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長大就越常有陳奕迅的《孤獨患者》裡唱的那種感覺。
歡笑聲、歡呼聲。炒熱氣氛,心卻很冷。
這個時候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與其掛著空洞的笑臉,為了社交而社交,不如面對真實的自己,提升自己的內涵。
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人只有在獨處之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由於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
因為獨處可以讓一個人的精神得到減負,讓心靈和自我重新回歸,更能讓靈魂得到升華。
一丶獨處是精神的減負。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然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
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
人們總花很多的時間去進行無用的社交,或者給自己安排滿滿的忙碌行程。
其實很多時候是在害怕。
如果不那麼做,就可能會失去什麼。
在高度的精神壓力之下,我們很容易就越活越迷茫。
梭羅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下,他越是富有。
能在自己的獨處時間裡,放下一切喧囂和繁華的人,至少在精神上必定是真正的富有。
著名的影視演員陳道明。
明明聲名遠揚,受到四處追捧,可他卻偏愛獨處。
他在一次採訪時說,獨處是一種美德,可以讓人內心得到淨化。
越是不在意得失的人,層次便越高。
他們善於獨處,遠離人群時也一樣是讓別人望塵莫及的模樣。
都說若是讀詩纏繞與腦,重押於心,生命便無法安寧。其實得也好,失也好,他們並不會因為你思慮得多就會有所改變。
正如安靜的力量中所說,放空是解決麻煩必要的方式。
關掉電腦,將手機丟到一邊,試試長時間的獨處靜坐的生活。
以一個第三者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生活,才能更懂自己,更認清人生得失的意義。
才能將生活看得更明白。
我們可以在忙碌了一天以後,晚上回家坐半個小時的冥想。
回顧一天的經歷。
自我總結反思。
也可以是快節奏生活中抽空給自己放兩個小時假,享受一個人的下午茶,吃著甜點看看書,讓自己沉靜下來。
可以是清晨的一段晨跑在微風中,在身體逐漸溫熱中,體會運動的力量,讓自己更清醒。
甚至時間再長一些,還可以給自己安排一場一個人說走就走的旅行。在身形之中體會內心之境。
當你真的找到自己的節奏,你會發現從獨處中得到的內心喜悅,從來不會比叢眾人熱鬧中得到的少。
二丶獨處是心靈的回歸。
網上曾流傳一個小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似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那樣的一個階段。
以為融入別人的世界,是自己內心的本能。
而經過時間的洗禮之後,卻發現獨處才更是心底裡的渴求。
看到過一段話。
你站在喧囂的人群裡,抬頭看煙花絢爛,我卻看到了你眼睛裡閃著光的落寞。
熱鬧都是別人的。
你一個人的孤獨是那麼晃眼。
這樣的感受我有過相信你也有過。
人們總寧願去參加很多說不清意義的活動,卻不願意一個人獨處。
當狂歡的人群散去之後,心裡剩下的卻是無盡的落寞和冷清。
哲學家帕斯卡爾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獨處原來竟是一種能力。
外人眼裡的你和獨處時的你永遠是兩個樣子,一個假裝淡然,一個不知所措。
怎麼讓那個獨處時的自己也真的淡然安定,這是一項需要努力的修行。
人到了一定階段,總會清楚自己的喜惡,喜歡就盡情享受,討厭就一點不做。
不必在意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時,別人投來的異樣目光。
其實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而獨處是我們每一個人最該享受的清歡。
周國平曾說,我獨處時最輕鬆。
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把自己安頓好,反而能安靜而輕盈,可以讓我們找回內在的力量,回歸自我,回到最本真的生活。
當你遇到讓你心情不好的事兒。
想要到處傾訴的時候,想要到處發洩的時候,你會發現吐槽和吵鬧過後,內心仍然荒蕪。換來的不過是人多時的狂歡和人後的更加孤獨。
相反的,一個人安靜的呆著的時候,更容易想明白一些道理。
你會發現,其實對於某些決定,你並非需要別人的意見。你會發現,對於某些事情,你內心深處早就有了判斷的答案。
其實和任何人的傾訴都不比與自我對話來的更徹底,更清醒,更舒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讀懂自己比表達自己更重要。
三丶獨處是靈魂的升華。
楊絳曾說,人這一生無非是認識自己,洗鍊自己,自覺自愿的改造自己。
他與錢鍾書先生常常同居一屋,卻各自讀著自己的書,研究自己的學問。
在他看來,只有不斷的在獨處中找到自己,才是人生中的大事。
當他經歷過人生磨難和流離波折變成垂暮老人之後,依然靜謐淡然,不急不躁的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
周國平曾經這樣評價他。
他在細心的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
獨處對於這位看透世事的老人來說,是一種與世界交手的形式。
獨處不是孤獨,而是一種選擇。
雖不熱鬧,但是他充滿智慧,是每個人自發認識自己最好的途徑。
在獨處的時間裡,認真踏實的做好當下的事,不迷失過去,也不驚恐於將來。
不要著急讓生活給予你所有的答案。
留一點耐心。那些美好總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盛裝蒞臨。
一個人的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
只有在獨處時,你才會更加篤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人只有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發現更好的自己,才能活得更加有深度。
那些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增值,獲得升華的時間,很多時候都來自於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只有獨處的時候,我們才能完全的取悅自己,才能享受自己的時間,才能找到自己生活的意義。
懂得享受獨處的人,可以把枯燥的日子過得豐盈,可以把生命活出他的本色。
可以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別害怕獨處,別拒絕獨處。
因為那既能融入得了繁華,也能享受的好獨處的時光。
其實是你人生裡最好的時光。
與朋友們共勉。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希望你能分享給身邊的人,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