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和諸葛亮四不四傻

2021-02-15 大叔裡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後人一定不要像葉挺將軍的外孫一樣,看到文章標題就準備起訴我,名譽侵權的官司打起來真的很麻煩。

 

我很喜歡諸葛亮,小時候特別喜歡《三國演義》,唐國強版的諸葛亮簡直就是男神一樣的存在。最近優酷在熱映《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又勾起了我對年輕唐國強的追憶。

 

今兒不聊我的偶像情結,咱們說說《空城計》。空城計是《三國演義》中非常經典的橋段,也被後人用來形容大敵當前用從容淡定化解問題的大智慧。

 

話說228年(魏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錯用馬謖,失了戰略要地街亭,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殺向孔明所在的西城。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備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塵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眾皆驚服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後人有詩讚曰: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
  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那麼問題來了,司馬懿四不四傻,再多疑派一小股士兵進城去騷擾一下就知道好歹,也不至於把15萬大軍都給帶跑了。

 

諸葛亮四不四傻,他的空城計套路也太簡單了,打開城門,焚香撫琴,僅此而已,與其說是空城計的妙,不如說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惺惺相惜的好基友聯手合演了一齣戲。

 

曹操死後,再無人能彈壓的住司馬懿,曹丕死後,雖然司馬懿手握重兵,但也深知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還能好好的活著,完全是因為曹魏家需要他來和諸葛亮抗衡,如果司馬懿在西城生擒諸葛亮,謀得不世之功,那他的政治生涯也就基本走到了盡頭。

 

高曉松在《曉說》裡說司馬懿看穿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留著諸葛亮其實就是給自己留一個政治資本,這一點我是同意的;但是我更覺得諸葛亮也是非常清楚他對於司馬懿的重要性,對司馬懿的性格和謀略非常了解,相比於國家利益,司馬懿無法放棄個人的利益,所以才敢傲嬌的用這種空城計來擺樣子。不是誰比誰高明,而是兩個人心照不宣罷了。

 

司馬懿志不在小,怎會因為一城一人而壞了他的大事,深謀遠慮由此也看得出一二,這就是英雄和梟雄的區別。

 

可憐曹孟德奸雄一世,卻無法阻擋司馬懿三代子孫謀取了他的江山;可憐諸葛亮風華絕代,千古名相,事無巨細的操心各個管理流程,任人唯親,沒有可用的中層幹部,全靠他一人,蜀國這公司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司馬家奪取了曹魏江山,建立了晉朝,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對於純粹的華夏文明之文化傳承卻是一個中衰期。晉朝末期,當權者管理無方,導致了綿延上百年的「五胡亂華」,多少生靈塗炭,多少家庭游離失所,掀開了中國發展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是非功過,不一而足。

