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減負,越減越累,為什麼會這樣呢

2021-01-13 家庭教育那點事

現在的減負就是個偽命題

這麼多年,一直在減負,但結果呢?

1、減負後,學生在校時間短了,下午3點半就放學了,但孩子們呢?玩耍時間多了嗎?看看小區外面、運動場,傍晚看不到小學生在玩耍鍛鍊身體。孩子們都去哪兒了呢?不是在家就是在託輔班寫作業。

2、減負後,家庭有能力、時間和精力輔導孩子的,自己在家輔導孩子,家長沒有輔導能力的,不得不把孩子們送到輔導班,實際孩子們學習時間並沒減少。

3、減負後,大街小巷各種培訓班、輔導輔導班層出不窮,越來越多了,為什麼?

4、減負後,中考只錄取一半的學生,還有一半的是這輩子跟高中無緣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現在中考不允許復讀,考不上高中只能去中職學校,並不是去中職學校不好,學一項技術也不錯,只是現在中職學校管理方面比較混亂,學生在裡面學不到真正的技術。

5、減負後,體育分數逐年提高,美術音樂納入考試,考試科目反而多了。

6、減負後,教材內容增多,難度越來越深了,初衷是要培養學生得創新思維能力。創新不知道有沒有,反正作業是多了。

7、減負後,學生睡眠越來越少了,因為沒時間睡,作業寫不完。

我是教育從業者,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年孩子們考試科目越來越多,作業越來越多,學校對老師的考評越來越嚴苛。這種情況下怎麼減負?

那麼我們高喊減負的口號到底是為了什麼?

