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6日 04:39 來源:解放軍報
參與互動火箭軍某飛彈旅從改進細節入手提升戰備實戰化水平——
作戰靴擺放緣何兩度變更
仲夏時節,一場關於「作戰靴到底怎麼擺」的爭論,竟然擺上了火箭軍某飛彈旅的黨委議訓會,並在該旅官兵中引發觀念「衝擊波」。
爭論的雙方是發射六營與旅機關部隊管理科。爭論源於一場夜間拉動——
一天晚上,發射六營組織臨機戰備拉動。警報響起,官兵迅速翻身下床,摸黑穿戴裝具,請領器材集結完畢。然而在隨後的機動中,營長王國發現有的戰士走路一瘸一拐,影響了行軍速度。詢問才得知,他們錯穿了別人的作戰靴,不合腳。
「個別人錯穿作戰靴,影響的是整體戰鬥力。」面對營長的批評,排長初源解釋:按照旅內務設置規範,上下鋪作戰靴統一朝外緊挨著擺放,夜間緊急行動,難免出現錯穿作戰靴的情況。
為讓官兵在夜間緊急拉動中快速準確找到自己的作戰靴,王國重新規範了擺放要求:作戰靴按照上鋪在左、下鋪在右的位置擺放,並拉大間隔。誰知,這一改動被部隊管理科以「擅自更改內務標準」為由通報批評。王國覺得委屈,「官司」打到了旅領導案頭。
「作戰行動快一秒,打贏勝算多一分。作戰靴怎麼擺放看似事小,卻關係著戰備出動的效率。」黨委議訓會上,經過研究討論,該旅領導對發射六營的做法予以支持,並要求機關重新研究,制訂的內務設置規範要符合實戰要求,便於戰備訓練。
近日,該旅赴野外駐訓。一天晚上部隊管理科查鋪,發現發射六營作戰靴擺放又有了新變化:鞋頭朝向不統一。
王國連忙解釋,原來,他們在一次緊急出動中,官兵因摸黑找自己的作戰靴,集合速度變慢。復盤總結時,官兵提出:野外駐訓住的帳篷空間較小,作戰靴拉不開距離,找靴子耗費了一定時間。
王國按照官兵建議,根據上下鋪官兵下床穿鞋時身體朝向不同,將作戰靴擺放改為上鋪朝裡在左、下鋪朝外在右,以此提高出動速度。
這一次,部隊管理科不僅沒有通報批評,還豎起大拇指為他們的做法點讚。
「作戰靴擺放的2次變化,強化了官兵對戰備細節的思考和探索。」王國告訴記者,他們以此事為牽引,自發對戰術背心擺放,對講機、手電筒等常用戰備物資存儲位置等細節進行調整,內務設置更加貼近實戰要求。
短評
實戰要從細節抓起
■林 飛
瞬息萬變、以快制慢的戰場上,出招制勝「快」出來的「一秒」從何而來?答案就在細節改進上。
細節,平時影響訓練質量,打仗時關乎戰爭成敗。實戰化訓練要從細節抓起。
雖然訓練大綱有標準,內務設置有規範,但大綱和規範是宏觀層面的指導,實際操作中遇到更具體細微的問題,則需要基層官兵按打仗標準嚴抓細節,在遵循大綱和規範的原則基礎上,因時因勢而變、適時細化更新。
實戰化訓練中,每個流程、戰位、數據、動作的優化調整,都可能提升對戰鬥力建設的貢獻率。為了打贏抓細節,應該成為軍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