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用鍋,堪比慢性毒藥!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到底哪種最好?

2021-12-25 品茶論酒賞石軒

添加賞小軒私人號「hhyy1188」,獲取更多文玩資訊添加軒嫂私人號「ffyy1188」,了解茶道香道添加翡翠個人號「xs6633」,查看超值翡翠今天咱來聊聊「鍋」的事兒。不是背的那種黑鍋,而是一日三餐都要用到的那口鍋~有些人覺得,鍋而已,隨便選、隨便用就行了,哪有那麼多講究。此言差矣。畢竟,鍋是烹飪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種炊具,不同材質的鍋各有利弊,錯誤用鍋還會讓人在不知不覺吃進有毒有害物質,使人生病!那麼,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材質不一的炒菜鍋,該怎麼選、怎麼用?

克萊因瓶前兩天,發生了一件讓人難受的事情。11月1日, 上午9點。天津臨港區一鐵路橋在維修過程中發生坍塌事故。事故發生之後,正在橋面上作業的多名工人落入水中。據悉,當時正值河水上漲,給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截止到目前,據央視新聞消息,已經有8名工人在此次事故中遇難。很快,遇難者名單被公布了出來。(圖片來源:微博@央視新聞) 這個名單,讓人很是唏噓。8名工人裡,最小的年紀44歲,平均年齡已有52歲。在網友的留言區,看到一條很扎心的評論:原來現在民工的主力都是50多歲的人了。這個年紀,對很多人來說,已經面臨退休。辛勞了一輩子,正是可以兒孫繞膝、安養天年的好時候。可這些工人,卻還要風餐露宿,做著苦力活,一不小心,就和家人天人永隔。也有人問:怎麼都是40歲以上的,這種體力勞動現在找不到年輕人嗎?下面有人這樣回覆:年輕人在開網店,搞直播,送外賣,上大學 這些父輩,大多都是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而拼命。因為他們的付出,所以他們的孩子,才可以不用從事最辛苦的工作。他們寧願自己受苦受累,讓孩子在更大的世界裡,體驗更多的可能性。很喜歡羅振宇說過的一句話:你以為的歲月靜好,其實現實是大江奔流。有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星辰大海,其實背後都是父輩的苟且艱難。我們之所以夠看得到浩瀚世界,都是因為有他們在奮力託舉。父輩們的一身鏽,換來了孩子們的光萬丈,住高樓。這個世界,總有人擋在我們身前,只不過我們常常忽略了。曾經看到過一個很扎心的視頻。一位農民工師傅,在鏡頭裡眼含熱淚,對記者說:工友們都笑話我中午不吃飯。不是他不想吃,而是他中午省下一頓飯錢,一個月就能給孩子攢出300塊錢的生活費。他說:我也知道餓,但是為了娃不要緊。視頻裡的男人只有44歲,看起來卻像是60多歲一樣蒼老。他的女兒,接受採訪時正逢高考。她說,有一次去父親工地上探望,發現因為父親的清苦,被人看不起甚至欺負。至今說起來,她還會哽咽。女孩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好好讀書,去好大學。讓父親的付出有所回報,讓父親的尊嚴得到保護。每每看到這樣的視頻,我都忍不住感嘆:那些放不下的身段、無法忍受的尷尬、咋舌遠避的瘋狂,父母其實都替你承擔了。他們放低尊嚴、不畏旁人,卑微如泥。他們窮盡一生,不過都是想讓孩子飛得遠遠的,站得高高的。今年過年,疫情還未出現的時候,看到記者在火車站採訪。主人公是一位64歲的大爺,正蹲在地上啃著乾糧,就著白水。記者問:64歲了為什麼還要出來打工?大爺說起自己的情況,家裡有三個女兒,得給她們賺錢才行。有女兒遠嫁,自己怕她吃虧,就出來打工,攢下十萬塊錢,給她在老家買了房。幹到現在,賺了2、30萬,平均分給每個女兒,讓她們的日子不至於太過辛苦。其實對他來說,錢不是賺出來的,都是省出來的。過年回家,他不捨得給自己買一張臥鋪,十幾小時站著回家。為了省錢,他提前一晚到火車站,晚上就睡在車站地上,這樣就省下了住旅館的錢。如果不是為了兒女的好日子,誰願意受餓挨凍,這麼大年紀還要忍受這般辛苦?但他說起女兒們的時候,連眼裡都是笑。人間百種苦滋味,我替你嘗;只盼著到你那頭,都是獨一無二的好時光。你們見過建築工地上農民工的生活嗎?我見過。我家小區正前方,就是一個正在施工的工地。我在外面散步時,常常會碰到休了工,正蹲在地上吃飯的工人,有時候會和他們閒聊兩句。他們大多數,會跑到工地旁邊的超市買兩個饅頭,一包榨菜,湊合著就是一頓飯。工地上,一份盒飯要8塊錢,儘管一天能賺200多塊錢,但他們還是捨不得。我見過幾個工人一起拼兩份素菜,一點葷腥都沒有,菜湯拌飯他們吃得很香。他們大多數,都是想攢錢,給家裡的孩子結婚蓋房。我也看到過70歲的老人,每天中午就是一份白米飯,一個鹹鴨蛋。他說兒子生活不容易,自己出來賺錢貼補一點,好養活兩個孫子上學。經常有人會說工人們不修邊幅,頭髮長長的也不去剪。其實他們是捨不得,剪一次頭髮十幾塊,甚至幾十塊錢。他們也只有在回家幹農活和過年返鄉的時候,才會去修剪修剪。他們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卻對自己的生活極盡苛刻。他們,都是誰的丈夫、兒子和父母?又是誰的頂梁柱?父母本都是普通人,為了孩子,生生被逼成了神。看過父母為孩子計劃籌謀的那種艱辛,你就會知道,自己曾以為的那些齟齬,原來不值一提。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聽過最心酸的話是什麼?用戶純韋回答,是母親重病,腎衰竭身體水腫到不成樣子時,對她說的:「對不起,我和你爹都到這個份兒上了,什麼都沒給你留。」 十五天後,母親去世。至死都在掛念著孩子以後的日子。多少父母,從不計較自己失去了什麼,只關心能給孩子留下什麼;從不在意自己得到了什麼,只怕孩子會缺少什麼。又有多少孩子,踩在他們的肩膀上卻毫不自知。表妹去年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學的研究生,今年國慶放假回家,聚會時和我說起了一個故事。