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播報】 1、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

2020-12-28 FX168財經網

文 / Elaine來源:FX168

【社會新聞播報】
1、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2、近日,有媒體曝光了周震南父親公司在四川簡陽所開發小區,數百戶業主辦不到房產證事件再次發酵。簡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透露,該小區土地使用權在房屋預售前,就已分多次向多家銀行做抵押貸款,總貸款本金為9千多萬元。但業主向媒體出示的購房備案合同顯示,土地使用權均未設定抵押。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天文臺跨界賣貓窩?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實習生 劉迎香 汪萌菲6月19日,有消息稱中科院天文臺跨界賣貓窩,貓窩以中國天眼
  • 中國「天眼」運行穩定 有望捕捉宇宙大爆炸原初引力波
    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最新消息說,俗稱中國「天眼」的500在最新成果論文發表前夕,中科院國家天文臺4日在北京舉行FAST運行情況和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稱,FAST的順利運行使得中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包括上述兩項成果在內,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已達40餘篇。FAST近一年雖已提供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但科學家申請觀測時間的競爭激烈。
  • 4月1日起「中國天眼」正式向全球開放
    ,在2011年三月中國貴州FAST巨型射電望遠鏡開工建設,歷經五年之後正式竣工,並於去年一月,通過國家驗收進入使用階段,同時,這也是近十年來我國又一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落地。 今年將對全球開放 由此看來,「中國天眼」確實受到了各國科學家期待,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觀測活動,中科院天文臺FSA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表示,從今年4月1日開始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原標題:「中國天眼」 FAST 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IT之家4月28日消息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搜尋和監測射電脈衝星是FAST的核心科學目標。
  • 「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1月11日,當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大器晚成,問鼎射電望遠鏡之巔「中國天眼」的靈敏度達到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的2.5倍以上,可有效探索的空間範圍體積擴大4倍,使科學家有能力發現更多未知星體、未知宇宙現象、未知宇宙規律……驗收會上,中科院院士武向平等6位專家分別宣讀工藝驗收、電波環境保護等驗收意見,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沈竹林宣布「中國天眼」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
  • 【新華網】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徵途——「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
    1月11日,當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認為,通過國家驗收意味著「中國天眼」完成了工程師和科學家之間的交接棒,「火力全開」投入科學觀測,接下來兩三年內將有一系列重要科學產出,同時進一步穩定望遠鏡的性能。  古人感嘆,天邊眼力破萬裡;而今,「天眼」的眼力破億光年。它靜若處子,除了反射面變形時上千個液壓促動器一齊低吼,幾乎不會動。
  • 港媒:「中國天眼」首次發現新脈衝星 聽見1.6萬光年外聲音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港媒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10月10日宣布,位於貴州的「中國天眼」(FAST)首次發現脈衝星,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其中6顆通過國際認證。這是內地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
  • 武漢重症病例清零;「中國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蜘蛛脈衝星
    ● 日前,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又傳來好消息,科研人員利用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觀測數據,在球狀星團M92中最新發現一個典型的「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
  • 中國天眼實力如何?直徑達到500米,全球只有一個國家擁有這般實力
    天文望遠鏡作為人類觀察太空最得力的裝備,多年來各個國家都在打造屬於本國的超級天文望遠鏡。其中以德國的波恩望遠鏡和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最為突出,而中國在1994年由「天眼之父」南仁東率領團隊,開始打造「中國天眼」。並且歷經22年才完成建造,於2016年正式開始使用。
  • 【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中國天眼 凝望蒼穹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天文學是孕育重大原創發現的前沿科學,也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戰略制高點。
  • CCTV-1四十集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開機
    4月2日上午8點18分,慶祝建國七十周年重點獻禮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隆重開機。電視劇《中國天眼》改編自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學者王宏甲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由著名導演杜軍傾情執導。該劇以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設為背景,以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一生的成長曆程為主線,講述南仁東先生為「中國天眼」奮鬥的艱辛歷程和平塘人民支持「中國天眼」建設的感人故事。
  • 新華國際時評:「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 題:「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新華社記者郭爽中國日前向世界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4月1日起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為世界科學界提供中國智慧,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國技術,為人類外空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貢獻和中國發展經驗……「中國天眼」邀請各國科學家攜手走向星辰大海,共「見」未來。遙望未知宇宙,全球科學家在未來若干年間將因「中國天眼」變得更為「火眼金睛」。從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類重大科學發現往往離不開尖端科研儀器。天文學界通常認為,宇宙中只有不到1%是人類能看見的發光物質。
  • 國家天文臺發布巨幅宇宙二維天圖
    新京報快訊 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消息,1月14日,國家天文臺北京-亞利桑那巡天(BASS)團隊和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國際合作項目團隊聯合發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維天圖,為即將開始的新一代宇宙學紅移巡天鋪平了道路。 近代天文觀測研究發現宇宙在不斷地膨脹,而且處於加速膨脹狀態。
  • 堪比雪崩,美國天眼坍塌後,世界目光聚焦東方,中國天眼令人驚喜
    由於年久失修,經費不足,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早前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就在宣布退役數周之後,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這座已服役半個多世紀、曾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意外坍塌。
  • 「中國天眼」4年迎成果井噴 迄今發現脈衝星超240顆
    「中國天眼」FAST望遠鏡實景。據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介紹,在2019年FAST望遠鏡的嘗試性開放觀測中,研究團隊便希望利用FAST望遠鏡,觀測一個澳大利亞2018年3月1日探測到的爆發源FRB 180301,看看這個源是否會重複爆發。 幸運的是,2019年7月16日,一個2小時的FAST望遠鏡觀測,如願探測到了4次爆發。 「這個結果讓人激動!」
  • 【社會新聞播報】 1、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王子...
    2020-12-17 11:05:35來源:FX168 【社會新聞播報】1、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王子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 電視劇《中國天眼》將在貴州開機 以南仁東一生為主線
    資料圖:「中國天眼」。 賀俊怡 攝中新網貴陽2月25日電(周燕玲)記者25日從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委宣傳部獲悉,電視劇《中國天眼》將於2019年4月在平塘開機,以南仁東一生成長曆程為主線,講述他為「中國天眼」奮鬥的艱辛歷程和平塘民眾支持「中國天眼」建設的感人故事。
  • 揭秘「中國天眼」日常檢修維護:保養全靠「蜘蛛人」
    保養這口「鍋」全靠懸吊「蜘蛛人」  揭秘「中國天眼」日常檢修維護特殊裝備  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  「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建設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對於參觀「中國天眼」的人們來說,最深的印象莫過於它那巨大的反射面,俗稱「大鍋」。這口「大鍋」呈球形,口徑達500米、鍋沿距離鍋底高差150米、傾角近60°,其表面是厚度僅1毫米且開孔50%的鋁合金面板。
  • 常識|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
  • 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截至目前,FAST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