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再現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場景:餓殍遍野,觸目驚心

2020-12-20 歷史茶酒館

很多人都看過由張國立等一批老演員出演的電影《1942》,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1942年,在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有39個縣災情最為嚴重。受災總人數高達1200萬人,造成大約150萬人死亡,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照片中是手捧著食物的男孩,這些食物就是觀音土,野草。

照片中一位母親正將曬乾的樹皮樹根放進對窩子裡碾碎用來給一家人食用。1938年,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之後沿隴海線西犯,當時鄭州危急,武漢震動。國民政府為了阻止日軍西進,於是決定「以水代兵」,下令扒開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裡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了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從而形成大片的黃泛區,這也間接導致了1942年河南大饑荒。

黃河口決堤導致河南大部分農田處於洪澇之中,莊稼被淹死了很大一部分。洪澇過後,蝗災、乾旱又接踵而至,不少農作物因持續的乾旱高溫而死亡。整個河南省收成大減,有些地方甚至已經絕收,這也讓河南人民損失慘重。照片中一位災民正在餓到啃食樹皮。

照片中是被人們扒光樹皮的樹木們。由於糧食絕收,人們為了飽腹不得不吃平時用來用來餵牲口的糠麩子、菜葉子、野菜等等。後來這些食物吃完後,人們為了活命不得不選擇吃樹皮,但是這些樹皮是沒有營養的,只能起到飽腹感的作用,而樹皮中的纖維又是人類無法消化的,有很多人因為經常食用樹皮而長久不消化而被活活撐死。

照片中一位災民正在向人乞討食物。1942年6月1日,蔣介石在重慶主持全國糧政會議,要求「徵購的數額要超過徵收的數額,必須作到徵收一分,徵購一分以上」。此次會議召開時,河南境內已有旱情,但尚未成災,蔣介石也沒有得到任何關於河南災情的報告。這也導致河南災情進一步惡化,河南災民為了活命只能選擇逃荒。正如電影中所呈現的那樣,人們帶上全部身家帶著全家老小遠離家鄉走上逃荒之路,很多人都餓死在了逃荒的路上。

據河南大饑荒經歷者董秀蓮回憶:「蝗蟲遮天蔽日,天都成黃色的了,一過去『轟』一聲,過去之後,莊稼都被吃的光溜溜的。那時候,人們很迷信,都叫蝗蟲為『螞蚱爺』,還趴在地上給磕頭。兩個七歲的妹妹還沒等麥子成熟就被活活餓死了。」照片中是當年逃荒的老人。

1942年9月9日,在西安王曲軍事會議上,蔣介石得知災情實況之後,立即對河南省政府展開救災工作。李培基迫於中央壓力,正式成立河南省救災委員會。隨著救災工作的展開,河南省救災委員會相繼制定了《緊急救災實施辦法》、《節食救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並在設立難民收容所,這些畢竟只是杯水車薪。照片中一名災民正將自己的孩子託到救濟火車上。

照片中是擠滿災民的火車。當時逃難的人群擠滿了火車站的周圍,甚至在鐵道的兩邊幾尺高的土堆上到處挖有比野獸的洞穴還低小的「家屋」。有的用樹枝和泥漿圈成一個圈子,一家人都擠在裡面。當時國民政府開行的免費火車,在上火車之前需要難民登記,在辦理完移民過路登記手續後會領取一個蓋有賑濟委員會公章的白布條,災民們只有拿著這個白布條才可以上車。

照片中一名災民痛苦的餓倒在地上。這場災荒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當然這場災荒是由天災引起的,但是後期災荒蔓延卻是由人禍造成的。災荒期間,不時會出現狗吃人、人吃人的報導,這並是不危言聳聽,這在各地的縣誌中都有記載。憶苦思甜,如今的我們是多麼幸福。