我向來知道,表妹的家庭條件並不寬裕。小姨在家務農,姨夫在縣城裡的食品廠上班,工資並不高。表妹說,考研的時候,自己一心想去大城市,開闊自己的眼界。自從去了上海,父母給的生活費就多了起來,每個月都有一兩千塊。父母說,在大城市物價高,花錢的地方多,別委屈自己。有次因為想家,她心血來潮的回家探望。到家恰好中午,她推開門,發現父母兩個人,午飯就是一人一碗米粉,連個小菜都沒有。冰箱裡的保鮮層空空如也,她回來了,母親才張羅著要出去買菜。都說父母才是演技最好的演員,電話裡他們說「我很好,別擔心」;視頻裡他們笑「你放心,錢夠用」。不過都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在外打拼,去追逐自己夢想,過自己的生活。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夢越來越大,心越來越野,有好多好多的理想迫不及待地想要實現。想走出去,想飛得遠。但許多時候,他們都忘了敢去闖蕩,都是父母給的底氣。自己想要的遠方,是父母在為我們託舉。他們站在家門前,目送你的背影漸行漸遠。犧牲了自己的欲望,吞下了生活的磨難,去成全你的大世界。還記得去年的一個新聞,48歲的韋先生,得知自己身患重病,選擇了自殺。不是因為他的病治不好了,而是因為治病,最少要花十萬塊。他的兒子還沒有大學畢業,他不忍心看他還沒完成自己的願望,就背上一身的債要償。所以為了孩子的前途,他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個新聞讓我難過了很久,我們都低估了作為父母肯為孩子做出的犧牲。肯德基裡,一位骨瘦如柴的父親看著兩個女兒吃漢堡,自己什麼都沒點。他收入很低,身體很差。但不忍苛待女兒,看她們失望。公路上,一個背著巨大包裹的老人艱難前行。他60歲了,背上的泡沫箱子,足有50斤。微博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哪有什麼無憂無慮的生活,其實是父母在幫你們扛著。我們所有的良辰與吉時,不過都是踩在父母的肩膀上。在這人世間,有太多這樣活著的父母。在我們看不到地方,他們一直都在對這個世界低聲下氣。為了讓我們見識繁華,把苦難和孤獨留給自己。如果你已經飛出去,記得回頭看看他們。記得他們蒼白的發、荊棘密布的手,記得他們望向你想要追趕,卻欲言又止的眼睛。做子女的,要記得父母的身後苦,理解他們的世道難。不要一邊心疼愧疚,一邊又什麼都不做。外面很好,只是別把他們忘了。◇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你聽過最心酸的一句話是什麼,知乎 天津南環鐵路橋坍塌事故已致8死,遇難者名單公布,新京報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桌子 推薦閱讀(點擊藍色小字即可):《深夜兩點,她打出了自殺前最後一通電話…...》 《金牌紅娘揭露殘酷真相:「婚戀市場上,這些人我碰都不敢碰」》 文:脆皮, 一枚新晉奶爸,創業公司高管。曾花3個月時間複習,考上985高校碩士,成績全國前三。工作13個月,即成集團公司年薪最高員工。去過很多城市,也曾在路邊練攤。現在只想和你說最真的話,持續成長,不斷精進。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後臺。願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場的人都可在這裡相逢。我是桌子,謝謝你的閱讀。閱讀 10萬+ 贊2570 在看2782 寫下你的留言 精選留言 昌玲 719 心裡突然生疼 作者 362 同感,雖是父母,但也曾是兒女啊 鸞霄天玄妙法宗壇 589 所以我覺得。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要孩子」。如果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辛苦的是至少兩代人。如果自己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再選擇要孩子,這樣才能「越來越好」,而不是兩代人都在頂著巨大的壓力,哭著自己的「難受」。作者 120 大家怎麼看?明日之海 501 中國的工人階級太不容易了 什麼時候我們的無產者都能有尊嚴的活著 作者 265 我們這一代的努力就是為了下一代能夠更有尊嚴的活著了 漣漪 317 看了這個新聞了,真的很心酸!心裏面說不出來的難受,為了生活變得好點,拼盡全力在外面打拼,希望大家平安健康… 作者 170 嗯嗯,為所有奔波在外面的打工人祈禱和祝福 邑採僑南 186 換個角度看,為什麼要生小孩?為什麼要生多個小孩呢?我也曾經想過,給不了孩子好的生活,我就不要小孩,為此我也是結婚多年才要小孩的。作者 283 沒有理由,每對父母都有生孩子的權利,即使再窮,也一直在履行撫養孩子的義務,所以對於那些父母,我還是覺得他們偉大,不容懷疑 美如77 24 可能我的心太硬了,雖然看這篇文章我也心酸,但是我依然覺得,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受點苦也是應該的。父母有父母的苦,但是孩子也有孩子的苦,孩子的苦其實比父母要苦得多。作者 182 不是很認同,父母吃的苦,一定比孩子吃的苦多,父母還在孩子的時候,也吃過孩子的苦,現在還在繼續為了孩子而吃苦... 幸福人生& 166 我也是個16歲還吃不飽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了下一代,我還是吃不好 作者 78 不容易,每一天都在為生活而奔波 竹林聽雨 71 看著心裡沉重,但是我不太喜歡這樣為兒女奉獻的父母。因為這樣會給兒女很大的心裡負擔。作者 162 你考慮到的還是兒女,並沒有真正的在心疼父母啊 忘川 151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而行 作者 91 是啊,千萬不要理所應當的去享受 Mrs.