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跨年資金影響,去年12月,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收益環比上升1BP至3.48%;價格指數環比上升0.32點至83.39點。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目前銀行體系內流動性保持平衡,2021年初,資金利率走勢或仍將在利率中樞保持平衡,銀行理財價格指數有望維持回升態勢。
分區域看,江蘇省銀行理財收益上升2BP,為3.47%;浙江省銀行理財收益上升2BP,為3.53%;上海市銀行理財收益上升1BP,為3.51%。
「一方面,12月份一年期國債和十年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均較11月份有所回升,帶動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小幅回升。另一方面,季節性因素疊加元旦假期放假前居民現金需求增加,加之我國『不搞急轉彎』的宏觀經濟政策,總體來看,市場流動性短期無憂。投資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產品仍能獲得較大的實際收益。」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偉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收益率回升,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銀行理財的發行量走高。去年12月,長三角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為5236款,環比上升465款;全國銀行理財發行量為8820款,環比上升961款。
從發行指數看,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發行指數環比上升6.22點至70.00點,全國銀行理財發行指數環比上升8.56點至78.50點。
「全國及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發行指數近兩個月以來迅速回升。」王偉稱,「總體來看,監管層打壓銀行結構性存款,實質是打擊高息攬儲,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從而達到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目的。
相比量價齊升,淨值化轉型更值得關注。數據顯示,去年12月,長三角地區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和佔比不斷提升,保本理財產品加速退出市場。
「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尚存『硬骨頭』,即以非標資產為主的存量產品待化解。」王偉表示,目前銀行體系內流動性保持平衡,資金面將維持較為均衡平穩的態勢,「預計2021年初,資金利率或將在利率中樞附近持穩,銀行理財價格指數或維持回升態勢」。
記者:馬嘉辛
編輯:潘晟
排版:潘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