相關焦點

  • 直擊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場景:餓殍遍野,蔣介石看後腿不由發抖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由張國立主演的電影《1942》,這部電影主要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饑荒,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1942年中國人民所受的苦難。在發生災情初期,當時河南省主席的李培基沒有及時匯報,導致了饑荒的進一步擴大。
  • 老照片:1942年-1943年,河南大饑荒之受難的村莊
    這是1942年冬季的河南,路邊樹木的白色部分不是驅蟲刷的白色塗料,而是被剝去樹皮的樹幹從1942年7月到1943年春,河南先後發生了嚴重旱災和蝗災由於當時河南國民政府欺上瞞下和不作為 ,最終導致大饑荒發生一具餓殍,靜靜地橫臥在村口乾裂的黃土路上,令人觸目驚心
  • 老照片: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比電影更讓人感到震撼
    老照片:1942河南大饑荒, 倫敦泰晤士報記者哈裡森·福爾曼拍攝於1942-1943年間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老照片 蔣介石看照片腿哆嗦
    1942年,中原河南發生了一次大饑荒。豫中平原,餓殍遍野,屍塞於道。據說,總共餓死了三百多萬人。河南這次大饑荒的特別之處,是在於公正而有責任心的媒體率先披露了真相,而最終是被一位美國記者攪得天翻地覆。這個有責任心的媒體是中國的《大公報》。這個有正義感的美國記者是《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特迪·懷特,中文名字叫白修德。
  • 老照片: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飢餓已經讓很多災民衝破了道德底線…
    1942年到1943年,身處抗戰前線的河南發生了百年不遇的饑荒,在當時110個縣中,嚴重的就高達96個。 1942年河南大饑荒餓倒在路邊的老人 當年在潼關,由於難民越來越多,西安城內已容納不了那麼多難民。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比電影還要慘烈,蔣介石看完雙腿不停顫抖
    年河南大饑荒為背景拍攝。相信很多人都會被劇情所震撼,但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真實的1942年比電影劇情還要慘烈幾分。(這是一組反映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老照片,為美國人拍攝)【無比飢餓的小孩】張高峰決定將他在河南所看到的寫下來,這篇長達6000字的報導發表於1943
  • 老照片直擊1942年河南大饑荒:比馮小剛電影還要慘,路邊野狗卻胖了...
    1942年夏天至1943年春天,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東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大饑荒事件,屬河南地區最為嚴重,因此也被稱為「1942河南大饑荒」。這組真實的照片比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悲慘多了!圖1:《河南省志》上就這樣記載:1942年河南整個省都遭大旱,顆粒無收,即使有的禾苗長得很高也不結果,淇縣山丘顆粒未收;洛寧兩季麥子收成也不好,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圖為:一名身穿破舊棉襖的小孩站在鏡頭中,眼神中滿是飢餓感,不知道他是否是活下來的幸運兒!
  • 直擊1942年河南大饑荒:比電影還要慘烈,蔣介石看完雙腿不停顫抖
    【撿草根的小男孩】大家都知道有部電影叫《一九四二》,這部電影就是以1942年河南大饑荒為背景拍攝。相信很多人都會被劇情所震撼,但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真實的1942年比電影劇情還要慘烈幾分。【無比飢餓的小孩】張高峰決定將他在河南所看到的寫下來,這篇長達6000字的報導發表於1943年2月1日的《大公報》。
  • 1942年河南饑荒有多慘?150萬人被餓死,這組老照片讓人不忍直視
    1942年河南饑荒有多慘?
  • 1942年河南大饑荒:餓死300萬人,樹皮啃光,圖5孩子的表情令人揪心
    2012年11月29日,電影《一九四二》上映,引發了強烈的反響,上映票房達到了3.6億。有人以歷史片的角度來看電影,也有人以災難片的角度來看電影,還有人以戰爭片的角度來看電影。是的,1942年是世界大戰全面展開的一年,也是災難性的一年。這場災難讓河南至少300萬人被餓死,樹皮被啃光,每一張歷史的老照片都刺痛人心。
  • 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舊照:餓死300萬人,吃樹皮的孩子看著心疼