陳 133 我媽就是這麼省錢的,一餐飯就幾個饅頭。作者 69 是啊,父母為了我們真的做出了太多的犧牲 落雨陳雁 130 淚目,平時多給父母打打電話,過年時候多買點實物,不然給錢又要被存起來了 作者 75 嗯嗯,盡孝一定要落到實處 瑞🔮 115 應該讓那些衣食無憂的孩子們看看這篇文章,他們得到的太容易了,所以不知道珍惜所擁有的東西,也不知道凡事要靠努力才能得到。他們什麼都不用操心,不知道生活不易,所以做什麼事情也沒有責任心。作者 50 大家可以多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看 楓林紫 102 自己想要的遠方,是父母在為我們託舉。桌子,你又成功騙取了我的眼淚 作者 71 是父母,他們的付出一直讓我們感動 Super Joy 95 確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要孩子,比如虐待兒童的,拿孩子做籌碼的。。。但是孩子卻是父母的未來,不一定非要衣食無憂,至少精神要富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假,但不能剝奪生兒育女的權利。什麼是美好的未來?父母在,家和諧,能溫飽,培養一個精神富足的孩子比賺再多的錢給孩子花更重要。父母想著子女,子女也孝順父母那麼再多的辛苦也值得。作者 30 這番話很有道理 一束光 21 我們這裡小工一天都200了 作者 90 是啊,是你們這裡,但他們那裡,不是你們這裡啊 XihoMty 81 有一次我媽通宵回來,我說你咋不早點回來在辦公室磨蹭啥?因為我媽平常都習慣磨蹭,哪怕沒啥事都要在辦公室待著,我媽就說你以為我在磨蹭嗎?幾十百把張卷子要改,改不完就是出教學事故了,出了教學事故丟了工作我拿什麼養你?你開銷那麼大我工資不高點怎麼樣活?後來我再也不亂花錢了 作者 69 |辛勤耕耘三尺講臺,像各位教師致敬,真的辛苦了 安在十八號 81 我是一個媽媽,也是一個女兒,我時常感慨孩子難養費錢,也不知道是農民的父母怎麼把我們兄妹三個養大,上大學,父母吃的苦不希望我們再吃一遍,拼命的節省。更多的時候我恨自己無能,沒有出息,到現在還讓父母操心。作者 49 不要恨自己,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欣然Carrie💭 80 看不了這樣的文章,覺得自己枉為人女。作者 43 也不能這樣說,父母為了兒女,付出雖多但只要兒女過得好,他們就會覺得一切值得 Allen 🏇 78 這世上,總有人擋在我們身前,只是常常被我們忽略。作者 51 想到這些,就覺得我們身為兒女的,太不應該了 維維安 70 父母背起生活的重擔,才成就了我們的詩和遠方。作者 38 是啊,這一生,我們都不能忘記他們的付出 敏丫頭~ 51 我,一個25歲的年輕人,也是這樣生活的。和老公買了房,想給娃好的生活,也沒老可啃。還有我乾弟弟,自己一個人在工地上開挖機,因為我乾爹在他19歲就去世了。其實我覺得我們90後也挺累的 作者 65 不是自己累,就是父母累,反正別人是不會給你吃喝,這樣想想,即使自己累點,其實也可以釋懷的啦 相忘於江湖 54 痛在我心 新玥玉 45 深有感觸,自己的父親就是七十歲了,還是硬要出去打工,不是我們兄妹四個不養他們兩個,他就是感覺自己身體好還能幹,不想伸手問我們要,就算給他錢他也不舍的花!作者 52 很多父母就是這樣,這一生,都在付出,卻生怕自己成為孩子的負擔 敏 35 曾經我的爸媽也愛我如此,為了我和哥哥付出很多,自己卻省吃儉用,但自從結婚後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們們愛的就只有我哥了。不知道是他們變了,還是我的心態變了。作者 44 相信他們的愛不會變,你既然有了自己的家庭,你擁有的愛也只會越來越多啦 木木 42 止不住的眼淚,心疼…… 涼爽的風 34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為了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壓壞了世人的肩膀。都在打拼生計,沒什麼好感嘆的!作者 39 你不感嘆,我不感嘆,何以解憂愁 寇麗輝13206790876 38 人間百種苦滋味,我替你嘗;只盼著到你那頭,都是獨一無二的好時光。哭的稀裡譁啦,太不容易了 作者 30 大家都要好好報答為我們付出的父母啊 豆子🏃 34 看淚目了,父母最偉大!morningstar 33 想起來自己小時候,爸媽帶我去吃肯德基,也是看著我吃,讓我先吃飽她們才吃剩下的,真的想起來很心疼,小時候不懂事,現在條件都好了(有自己的房子住,有退休金,錢夠用,這樣就很滿足了),父母缺什麼我就給買,對他們好,讓他們老年生活開心一些,也住的近能互相照顧,其實更多的時候還是父母在照顧我,存了錢也是想著留給我,真的很不容易,從小到大從沒讓我受過委屈 作者 27 這就是我們的父母,這世間最偉大無私的愛 小米 粒 32 作了父母,才知道父輩們的焦慮不安。才知道帶娃不容易。作者 25 是的,確實很多人,真的等到自己做父母才完全理解父母 海索的三色堇 32 我不同意那位說如果父母沒能力就不應該要孩子的說法。我和老公原生家庭條件都不富裕,在一線城市過著貧困線下的生活,父輩趕上下崗大潮,賣過菜配過鑰匙,但是我倆懂得努力,現在靠自己的雙手在一線城市有三套房。經濟的貧窮並不可怕,內心的貧瘠才可怕,不能因為貧窮剝奪了傳宗接代、生兒育女的權利。作者 14 半湖水🌸 31 我82年的,河南農村人。我爸媽為了供我們姐弟三個上學,省吃儉用,有時候很長一段時間就吃饅頭配豆瓣醬,口袋裡一毛錢都沒有。當然這些事也是後來閒聊才偶爾說起來的。在那個剛剛盛行外出打工的年代,同齡人初中都不讀開始外出打工掙錢,只有我們家三個都讀書考大學。我媽說再難的日子也有過去的那一天。所以現在,人在外地工作,時常寄吃的用的回家,我媽說我亂花錢,我說這是你當年投資的回報呀 作者 31 慈鳥反哺,最美好的存在 茶 28 淚目,有能力沒能力,一定要善待父母 碳變鑽石要多久 26 每每看到這些,都覺得其實自己糟糕的生活還不是最糟的,至少我的父母沒有這樣的讓人熱淚盈眶的活著!我苦點累點活得比別人差點也值得了!!