相關焦點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毛澤東評價司馬懿、諸葛亮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 1,司馬懿和諸葛亮他們倆誰更有才能?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虎鬥,司馬懿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得知司馬懿帶大軍要到上邽,諸葛亮留下討寇將軍王平繼續攻打祁山。自己親率大軍直奔上邽,要和司馬懿剛正面。上邽的郭淮和費曜想趁諸葛亮立足未穩,打諸葛亮一個措手不及,結果反被諸葛亮擊敗。諸葛亮趁機毀壞魏國上附近的麥子。司馬懿匆忙趕到東面的小隴山依險據守,雙方對峙了一個月,司馬懿始終不出戰。諸葛亮見魏晉不出,就假裝退軍,司馬懿見狀,緊追不捨,當諸葛亮到達滷城的時候,司馬懿也尾隨到了滷城。
  • 諸葛亮和司馬懿爭奇書
    在那時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相互之間戰爭不斷,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的老師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他就不想捲入這些紛爭當中,所以他就棄官來到深山當中隱居,雖然隱居但是他還是心繫天下的,他希望天下能夠安定下來,所以他就想收幾個弟子將自己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他們,讓他們出山安定天下,正好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父親和這個人都非常的熟悉,還是好朋友,因此諸葛亮和司馬懿就被送到這個人這裡來學習了,兩個人都非常的聰明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權臣之路
    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春,諸葛亮北伐曹魏,再一次來到了成功的邊緣。在這次北伐中,諸葛亮面對司馬懿佔盡上風,不僅搶收了曹魏大量軍麥,而且在滷城大破曹軍,司馬懿被迫退守上邽。諸葛亮則趁勝大進,準備一次性搞定士氣低落的司馬懿軍。然而很可惜,在這關鍵時刻,諸葛亮又被豬隊友給坑了。而這一次,是後勤運輸出了問題。
  •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的軍事才能略勝一籌?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包含《兵法》《兵法秘訣》《作木牛流馬法》《八陣圖法》《軍令》《便宜十六策》等軍事著作,其中包含諸葛亮一生的軍事總結,如果不是卓越的軍事才能,是寫不出如此大作,相比之下,司馬懿在這方面就差一些。
  • 司馬懿、諸葛亮和曹操的三種不同人生
    在以前的三國形象中,司馬懿的角色幾乎都帶有反面性,一開始出場就對著曹操下跪,和諸葛亮對陣敗多勝少,在魏國宗室的監視下隱忍陰鷙,演員的選擇也多為非光明類為主。其實歷史上真正的司馬懿並非如此。首先我們來和曹操比較一下一、從職位和功業上來看,兩人相仿。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用事實說話!
    歷史上關於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厲害的話題,時至今日還爭論不休。有人說,論智慧,司馬懿不如諸葛亮;論志向,諸葛亮不如司馬懿;論軍事能力,諸葛亮更勝一籌;論政治能力,則司馬懿更勝一籌。也有人說,諸葛亮知彼但不甚知己,司馬懿既知彼又知己。下面我們來看歷史的真相就知道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厲害了。
  • 司馬懿二鬥諸葛亮
    鑑於當時的軍事態勢和蜀軍特點,司馬懿認為蜀軍遠道而來,糧食有限,於是將此戰的戰略目標定位為:憑險堅守,不與蜀軍主力決戰,逼退蜀軍就算完成任務。諸葛亮得知司馬懿進軍的消息後,留下一部繼續進攻祁山,自己則親自率軍迎戰司馬懿。起初,司馬懿部將郭淮、費曜等抄襲諸葛亮,但被諸葛亮擊敗,蜀軍乘機收割了上邽的麥子。隨後,魏、蜀兩軍主力在上邽以東遭遇。
  • 司馬懿是歷史的苟且,諸葛亮才是詩和遠方
    另一史書《魏略》記載,一開始徵召司馬懿的是曹洪,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曹洪向曹操報告,曹操親自徵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投仗而應命」。本來跟霍金似的,一秒鐘變劉翔。這說明什麼?司馬懿不過是嫌曹洪low,他才懶得去基層呢,他要直接為最高當權者服務。一出場,司馬懿的心機算盡就被諸葛亮的笑傲王侯給比下去了。
  • 司馬懿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
    根據同時期東吳大鴻臚張儼的記載,諸葛亮北伐是「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所以諸葛亮北伐的兵力是不可能達到十萬的,頂多在六萬上下,同時期魏國兵力達到四十萬以上,司馬懿作為魏國西線總司令,雍涼大都督,兵力應該在十五萬上下。
