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的計謀幾乎都沒用,為何袁紹卻那麼愛郭圖?原因很簡單

2021-03-05 戰火巴比倫

提起袁紹大家估計不會陌生,袁紹是東漢末年群雄之一,當時聽麾下謀士沮授建議平定了河北,袁紹的勢力發展是最快也是最大的。當時有很多名仕、謀士投奔袁紹。當時袁紹麾下的謀士除了沮授外還有很多,今天給大家說一下——郭圖,袁紹比較喜歡的一位謀士。郭圖當時給袁紹出過很多計謀幾乎都沒用,為何袁紹卻那麼愛郭圖?

郭圖可以說是三國中被直接定為奸臣性質的一位謀士,因為郭圖當時給袁紹出了很多錯誤的建議,或者是無用的建議。郭圖潁川人,是韓馥的同鄉,在韓馥麾下做謀士,當時韓馥想邀請袁紹和他合作一起對付公孫瓚,袁紹假裝同意,結果當時還在韓馥麾下的郭圖和辛平、高幹等人一起勸說韓馥把冀州讓給袁紹,結果袁紹佔有冀州後,韓馥交出權力後,就被韓馥之前麾下的朱漢帶兵圍了住宅,韓馥驚慌失措逃出冀州,投靠了張邈,結果在張邈處看到袁紹的使者,因為驚嚇結果自殺。而郭圖和辛平等人卻在袁紹帳下依舊做著謀士。

袁紹在接管冀州後,之前同樣在韓馥帳下不受重用的沮授在袁紹這裡得到重用,這時郭圖、辛平、高幹等人就經常在袁紹面前說沮授的壞話,陷害沮授,結果後來在袁紹佔領佔領整個河北後,有很多英雄豪傑和謀士紛紛來投靠,這時袁紹有些驕傲自負,因此就慢慢的疏遠了沮授,不在聽取沮授的建議,反而聽信郭圖的建議。

劉備在最落魄是投靠袁紹後,郭圖建議袁紹做好殺了劉備,結果最後逼得劉備從袁紹處逃走,官渡之戰袁紹和曹操對峙期間,曹操偷襲袁紹的糧草基地,張郃建議援救糧倉,結果郭圖建議攻擊曹操營地,結果張郃沒有攻下曹操營地,於是郭圖把所有過錯推到張郃身上,說張郃有投敵之心,沒有盡力,最後逼得張郃直接投靠了曹操。

後來袁紹死後,郭圖支持袁紹的長子袁譚,郭圖在袁譚面前進言調撥袁譚和袁尚的關係,結果最後袁紹的三個兒子沒有一起對抗曹操,而是進行著內鬥。三國中諸葛亮在北伐之前給劉嬋上書的表文,在文中說過這樣一句話「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相關焦點