作者 18 是啊,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多我們想像不到的艱難 杜娟 17 又快看哭了,不敢看。去年媽媽心臟病,要十萬做手術,她差一點就放棄了,最後做手術的錢都是她自己的,我只是照顧了十幾天,她就覺得很過意不去,好像我付出了很多一樣。很內疚我只是覺得自己做的太少…… 生意經營不善,負債已經八十多萬,常常覺得快要撐不住了,不知道哪一天就會垮掉,年邁的母親,尚幼的兒子,我該怎麼辦?這輩子能還清債務嗎?作者 24 加油,人生總是跌宕起伏,當下更不能放棄,一定可以挺過去的 以後。24 流著淚看完 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生活 而不是飄在空中 只追尋所謂詩和遠方 謙遜並勤奮 耐心且富有韌性 一件件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贍養老人,撫養幼子 踏踏實實,著手於眼前 察覺生活的細微美好 讓生活在平凡中開出一朵花來 作者 13 很溫暖的一段話 心境 23 「所以為了孩子的前途,他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一字字讓人生疼心酸!王 龍🗯 22 我也是一樣的,都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但是獨生子女的遊必有方該怎麼破,我福建人,大學四年在北京,畢業後到武漢工作,以後父母要是想我了或者有個病痛我該怎麼辦,一邊是生活,一邊去孝道,說實話這個時代帶來很多機會,也帶來很多離別 作者 12 是啊,很殘酷的事實,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無畏 22 賣了自由,換成柴米油鹽,做成酸甜苦辣湯。我幹了,你隨意。作者 7 四月 21 每一代都不容易,每一個階層都不容易,有文化有有文化的苦,沒文化有沒文化的苦。作者 10 只希望人與人之間多些互助吧 盛夏光年 21 含淚看完的,點了在看,希望更多的年輕人看到這篇文章 🌸玫紅色🌸 21 人間百種苦滋味,我替你嘗;只盼著到你那頭,都是獨一無二的好時光。做子女的,要記得父母的身後苦,理解他們的世道難。王曉娜 20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19 羨慕人家有那樣的爸媽,也慶幸自己沒有那樣的爸媽。或許人自私一點,真的會輕鬆一點。我有些語無倫次,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總之,百感交集。作者 12 抱抱你,好好愛自己 讓心靈去旅行 19 父輩拿命去賺錢,兒孫卻花錢大手大腳!這樣的時代,終歸要結束啊!作者 9 於心何忍 李玲 14 吃了一輩子苦 我媽已經習慣了,現在都不缺錢了 非要彎著腰出去做事,捨不得吃吃饅頭,骨子裡的貧窮 做兒女的無法改變,只有嘆息 作者 16 可以理解,是因為窮怕了,想到這,就覺得很心酸 鐵憨憨 12 我現在就是一名工地水電工人!我就發現,我們這個工地年輕人屈指可數!基本都是四十歲往上的工人 作者 16 工地老齡化背後,是一群人的心酸 鐵憨憨 10 還有就是很多年輕人覺得做工地不體面又髒又累 一個億 14 那個沒錢就不要養孩子的,合著窮就不配有孩子唄?什麼時候連生育的權利都要按窮富的準則來了?三代以前大家都窮都別養孩子唄,有你嗎?按現在的養育標準,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那大家都在家陪孩子,上什麼班呢?這是不是也不配養孩子呢?吧啦吧啦喯吧啦吧啦 12 這輩子我也不想為誰去嘗生活的苦 畢竟自己已經很苦了 不想再背負另一個人的苦 最大的願望就是等父母老的時候 幹不動的時候 我能完全的有時間有精力 有錢 去陪伴他們 作者 13 嗯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圓想(容秀) 13 父母本都是普通人,為了孩子,生生被逼成了神。…… 作者 11 很扎心的一句話 林 13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苦楚,每一代也有不同的壓力,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讓父母站在我的肩膀上開心的生活,並且自己也是幸福的笑著。祈禱並努力著。作者 11 加油 竹 13 我是母親也是女兒,讀著想著,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痛。感謝作者,寫的太好啦 作者 8 張永華要戒菸戒酒減肥不吃晚飯!13 我的父母就是這樣的人,馬上70歲了,還去隔壁鎮上幹零工掙錢,不讓他們做工,就說閒著難受。其實我們兄妹四個都已經成家且都在縣城安家,可他們還是不肯花我們的錢。說他們也沒用。典型的中國父輩就是這樣的 彭進輝 12 看的我想哭,想家了 作者 12 常回家看看,多問候他們 味道 12 我的父母這個年齡時已經退休,我已經參加工作,碰到任何困難從沒想過跟父母講,父母也從來不問,給父母錢是應該,父母能借我錢是感動,少吃少用都得還。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農村做父母的太操心,看著心疼,想想我們的父母,大多是我們在操他們的心,所以長壽。作者 11 父母撫養你們長大,你為父母養老,其實本就應該如此呀 龍 12 子欲養而親不在,等到孩子辛辛苦苦出人頭地的時候最應該分享喜悅的親人卻不在了,這該是人世間最令人痛苦的事情 作者 9 所以各位行孝也要及時啊 是個俠女吖🌖🌞🍓 9 我家孩子去吃肯德基,也是只給他一個人點。我看著。作者 12 天下父母心啊 小米 12 姑姑說,寧當兒十世,不當爹一生。當了父母,哪裡還有自己。年當30,理解了初中課文散步,我們都是承上啟下的人了,努力吧!不委屈父母孩子,更不想委屈自己 秦磊 10 看著看著眼睛溼了,我也是兒子,也是父親。作者 10 有一種幸福,叫上有老下有小,有一種壓力和責任,也是如此

