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大饑荒時,聶榮臻發布了一個命令,老百姓求著他收回

2020-12-25 歷史客棧

馮小剛曾經拍過一部電影《1942》,再現了1942年發生在中原地區的那場慘劇。

1942年,陝晉冀魯豫數省發生大面積持續乾旱,尤以河南最為嚴重,旱災引發的大饑荒接踵而至,造成幾百萬人餓死的慘劇。

熟悉近代史的讀者一看到1942年這個年份,都會知道,這同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由於日本先發制人發起了太平洋戰爭,一度橫掃東南亞和太平洋廣大國家和地區,迅速「擊敗」了一直被世界視為「主宰」的英國、美國、荷蘭等一系列老牌殖民帝國,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和侵略勢頭都達到了巔峰。

尤其是日軍迅速攻佔了緬甸仰光,切斷了中國抗戰接受外部物資援助的唯一通道滇緬公路,形成了對中國戰略迂迴包抄的勢頭,讓中國的抗戰大業更加嚴峻!

同時,在中國境內的日寇也發起了新一輪的強大攻勢,甚至讓蔣介石的抗戰決心也一度發生動搖,暗中與日本「和談」的小動作越來越多,國民黨軍隊也成建制地投降,成為受日軍驅使對華北、華中等解放區進攻的「急先鋒」。

針對華北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日軍在1942年實施了慘無人道的「治安強化運動」,制定了「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讓華北抗日根據地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根據地面積大幅度縮減,一大批我軍優秀幹部如左權將軍等人,也在這一年壯烈犧牲,抗日局勢非常危急!

在一系列天災人禍的輪番摧殘下,我黨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也面臨著空前的困難,一方面是日軍出動7萬精銳部隊的大掃蕩,一方面是旱災造成的赤地千裡,所有嚴峻的問題都一起擺到了晉察冀軍區司令聶榮臻的面前。

當時的情況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八路軍部隊不僅沒有糧食,甚至連野菜也沒有了,只能上樹採集樹葉做糧食,每個戰士一頓「飯」只能領一個3兩的「樹葉糰子」和一碗「樹葉湯」。

想想就知道,這樣的「飯」是沒有多少營養的,所以將士們都嚴重營養不良,渾身浮腫無力,根本無法正常訓練,不打仗的時候,大家都要出去尋找樹葉,一棵幾十年的大樹的樹葉,也僅夠一個排「吃」一天的。

而且,很快聶榮臻又發現了更加讓他愁眉不展的問題:現有的樹葉都不夠戰士們吃的,那麼更多飢腸轆轆的老百姓怎麼辦?

自古以來,形形色色的封建王朝軍隊,哪一個不是趁火打劫,從饑民嘴裡奪食?能做到嶽家軍那樣「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的,就已經可貴到老百姓燒香祭奠了,善良而弱勢的中國老百姓做夢也不敢想像,還能有什麼軍隊寧願自己餓倒,也要把僅存的「糧食」讓給老百姓。

但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卻要這麼做,聶榮臻很快就制定出了中國歷史上曠古未有的《樹葉訓令》,明令規定:晉察冀軍區所有部隊,不許採摘村莊附近的樹葉,只能到十幾裡外的荒山野嶺去採摘,而且,還要把野果等「適口」的東西留給老百姓。

總之一句話:「寧可餓肚子,也不能與民爭食!」

這條《樹葉訓令》在晉察冀許多村莊張貼,老百姓們看後都非常震驚,也非常感動,他們祖祖輩輩哪裡聽說過這樣愛護老百姓的軍隊?

老百姓們紛紛來到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請求聶榮臻收回這個命令,因為只有八路軍戰士們先吃上飯,才能保護老百姓不受日寇欺負。

聶榮臻接見了他們,但是命令不僅沒有收回,反而還更堅決地要求將士們履行,晉察冀軍區的這個做法,也得到了八路軍總部的肯定和讚賞。

就這樣,在晉察冀根據地軍民一條心的團結互助下,八路軍和晉察冀的老百姓渡過了這場災難性的大天災,死亡人數比河南要低得多。

要知道,1942年的那場大災荒,其實山西、河北要比河南更加嚴重,但晉察冀軍區的八路軍和盤踞中原的國民黨軍隊,在對待老百姓上卻有著天壤之別,蔣鼎文還煞有介事地說:「餓死了一個災民,地方還是中國的;如果當兵的都餓死了,我們就會亡國!」

公道自在人心,認為當兵的比老百姓重要的國民黨,最後被老百姓趕出了大陸,而認為老百姓比當兵的重要的共產黨,卻在老百姓的擁護下,贏得了一個大大的中國!