  • 袁紹麾下的有毒小人郭圖:有才無德野心勃勃
    《三國演義》情節的讀者,都知道袁紹麾下有一個叫郭圖的謀士,這號人物雖名氣不算很大,名聲卻差到了極點。按照演義上的說法,郭圖幾乎從頭到尾都在給他的主子袁紹出餿主意。從一開始反對迎駕天子,到後來力主與曹操主力決戰,再到官渡之戰前讒言陷害淚授田豐等忠良人士。在烏巢被襲時提議攻打曹營……在糧草盡毀且重兵進攻曹營未果之後,郭圖又誣陷張郃高覽作戰不力,使二人一氣之下率部投降曹操,導致袁紹大軍軍心渙散,最終在官渡之戰中徹底慘敗……歷史上真實的郭圖又是什麼樣子?
  • 三國點將譜 郭圖郭嘉是親兄弟嗎?
    大家都知道郭嘉有「鬼才」之稱,是曹操手下一名傑出謀士。而三國裡還有一名將士叫「郭圖」,他是袁紹謀士。
  • 袁紹為何敗給了曹操?都以為袁紹剛愎自用,偉人一語令人大悟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要說早期實力最強勁的諸侯,當屬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兄弟了。東漢末年,如果說劉氏是當時第一顯赫的家族之外,袁氏就是第二了,所以袁氏有有天下仲姓之稱。可以說,當時的世家貴族都是以袁氏為首,袁氏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連日後的魔王董卓也是袁氏的門生,曹操早期也是袁紹的小弟。
  • 袁紹究竟為曹操貢獻了多少員名將?
    而且許多人都是主動投奔曹操,這一點讓所有人不禁感嘆,曹操究竟是多有魅力……或者我們換個角度想,良禽擇木而棲嘛……而在龐大繁雜的名士群體中,作為北方曹操最大對手的袁紹陣營,究竟向曹操輸送了多少名將?淳于瓊一旦失敗,那麼將軍的大業就完了,您應該儘快帶兵援救。」但謀士郭圖卻說:「張郃說的不是好主意,我軍不如進攻曹操的大營,曹操勢必回救,這樣淳於瓊的危難不救自解。」張郃反駁:「曹公的營盤牢固,倉促間肯定攻不下來。如果淳于瓊等人被俘,我們也就要當俘虜了。」結果袁紹聽信郭圖,不聽張郃的勸阻,派他攻打曹操軍營,結果不但沒攻下,缺乏救援的烏巢也被劫了。
  • 實力直逼荀彧,張郃不敢惹他,袁紹卻被坑慘
    (註:在興平二年的時候,有一個疑點,按照大眾的認識和《後漢書》的記載,郭圖和沮授就迎接獻帝問題產生了矛盾,但是《三國志》裡面卻有著相反的記載,(《三國志》: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所以如果以這個作為郭圖的槽點筆者認為是不適宜的)綜上所述,可見郭圖不僅不是絕對的「坑貨派人物」,反而樣樣精通,什麼都會一些。那麼什麼都會的郭圖風評如何呢?
  • 三國演義中,前期袁紹護主為何後期敗給曹操?
    筆者回答這個問題:三國演義中,前期袁紹護主為何後期敗給曹操?袁紹家族身世顯赫,袁紹的高祖父袁安。袁安為司徒。袁安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袁京,小兒子袁敞。袁敞為司空。袁京的兒子袁湯是太尉。袁湯有四個兒子,其中三兒子袁成、四兒子袁隗分別是司空、司徒。
  • 他是三國最坑謀士,全出的都是餿點子,誰當他主公誰就要滅亡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代之一,但是它同樣也能夠當一個勵志故事看待,曹操劉備這兩個軍閥,在最早並非最強的勢力,董卓、袁術、袁紹都比他們要強大的多,按道理來說更有可能奪取天下,但是為何還是魏蜀吳笑道了最後呢?分析原因,和他們手底下優秀的人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三國志戰略版郭圖進言戰法如何搭配使用,和白眉有什麼區別?
    #三國志戰略版#中郭圖和馬良是白眉和進言都可以提升這些演員武將的穩定性。那麼白眉和進言在使用上有沒有什麼區別呢?進言戰法如何搭配使用更適合?進言:35%發動概率;使友軍單體主動戰法發動機率提高4%-8%,並提高20-40點智力,持續2回合進言是提升友軍單體最高8%的發動概率,增加最多40點的智力,適應於智力陣容。
  • 《聽書:三國演義》第055回 錯用計袁紹失官渡
    從這兒到烏巢去這一路上的關卡都是我袁紹的人馬,那曹操他怎麼過去的呢?這時候啊,袁紹有點兒舉棋不定了。他又想派人馬呀,去解烏巢之圍,又想呢~~哎~~~曹操領著人馬去劫烏巢,那麼我是不是能趁這個機會,把官渡拿下來呀?曹操領人馬走了官渡肯定空虛呀。袁紹這種舉棋不定的心情啊,被他手下的謀士,郭圖給看出來了。這郭圖哇,是一個善觀氣色善變風向的人。
  • 袁紹的謀士哪個強?此人當之無愧第一——第三十章:官渡之戰(1)謀士辯論會
    袁紹對曹操已經沒有了耐心,恨不得瞬間去許都把曹操拉出來暴打一頓。在袁紹正式出兵前的這段時間裡,袁紹和曹操的謀士們並沒有閒著,他們各自對自己的老闆出謀劃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自己的老闆謀求最大的利益,當然也是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此時,不管是在冀州的袁紹,還是在許都的曹操,他們都在聆聽著謀士們的話。這兩個老闆都知道,雙方的決戰已經不可避免,很快就會打起來的。
  • 建安四年的袁紹,顯然是中國最閃耀的人物
    此後沒多久,一個曾做過廣陵太守的徐先生,撿到了袁術遺落的傳國玉璽,送還許都。漢獻帝終於有了玉璽,雖然依舊還是個無權的空頭天子。這時,南陽的宛城中,張繡正在接待來自河北的特使。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選擇站邊的聚會。倘若張繡真的願意與袁紹結盟對付曹操,那麼官渡大戰,曹操毫無疑問將更大程度地分心南顧。而倘若張繡拒絕與袁紹合作,他與曹操又將如何相處呢?
  • 【讀通鑑】曹操大破袁紹,誰是最大的功臣?
    袁紹派來救援的騎兵即將到達,左右對曹操說,袁紹的騎兵快到了,分一支人馬抵禦吧。曹操怒喝道,他們到了背後再報告!所有士卒全都殊死作戰,大破淳于瓊,一把火將袁軍輜重燒個精光。淳于瓊等將領全被斬殺,又殺士卒千餘人,把他們鼻子都割下來,所有牛馬,也都割了嘴唇和舌頭,拿給袁紹軍隊看,袁軍將士瑟瑟發抖。衣賜履說:曹操為什麼親自去打淳于瓊?袁紹援軍就在身後,曹操為何不理?
  • 三國爭雄:袁紹手下四大謀士,是死於袁紹的無能嗎?
    在一眾群雄中,相比較曹操當時土地貧瘠,兵微將寡的情況,袁紹就是最大的績優股,現代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玩垃圾股肯定會玩死,但是績優股玩得不好,也會傾家蕩產,譬如袁紹手下謀士們的命運。人們普遍認為,袁紹手下有四大謀士:田豐、許攸、審配和逢紀。
  • 袁紹死後,袁譚和袁尚為何不聯合對抗曹操?郭嘉說9個字道破玄機
    在三國時期,就有兩個梟雄因為做出廢長立幼之舉,最終都導致了基業的滅亡。這兩位梟雄分別是劉表和袁紹。劉表因為偏愛小兒子劉琮,結果把荊州之主交給了劉琮,最終導致基業毀於一旦。而袁紹也是因為廢長立幼而讓他的一生心血找拼下來的江山毀於一旦。
  • 袁紹與曹操
    可惜這招只是為董卓之流的土皇帝量身定做的,用來對付三國第一強人曹操就不靈了。  袁紹相對他的對手在各方面壓力小,發展壯大的過程也比較順利,他想要的東西相對也容易到手。首先袁紹家底厚,其次跟他爭河北的對手都比較昏聵懦弱。且他的這些不入流的對手偏又佔據著河北平原最富庶的土地,這就如同幼兒坐擁萬貫家財,想要從幼童手裡搶奪財產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