鐵鍋是我國傳統鍋具,有鑄鐵鍋(生鐵鍋)和精鐵鍋(熟鐵鍋)之分。優點:鐵鍋能夠充分保留菜餚的香氣和營養物質,鑄鐵鍋壽命較長、傳熱穩定,使用者容易掌握火候,適合初用者;Tips:鐵鍋在第一次使用前,可先加熱,用豬油以繞圈方式擦拭鍋面,如此反覆三五次,俗稱「開鍋」。為避免鐵鍋生鏽,沒吃完的食物不要留在鍋中過夜;刷鍋時少用洗滌劑,別用摩擦力太大的清潔工具,以免刮掉保護層;刷完鍋後,隨手擦乾鍋內的水。優點:輕便、耐用、快熱(鋁傳熱本事比鐵強一些),不生鏽。缺點:鋁鍋的性質不穩定,容易導致人體攝入鋁過多。鋁長期在體內蓄積,並隨著蓄積量的增加,最終會損害心、腦、肝、腎功能。目前已退出廚具的主流市場。Tips:日常烹飪時,儘量少用或不用鋁鍋、鋁箔和鋁製廚具。非要用的話,最好選擇不粘、抗劃傷的陽極電鍍鋁鍋,表面緻密的氧化鋁保護層能夠抗食物腐蝕,還能防止鋁元素溶解到食物裡造成鋁超標。另外,使用時避免盛放酸性、鹼性食物,如番茄、醋、酒等。由鐵鉻合金再摻入鎳、鉬、鈦、鎘、錳等微量金屬元素製成。優點:傳熱迅速、保溫較好,鍋熱後可用小火炒菜,節能環保,不易粘鍋,耐腐蝕。Tips:不鏽鋼鍋對人體健康比較安全,但要注意——不可長時間盛放鹽、醬油、醋、菜湯等,容易起化學反應,使有毒物質溶解出來;也不宜用不鏽鋼鍋熬煮中藥,易使藥物失效,甚至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化合物。不粘鍋只是在鋁鍋、鐵鍋、不鏽鋼鍋上加上一層不粘塗層,常用的是特氟龍。優點:短期內不生鏽、不粘鍋、少油煙、清潔方便、導熱均勻。缺點:不粘塗層很「嬌嫩」,容易損耗,一般能維持半年到5年的壽命。Tips:鍋鏟選用木、竹、矽膠等材質,不要用鐵質鍋鏟,以免劃花塗層。切忌高溫烹飪和幹燒,幹燒5分鐘,溫度可高達800℃。冷鍋加油,用小、中火加熱就行。Tips:選購陶鍋時,最好挑選內壁是白色的,不要選上了彩釉的,可能含有少量的鉛,在煮酸性食物時可溶出。琺瑯鍋,實際是在鑄鐵鍋表面塗了一層琺瑯,因此嚴格來講,應該叫琺瑯鑄鐵鍋。(琺瑯,即搪瓷)