  • 最精彩的智謀鬥法,諸葛亮與司馬懿,空城計的博弈
    故事大體上是這樣的,在街亭失守後,司馬懿率曹魏大軍進攻,諸葛亮軍中已經無兵可守,索性就打開城門,在城樓上撫琴,司馬懿怕有埋伏就主動撤退了。當然,《三國演義》比這個要精彩,要扣人心弦。也突出了諸葛亮的智慧,司馬懿的奸詐。其實,仔細想想空城計確實漏洞百出,作為大智大慧的諸葛亮怎麼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去賭司馬懿不敢攻城。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聽聽毛主席的評價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評司馬懿: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被描寫成為一個城府極深、屠殺和禁閉曹氏宗室的奸臣。據歷史記載,東晉明帝司馬紹聽說司馬懿是靠虛偽、欺詐才得以成功的,慚愧得以手掩面,為自己有這樣的先輩而深感羞恥。
  • 諸葛亮送司馬懿一件禮物,看司馬懿的反應,便知諸葛亮鬥不過他
    導讀《三國演義》是許多觀眾都十分喜歡的歷史題材,其中最大的看點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對手戲,也正是因為他們兩個人之間互相用計謀算計對方,為整部三國演義增添了很大的色彩,也讓無數的觀眾朋友對他們兩個深感佩服,成為他們的忠實粉絲。
  • 《大軍師司馬懿》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究竟誰技高一籌?
    《大軍師司馬懿》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究竟誰技高一籌?在大軍師司馬懿裡面,虎嘯龍吟播出以後,臥龍終於開始出場,作為司馬懿一直崇拜的偶像,司馬懿能夠和他交手可以說是非常興奮和激動的。那麼兩個人的智慧誰更高級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揭秘: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告訴你真相!
    歷史上關於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一直都是飽含爭議的一件事情。有人說,論智慧,司馬懿不如諸葛亮;論志向,諸葛亮不如司馬懿。有人說,論軍事能力,諸葛亮更勝一籌,論政治能力,則司馬懿更勝一籌。也有人說,諸葛亮知彼但不甚知己,司馬懿既知彼又知己。下面我們來看歷史的真相就知道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了。一、從戰術戰略對比來看:1、諸葛亮能力更勝一籌
  • 為什麼司馬懿在和諸葛亮三軍對峙時,會穿上諸葛亮送給他的女裝?
    司馬懿的出場比較晚,是到了曹魏政權中後期的重要大臣,他有幸和諸葛亮當權的時代一起,所以,兩個人的相遇更像是冥冥之中的命運安排,諸葛亮終其一生都是辯論好手,他的性格中帶著剛正外向,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一定要實現;而司馬懿的性格則內斂和含蓄一些,他為了能夠展露頭角,甚至可以隱居數年之久。
  • 司馬懿完爆諸葛亮
    既已掌握了諸葛亮的心理和性格弱點,蜀、魏在陝西眉縣渭河灘擺開戰場後,司馬懿自然要針鋒相對地打亂敵方部署,他沒有給蜀軍正面留下活動空間,在取得搶奪渭水的勝利之後,渡過渭水,在渭河南岸背水結營,深溝高壘,以逸待勞,堅守不出。
  • 諸葛亮與司馬懿能力旗鼓相當,為何千古流芳的是諸葛亮?
    文/ 布衣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在三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軍師,一位是蜀國的諸葛亮,另一位就是魏國的司馬懿,兩人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可以說是難分伯仲
  •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厲害?一戰定乾坤!
    (諸葛亮對陣司馬懿)一、架空李嚴,再出祁山劉備在白帝城病危時,仿照孫策託孤張昭與周瑜,將劉禪託孤給諸葛亮與李嚴,按理說諸葛亮主內政,李嚴統軍事。考慮到戰爭可能會持久,上邽一帶又是隴右少有的產糧區,雖然麥子還沒有熟,就算自己不吃,也不能留給敵人,於是諸葛亮命令把上邽周邊的麥子全部割掉。這樣如果戰鬥打到秋天還沒結束,曹魏方面也將面臨隴右無糧的困境。諸葛亮再次讓自己的劣勢和敵人拉平。很快,曹魏的援軍趕到。
  • 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cp,又來相愛相殺了
    好在,有關諸葛亮的劇情還是不少的。作為《大軍師司馬懿》的下部,雖然以《虎嘯龍吟》為名,但真正的司馬懿VS諸葛亮的劇情,也就十幾集,大概是四分之一的篇幅。但即使只有這些,也能窺見導演和編劇的一片苦心——為了讓龍虎相爭,又不能太脫離歷史事實,何其難也! 首先在選角上,就突破了既往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