還有人說,一些抑鬱症患者天天發朋友圈、發視頻,賣慘引關注,看得多了,所以討厭……而我想說的是:那些天天嚷著自己得了抑鬱症,發表感慨說自己非常痛苦的人,未必是真正的抑鬱症,也許只是有些抑鬱情緒罷了。03「死都不怕,還怕活著?」是最無用的安慰之言很多人都有安慰別人的經歷,但是,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去安慰抑鬱症患者呢?我們經常在網上,在生活中,聽到這樣一句話「死都不怕,還怕活著?」
  • 喬任梁離世的第1459天,崔雪莉紀錄片播出:連死都不怕的人,最怕的其實是活著
    連死都不怕的人,最怕的其實是活著。03真的,我是病了,不是矯情 抑鬱,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是一種病。 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位抑鬱患者的婆婆說起自己的兒媳: 我一直知道她有「憂鬱症」,我告訴她你要想開一點,你有兒女有老公有房子,什麼都不缺,好好休養,會治好的。 可她就對我說了一句,我只想跳樓。 這個婆婆一臉的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