Tips:琺瑯鍋比較「嬌貴」,避免燒乾,不能用金屬鏟,不能用鋼絲球清洗;烹飪時不能用大火,得用中小火。

選鍋,最重要的是要看自己對鍋的需求以及自身經濟情況。比如你想要價格適中又比較好清洗的,可以選擇不粘鍋或鐵鍋;如果你平時猛火快炒、煎炒比較多,毫無疑問中式鐵鍋是首選;如果有條件,且平常做得較多的是燉煮或低溫煎炒的菜時(如西式菜),還可選擇不鏽鋼鍋;

很多人炒菜時經常等油大量冒煙了再下菜,認為這樣炒出來的菜才更俱色香味。殊不知,這犯了健康的大忌。過去所使用的沒有經過精煉的油,120℃時便開始冒煙,當冒煙較多時方才達到180~200℃的油溫。但如今很多食用油都去除了雜質,等到大量冒煙時,可能已達250℃的高溫,此時不僅可能導致油質發生高溫劣變,也會使菜餚中包括維生素C、E及必需胺基酸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遭受破壞。而食油在高溫中更會產生一種名為「丙烯醛」的氣體,對人體鼻、眼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正確的做法是:在油剛有點冒煙的時候便放菜,或者先往油裡扔些蔥皮,如果四周大量冒泡但顏色不馬上變黃,則證明油溫適當。

有些人圖省事,在炒完一道菜後,不把鍋洗刷乾淨(除非之前煎東西,鍋糊了),便接著炒第二、第三道菜。

殊不知,這樣不但影響下一道菜的味道,還會給健康「埋雷」。

原因在於,菜餚大多是含碳有機物,經熱解會轉化為強致癌物苯並芘。

當持續加熱時,鍋底黏滯物的苯並芘含量甚至比直接燒烤的食物都高,在烹調魚、肉之類富含蛋白質、脂肪的菜餚時尤其明顯。

所以,別偷懶:炒一道菜,刷一次鍋。

有的人炒完菜,馬上就把鍋放到水龍頭下衝洗,覺得可以趁熱洗洗乾淨。其實不然,反而對健康有害。
熱鍋碰到涼水產生大量煙霧,此時空氣中的有害懸浮顆粒劇增,威脅人的呼吸系統健康。