相關焦點

  • 基層減負年是什麼意思?給基層減負要怎麼減
    呼籲多時的給基層減負,終於迎來一個重要通知。  3月11日晚上,中辦印發的《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全文公布。《通知》說,2019年要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  而2019年正式被確定為「基層減負年」。  出擊  十八大以來,中央狠抓作風建設。
  • 各地都在說中小學生「減負」,真的減了嗎?真正的減負是什麼
    當今社會上所謂的「減負」,其實只能稱之為「偽減負」,而不是真正的減負!一、關於給家庭作業限定時間學生每天學完之後,需要通過作業來檢驗今天所學內容是否已經掌握,或者說鞏固當天所學知識。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做法。
  • 人民日報新語:別讓減負成「西西弗斯巨石」
    在教育界,減負曾被喻為「西西弗斯巨石」,形容其從未止歇,卻始終收效不大。   事實也的確如此。從全國的「減負十條」,到地方的「八個嚴格」「六個不準」「四個禁止」……從嚴控作業量、考試頻率、在校時間,到針對違規行為提出嚴厲懲治措施,個別地區甚至使出了降低高考難度的「撒手鐧」。但是,「減負減負,越減負擔越重」,教育部門號召減負、學校和家長卻暗中給孩子「增負」的現象仍比比皆是。
  • 與其坐談減負,不如起而行之
    反響越大,越說明戳中了痛處,引發了共鳴。一直以來,「為基層減負,為實幹加油」是中央掛在嘴上、放在心裡的一件大事。基層減負年,各地亮劍文山會海、過度留痕,取得明顯成效。然而不可否認,還是有地方沒有將「減負要義」落到實處。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上升,疊加這次疫情的影響,更需要各級單位擼起袖子加油幹。
  • 現在的學生總喊著要減負,減負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大家都送孩子去輔導班,自己不送那就是害了孩子,大家都讓孩子多做作業,自己孩子玩久了那就是退步,總之雖然「減負」被提出來好長一段時間,但是並沒有真正實現,那麼,減負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所以減負,確實可以給孩子更多娛樂時間。其次,減負讓學生有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培養孩子興趣太注重學習就會讓孩子之只能把精力集中在學習知識這一件事情上,對於其他的方面,他沒辦法去關注,隨著學習壓力變大,他們甚至不再願意去關注,最終孩子很可能變成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 減負不能靠行政命令,有償補課不是萬惡之源
    校內負擔減了,校外負擔加重了。老師不布置作業了,家長找人輔導了。學校教師不準補課了,校外培訓機構生意火爆了。老師有償補課被視為罪惡了,家長的錢越花越多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如此重視的減負,為什麼禁令越來越嚴,收效卻微乎其微呢?其根本原因是行政命令要求的減負是治標不治本。
  • 晶晨文化:隆成義記憶學才是中國學生減負的終極武器!
    為什麼越減負,學生的負擔越重?我國第一次頒布減負令是什麼時候?答案會讓很多人震驚。1955年7月,我國教育部就發出了新中國第一個「減負令」——《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指示》。六十多年來,國家層面已發布了十多道「減負令」,而全國各地方出臺的「減負令」,「禁補令」更是多達上百道,卻如泥牛入海。
  • 孫佳佳:基層減負須向「三風」「動刀子」
    往年到了這時候,不少基層幹部便會大倒苦水。不僅各項考核「壓頭皮」,「文山會海」更讓他們不堪重負。為基層減負,要善減敢減。充分理解基層「千條線」與「一根針」的辯證法,舉旗定向,向「三風」「動刀子」,切實為基層減負。 要整「會風」。
  • 建湖縣上岡鎮重抓基層減負措施落實
    中國江蘇網11月10日鹽城訊 連日來,建湖縣上岡鎮紀委在全鎮範圍內對基層減負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圍繞群眾利益中心,下功夫減負,用真情服務,取得顯著成效。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委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的有關工作部署,該鎮由紀委和黨政辦牽頭,從黨委、政府發文做起,對文件、會議從嚴審核把關,控減數量,提高質量,今年1-3季度黨委發文42件,同比下降21%,政府發文24件,同比下降29.4%。
  • 福建南平:持續減負讓幹部「雙腳邁出辦公室」
    這種變化源自「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而李志勇也在不同形式的忙碌中,體會到更多獲得感。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首先要第一時間掌握基層『負擔』情況,找準基層『痛點』。」南平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蔡宇翔介紹,為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基層日常工作情況,南平市紀委監委在10個具有代表性的鄉鎮(街道)、村(居)設立減負監測點。
  • 減負不減福利 《天龍3D》新版「墨攻天下」4月2日驚喜上線
    神機多變的他們能否立足亂世謀定天下呢?新資料片中將開啟全新周常副本墨樞,每周戰鬥評分前十可獲額外獎勵。新功能遊歷將隨之開啟,夥伴遊歷不僅帶回江湖奇聞,還有驚喜禮物。此次,我們也積極吸取了玩家建議對活動減負,舊活動關停但福利不減,這意味著大家在新副本墨樞和遊歷功能中可獲更多福利。同時少林和峨眉職業的部分技能傷害加強,動作展現也將華麗蛻變。
  • 何時才給「教師減負」?讓老師安安靜靜地教書
    【原創,歡迎轉發】◎ 文/編 烏江可能大家只聽說過給學生減負,沒聽說過跟教師減負。近年來,不少地方已紛紛出臺政策,為教師減輕不必要的負擔,用「清單」的形式促進「減負」的落實。譬如:未經當地黨委、政府審批同意,不得開展進校園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及各類校園創建活動;不得組織專項活動進校園;不得組織城市創建類活動進校園;這些明文規定,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教師減負」!其實作為一名教師,早都都希望這樣,早都希望從國家層面給「教師減負」。
  • 為什麼不能買被神化的日本書包?兒童減負書包品牌推薦
    內行人會選什麼樣書包給孩子呢?真正適合孩子的是減負護脊書包,兒童減負書包品牌有哪些值得推薦?日本書包適合中國孩子嗎?近幾年,小學生書包悄然成為赴日旅行必買清單上的大熱物品。由於日本小學生書包是真皮全手工製作,150種材料,300道程序,經久耐用。
  • 福建:「無書面作業日」為學生、家長減負
    據了解,該校從11月26日開展「減負不減責 童心育童年」系列活動,將每周四定為「無書面作業日」。該活動已開展近一個月時間。「一至三年級每周四為『無作業書面日』,四至六年級則每兩周一次。」25日,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黨支部副書記許明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學校會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定製栽種蔬菜、做家務、了解非遺等不同的實踐活動供選擇,學生可根據各自喜好自行安排周四夜晚的學習生活。如今,二年級學生邱繼煒的周四晚上變得格外忙碌,因為他選擇種植蔥和蒜,為了照顧好它們,他可沒少花功夫。
  • 教師減負清單,請傳閱!
    教師減負清單,請傳閱!》詳細列出22條減負事項為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造良好環境新疆日報記者秦梅花攝記者12月15日從自治區教育廳獲悉,《減負清單》從督查檢查評比考核、規範安排各項中心工作、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文件會議報表、借調借用中小學教師等五個方面做出規範,目的是要求各地嚴格清理規範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事項,全面減輕中小學教師非教學任務負擔,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幹擾。
  • 給小學生家長減負,讓教育回歸初心
    針對這一問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就提交了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可以說反映了諸多家長的心聲。有調查顯示,80.3%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教育對學生家庭的依賴嚴重,75.6%的受訪者認為「陪作業」等已經給家庭造成了較重負擔,64.7%的受訪者認為「全能家長」不是「全能寶寶」的必要條件。
  • 持續熱議的減負, 在不同家庭中漾起浪花一朵朵
    (來源:pixabay)芥末堆 寧寧 3月19日報導「每一個人心裏面都有一本帳,都知道總體上負擔為什麼沒減下來,都知道自己孩子的負擔是誰加上去的,我想,每個家長心裡清楚,每個老師心裡清楚。」3月16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答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問中再次提及減負話題,並稱教育部將從學校教學、考試評價、校外機構等五方面落實減負。具體措施和力度,與幾周前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一致。「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各類與招生掛鈎的考試、競賽,課後作業過重等成為重點整治的現象。
  •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但是如果你要問我,如果多努力一些就能考上一本的話,會逼自己一把嗎?那當然要了!既然有那份希望,誰還不想去爭取一下呢。「衡水中學」們的本身,和它對周邊中學的帶動,硬往概念上套的話,確實像是「內卷」。但是任何競技比賽中,決定勝負的往往也就是毫釐之間。
  • 深讀◇沒錢就不要瞎參合「減負」了
    她說:「我覺得沒什麼啊,本來就應該這樣的。」  這小姑娘家裡挺有錢的,我以為她會埋怨怎麼連玩的時間都沒有。  我一點都不奇怪這樣的女性會對我攻擊,首先她這種人根本就具備太多社會競爭力,其次,她還沒有孩子,等她有了孩子,孩子真正上了學,大概就知道取消某項科目的考核對普通人家的小孩意味著什麼。
  • 如何給自己減負:獨處是不錯的選擇
    一個人越長大就越常有陳奕迅的《孤獨患者》裡唱的那種感覺。歡笑聲、歡呼聲。炒熱氣氛,心卻很冷。這個時候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與其掛著空洞的笑臉,為了社交而社交,不如面對真實的自己,提升自己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