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由得林洛斯
小姑娘上了我幾節課,後來期末考試考了九十一分,好像是全班第一還是第二。
她爸爸很高興,給我連夜打電話,還拍了很多開家長會的照片給我。
我說那是小姑娘自己能學,掌握了方法,和我沒什麼關係。小姑娘叫記什麼就記,不信叫那些動輒就怕政治歷史洗腦的蠢貨來,我教一個下午也未必能背下北京條約基本綱要內容。
這小姑娘的爸爸是某個公司老總,出入帶著司機,寒暑假必然要把女兒送出國一次,她現在才十四歲,已經去了二十多個國家。
這樣的學生,重點中學裡還有很多。這小姑娘所在的中學是這裡的重點中學,上課時間排得滿滿的,星期六星期天也必須送去私教那裡繼續補習。
就拿國慶七天來說,她沒有一天不在外面補習的。私教要是教得沒有成效,她爸爸會立刻換老師。
她爸爸人脈廣,隨便可以找到不同學校的不同學科的最好的老師給他女兒上私教。
要知道很多老師並不樂意當私教,家長沒點面子還真請不動。
比如我本來就不怎麼樂意當私教,後來知道她家是組合家庭,她爸爸再婚之後生怕虧欠這個大女兒,所以對她加倍用心。這些感動了我,我才接受的。
某次閒聊,我說:「你每天都在上課,真是辛苦。」
她說:「我覺得沒什麼啊,本來就應該這樣的。」
這小姑娘家裡挺有錢的,我以為她會埋怨怎麼連玩的時間都沒有。
她爸爸怕叨擾我,很少和我直接聯繫,唯一的一次私下談話說的話也讓我有點意外:「我女兒天資平平,我不指望她能出類拔萃,只希望她能跟得上大部隊不要掉隊,老師你平時有空就算帶她去逛逛圖書館,我都覺得很好。」
我想起天下有多少屌絲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早慧如駱賓王,教不好就直接痛罵老師學校。
後來我想起一件事,大概是兩年前還是一年前,微博熱刷取消英語高考的事情之後,我曾經發了微博說取消英語是非常不明智的,尤其是英語只納入參考成績,當時好幾個人跑出來噴我,大概意思就是「學生要減負,英語自己喜歡學可以自己學,實在是沒有必要納入精英教育」。
其中有個陌生人跳著最兇,罵我裝菩薩,管得真寬,啥啥啥的。我點開她微博看了看,她大概是二十多歲,平時操心的都是和媽媽怎麼做花茶啊,怎麼做吃的啊之類的事情,非常普通的家庭。
我一點都不奇怪這樣的女性會對我攻擊,首先她這種人根本就具備太多社會競爭力,其次,她還沒有孩子,等她有了孩子,孩子真正上了學,大概就知道取消某項科目的考核對普通人家的小孩意味著什麼。
記住我說的是普通人家的小孩,有錢人家的小孩像開頭那位小姑娘,無論你考綱怎麼變她都能得到比平常人更好的教育,她是不會操心這些的。
可恰恰就是兜裡沒錢,教育資金相當匱乏的普通人,老是叫囂著要取消這個那個,反而是有錢人家的小孩,默默說一句:「我覺得這些是很正常的啊」。
因為作為初等教育,減負之前學的學科內容和強度,我覺得正常人都可以接受。
很多人都很奇怪的,好像減少中小學課程內容,不準布置大量作業之後,大家腦子裡就會想當然出現一副景象:中小學生歡樂的玩耍著,沒有大量的作業,刪掉了他們覺得比較難的課程,然後大家的成績會施施然上升,好像就沒人墊底了一般;接著大家集體進入重點高中,交給那些神奇的重點高中老師之後,大家會正步踢進大學;然後大學四年學習出來就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升職加薪買房迎娶白富美成為人生贏家。
說得好像就沒人墊底了似的。這些人的思維總是很奇怪,我真的很納悶他們是怎麼把減負,不做作業的後果直接和創造力上升素質提高劃上等號的,到底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嗎?
我給還沒有孩子的各位,還有從來不接受初等教育戰線只是在微博跟著大流高喊素質教育的各位描述一下現在減負之後的實際情況吧:小學四點多就放學了,老師不允許學生在學校逗留一分鐘,放學了必須走,每到放學時間家長就必須人山人海站在學校外面,現在誰放心自己家的孩子一個人回家?