- THE END -

(內容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長按圖片快速識別↑

每天與您分享健康資訊,讓您遠離亞健康

相關焦點

  • 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你更喜歡用哪種鍋
    目前,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鍋挑得人眼花繚亂,鐵鍋、不鏽鋼鍋、不粘鍋等等,我想很多人關注的還是鍋不粘這個問題。作為一個一天在廚房需待夠6小時以上的人來說,鍋是我最為關注的,剛學廚時聽誰誰說哪種鍋好、哪種鍋不粘,就去買哪種鍋。那究竟用哪種鍋炒菜好呢?喜歡下廚的人一起來看看吧!
  • 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哪種鍋?喜歡做飯的人一定知道
    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鍋碗瓢盆眼花繚亂,比如鐵鍋、不鏽鋼鍋、不粘鍋等等,我想很多人還是關心鍋不粘的問題。作為一個每天要在廚房呆6個多小時的人,鍋是我最關心的,當我剛學會做飯時,我聽到誰誰說哪種鍋好,哪種不粘鍋,我就買哪一種。哪種鍋比較好?喜歡烹飪的人看看!
  • 鐵鍋、不粘鍋哪種鍋安全?鐵鍋、不粘鍋……正確用法在此
    就炒菜而言,炒鍋的選購離不開對比,炒鍋買鐵鍋好還是不粘鍋好?常見的鍋有這幾種不粘鍋、鐵鍋、不鏽鋼鍋、陶鍋、瓷鍋、砂鍋、納米技術鍋,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鍋讓人們看得眼花繚亂。使用提醒:鐵鍋容易生鏽,不宜盛食物過夜。同時,儘量不要用鐵鍋煮湯,以免鐵鍋表面保護其不生鏽的食油層消失。刷鍋時也應儘量少用洗滌劑,以防保護層被刷盡。刷完鍋後,還要儘量將鍋內的水擦淨,以防生鏽。如果有輕微的鏽跡,可用醋來清洗。
  • 這樣用鍋=吃「毒」!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你用對了嗎?
    但是,隨著不粘鍋的普及,有關鍋面塗層的安全性問題爭議不斷。 那麼,不粘鍋塗層到底有沒有害呢? 為了一探究竟,央視某檔節目特別做實驗驗證了一下,大家快來看結果: 不粘鍋的塗層俗稱特氟龍,主要是聚四氟乙烯材料,屬於化學惰性材料,誤食少量塗層不影響身體健康,會被完整排洩。 這種塗層材料潤滑性好,摩擦係數低,因此用在不粘鍋等廚具上。
  • 【平底鍋測評】不粘鍋 VS 不鏽鋼鍋 VS 鑄鐵鍋
    不粘鍋:特氟龍不粘鍋(Teflon)和陶瓷不粘鍋(Keramik) 看哪種鍋表現最好。 首先,是煎土豆(Bratkartoffel) 兩個不粘鍋表現不錯,完全不沾,但是,土豆煎的效果沒有那麼完美的金黃
  • 鐵鍋與不粘鍋到底哪個更健康?長期用不粘鍋易致癌,是真是假?
    鍋是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東西,每天做菜都要用到,菜好不好吃,跟鍋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鍋的種類多種多樣,我們平時常用的是鐵鍋、不粘鍋和不鏽鋼等,其中大家爭議比較大的就屬鐵鍋和不粘鍋了,所以我們就鐵鍋和不粘鍋來具體討論一下,看看到底用哪個有利於健康?看看你家用沒用錯?
  • 不粘鍋致癌鐵鍋補血?炒菜時,到底用不粘鍋好還是鐵鍋好?
    過去大家都是用鐵鍋炒菜,用鐵鍋炒菜有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稍微不注意,菜就容易糊,會黏在鍋中,使得炒出來的菜一股糊味,還增加了刷鍋的困難。為了解決炒菜粘鍋的問題,不粘鍋應運而生,用不粘鍋炒菜,炒菜時不會粘鍋,也很好清洗,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現在很多家庭炒菜都是用不粘鍋。
  • 鐵鍋、不鏽鋼鍋、不粘鍋,炒鍋材質那麼多,有什麼區別?怎麼選?
    大小鐵鍋、平底鍋、不粘鍋,各種各樣的鍋具,幾乎每年都要買兩套。這些鍋的常見材質有鐵鍋、不鏽鋼鍋和不粘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不同材質的炒鍋用起來有什麼區別,以及各自的選購注意事項。我們一般所說的「鐵鍋」,指的都是生鐵鍋,又叫鑄鐵鍋。大型超市裡面賣的鐵鍋,無論是國產的還是打著進口旗號的,也都是生鐵鍋。這種鍋的好處是導熱速度快,整個鍋底可以在瞬間熱起來,而且不存在溫差。鐵鍋是越用越好用,越加熱、越抹油,就越不粘。但至少我在使用時,會遇到一對矛盾:像我這種偶爾才做一次飯的人,可能需要幾年才能讓鐵鍋變好用。但一口幾十塊錢的鐵鍋我能用好幾年嗎?恐怕夠嗆。
  • 到底是鐵鍋好還是不粘鍋好?都說不粘鍋危害健康,是真的嗎?
    到底是鐵鍋好還是不粘鍋好?都說不粘鍋致癌,是真的嗎? 對於喜歡烹飪的人來說,好的鍋具也是好廚藝的一部分,以前的時候人們都是用大鐵鍋做各種食物,但是後來廚具的種類就越來越多了,各種材質的讓人眼花繚亂,尤其是不粘鍋,更是火得不得了,因為解決了很多主婦的難題,好清洗,即使不放油也不粘鍋,煎雞蛋或者是做雞蛋餅這樣的早餐也是特別省時間的。