相關焦點

  • 直擊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場景:餓殍遍野,蔣介石看後腿不由發抖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由張國立主演的電影《1942》,這部電影主要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饑荒,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1942年中國人民所受的苦難。在發生災情初期,當時河南省主席的李培基沒有及時匯報,導致了饑荒的進一步擴大。
  • 老照片:1942年-1943年,河南大饑荒之受難的村莊
    這是1942年冬季的河南,路邊樹木的白色部分不是驅蟲刷的白色塗料,而是被剝去樹皮的樹幹從1942年7月到1943年春,河南先後發生了嚴重旱災和蝗災由於當時河南國民政府欺上瞞下和不作為 ,最終導致大饑荒發生一具餓殍,靜靜地橫臥在村口乾裂的黃土路上,令人觸目驚心
  • 老照片直擊1942年河南大饑荒:比馮小剛電影還要慘,路邊野狗卻胖了...
    1942年夏天至1943年春天,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東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大饑荒事件,屬河南地區最為嚴重,因此也被稱為「1942河南大饑荒」。這組真實的照片比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悲慘多了!圖1:《河南省志》上就這樣記載:1942年河南整個省都遭大旱,顆粒無收,即使有的禾苗長得很高也不結果,淇縣山丘顆粒未收;洛寧兩季麥子收成也不好,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圖為:一名身穿破舊棉襖的小孩站在鏡頭中,眼神中滿是飢餓感,不知道他是否是活下來的幸運兒!
  • 講述了1942年發生在河南的饑荒與天災人禍:上
    河南大饑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開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發生在中國的饑荒之一。這場大饑荒的範圍還包括河北、山西、山東、安徽。大約150萬人死於飢餓和饑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
  • 老照片: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飢餓已經讓很多災民衝破了道德底線…
    1942年到1943年,身處抗戰前線的河南發生了百年不遇的饑荒,在當時110個縣中,嚴重的就高達96個。年河南大饑荒餓倒在路邊的老人 當年在潼關,由於難民越來越多,西安城內已容納不了那麼多難民。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老照片 蔣介石看照片腿哆嗦
    1942年,中原河南發生了一次大饑荒。豫中平原,餓殍遍野,屍塞於道。據說,總共餓死了三百多萬人。河南這次大饑荒的特別之處,是在於公正而有責任心的媒體率先披露了真相,而最終是被一位美國記者攪得天翻地覆。這個有責任心的媒體是中國的《大公報》。這個有正義感的美國記者是《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特迪·懷特,中文名字叫白修德。
  • 老照片再現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場景:餓殍遍野,觸目驚心
    很多人都看過由張國立等一批老演員出演的電影《1942》,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1942年,在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有39個縣災情最為嚴重。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比電影還要慘烈,蔣介石看完雙腿不停顫抖
    年河南大饑荒為背景拍攝。相信很多人都會被劇情所震撼,但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真實的1942年比電影劇情還要慘烈幾分。(這是一組反映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老照片,為美國人拍攝)【無比飢餓的小孩】張高峰決定將他在河南所看到的寫下來,這篇長達6000字的報導發表於1943
  • 1942河南大饑荒的一大罪魁:被嚴重美化了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
    : 電影中稱,《大公報》因報導饑荒,被國民政府處分,停刊3日。 電影暗示觀眾,當時國民政府封殺了各大報刊對饑荒的報導,而事實上,國民政府並無此舉,當時《新華日報》至少就此事發表了40篇文章。 在電影中,蔣介石因為看到了外國記者白修德拍攝的照片,才迫於壓力開始救災,但事實上蔣介石從未見過白修德。而在白修德報導災情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有救災的措施了。