小姑娘這類的學生,家長會派司機來接,那些家裡沒養司機的家長麻煩你準時過來。
一二年級四點半放學,你下班了沒有?你沒下班是吧,那讓爺爺奶奶來接。如果你和老人關係好,那恭喜你,關係不好,呵呵,移步我隔壁的情感專家微博,那裡很多提問「我和我婆婆老是因為接送小孩的問題吵架」。
如果你要求「那讓孩子在學校多呆一會,我下班再去接」,對不起,老師已經下班了,減負嘛,學生下班老師一塊下班啊,你留在學校萬一出事了學校怎麼扛得起,你是不是到時候要去學校拉橫幅要學校賠錢了?對不起,趕緊帶走,趕緊的,連一個司機都沒有的家庭,學校按規章辦事。也有老師願意留下來幫你看孩子的,不過,多看一個小時要收一百塊哦,因為那個是下班之後的勞動,老師憑什麼白給你看啊!還要承擔你孩子出事的風險。
好吧你去教育局告狀說老師亂收費,那老師連這一百塊都不收了,四點半放學直接把孩子接走,你還有校外的很多私教可以選擇哦,那些私教可以幫你看孩子還幫你監督小孩寫作業保證他們不到處跑你到來的時候接到的是一個「寫完作業完整的小孩」,不過私教收費更貴。這就是減負的結果。
怎麼,你開始有點臉黑了想罵學校唯利是圖怎麼一點都不負責任了,都減負了,學校也要減負啊,怎麼可能你一方面要減少上課時間,一方面還要學校免費幫你看孩子啊?
別急著去敲字罵人,這還是剛剛開始呢。小學一二年級過去了,你和婆婆吵架接送孩子也差不多了,再往上讀,放學時間到了五點十五分,稍微好一點了是不是,你一個上班族下了班屁滾尿流趕到學校也許還是能接到你的孩子,要不堵車不塞車哦!
小學初級階段,小孩的成績不會特別明顯顯示出來,只能看見ABC而已嘛,為了避免刺激孩子的自尊心,考六十分的孩子照樣和考八十分的一起玩,該上課插嘴的還插嘴,該不寫作業還不寫作業。到了五六年級,小姑娘的家長開始送孩子去學英語了,聽說英語知識參考成績而已,你沒那個錢,咬咬牙還是不送吧,想著學校反正也開課。
哎喲,你怎麼那麼天真啊,減負了啊,想想你小學的時候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是怎麼上的,不納入考試範圍的科目就怎麼上的。沒關係,你語重心長對小孩說,你可以自己學,咱們不花錢靠自己!我也語重心長問你, 你們當中有全部靠自己的力量不靠父母首付買了房子的嗎?有幾個啊?你二三十歲要你買套房子都覺得特別辛苦,你憑什麼對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說你可以靠自己學好一門語言? (同理還有數學語文等等 )
你怎麼對你後代要求就那麼高,小小年紀就開始要求他們自學,靠自己!你像他們那麼大的時候,你能自己在沒有任何考試壓力的前提下,坐在那裡乖乖背完十個以上的單詞嗎?好吧,我知道你的後代天資聰慧,無論是 情商和智商都超過正常人的兩個標準差,他們可以靠自己,暫且信了你。
接著,你到了初中,你突然發現為什麼自己的小孩評不上三好學生,為什麼他考試總是抓不住重點。當然啦,因為班主任在外面開小班呀!雖然明令說公立學校老師不準在外面開小班,但是照樣有很多老師在開。
班主任補課你敢不去?不好意思,班主任不喜歡你,不給你三好學生。你要去告班主任,你就去告試試,以後你小孩的老師對你唯恐避之而不及,微妙的氛圍留給你小孩自己體會。
你可以去敲鍵盤寫告發信罵師德淪喪,你企求一個對你來說更公平的世界,你的訴求能不能夠解決,班主任不補課是否能改變現狀?我在說一個現狀,我知道將來也許有措施能解決這些,但是你確定你要讓你小孩等在原地,等到解決的那一天而什麼都不做嗎?
學校減負,意味著小型教育的興起,課本刪減,但是並不意味這選拔性考試這些範圍會刪減。對於老師來說,能在課外拿錢的為什麼要在課堂上告訴你那麼多內容?「反正只要按課標上的就可以了」以前我們交一百多補課費,大家都能上一樣的課,你現在很多東西聽不到了。
到了高中(如果你家孩子能考進重點高中的話 ),這種小型教育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距離。 哦,沒考進重點高中啊,那就在職高混把,可以談談戀愛吹吹牛,以後你出點錢讓孩子開個公司,他是沒機會進入公務員律師醫生教師研究人員之類的行業了。
別跟我說你沒錢給孩子開公司,要孩子白手起家成為青年才俊。
到了高中學校你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學什麼可能都比別人吃力一點,因為小姑娘這樣的學生,初中就有人告訴她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以後做選這題記得找根本原因要從經濟方面來切入,你家孩子會有人告訴她這些嗎?很多無知的人張口閉口說中學課本洗腦,你們去現在的初中課本,你能找到完整的唯物史觀嗎?