  • 哪一種鍋更好用,更安全?不粘鍋、鐵鍋等4種鍋優點和缺點告訴你
    很多人經常問我一個問題:炒菜到底什麼鍋好?作為一個多年美食自媒體作者,我接觸過的鍋具也比較多,今天我就對市面上常見的幾種類型的炒鍋,來說說它們分別的優缺點吧!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炒鍋有不粘鍋、鐵鍋、不鏽鋼鍋、琺瑯鍋,其中前面3種比較多,琺瑯鍋被稱為貴族鍋,可以炒,但是僅僅作為炒鍋,並不常見。首先,來說下不粘鍋。
  • 鐵鍋、鋁鍋、不鏽鋼鍋,哪種鍋炒菜最香?教你炒鍋選購小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炒菜也是一樣的,要想炒出來的菜好吃,必須要有一口好鍋才行,決不能讓鍋影響了我們的發揮。現在市場上鍋的種類越來越多,給我們更多選擇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的困擾,到底什麼樣的鍋最好用,炒菜最香最好吃呢?
  • 生鐵鍋、熟鐵鍋、不沾鍋、不鏽鋼鍋到底用哪個?
    鐵鍋不生鏽僅需簡單三步操作大多數人對鐵鍋最皺眉頭的是生鏽的問題,其實只要開鍋和養鍋做的好,鍋底會形成一種天然的保護膜,炒菜不粘鍋,完全可以避免鐵鍋生鏽,維護好家人健康。1、開鍋:給鐵鍋開鍋,只需要三步。第一步,烤鍋。
  • 鐵鍋?陶瓷鍋?鈦合金鍋?到底怎麼選鍋最好?
    今天,演婷說就來教大家如何選好「鍋」!市面上的鍋琳琅滿目,不同材質的鍋在烹飪過程中散發的熱量都是不同的。單從比熱容的參數來看,鍋的金屬導熱係數依次排名為鋁>鐵>銅。從種類上分,大家家庭用到的鍋都有以下幾個種類:不鏽鋼鍋、鐵鍋、鋁鍋、砂鍋、陶瓷鍋、不粘鍋、複合材質鍋等。下面我們來給大家介紹幾款常見的鍋。
  • 鐵鍋補血、不粘鍋致癌?鍋的5個疑問,一次搞清!
    有鐵鍋、鋁鍋、砂鍋、高壓鍋、不粘鍋、不鏽鋼鍋等,真可謂是琳琅滿目、種類齊全。 鍋是和食物直接接觸的物件,所以與它相關的健康問題,一直都是大家的關注熱點,比如: 鐵鍋做菜,是不是有利於補鐵、補血啊? 聽說鋁鍋用多了,會痴呆? 不粘鍋的塗層,是不是有毒啊?會致癌嗎? 砂鍋是不是最安全的選擇啊?
  • 鋼鍋、鐵鍋,用對才是好鍋--中國數字科技館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鏽鋼鍋、不粘鍋、無油煙鍋……各式各樣的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雖然帶來了很多便利,卻也潛藏著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健康隱患。 少用鋁鍋 多數鍋都是由各種金屬製成的,比如鐵、鋁等,用得合適,有助於人體健康;如果用得不合適,就會對人體造成健康損害。
  • 不粘鍋成了「不!粘鍋」 表面塗層有毒?
    粘鍋」直播中,主播將雞蛋打進所謂的「不沾鍋」尷尬的是煎蛋卻牢牢粘在了鍋底之後,不粘鍋公司回應,是該主播不太會做飯,和鍋沒有關係。一次直播「翻車」事件,讓不粘鍋再次成為焦點,而其食品安全問題也廣受熱議。「不粘鍋」之所以「不粘」全靠內表面的塗層材料。
  • 用的都是鐵鍋,為什麼自己在家做菜就粘鍋,大廚做菜就不粘鍋?
    在做飯炒菜的時候是少不了要用鍋的,後在用鍋炒菜的時候,大多數家庭用的也都是鐵鍋,我們到飯店裡邊去吃飯,那些大廚炒菜用的也都是鐵鍋,雖然用的都是鐵鍋,但是有些人也會發現這樣一個情況,那就是大廚炒菜用的鐵鍋就不粘鍋,而我們自己在家用的鐵鍋炒菜總是會出現粘鍋的情況,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不粘鍋還是「不!粘鍋」?塗層真的有毒嗎?
    關於不粘鍋需要注意以下幾項:注意事項購買正規商家生產的合格產品;避免尖銳物體刮傷塗層。如炒菜用的鍋鏟不要用金屬材質的,儘量使用木製或者合成材料材質;洗鍋時使用海綿或者布,不要用鋼絲球。儘量不製作酸性食物。酸可以與鍋體中未被塗層覆蓋的金屬基底材料(如鐵)發生反應,從而使塗層脫落。不要超過使用年限。
  • 炒肉總粘鍋,做好這3點,普通鐵鍋可比不粘鍋,實用實惠
    老百姓居家過日子,鍋是重要的器具,每日三餐,總也離不了鍋。所以,鍋具也被引申為一個家庭裡面吃飯的象徵。這在過去農村,兩家人矛盾再大,也從來不會去打破人家的鍋,千百年來人們都遵循著這條亙古不變的約定。現在家庭裡面的鍋具,炒菜的鍋具大體上有三種:普通鐵鍋、不鏽鋼鍋及不粘鍋。如果單純從健康角度來說,鐵鍋是最健康、實用、經濟實惠的鍋具。
  • 鐵鍋與不粘鍋的完美結合!日本的鍋,果然分分鐘讓人真香!
    那就用不粘鍋咯!對,用不粘鍋糊鍋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但又迎來新的問題——普通不粘鍋的火力根本不夠得勁兒,鍋氣出不來,味道不行。更何況不粘鍋因為有塗層的關係,鐵鏟用不得、清洗刮不得,要多嬌氣有多嬌氣,做個飯還得小心翼翼,累!經驗老道如我們公司食堂的後廚阿姨,光聽到不粘鍋這三個字就開始瘋狂搖頭:不行不行,被騙太多次啦!買的多扔的多!再也不買嘞!反正!想要耐造,市面上那種普通的塗層鍋是根本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