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的婉約之感給無數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所以每當提到江南古鎮時,很多人都會提到這裡比較出名的周莊或烏鎮,但也有很多遊客覺得,這些地方雖然名聲大噪,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的商業氣息更加濃重了。那麼這次要提到的這個古鎮,區別於一般的江南婉約之感,反而更加具有大氣輝煌的感覺,這就是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龍門古鎮,它是一個徽派風格的建築群,民間相傳,它也是東吳大帝孫權的故裡。
龍門古鎮位於杭州市的富陽區,距離杭州市中心約40公裡,是現在孫權後裔人口最多的地方,古鎮中大約7000多人,其中90%的人全部都姓孫,這裡的自然資源豐富,之所以以「龍門」命名,就是由於在這個古鎮的後面有一個龍門山,海拔大約有1000多米,山巒和流水相互映襯,在東漢時期嚴子陵路過此地,還曾指點江山,說這裡的山清水秀之感已超越了呂梁龍門,龍門古鎮也就因此得名。
對傳統的住宅區域來說,都是大門朝著南方,這樣便於接收日照,採光性比較好,但是龍門古鎮的房屋方向卻是不固定的,他們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根據整體的山勢走向進行房屋的建設。古鎮內的民宅、石塔、小橋和廳堂等明清風格的古建築應有盡有,再加上很多牆壁和礫石形成的特別景致,也使這裡充滿了江南水鄉的味道。
在龍門古鎮當中最特別的建築,就是這裡有著迷魂陣的格局建造,當人們走進古鎮的門口,便可以看到這裡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孫權故裡迷陣」,整個古鎮就是就是以迷陣的模式進行布局的,房屋的長廊和內舍都是首尾相連的,並且這裡的老街小巷無論大小都是相互融匯貫通,如果是第一次來這裡的遊客,就很難找到正確的路。
龍門古鎮內的古建築群都被保存的很完整,也是由於這裡的房屋街道迷魂陣的原因。在明嘉靖二十三年時,龍門古鎮當中的人們生活拮据,出現了災荒,當時孫權的後代拿出大部分家產幫助災民,當時為了表達對他們這種精神的認可,朝廷為其發了匾額,上面寫著兩個字——「義民」,由此以來,孫氏的世世代代都繼承了這一精神,而且積善行德也成為了他們現在做事的標準。
在龍門古鎮的中心是一個硯池,由於這裡的池水水質以及整體水域的形狀特別像一個硯臺,它是龍門古鎮中最為核心的建築點,周圍明清建築的倒影在水中時隱時現,使這裡的景致較為特別,從另一方面來講,取這個名字,也是為了告訴這裡的人們要努力讀書。在硯池的前方就是孫氏祠堂,這個是在宋代建立的,這裡經常會舉行一些慶典和祭祀活動,裡面供奉的是孫氏一族共65代人的牌位。
龍門古鎮設立至今仍保留著很多古時的風俗,這裡經常會舉行各種民俗表演,例如跳竹馬,還有越劇演唱,不同的形式讓人們感受到當時多樣的文化,那麼你對這裡感興趣嗎?想來龍門古鎮遊玩嗎?歡迎在下方和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