  • 1942年河南大饑荒,糧價被炒到美國60倍,國軍仍在徵收老百姓口糧
    1942年,駐紮在河南省的中國軍隊有第一戰區司令部蔣鼎文、湯恩伯的駐軍約有70萬人。此外,這裡還駐紮著孫蔚如、何柱國、高樹勳、孫桐首、李佳鈕6個集團軍及其他部隊的駐軍。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隊與糧食的關係異常緊密,歷史上多次戰爭的成敗不在於軍隊的實力,而在於糧草供應是否充足。在抗戰進入第五年的困難時期,中國軍隊眾多人馬駐紮河南,對河南人民造成的供糧負擔極其巨大。
  • 直擊1942年河南大饑荒:比電影還要慘烈,蔣介石看完雙腿不停顫抖
    【撿草根的小男孩】大家都知道有部電影叫《一九四二》,這部電影就是以1942年河南大饑荒為背景拍攝。相信很多人都會被劇情所震撼,但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真實的1942年比電影劇情還要慘烈幾分。【無比飢餓的小孩】張高峰決定將他在河南所看到的寫下來,這篇長達6000字的報導發表於1943年2月1日的《大公報》。
  • 老照片: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比電影更讓人感到震撼
    老照片:1942河南大饑荒, 倫敦泰晤士報記者哈裡森·福爾曼拍攝於1942-1943年間
  • 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舊照:餓死300萬人,吃樹皮的孩子看著心疼
    現如今,健康飲食越來越流行,人間美味不可錯過,溫飽已不再是個難題,誰還能想到在78年前,饑荒席捲了我國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區,因饑荒而背井離鄉的人不在少數,1942年河南大饑荒是抗日時期的饑荒之一,據相關資料披露,饑荒導致了大約300萬人餓死,美國記者白修德則親眼目睹了這一場大災害
  • 1942年河南饑荒野狗吃災民屍體,蔣介石看照片腿哆嗦
    《大公報》因報導河南大饑荒被勒令停刊三天1942年,中原河南發生了一次大饑荒。豫中平原,餓殍遍野,屍塞於道。據說,總共餓死了三百多萬人。河南這次大饑荒的特別之處,是在於公正而有責任心的媒體率先披露了真相,而最終是被一位美國記者攪得天翻地覆。這個有責任心的媒體是中國的《大公報》。
  • 1942年河南大饑荒:餓死300萬人,樹皮啃光,圖5孩子的表情令人揪心
    河南大饑荒發生的原因,要追溯到1938年6月9日,黃河花園口大堤潰決,黃河水南下,逐漸形成黃泛區。黃河水在河南漫延,導致河南水域面積大增,進而導致河南夏季氣壓較高,形成高壓區,進入形成大旱天氣。 從1941年開始,河南便進入了連續性的乾旱天氣,一般來說旱災緊接著的又是蝗災,蝗蟲所過之處,往往連一片完整葉子都不會留下,更別提人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了。1942年,全省幾乎顆粒無收,因此產生了大面積的饑荒。
  • 1942年河南饑荒慘狀:150萬人被活活餓死,美國記者看後吃不下飯
    河南大饑荒的時間點是發生在1942年7月份到1943年春天,其實早在1942年之前,河南人民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因為1937年時,中國人就已經全面拉開了抗戰的序幕。再到1938年時,河南因為地勢太過於重要。所以日寇一直想要快速佔領鄭州,而在在佔領鄭州之前,蘭封、商丘等地,沒有幾天也被日寇打下來。
  • 1942年河南鬧饑荒,為什麼災民一路向西,直奔陝西,原因很簡單
    當農民百姓的機箱鬧饑荒,或者是發生什麼自然災害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比現在,平民百姓能不能生活得很好,全靠老天爺能不能夠成全。如果風調雨順,自然百姓安居樂業,如果天公不作美,為了活下去的人們,只能背井離鄉,尋找更好的棲息地。
  • 顛倒人物黑白卻又部分反映歷史真實的影片《1942》
    《唐山大地震》講述一個在大地震中的受害家庭幾十年的悲情歷程,更多體現的是主人公家庭的悲情史,而不是國家和民族的災難,要知道唐山大地震死亡24萬多人,傷18萬多,整座城市淪為一片廢墟,是被載入教科書的災難,結果,拍出的劇情卻是大家熟悉的失孤家庭的悲情史,沒有半點全民的悲情,活活生生拍出一部爛片。這不,《1942》也是一部爛片,即使該影片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等獎,也掩蓋不了她的爛。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能餓到什麼地步?能入口的什麼都吃
    可以說,目前的中國人,很大程度上都沒有經歷過饑荒,但是在我們老一輩饑荒可以說十分的可怕,很多人餓的沒有辦法,甚至在歷史上有人餓的沒有辦法將身邊的人給吃了。其實饑荒對於人類來說是十分可怕的,歷史上無論哪個國家經歷饑荒都是民生蕭條潰不成國,所以這才有了袁隆平老先生,哪怕已經很大高齡,依舊奮鬥在農業研究一線。
  • 1942年河南饑荒有多慘?150萬人被餓死,這組老照片讓人不忍直視
    1942年河南饑荒有多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