    現如今,健康飲食越來越流行,人間美味不可錯過,溫飽已不再是個難題,誰還能想到在78年前,饑荒席捲了我國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區,因饑荒而背井離鄉的人不在少數,1942年河南大饑荒是抗日時期的饑荒之一,據相關資料披露,饑荒導致了大約300萬人餓死,美國記者白修德則親眼目睹了這一場大災害
  • 1942河南大饑荒的一大罪魁:被嚴重美化了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
    電影暗示觀眾,當時國民政府封殺了各大報刊對饑荒的報導,而事實上,國民政府並無此舉,當時《新華日報》至少就此事發表了40篇文章。 在電影中,蔣介石因為看到了外國記者白修德拍攝的照片,才迫於壓力開始救災,但事實上蔣介石從未見過白修德。而在白修德報導災情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有救災的措施了。
  • 1942年河南饑荒野狗吃災民屍體,蔣介石看照片腿哆嗦
    ,真實地反映了那個年代的史實。《大公報》因報導河南大饑荒被勒令停刊三天1942年,中原河南發生了一次大饑荒。豫中平原,餓殍遍野,屍塞於道。據說,總共餓死了三百多萬人。河南這次大饑荒的特別之處,是在於公正而有責任心的媒體率先披露了真相,而最終是被一位美國記者攪得天翻地覆。這個有責任心的媒體是中國的《大公報》。
  • 美國攝影師福爾曼鏡頭再現70年前「中原大災難」
    中新社鄭州7月9日電 題:美國攝影師福爾曼鏡頭再現70年前「中原大災難」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1942年,一段被「掩埋」的歷史,一個「飢餓」的中國,一份「還活著」的記憶。  河南大災難發生於1942年夏至1943年春,饑荒遍及全省110個縣。據估計,人口1000萬的河南,有300萬人餓死,另有300萬人西出潼關做流民,沿途餓死、病死、扒火車擠踩摔軋而死者無數。
  • 1942年河南饑荒慘狀:150萬人被活活餓死,美國記者看後吃不下飯
    河南大饑荒的時間點是發生在1942年7月份到1943年春天,其實早在1942年之前,河南人民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因為1937年時,中國人就已經全面拉開了抗戰的序幕。再到1938年時,河南因為地勢太過於重要。所以日寇一直想要快速佔領鄭州,而在在佔領鄭州之前,蘭封、商丘等地,沒有幾天也被日寇打下來。
  • 講述了1942年發生在河南的饑荒與天災人禍:上
    河南大饑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開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發生在中國的饑荒之一。這場大饑荒的範圍還包括河北、山西、山東、安徽。平息大旱之後,又遇蝗災,由於河南地處抗日前線,有下級瞞報、政策失誤、交通堵塞等原因,導致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災情嚴重的有39個縣,受災總人數達1200萬人。大約150萬人死於飢餓和饑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
  • 電影《1942》裡的慘狀是因為什麼發生的?
    電影《1942》反映了1942年發生在河南的饑荒,電影裡的並沒有過多的刻畫當年的那種人性淪喪,餓殍遍野的慘狀,只是從外國記者的表述,從劇中主人公一家人的遭遇中側面的表述出來,也許是為了不惡感官,也許是為了順利過審,原因不得知,畢竟是藝術的加工,不可能真實的還原。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能餓到什麼地步?能入口的什麼都吃
    可以說,目前的中國人,很大程度上都沒有經歷過饑荒,但是在我們老一輩饑荒可以說十分的可怕,很多人餓的沒有辦法,甚至在歷史上有人餓的沒有辦法將身邊的人給吃了。其實饑荒對於人類來說是十分可怕的,歷史上無論哪個國家經歷饑荒都是民生蕭條潰不成國,所以這才有了袁隆平老先生,哪怕已經很大高齡,依舊奮鬥在農業研究一線。
  • 1942年河南大災荒,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為何要隱瞞不上報?
    2012年,有一部來自馮小剛導演的電影《1942》在全國上映。這是一部主題十分沉重的電影,而且還有一群老演員的加入,使70年前在河南發生的空前災難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當然,人們更加關注的還有此次災難饑荒的核心見證人之一李培基,時任河南省政府主席。
  • 揭秘真實的1942年河南大災荒:農民在夜幕掩護中吃死人肉
    此片根據調查體小說《溫故1942》改編,講述的是1942年河南大災荒。而當時中外記者突破重重封鎖所報導的「一九四二」,還原70年前歷史真貌,比電影更真實,比小說更震撼。【引子】有關飢餓的故事1942年,太平洋戰爭進入第二年,亦是抗日戰爭最為艱苦卓絕的歲月。作為抗戰前線的河南省,在1942年夏到1943年春,連續發生大旱災,夏秋兩季大部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