我告訴你,沒有!現在初中政治在教小孩子如何和家長相處,如何處理好異性關係,說白了就是教一些思想道德修養。這些蠢貨從來不碰教綱,一聽見課本就開始假高潮說洗腦,初等教育的教材改過多少個版本了,他們根本沒看過,這種人說的話居然也有人信。
好了,你的孩子天資聰慧,進了大學,也許他只是想混個文憑, 倒也罷了,如果他想進體制,那不好意思,你之前就該好好掌握應試的能力,因為現在大大小小的資格考試,全部都是和應試能力有關,有些人就可以書都沒背完就可以考進去,有些人書都翻爛了,就是考不進去。不是一直叫減負嗎。
畢業之後你想要好工作想繼續升學,對不起,繼續考試。而且你必須感謝考試,考試是對普通人的恩賜。你要拼所謂的素質教育,不好意思,你還得給小姑娘這樣家庭的讓路,你憑什麼就覺得你家孩子素質高?人家從小國外到處跑,英語音樂輔導班上遍,父母人脈廣的孩子素質就不高?你說你自己高就高啊,你是有多天真?
好了,你家孩子不想拼素質了,要努力升學,通過努力,離開這個國家,去國外夢想樂園——對不起你英語學好了嗎?想做學問你國外文獻能通讀嗎?什麼你這時候才想起要惡補英語?那你專業成績不要落下哦,國外公費研究生都是留給那些人家外國覺得有價值的學生的哦。
你還想自費送孩子出去讀研?好啊,我樓上就有一家,賣了房子送自己兒子出國讀書的,她兒子在家逃學早戀和父母吵架,我相信送到了國外,他只要呼吸到了國外的空氣,一定可以改邪歸正,成為一個一心苦讀,勤勉踏實的好學生,多年之後一定能拿到國外的學位,然後進入國外的主流社會,回來光宗耀祖——說得國外的大學好像不用看書不用考試一樣。
你現在是不是特別想罵人,你是不是想說,你簡介只不過是個作者,你居然敢插嘴初等教育的事情,你是不是打算亮出你個人經歷告訴我,你其實可以,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走向成功,你現在還混得不錯。
——別忘了,你現在能看到我這篇文章,你還不是零零後,那你也是接受了我國未減負初等教育,沾染了它的好處你才有今天。我不知道你的後代有沒有你這樣的好運氣。
我記得我以前跑去北京農大跆拳道館練習的時候,遇見一個女孩低頭在看全英文版的納尼亞傳奇,她爸爸是農大教授,她才小學五年級。
再順便舉個例子,我數學很差,可是我中考數學可以拿116分(滿分120),對了我模擬考還是考六十多分的。
知道為什麼嗎,我媽媽直接把我提到了全校最好的數學老師面前,叫她給我補課,她也沒多說什麼,出了幾道題給我寫,後來莫名其妙我中考數學就變成116了。別著急說我是作弊,中考高考試卷很嚴,有經驗的老師不過是知道我問題到底在哪裡,找了一些典型的題型給我做罷了。
說了那麼多,你還沒看出什麼?
教育,從來就不是「小孩自己努力」就可以達到的事情,你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地方,都是出身的比拼,有些家長可以靠錢,有些家長可以靠人脈,有些家長本身素質就高,你自己就是小孩的起跑線。
大家都必須感謝考試,不管形形色色的學生背後有什麼樣的東西支持,至少考試這條線是公平的,大家做的題目都是一樣的,在來到這條線之前,當學生的還是有機會努力的。
至於那些天天嚷著要改革,要減負,埋怨學校布置太多作業的人,你問問你們自己,能夠投給教育這塊的財力和能力到底是多少,你們是不是覺得只要減負,你們必然是利益的享用者?你們知不知道現在初等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是什麼?寄希望於一個大環境的改革,然後自己家的小孩就能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嗎?或者寄希望於一個根本不了解的教育環境,憑藉道聽途說把小孩送到國外去?
所以我嘆氣說,很多學生,建議你們少跟著起鬨,更多把注意力放自己身上,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教育資源將來分配會有什麼變化,但是你們的時間是一直在流逝的,不管你們喜不喜歡體制,或者覺得自己的環境有多麼艱難,但是至少要獲得選擇的權利,而不是等著這個社會來選擇你們。
(來源:微博@由得林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