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的上海,還未開始喧囂,城市一隅,案板聲此起彼伏,祖籍臺灣苗慄的阿福師傅正埋頭做著什麼,在他手上,一個經過反覆揉捻的油條已經初具形態。
30年,在每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間隙裡,從而立風發到兩鬢斑白,從臺灣到上海。他只做最普通的食物。
豆漿、油條、燒餅、飯糰……沒有多少奢華與隆重,就是這份簡單,便可以治癒每一個都市中疲憊的人。普通,卻又不普通。
▲有30多年手藝和經驗的阿福師傅
在臺灣夜市擺過地攤,被請出山當過LV旁邊的網紅店總廚,因為一次機緣巧合,遇到了相知相識的陳生,一個50後,一個80後,卻有著相同的倔強,」在手工已經變成一種奢侈的年代,傳承記憶中的味道「。他們把願望變成了現實,開了一家專賣臺灣古早小吃的小店——老頭阿福。
▲視野視頻系列之——老頭阿福
30年匠心,仍不服老
有30多年手藝和經驗的阿福師傅,並不服老,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店裡,在以往的基礎上進行了工序的改良。堅持每個更複雜的手工工序,堅持更優質的天然養身食材,使口味更好。越是尋常的東西,越不易做。精工細活,反覆打磨。
阿福師傅總是第一個到店的人,把門一開,他便一頭扎進了開放式的透明廚房。揉面、切割、油炸、磨豆……他專注於繁瑣工序的姿態,每天都在這裡重現。
寶島的食客說,這就是臺灣的味道;上海的吃貨說,這就是兒時的味道。
對於90後的小編來說,上學時,媽媽給我包裡塞上的飯糰還留有餘溫,環繞在指間。
價格卻更親民了。「生活的好壞,永遠不在於今天你吃到的是五星級日料還是米其林,而是是否感受到了那份停留舌尖的溫暖。希望每個來這裡的食客都有家的感覺。」頭髮花白的阿福師傅面對鏡頭有些羞澀。
有慕名來的食客,更多是人間萬象都濃縮於此。從早上7點到凌晨2點,步履匆匆的白領、領著孫子的阿婆、加班熬夜的公司職員……都在只有30多張桌椅的小店裡相遇,一碗豆漿,一根油條,一個大餅,瞬間滿血復活,就算是冷清的深夜也變得溫暖起來。
這一口地道臺灣古早味,真摯而純粹
阿福油條
純手工揉捻切割,無礬無鋁,傳統中透著創新,新鮮的菜籽油,190度的的油溫下煎炸3分鐘左右,穩定的火候保證了油條的香酥脆軟。 下單後現炸,只為在最新鮮的時候端到你的面前。剛出鍋的油條外酥脆內勁道,鬆軟香酥,不油不膩。是阿福師傅的誠意之作。
用手撕開,便能看見油條的筋道,香味也隨著被撕裂的細胞,在身邊蕩漾開來,激活舌尖上的味蕾。我最喜歡和豆漿沾食,所有豆漿的滋味都被油條吸入每一個氣孔,咬下去的一瞬間再盡數爆出。也可配秘制醬食用,並非普通的醬油,不能更滿足。
個頭非常大,吃不下了可以打包帶走食用。即使冷掉了吃起來也一樣鬆脆。
核桃米漿
核桃、花生、糙米石磨加工而成。糙米浸泡超過6小時,花生以傳統大鐵鍋炒制,每一顆材料都悉心調教。用獨特配比,以古法方式研磨烹煮而成。
保留了臺灣古法的傳統石磨與機器磨出來的味道完全不同。細心磨出來的米漿厚味道非常醇厚香滑細膩,香滑細膩。完全沒有任何顆粒感,比豆漿更多了一絲絲特殊的香氣。
熬一鍋平均得3小時。為保新鮮,3個小時賣不掉就要被倒掉。還沒端上桌,米漿濃鬱的香氣就撲面而來。滿滿一碗都是誠誠懇懇的味道。五穀雜糧的滋味都參透其中,回味無窮。
香煎豬柳蛋燒餅
經過阿福師傅精湛手藝製成,光是油酥就經過2至3小時熬製,更不必說其中的內餡滋味了。用雙手反覆揉捻的麵團,烤成了鬆脆的麵皮,依然會呼吸。
長方形的酥皮燒餅上有密密的芝麻,中間是空心的,不幹不膩,咬一口極為酥脆,濃濃的蔥油味。燒餅切開後夾入煎得肥厚適中的豬柳、蛋、沙拉油條等,有種中式的燒餅做西式漢堡的感覺,讓傳統的燒餅有了更為豐富的層次和口感。
簡單的搭配,給你一個告別傳統的味蕾體驗。
家的味道,細細品位的舊時光
鹹豆花
採用了臺式做法的鹹豆花,濃厚絲滑,裡面放入一點醋,成塊狀,不放醬油,撒上蝦皮、海苔、蔥花、榨菜,泡上滿滿的油條,最後再點入幾滴紅紅的辣椒油,一碗的濃鬱豆香中又多出許多複合的口感和味道。既曖昧又和諧。
一大碗色澤鮮亮,豐富得堪稱豆花界的滿漢全席。香噴噴的各種食材,只要一口,從胃到心就被徹底收買了,趕緊全部吸溜吸溜吞。
初嘗這份鹹豆花,心裡一陣雜陳。想起小時候早起去巷弄裡打豆花回家,母親往上撒一些蝦皮和蔥花,那就是一天裡最美的滋味,一下子過去這麼多年了。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那條水泥路,慢慢回家的樣子。
香腸飯糰
對飯糰有執念的我咬下第一口後,內心響起「這是一個不能錯過的飯糰」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它是怎麼做到在各種食材面前進退得度?
每一粒糯米經過泉水8小時恆溫浸泡飽滿爽滑,清香彈糯。裡面卷了一整根香腸,不是方便火腿腸,是需要經過燒煮的這種。配上鹹菜榨菜、油條增加咀嚼層次,一個飯糰從裡到外貫穿著餡料,異常紮實。
一個人也可以慢下來,溫暖路歸人
掛在牆上的老式自行車、鄧麗君畫像。擺在帳臺上的老式台鐘,放在沙發邊的老式唱片機,滿是念舊的物件,乾淨質樸,簡約卻不簡單。一家小店卻有著大大的味道。就像生活的情調並不只是體現在某一件大事上,更是滲透於生活的細枝末節中。
分上下二層,原木色的線條,一桌一椅、一碗一筷,柔和細膩的燈光,構造了一方如家般溫暖的天地。處處都透露著老闆的用心。音響中放著鄧麗君的歌曲,輕輕柔柔地從耳朵邊拂過。
經營到凌晨2點,無論加班到多晚,都有暖暖的熱食可以填滿疲憊一天的胃。
手工之潤澤如何的溫暖人心,食物的芳香到底和人情生息相合。城市越來越大,樓越來越高,人群越來越密集,想吃的那張大餅油條的小店卻越發萎縮了。人的味蕾是和記憶纏綿的,身體會想念,靈魂也會想念。願我們的記憶裡永遠有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那般味道。
地址: 膠州路988號
電話: 13032163219 17317292995
人均:29元
營業時間:07:00-02:00
上海精緻生活
滬上最有影響力的美食娛樂資訊平臺
微信號:luckyshanghai
美食 | 時尚 | 熱門 | 榜單
合作爆料致電:4006709258